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加时赛一开始,莱斯特城就继续执行防守反击的战术,在本方半场筑起防御工事,任由阿森纳来攻。
而阿森纳也不急,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短传渗透,继续拉扯对手的阵型,寻找空间。
直到加时赛进行了十分钟之后,阿森纳才终于露出獠牙!
他们开始频繁在肋部的空间进行传切配合,打边后卫和中后卫之间的空当。
在短短的五分钟内,阿森纳便通过直传中锋脚下球,然后回做插上的队友,完成在弧顶处的远射,不断威胁莱斯特城的球门。
幸好,在莱斯特城众将众志成城的堵枪眼之下,大部分射门都被挡住,或者被门将小舒梅切尔扑出。
而且,让阿森纳球员以及莱斯特城球员都感到惊讶的是,打满九十分钟比赛的凌峰,居然还能够跑得那么欢!
他难道是机器人吗?
都不会累的?!
也正是他的满场飞奔,不断压迫和补位,才让阿森纳在中路的攻势没有那么的顺畅。
就这样,莱斯特城熬完了艰难的加时赛上半场。
加时赛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双方球员只能来到场边喝口水,便再次入场比赛。
而趁着喝水的间隙,凌峰一边用毛巾给马赫雷斯擦汗,一边不忘跟队友们说道:
“伙计们,还有十五分钟,他们肯定会攻得更加猛。”
“这就意味着他们后防是有空间的。”
“一旦抢断,立马把球交给我。杰米,你不要管那么多,直接往前跑就行了!”
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皮尔逊终于将自己三个换人名额全部用完。
将纽金特换下,换上科诺凯特,然后将瓦尔迪再移动回中路,准备好随时打反击。
然后再将体力见底的马蒂·詹姆斯以及身上背着一张黄牌的施卢普换下,换上安迪·金和保罗·孔切斯基,增加后场的防守覆盖面积。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有机会就反击偷一个。
不然,就防守到最后一秒,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
而他的拖延时间战术,也被弟子们忠实地执行着。
加时赛下半场,有了科诺凯特、安迪·金、保罗·孔切斯基三名生力军,再加上仿佛一点都不累的凌峰,四人在后场的积极协防和逼抢,莱斯特城的防线反而比加时赛上半场更加坚固!
久攻不下,阿森纳的球员也有些急躁,传球也出现了失误。
安迪·金在抢断皮球之后,立即交给了前面的凌峰。
而后者毫不犹豫地拿球转身,随即送出一记过顶长传。
只可惜,瓦尔迪体能见底,传出的过顶球即便越过中场,精准地落在了阿森纳后防线的大片空间,他也没能摆脱科斯切尔尼的贴身防守,率先将皮球拿到,从而杀入禁区。
见莱斯特城居然还有反击的能力,吓得场边的温格以及场上阿森纳球员们出了一身冷汗。
于是乎,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突然变得畏手畏脚,不敢攻得太猛,生怕最后时刻被绝杀。
而随着阿森纳突然变得谨慎起来,时间也不知不觉间流向了最后一秒。
哔~哔~~哔~~~
伴随着主裁一声长哨响起,这场足总杯决赛的加时赛也宣告结束。
接下来,双方将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
这章已经修改了!已经是修改过的!
我的问题,爽文就爽文,开挂就开挂,别搞那些矫情的东西!
第一次写足球文,有些毒点确实不太知道,这是我的问题。
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我等编辑给权限,就把章节名也改了!
第103章 最后一罚,点球制胜!(四千字大章)
赛前大部分预测阿森纳会在九十分钟内解决战斗的球迷和足球评论家,都被莱斯特城顽强的表现所折服。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支英冠球队,竟然能够与常年稳居英超前四的“枪手”阿森纳打得难分难解,最终竟然以点球来决出胜负。
这不禁让他们开始思索一个问题:
到底是阿森纳太弱,还是莱斯特城太强?
而对于莱斯特城的球迷和支持者而言,莱斯特城在这场决赛当中表现出来的斗志和求胜欲,都让他们欣喜不已。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在升上英超之后,莱斯特城在顶级联赛会拿出怎样的表现!
