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之无敌逆天外挂 第1288节

  有一回,我用饭票(用米换的)打了饭,打开箱子,就着霉豆腐吃饭。

  有几个女生经过,在黯仄仄的光线中,看见我正在吃一碗白森森的东西,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揶谕说:“默默,你吃白饭啊?”

  我说:“不是啊,有菜。”

  她们以为我强词夺理,走远了些,簇在一起,低低地说些什么,眼光时不时向我瞟来。

  再以后,我用了两毛钱,打了一碗菜汤。

  汤喝完了,菜叶子一片一片挑出来,放在瓶子里。

  不吃。

  每次吃饭时,都挑出来,摆在饭上,让别人知道:我也有菜吃。

  上初二时,我的成绩已经是全校第一。

  但家境一如既往地差。

  有一回穿着一条藏青的裤子,屁股后缝着两块特大的补丁。

  我已经有了爱美之心,不想穿,但不穿又能如何?只是成天坐着,除了必要的上厕所,几乎不动弹。

  早操不得不去,成了一种煎熬,觉得后面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我的屁股。

  诸如种种,反复在年少时发生。不一一枚举。

  总而言之,早在童年时,因为贫穷,因为耻辱,已觉处处低人一等。

  哪怕我现在再有钱,也难以从骨子里袪除。

  它让你在面对所爱、遭遇选择时,行动上犹豫不决,甚至逃避美好、自由和爱,自觉不配,自觉黯淡粗鄙,从而放弃主动权,被动地让命运牵着鼻子走。

  那时候,暗恋一个女生,但无论如何,都无法生出勇气,站在她面前,说,我喜欢你很久了。

  我甚至觉得,我对她的喜欢,都是一种对她的侮辱。

  哪怕我毫无欲望。

  3,紧张易怒,于是暴力丛生

  我父母的争吵与厮打,在我记事之前,就开始了。

  导火索都是小事情,一言不和,母亲会用最剜人的、最狠毒的、最粗鄙的话,来招呼对方。

  而我父亲就会动手。

  多少次了,我耳边滚动着母亲撕心裂肺的咒骂,眼前滚动着父亲歇斯底里的殴打。

  事情的终结,往往以母亲的沉默而告终——我的母亲,在泥地上挣扎着,翻滚着,头发凌乱,脸扭曲变形,痛苦得哭都哭不出来。

  暴风雨过后,有一阵短暂的宁静。

  但不出两天,依然如故。

  争吵愈发剧烈,暴力愈发凶猛。

  年年如是。

  有一个晚上,我特别惊讶地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你们今天居然没吵架!”

  他们当时心绪平和,也觉悲哀。

  我父亲说,“唉,日子太难了!”

  大家都太紧张了,忍耐力与宽容,都降到了最低,稍有不顺,就会向身边人发泄。

  母亲善用三寸不烂之舌,父亲善使一双风火流星锤。

  你来我往,在伤害亲人的过程中,平衡自己受到的屈辱和不公。

  甘地说:贫穷是最糟糕的暴力。

  当然,他所说的,不仅仅是日常暴力,还有种族、民众、信仰之间的暴力。

  但是之于我而言,我所切身体会到的,就是在极端的贫穷里,人的情绪就像活火山,随时可能喷发。

  它让人无法温和,无法淳朴,无法从容和理智。

  更多的,它会带来对至亲的威胁,对他人身体和尊严野蛮粗暴的侵犯。

  在那个贫困的村庄,暴力成为日常表达方式之一。

  谁家老婆和小孩被打了,引不起大家的注意。

  它是如此平常,平常到我们都认为合情合理。

  于是,一个个妇女喝农药自杀,她们生前挣扎的时候,没有人给予她们救助。

  包括她们自己,也完全想不到被老公痛打过后,可以报警,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村里流行的观念是,家丑不外扬。

  于是一个个忍着,直到抑郁得自我戕害。

  而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儿女,会沿袭这种暴力相处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于是,暴力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了下去。

  4,忽视教育、法治、医疗,心态急功近利

  念小学时,有两个很好的小伙伴,一个姓李,一个姓付。

  我们曾一起上课,一起打猪草,一起爬过高高的苦楝树,翻过围墙,去学校里打乒乓球。

  但小学毕业,就联系少了。

  她们辍了学,去县城或更大的城市,谋求生存之路。我则继续念书。

  前年听同学说,她们都在未满20时,嫁了木工或泥工,甚至小混混,早早生了娃,现在依然在农村,生活不景气,做了些小生意,也打过工,但无论如何折腾,都没有填补贫困的豁口。

