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法则 第121节

  5月5日他们4比2击溃奇才后仅隔46小时,这群身披酒红色战袍的家伙便拖着疲惫之躯踏入了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聚光灯下。

  而纽约黑帮则已经完成了休整,所有人都跃跃欲试,如同擦拭利刃的西西里杀手。

  竞技体育没有绝对公平一说,对于在第一轮就陷入苦战的骑士而言,这就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劣势。

  比赛开始前,林奇没有去和LBJ说话。

  全明星事件已经让林奇和03双子星彻底撕破脸皮。

  林奇是不在乎全明星,但他也不会和故意不给他球的家伙交朋友。

  这是属于他们这一代球员的“全明星冻结事件”。

  他、LBJ和甜瓜,他们之间只存在杀戮。

  比赛开始第一回合,林奇在三分线外持球,却看见迈克.布朗剑走偏锋,用LBJ来对位自己。

  他认为LBJ在对抗和速度上都不吃亏,这是对位林奇的最佳选择。

  林奇挥挥手,示意所有人拉开。

  他后退了两步,腾出冲刺空间,然后加速。

  詹姆斯看着冲来的林奇,立即横移,并下手准备切球。

  可林奇突然收球,以詹姆斯为轴来了个迅猛的转身——这是继欧洲步后,林奇在“永不走步的灵活脚步”和大梦授课的基础上开发的第二个面框过人动作。

  和欧洲步一样,这同样不需要太强的控运能力就可以达到过人效果。

  在罚球线转身过掉詹姆斯后的林奇直接暴起,无视补防而来的大Z,隔着他单手劈扣得分!

  林奇完成扣篮后故意拉扯了一下篮筐,然后看向场边的迈克.布朗。

  “吉尔伯特的话确实荒谬,照你这么安排,你们他妈根本不可能打到第五场。”

  (抱歉晚了,第二更也会晚一些,但更新量不会少)

第109章:不给警告,不虚张声势,不留余地

  和直觉中不同的是,矮个子防守高个子往往会取得奇效。

  80年代,全联盟都在研究如何限制迈克尔.乔丹。

  在“乔丹法则”之前,防守迈克尔.乔丹只有一个办法——用一个比他矮,但脚步和对抗跟得上的家伙无时无刻缠绕他,让他无法轻松出手。

  悉尼.蒙克利夫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初代乔丹杀手,身高191公分的他总是让年轻的MJ陷入苦战。

  96年总决赛加里.佩顿对MJ的防守似乎再次应验了这个策略的有效性。

  尽管193公分的手套需要依托施拉姆夫、坎普等人构建的锋线协防体系,但他凭借牛皮糖式无球缠绕依然压低了MJ的中距离命中率,逼迫MJ只能朝人满为患的禁区发起冲击。

  00年代,防守德克.诺维茨基也是同样的思路。

  无论是麦迪还是迈克尔.皮特鲁斯,他们都让进攻效率夸张的德国战车抛锚。

  这种防守智慧现在又被迈克.布朗移植到2006年的东部半决赛,他将勒布朗.詹姆斯推到了林奇面前。

  迈克.布朗相信这会奏效,因为林奇还不具备持球在中距离作业的能力。

  只要LBJ能在中距离死咬住林奇,逼迫林奇冲击骑士的铁桶阵,胜利将手到拈来。

  这个策略唯一的缺点就是LBJ将花费大量体能在防守端,进攻肯定会受到影响。

  但迈克.布朗作为一个防守狂魔还是决定试试。

  不过比赛开始的第一回合就事与愿违,林奇轻轻松松就在LBJ脑袋顶上得分了。

  他的转身太丝滑,速率太不符常规,步幅和身体素质太夸张。

  刚刚那次进攻,像是把托尼.帕克给拔高到了208公分,然后给他配上了无与伦比的弹跳能力。

  可篮球比赛只赢有两个回合甚至只赢一节比赛都是不够的。

  迈克.布朗决定继续执行这个策略。

  骑士队进攻,拉里.休斯突破上篮得分,为骑士队扳平。

  可他并非取胜的关键,上赛季在奇才尼克斯的防守就让所有人见识过他可以有多低效。

  常规赛中,拉里.休斯还算是个可以一用的进攻球员。

  但在季后赛强度下,拉里.休斯的进攻根本没法看。

  这一次得分后,天知道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

  骑士想赢,还是得稳固防守。

  发现还是詹姆斯与自己对位,右侧中距离的林奇果断要球。

  詹姆斯紧逼林奇,但林奇转为背身持球,往篮下推进。

  詹姆斯力量很大,但林奇也不弱。看见林奇逐渐靠近篮筐,弱侧的唐耶尔.马绍尔立刻夹击。

  林奇毫不犹豫的把球分给迈克尔.皮特鲁斯,后者三分稳稳命中,骑士队的防线被再次撕破。

  迈克尔.皮特鲁斯自3月格兰特.希尔回归后,状态就越来越好。

  他知道自己的首发位置来之不易,他知道格兰特.希尔为此做出了牺牲,所以他更加珍惜。

  上半赛季他的三分命中率还只有33%,3月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38%。

  法国乔丹回防时特意对着骑士板凳席竖起三根手指,格兰特.希尔在场下带领所有人用力捶打座椅靠背。

  这支球队的氛围在让所有人都变得更好。

  记分牌上5比2数字尚未凝固,拉里.休斯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山呼海啸的嘘声中跳投失手。