双方球员来到场边补水,双方主教练则是开始安排点球的主罚人选。
从双方的点球大战经验来说,阿森纳占据一定上风。
虽然无论是阿森纳,还是莱斯特城,赛前都没有特地练过点球。
但是,阿森纳在半决赛对阵维冈竞技时,就是通过点球大战才淘汰的对手。
而莱斯特城,则是本赛季第一次进行点球大战。
而且还是在足总杯决赛这样的关键比赛当中。
主罚球员肯定会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所以,第一个球员,必须是队内点球技术最好,最有把握的人选。
视线在球员脸上巡视而过,皮尔逊率先开口说道:
“杰米,你第一个上!”
闻言,瓦尔迪只是一脸冷峻地点了点头。
将杰米安排在第一个,是最容易做出的选择。
队内最佳射手,在联赛点球命中率百发百中的瓦尔迪,当仁不让成为第一个走上点球点的人选!
“安东尼(科诺凯特),你第二个.”
“安迪(金),你第三个.”
“丹尼(德林克沃特),伱第四个.”
“凌,你第五个!”
听到主教练将队内年纪最小的凌峰安排在最关键的第五个罚球人选,众人有些惊讶。
但没有人出声反对或者提出异议。
当然,如此决定,皮尔逊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凌峰的体能是全队最好的几个球员之一。
在点球大战当中,经常会出现球员因为体能不支,导致射门一瞬间动作变形,射飞或者射偏的情况。
所以,体能越好,射门动作就越不容易出现纰漏。
其次,凌峰是队内公认的大场面先生。
越是关键时刻,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年轻人,越能够沉稳应对场上变化莫测的局势,从而做出最合理的抉择。
屡次在球队落后时,助攻队友或进球导演逆转翻盘,就是一个个鲜明的例子!
更何况,如果没有凌峰的两个助攻,他们根本无法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
所以,无论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让凌峰来射最后一个点球,都是合理的。
而对于主教练的这个安排,凌峰先是一愣,随即便一脸认真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射点球,凌峰感受到了主教练对自己的信赖。
压力肯定是有的。
毕竟,这场点球大战,关乎着莱斯特城一百多年队史的首个足总杯冠军。
已经杀入决赛,与阿森纳鏖战一百二十分钟,凌峰当然也希望拿下这个冠军。
所以,在他看来,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杂念抛之脑后,专注于这个点球之上。
这是他职业生涯的首个点球。
无论如何,必须将它射进!
至于最后能不能赢,还得看队友和对手的发挥。
万一,队友全部射进,对手射丢两个,自己甚至都不用出场。
又或者对手全部射进,队友射丢两个,自己也不用出场。
足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
他能够做的,只有将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
让助理教练将点球顺序的名单交给第四官员之后,皮尔逊再次来到自己的球员面前。
他非常清楚,即便进入点球大战,他们依旧是处于劣势。
因为,对方门将法比安斯基在半决赛对阵维冈竞技的点球大战之中,就扑出了对方的两个点球。
因此,再次进入点球大战,他是有一定心理优势的。
当然,关于这一点,皮尔逊并没有跟自己的弟子说。
这种时候,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增加球员的心理压力。
因此,皮尔逊只是跟弟子们分享了对手门将法比安斯基的扑救习惯,然后跟弟子们围站成一圈,喊出了响亮的加油口号:
“蓝狐,前进!”
。。。
经过抛硬币,莱斯特城获得了率先主罚的机会。
在点球大战之中,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
其中,按照国际足联统计,先主罚的一方,最后获胜的几率达到六成。
这很容易理解。
点球大战先主罚,的确是有一定优势的。
点球大战,刨除了运气成分,就是一场球员与球员之间的心理博弈。
而从心理压力来看,第一个主罚的压力最大,但可以给对手施加压力。
只要第一个主罚的球员先进一个,后罚的对手球员压力就会增加一分,己方队友的压力就会减轻一分。
当然,这种几率问题,并不适用于每一场点球大战。
就像是半决赛阿森纳对阵维冈竞技那样,维冈竞技率先主罚,却接连罚丢。
影响点球大战的因素太多,运气、心态、射术等等,双方教练和球员,只能想方设法地让胜利天平往自己这边倾斜。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