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告别不够长,没有眼泪,甚至显得有些仓促,却正是他们之间该有的模样——简单、直接、充满力量。
林奇独自留在桌前目送着阿里扎消失在纽约的灯火中,他端起水杯,默默低语:
“再见了老伙计。
很高兴你在我身边打出了价值。
也很高兴你帮我创造了价值。
现在,在不同的道路上,不论前路如何,唯愿你一切顺利。”
第二天,特雷沃.阿里扎流入自由球员市场的消息迅速引爆全美。
很显然,这位功勋侧翼在与林奇郑重告别后才让自己的团队开始大力宣传,他给足了林奇尊重。
洛杉矶快船和夏洛特山猫很快在这场阿里扎争夺战中出局,因为他们试图绕过尼克斯直接裸签,拒绝接受涉及补偿性的先签后换操作。
于是,形势几乎在一天内明朗:特雷沃.阿里扎的下家,十之八九将是休斯顿火箭。
休斯顿火箭在上赛季西部半决赛失利后就决定彻底重建,因为他们的阵容已经分崩离析。
麦迪时刻的主人特雷西.麦格雷迪已经彻底与球队决裂,且关系没有任何修复的可能,其重伤手术后能恢复几成功力也是未知数。
防守大闸罗恩.阿泰斯特虽敬重姚明这样的球队领袖,但生涯暮年的他更渴望总冠军戒指,续约意向淡薄。
眼看核心只剩姚明孤木难支,火箭管理层意识到下赛季竞争力堪忧,同时球队薪资还高得吓人,于是决定彻底洗牌。
他们甚至将姚明都摆上了货架,只为腾出宝贵的薪金空间以方便重建。
在这样的背景下,休斯顿火箭对特雷沃.阿里扎展现出极高的诚意:他们愿意提供可靠的老将肖恩.巴蒂尔作为交易筹码,与尼克斯完成先签后换,迎接阿里扎的加盟。
虽然肖恩.巴蒂尔在攻防两端的即战力目前已经不及特雷沃.阿里扎,但鉴于尼克斯阵中已有威尔森.钱德勒足以顶替其首发位置,让经验丰富的肖恩.巴蒂尔担任三号位替补完全是绰绰有余。
交易迅速敲定,经验丰富的肖恩.巴蒂尔空降大苹果城,特雷沃.阿里扎则要在航天城开启他寻求核心角色的新征程。
尼克斯的人员变动并未停止。
几乎在同一时间,上赛季冠军队伍的超级第六人本.戈登也找到了新东家——夏洛特山猫以一份天价合同将其引入,金额高达5年5800万美元。
这份合同的起点便是年薪1000万美元,峰值年份年薪更可达到1320万美元。
这无疑就是本.戈登梦寐以求的顶薪级别合同。
事实证明,他上赛季放弃更优渥的长约保障,来纽约当一年雇佣兵的冒险决定是正确的。
虽然这个过程非常曲折,他一度在纽约经历低谷甚至被下放到发展联盟。
但结局足够完美。
签约完成后,本.戈登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达了对林奇的感激。
“是上帝和林奇让我得到了重生。”
将林奇与上帝相提并论,这在尼克斯球员中并非首次。
“伟大领袖”的标签已经被牢牢贴在了林奇身上,成为了他的一种标志。
史蒂芬.A.史密斯对此精辟总结:“糟糕的领袖无法让你赢球还总让你背黑锅,普通领袖能让你品尝胜利。但只有伟大的领袖,能彻底升华你的职业生涯。现在,在这个联盟里,这样的领袖只有一个,那就是林奇。”
作为今年夏天的冠军,人们对林奇的称赞从未停歇过。
但没人对此感到厌烦,因为林奇完全配得上这些赞誉。
本.戈登亲自给林奇打了电话,感谢了他一年以来的支持。
这通电话并不让林奇意外,让林奇意外的是,姚明也给自己打了电话。
职业生涯第一次被卷入交易流言,这位东方巨人显然也有些手足无措。
因为合同期内的交易不是球员可以控制的,所以他甚至跑来询问林奇有没有什么小道消息。
林奇略带调侃地安抚道:“别紧张,起码你再也不会去一支比休斯顿火箭还烂、还抠的球队了。”
通话结束后仅仅两个小时,林奇就在ESPN上看到了两则紧急新闻。
“休斯顿火箭送出姚明,从圣安东尼奥马刺换回布鲁斯.鲍文、科特.托马斯、罗杰.梅森三份到期合同,以及2011年和2012年的首轮选秀权!世界上最懂双塔战术的教练,终于得到了世界级的双塔基石!”