  她们不是特例。

  在那个被贫穷所笼罩的村庄,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多数在初中时,就结束了学业。

  辍学之后,便是荒荒莽莽的自由。

  然而,自由对沮丧的加深,并不亚于它的舒缓作用。

  当一个人没有能力,没有目标,没有资源时,自由会让他无所适从,会让他恐惧、急于逃避。或者带来不受监督、免于责任的幻觉,可以不计后果,为所欲为。

  许多女生十几岁就做了母亲,男生到处游荡,不知道在做些什么,直到今天,依然在游荡。

  我父亲虽然专制粗暴,但有一点让我特别感激——他一直重申,你们必须要读出头,读不出头,就跟XX(村里的一个男疯子)差不多,被人嫌得跟坨屎一样。

  虽然目标很功利,但对于一个底层屌丝而言,这是唯一的有效出路。

  我们于是不敢放松,更不敢轻易说,我不读了。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这些年我学到了一些事情,其中一条就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贫困的,就是确保孩子受教育。

  但因为短视,穷人往往在孩子提出不读书的试探性要求后,大多不会强行阻止,他们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只要勤快,到哪儿都有饭吃。

  因为他们的人生就是如此。

  但二十年后,那些辍学的孩子们,多数都在从事最卑微、最轻贱、薪水最低的工作。

  女孩会慌不择路地嫁人,回到村庄,生孩子,发胖,不再工作,除了打麻将,就是带带孩子,婚姻理所当然出现问题,大吵大闹,和父辈一模一样,在几十年前的生活模式中,一天天度日。

  因为没钱,所以,大家也不会重视医疗,有病能拖就拖。

  而这形成习惯,有了钱后,也是如此。

  非得到了要命的时候,才赶到医院。可是大势已去,为时已晚。

  也不太重视法治。

  出现什么问题,多是我叫上我的兄弟,去揍你一顿。你叫上你的兄弟,又打回来。

  到了权益真正受损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去打官司。

  大家觉得,打官司是一件丢脸、麻烦的事。

  宅基地被占,山林被砍,田地被强卖,都是用打的方式,来发泄怒气。

  生活的希望在哪儿呢?

  几乎所有赤贫者,都热爱彩票。

  他们热衷于赶很远的车,去一个地方摸几块钱的奖。

  因为,彩票带来的忽然暴富,是他唯一可以改变生活的捷径。

  但彩票只是一个商业幻觉。

  那么多年了,没有任何奖金安慰过他们。

  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物资稀少,观念落后,贫困变成一道森森的围墙,将穷人牢牢圈在其中。

  5,精神短视,心智不自由

  2006年,邻居家妹妹上大学,有了一个留学新加坡的机会。

  他们家一因为确实没钱,二来因多年的保守习性,觉得稳妥才好,别折腾,在国外学习与在国内,也没什么区别。

  就这样放弃了。

  如今想来,怎么都觉得可惜。

  我设想过,要是邻居妹妹生活在一个富有之家,她今日,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

  贫穷是最大的人才浪费。

  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精神短视,所以会恐惧未知,拒绝大改变,杯弓蛇影,继而做出错误选择。

  无数人的潜能被贫困浪费掉了。

  比如,我有一个小伙伴,他早在小学时,就有一种绘画的天赋。

  他能一笔,就勾完整个人物,有鼻子有眼睛,晤惟肖,灵气四溢。

  我现在的某些小技巧,都是从他那儿学来的。

  但是,他母亲对此毫不在意,她认为,画得再好不能当饭吃,赶紧去挑粪。

  初二没上完,他就辍学了。

  跟着一帮小混混,到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或许也褴用药物吧,我不知道,只是再没有听说过他的传说。

  他就那么寂寂地,湮没在黄沙般的贫困大军里,找都找不着。

  同村还有一个人,念小学时,记忆力惊人,读了两篇课文之后就可完整背诵,句句无误,完美无缺,可是,初中没念完,开始混道上,后来因为抢劫,入了狱。

  活在村庄里的人,忽视教育,信息来源少,文明落后,晚一辈的人,如果不读书,只能接受长辈的价值观。

  盯着眼前利益,关注吃喝玩乐、家长里短,一代代重复下去,自我愚化,越来越蠢。

  偶尔也有救济。

  但不论救济来自政府,还是来自亲友,我发现一个怪现象:一旦得到钱,他们的使用方式,都不是为未来投资,而是满足于当前的需求:比如,大吃一顿,买几件新衣裳,还一部分债。

  所以,救济有与没有,穷人的日子依然如故。

  甚至,救济的丰盛,反而会助长穷人的依赖心理。

首节 上一节 1288/14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