看着成为斗牛场焦点的林奇,安东尼奥斯.弗齐斯几乎将手里的毛巾撕碎。
凭什么?他妈的凭什么!?
在防守端,他承认林奇打四号位更合适。
但进攻端他分明能做得更多,那套能打三个位置的全面身手,那双16岁打控卫的灵巧双手,难道不比横冲直撞的菜鸟更值得信赖?
他觉得他也可以承担攻坚的任务,并且也能做得很好。
不过此刻没人在乎不开心的弗齐斯,林奇已经在马德里落笔,书写自己璀璨的史诗。
唯阿尔贝托.埃雷罗斯注意到了一个人在板凳席末端发呆的弗齐斯。
老队长擦拭着护膝上的汗渍,目光扫过板凳席末端那个蜷缩的身影。三十五载的戎马生涯让他深谙更衣室暗流:当战车轰鸣向前时,任何松动的螺丝都可能引发灾难。
他知道,这支球队还存在很多问题。
不过,他们已经有了成功的基础。
这支初现锋芒的银河战舰,决不允许裂痕吞噬胜利的曙光。
他会搞定一切。
因为这是他的最后一季。
他希望为马德里带去冠军。
至此,现场解说已经无法用“疯子”去形容胡里奥.拉马斯。
原来用17岁的林奇首发根本不算什么,这家伙分明是把他当做皇马核心。
并且就目前来看,他还成功了。
这个17岁的家伙用年轻的肩膀撑起了完整的体系。
之后的比赛,普里吉奥尼一度想要扛起得分重任,疯狂攻击不善防守的路易斯.布洛克。
但林奇保护了那个美国人,中场休息的时候,路易斯.布洛克告诉记者:“我感觉我在防守端叉腰也没什么问题。”
下半场,弗齐斯手感回落,巴斯克尼亚重新让重型中锋镇守禁区,这一度打断了皇家马德里的进攻势头。
但特奥上场了,他和林奇用默契的挡拆,稳健的中距离投篮,重新撕开了对手的伤疤。
特奥多西奇的星光被掩盖了,人们似乎忘了,以一个17岁孩子的标准来看,特奥的首秀表现也非常惊艳。
不过特奥无所谓,他从来不在乎这些,更何况星光璀璨的那个人是他最好的朋友。
最终,皇家马德里在主场以13分优势击溃巴斯克尼亚,取得新赛季首胜。
林奇西甲首秀拿下31分13个篮板5次封盖,西甲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未成年球员的职业首秀能比他更惊艳。
看着已经沸腾的斗牛场,马塞拉斯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
他清楚,不仅仅是这儿。当17岁的林奇拿出这样的职业赛场首秀后,现在整个北美肯定也沸腾了。
——
加里.佩顿、卡尔.马龙、科比.布莱恩特、沙奎尔.奥尼尔,洛杉矶的银河战舰能让他们重回冠军行列吗?如果不行,巴斯家族是否会启动重建计划?——《洛杉矶时报》。
微笑刺客愿意交易掉球队名单里的所有球员,因为他们下个赛季的目标是稳稳拿下状元签以得到林奇。——《纽约时报》。
奥兰多魔术正兜售特雷西.麦格雷迪,为他们的下一个代核心腾出位置,而我们都知道下一代核心是谁。如果魔术队拿到状元签,我们应该选择林奇吗?欢迎投票。——《奥兰多哨兵报》。
林奇正掀起96-97赛季以来,联盟最疯狂的摆烂浪潮。这位年轻的皇马核心,已经让NBA半数球队展开了疯狂的反向竞争。——《ESPN》杂志。
目前17岁效力于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的林奇正成为世界级巨星。——《体育画报》。
“林奇,谈谈你在塞尔维亚和达科.米利西奇的冲突吧,那是欧洲篮坛最严重的斗殴事件之一。拳击对手面部这么多拳,疼不疼?”
“肯定疼啊,我的拳头红肿了一个月才好。哦,你是问我对方痛不痛啊?那我不知道,可能有那么点痛吧。”
“你如何评价你的队友?”
“他们都是very very good man,我喜欢他们。”
“现在,很多马德里球迷都说你是他们的英雄,那谁是你的英雄?”
“我的妈妈。”
“最后一个问题,你在西甲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明年有一个足够高的顺位吗?”