对姚明而言,圣安东尼奥马刺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属。
尽管是小球市,老板也难改“节俭”本色。
但格雷格.波波维奇深谙如何延长一位巨人的职业寿命。
不过相较于姚明的交易,另一则紧急新闻则更有趣。
“目前,底特律活塞完全无法联系上勒布朗.詹姆斯。或许他知道,在职业生涯最巅峰的时期投奔卡梅隆.安东尼麾下,是一种不可饶恕的懦弱的行为。
LBJ的粉丝们至少可以松口气,虽然他逃离了克利夫兰,但至少,他还不是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
第221章:史上最滑稽的节目
火箭与马刺的交易非常突然。
实际上,仅仅一周前,马刺队的补强目标还集中在理查德.杰弗森身上。
马刺队的建队模式多年来其实都差不多,一贯倚重的架构无非两类:或是构筑双塔组合,或是为剃姆.邓肯搭配一名顶级的侧翼防守者。
两个都有当然最好,可哪怕只有一个也足以让马刺颇具竞争力。
若不是有林奇好心拦着,23号会深刻体会到这种组合的竞争力有多强。虽然邓肯在场上总会出现一些勒布朗.詹姆斯式的呆瓜失误,比如运球莫名其妙的运丢,但这不影响他在季后赛深入轮次的统治力。
随着布鲁斯.鲍文的老化,在这个中锋凋零的年代寻找顶级的侧翼防守人便成为球队的首要任务。
在马刺又到了“偶尔也可以花钱搏一搏”这个周期时,理查德.杰弗森无疑就是第一人选。
然而,姚明突然现身转会市场,这一变动彻底扭转了马刺总经理RC.布福德的策略。
姚明和理查德.杰弗森薪水相仿,最大的区别仅仅在于,姚明的合同比理查德.杰弗森多一年。
但同样显著的是两人在球员层级上截然不同。
理查德.杰弗森终其职业生涯也始终在全明星边缘徘徊,而姚明则早已是公认的最佳阵容级别中锋,他已经连续四个赛季入选最佳阵容。
基于此,RC.布福德认为,用一份多一年的合同换来一个远高于理查德.杰弗森层级的球星,这笔投入完全值得。
于是,交易发生得措不及防。
马刺队上一次大手笔投入是引进本.华莱士,虽然这一度帮助球队杀入总决赛,在2007年与尼克斯将黑暗防守时代的篮球打到了极致。但受限于大本进攻端的短板,马刺最终未能触摸到终极荣誉。
现在,姚明是一个场均20分级别的低位杀器。与此同时,还拥有不俗的护框能力。
马刺相信,这一次的关键引援绝不会重蹈覆辙。
交易发生后,查尔斯.巴克利戏称:“姚明大概是唯一一个可以避免被TD摸秃的人,因为他太高了。”
肯尼.史密斯则认为:“当姚明融入马刺队后,剃姆.邓肯会反被姚明摸秃。”
无论如何,这对马刺队的两个外籍后卫而言是好事。
被霸凌这么多年后,托尼.帕克和马努.吉诺比利终于等来了他们的救星。
不过,姚明加盟马刺的热度并未持续太久。
因为此刻,整个篮球界的焦点都转向了勒布朗.詹姆斯的去向——并非只因他是联盟顶级巨星,而是因所有人都想知道,他最终是否会做出那个被质疑为“胆小鬼”的选择。
——
卡梅隆.安东尼很难理解自己的好兄弟勒布朗.詹姆斯到底在干什么。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交流。
他们已经确认了一个极具颠覆性的计划——如果签约和交易一切顺利,底特律活塞能够同时拥有德隆.威廉姆斯、理查德.汉密尔顿、卡梅隆.安东尼以及勒布朗.詹姆斯。
这其中有三名球员是上赛季最佳阵容成员,且四人均为全明星。
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梦幻的阵容,特别是对汽车城这种规模的球市而言。
并且要知道,和以往的多巨星阵容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四个人都正值巅峰!