  他的得分果然没能延续。

  骑士队为了让LBJ全力防守林奇,打算用拉里.休斯在开场阶段先攻一攻。

  这个策略充分暴露了迈克.布朗有多偏科。

  他对进攻一无所知,或者说毫不在乎。

  迈克.马龙根据数据和球队表现做过预测,他认为拉里.休斯这一轮系列赛的命中率顶多过30%,不可能超过35%。

  他出手越多,对尼克斯反而越好。

  骑士现在的策略简直是在主动把胜利往尼克斯身上推。

  既然他们这么想倒贴,那就狠狠满足他们。

  至少在迈克.布朗反应过来自己的策略根本没用之前尽可能多的拉开比分。

  林奇中距离背身倚住詹姆斯继续要球,他今天持球的欲望非常强烈。

  詹姆斯用手臂抵住林奇,骑士队没有贸然夹击,迈克.布朗精心为林奇布置了“延迟包夹”策略。

  他要求球员等林奇靠近篮筐后再夹击,这样会将林奇的空间压缩到极致。

  提前夹击的话,林奇在开阔的空间下很轻松就能找到被放空的队友,那无异于给死神递刀子。

  詹姆斯全神贯注,他一定要防住一次改变比赛走势。

  林奇开始运球发力往后走,LBJ看准时机,突然下手切球。

  可林奇却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往詹姆斯切球的反方向一个背转身,直接过掉了重心前倾的LBJ。

  因为没有包夹,所以过掉LBJ后的林奇从容在近距离跳投命中。

  7比2,林奇冲骑士队替补席上的迈克.布朗竖起大拇指:“完美的策略!”

  林奇讨厌所有不知道感恩的人,比如德克.诺维茨基。

  LBJ在2011年使出浑身解数于强大的德维恩.韦德手里拯救了德国人的职业生涯,但他反而屡屡在公开场合嘲讽詹姆斯。

  林奇不一样,他懂得感恩,他感谢迈克.布朗为自己做的一切。

  他觉得,继续这么打下去的话,比赛可能都打不到第四节。

  迈克.布朗对自己可太好了。

  骑士主帅的咬牙切齿,他为林奇制定的策略到目前为止全部失效。

  可他还是没有改变任何事情,他还想继续看看。

  迈克.布朗在主教练生涯早期一直反应过慢,缺乏及时调整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林奇不希望迈克.马龙过早拿起教鞭,如果他是主教练,他的临场反应能力不会比现在的骑士主帅强多少。

  比赛继续,LBJ决定在进攻端发力,他不能坐以待毙。

  他用自己可怕的原始天赋扛着迈克尔.皮特鲁斯杀入禁区,强行上篮。

  但詹姆斯引以为傲的高效终结却弹框而出。

  46小时之前他还在和华盛顿奇才打加时,现在却要面对强度更大的防守。除此之外,他还得盯防林奇。

  所有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的抽干小皇帝的体能池,也许他还没有感到什么不适,但弹框而出的篮球不会说谎。

  骑士队的进攻再度失败,纽约黑帮的掠夺却仍在继续。

  在中距离面对詹姆斯的单防,林奇晃肩后用一个翻身跳投再度得分。

  “不不不,这不是个好主意,勒布朗正在被摧毁,骑士队必须做些什么!”迈克.布林都看不下去了,詹姆斯根本防不住林奇。

  正在电视上看比赛的菲尔.奈特也大发雷霆:“那个白痴教练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

  他实在无法忍受自己的门面球星被锐步的门面球星一对一爆破。

  “法克!”詹姆斯也罕见的大骂了一声,他下定决心,今年夏天要直接包养大梦!

  我也可以学,我也可以变强!

  9比2,迈克.布朗的内心动摇了。

  他知道LBJ不可能锁死林奇,但没想到连限制都做不到。

  可如果不使用这个策略,过去两个赛季0胜8负的例子已经说明,骑士队同样没有取胜的可能。

  在他犹豫不决时,骑士队的进攻又失败了。

  大Z想在篮下用身高吃掉科特.托马斯,但林奇迅速包夹。

  大Z眼疾手快的把球传向唐耶尔.马绍尔,篮球却在飞行途中被轮换过去的埃迪.琼斯抢断。

  马布里刚过半场,两队人马就听见林奇在大喊:“球,给我球!快!”

  这对LBJ来说是莫大的侮辱,林奇简直是把他当防守漏洞在打。

  詹姆斯决定绕前防守,这奏效了,马布里举过头顶的篮球没能吊出去。

  可林奇立刻改变了策略,他可不是姚明那样的重型中锋,会被区区绕前束缚住手脚。

  林奇推了一把詹姆斯,然后立刻朝右侧三分线外跑去。

  詹姆斯转身追击,却撞上科特.托马斯的默契掩护。

  林奇在三分线外接到篮球,举过头顶。不得不换防的大Z飞身扑出,却发现林奇只是做了个假动作。

  但他已经没有弥补的机会了,体重过大的他笨拙地跌入观众席,林奇在身后的一片尖叫声里出手命中。

首节 上一节 121/1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