“高顺位当然重要,但我现在毕竟是皇家马德里的一员。所以我的目标是拿下冠军,如果可以,成为MVP。”
“我能说实话吗?这是个有些狂妄的目标。”
“我的教练博什科.乔基奇先生最后告诉我的事情是:我这么年轻,应该趾高气昂!”
——林奇接受《马卡报》专访。
(想不到吧,加更了,而且还是4K章节!良心老合,跪求月票,打赏!)
第27章:伊比利亚半岛的命运之子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耐克都没有遇到过太多竞争,他们已经成为了运动球鞋行业的绝对统治力量。
这一切始于1984年,耐克招募人桑尼.瓦卡罗做出了一个摒弃行业常规的决定:我们得把公司全部的营销资源堆砌到一个明星球员身上。
所以,当匡威带着10万美元一年——与NBA其他顶级球星相差无几的报价找到刚刚准备进入职业篮坛的迈克尔.乔丹时,桑尼.瓦卡罗直接甩出一份五年250万美元的合同终结了一切悬念。
过去从没有任何球员在球鞋营销上赚到过那么多钱,这巨大的差异甚至让微笑刺客产生了对乔丹的嫉妒,也让他俩产生了一系列的恩怨故事。
桑尼.瓦卡罗的策略大获成功,他让这家原本给员工发工资都困难的公司席卷了整个球鞋市场,狂赚数十亿美元。
但1991年耐克却突然切断了与桑尼的联系,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人们只知道耐克董事长菲尔.奈特是一个争强好胜的独裁者,他认为耐克的成功需要依靠球员和聪明人,但绝不是某一位特定的球员或者特定的聪明人。
他经常说的话是:“你最好乖乖为我卖命,要是我受不了你,我就会干掉你。”
所以当桑尼.瓦卡罗在耐克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时,他和菲尔.奈特的分裂几乎是一个必然结果。
不过靠着在篮球世界的巨大影响力,桑尼.瓦卡罗依然很吃得开。尽管身后不再有强大的耐克背书,但“桑尼.瓦卡罗”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件强大的武器。
他决定和菲尔.奈特斗一斗。
于是这位被放逐的耐克教父加盟了当时在北美没有什么销售份额的阿迪达斯,靠着自家创办的ABCD训练营的巨大影响力,他在耐克之前发现了一个叫科比.布莱恩特的孩子,进行了继1984年后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豪赌。
他拿出阿迪达斯北美分部的所有签约预算,签下了这个连青春期都没过的小孩。
事实证明他的独到眼光没有退化,“把公司全部的营销资源堆砌到一个明星球员身上”的策略也依然没有过时。
当科比穿着阿迪达斯的球鞋在总决赛上大杀四方时,德国品牌获得了最完美的营销机器。阿迪达斯一路青云直上,市场份额大幅上升,这让菲尔.奈特十分抓狂。
没过多久,桑尼又签下了另一个超级天才特雷西.麦格雷迪,这让阿迪达斯在耐克手中又抢到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菲尔.奈特怒不可遏,他不知道桑尼是怎么在耐克之前找到这些孩子的,这位独裁者立下铁律:绝不会让下一个超级巨星再次落入德国品牌的手中。
他说到做到。
今年夏天,桑尼.瓦卡罗和耐克又对勒布朗.詹姆斯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一开始依然是桑尼占据上风,他擅长和高中球员打交道,他和LBJ的关系2001年就已经开始。
在他天才般的游说能力下,勒布朗不仅同意在合同上签字,他还让LBJ的母亲相信这将成为体育史上最具变革性的合作——当年李鸿章要是带着桑尼去谈判,八国联军可能还得倒赔点。
可最后拍板的那一刻,阿迪达斯合同上写着的数额并不是之前桑尼.瓦卡罗谈好的一亿美元,而要比那个数字少得多,只有不到6000万。
桑尼傻了,他明白阿迪达斯临阵退缩。更火上浇油的是,他的死对头菲尔.奈特最终以9000万美元签下了勒布朗,并且还顺便挖走了自由人科比.布莱恩特,重新夺回球鞋市场的绝对控制权。