唯一的问题是薪金,这四个人累计年薪大概5200万美元,几乎直接填满了整个薪金空间。
好在乔.杜马斯早就为此做足了准备,他上赛季就不止一次明确表示:“球队中没有任何球员可以保证位置。”
随着拉希德.华莱士和昌西.比卢普斯合同到期,以及他的几笔操作,这个休赛期来临时,活塞队账面上只余下卡梅隆.安东尼、扎克.兰多夫和夸梅.布朗三纸合同。
这给了活塞极大的操作空间。
当然,活塞愿意如此大手笔投入,也与球队所有权变更有关。
活塞老板比尔.戴维森的身体近些年一直非常糟糕,今年一度只能坐轮椅出行,整个赛季只在奥本山宫殿体育馆看了两场比赛,让球迷一直非常担心他的健康状况。
人们的担心成为了现实,比尔.戴维森的生命在不久前终结,他的人生被永远定格在了86岁。
这位1974年花600万美元买下足足17年没有盈利过的活塞队的男人,无疑是热爱篮球的。
但他的遗孀凯伦.戴维森却并没有那么热爱。
丈夫去世后,她与家族无意经营球队,一心只想出售特许经营权。
可现如今,随着活塞队竞争力下降,各大资本的出价远低于凯伦.戴维森的预期——福布斯最近的资料统计,现在球队的估价在4亿3000万以上。可落到实处,凯伦.戴维森甚至没能收到过任何一份超过4亿美元的报价。
因此,她希望通过组建一支极具竞争力的队伍,来让球队卖个好价钱,高位套现。
底特律活塞就这么拥有创造伟大的一切条件:老板在薪资上的鼎力支持、总经理出色的运作以及球星之间强烈的合作意愿。
卡梅隆.安东尼深信不疑,一旦这幅蓝图化作现实,他必将长期雄踞联盟之巅。
之前的几次深度交流中,德隆.威廉姆斯首肯了提案,卡梅隆.安东尼也欣然应允,连理查德.汉密尔顿亦同意小幅降薪以示诚意。
然而,就在万事俱备、箭在弦上的关键时刻——勒布朗.詹姆斯骤然失联。
没人能联系得上他。
乔.杜马斯遍寻不着他的踪影。
即便是身为挚友的卡梅隆.安东尼,竟也无法与之取得联系。
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没人知道他在计划着什么。
焦虑的夜晚,卡梅隆.安东尼告诉乔.杜马斯:“LBJ应该不会来了。”
“你联系上他了?他为什么退缩?”
“没有,”卡梅隆.安东尼回答,“但我猜他不会来了。”
卡梅隆.安东尼的猜测并非毫无根据,一支多球星的阵容,意味着成功,也必然伴随着牺牲。
比赛时间就48分钟,场上只有一个球。球星扎了堆,球权和出手权难免此消彼长。
有人势必要放弃一部分控球权,有人难免会稀释一些出手机会。有些人的数据势必会被削弱,有些人甚至要承担起本属于角色球员的任务——这些正是多巨头球队无法回避的难题。
德隆.威廉姆斯上赛季因为与林奇的比赛而与杰里.斯隆爆发冲突后,就一直与爵士队若即若离,整个盐湖城都把逼走了杰里.斯隆的他当做罪人。
所以他极力渴望摆脱杰里.斯隆的阴影,只要能达成目的,他愿意做出最大程度的让步。
理查德.汉密尔顿虽然三度入选全明星,但本质上还是角色球员的打法。
卡梅隆.安东尼愿意牺牲,因为团队篮球是他刚进入联盟时就能两度夺冠的关键基石。
可勒布朗.詹姆斯呢?
他在克利夫兰习惯了掌控一切,习惯了全能数据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