(关于科比因为鹰郡事件而被阿迪达斯抛弃一说纯属虚构,在鹰郡事件之前,科比就因为与阿迪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自掏腰包800万买断了与阿迪的合同。所以是的,阿迪达斯纯属是因为自己的愚蠢弄丢了两个在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球员)
在这场关于争夺球星的血战中,菲尔.奈特笑到最后。
“友商是傻逼”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阿迪达斯近乎背叛的行为让桑尼.瓦卡罗伤心不已,他以私人名义向LBJ以及他的母亲道歉,并向阿迪达斯递交了辞职信。
他在辞职信中写道:“我们本可改变时代,但怯懦者不配拥有胜利。”
桑尼并不像阿迪达斯那样怯懦,这个又矮又胖,却被业界称作“穿着运动鞋的教父“的意大利人,誓要和死对头菲尔.奈特斗到底。
现在他加盟了锐步,希望可以东山再起。
从1984年到现在2003年,耐克、阿迪和锐步经历无数次厮杀。在这些厮杀中,桑尼.瓦卡罗清楚的知道,球鞋市场里有一件事恒古不变——“把公司全部的营销资源堆砌到一个明星球员身上”是一个品牌想要翻身最快的办法。
所以来到锐步之后,他准备进行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三次豪赌。
他必须在下一个迈克尔.乔丹发展为迈克尔.乔丹之前签下他。
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是ABCD训练营,甚至不再是北美。
他漂洋过海来到了伊比利亚半岛,他知道,下一位命运之子可能就在马德里等着他。
——
林奇西甲首秀拿下31分13个篮板5次封盖的数据让整个职业篮坛地震。
如果是一个从NBA去欧洲的球员拿下这个数据,那不足为奇。
如果是一个打过美国大学篮球的落选秀在欧洲拿下这个数据,那同样不足为奇。
可如果拿下这个数据的球员是一个17岁,此前从未打过职业篮球的孩子呢?
林奇一夜之间成为了马德里的超级偶像,不少女孩儿将林奇的海报覆盖在了大卫.贝克汉姆的海报之上,作为晚上挖矿时的力量源泉。
男孩们在皇马球迷商店外排起长龙,10号球衣转眼售罄。
就连见惯世面的桑尼.瓦卡罗都为之咋舌:这座足球之都的街头巷尾,竟随处可见穿着10号篮球背心的少年。
他决定在马德里待一段时间,因为接下来有一场欧洲联赛,皇家马德里VS俄罗斯联赛冠军莫斯科中央陆军。
他会近距离看看那个孩子是怎么打球的。
莫斯科中央陆军上赛季在欧洲联赛的表现非常耀眼,杀入了最终四强。
虽然很遗憾没能夺魁,可每个赛季能够进入欧洲联赛最终四强的队伍都算得上是当季欧洲篮坛的大魔王。
这场比赛坐无缺席,林奇作为现在马德里的超级巨星拥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比赛中,他的表现也相当出色。
和大多数人印象的不同,这支俄罗斯球队并非靠着钢铁洪流般的强硬锋线取胜,安德烈.基里连科毕竟只有一个。
莫斯科中央陆军的强大之处在于他们拥有两个小快灵的得分机器,美国后卫马库斯.布朗和俄罗斯国家队后卫JR.霍尔登。
前者入选了上赛季欧洲联赛一阵,在波特兰开拓者和底特律活塞都短暂效力过。
后者其实也是个美国人,毕竟斯拉夫民族不产黑人。不过是因为JR.霍尔登篮球实力出众且长期在俄罗斯联赛效力,于是俄罗斯特批法令让他入籍。
这个操作就好比中国特批BJ时期的斯蒂芬.马布里加入国家队。
这产生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结果:斯拉夫雄鹰竟要靠两把北美白头鹰的黑枪去横扫欧洲。
比赛开始之前,马库斯.布朗恶狠狠的面对采访镜头:
“是的,我听说了,林奇很有可能在2004年NBA选秀中进入前三。但我还知道另一件事:皇家马德里是所有欧洲联赛的参赛球队里唯一一支上赛季没进季后赛的球队,而他们的对手是俄罗斯联赛冠军!
尽管传说他很有天赋,可他毕竟是个高中生,你们指望一个高中生让进不去季后赛的球队战胜俄罗斯冠军?”
比赛结束后.
“噢你知道的,林奇是一位极其优秀的球员,我早就说过他不是个普通的高中生,你能看出来他是那种注定伟大的家伙”,马库斯.布朗回忆比赛过程后说,“你能想象到他璀璨的未来,他棒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