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524节

“怎么追击?”参谋长询问司令的意思。

“准备在鸭绿江上设置巡逻船队,在鸭绿江靠南边的地方建设炮楼,不允许女直女人或者蒙古人通过。”朱洪武给了他的方案。

参谋长听了之后脸上表情尴尬,这些都是长远谋划。等完成的时候,只怕女直人已经跑了。但是参谋长都是聪明人,他很快就感觉到朱洪武的想法也许并不是要追上女直人,夺回被掳走的高丽百姓。在朝鲜半岛南边的平原地区被蒙古军反复扫荡之后已经空无一人,只有躲进深山里面长期生活的人才幸免于难。估摸南边剩下的高丽人大概还有五六十万。

朝鲜北方本是中华故土,奈何这些人六百年没处于中华管理之下,就如同阴山以北的地区没多大区别。在阴山以北,宋军并没有采取感化措施。

女直人并没有长期留在朝鲜的打算,论起土地的肥沃,朝鲜远不如辽东。他们就这样扫荡着朝鲜北部,用抓来的奴隶从蒙古主子手里换取各种奖励。蒙古这边的收购者们很满意于自己的收获。奴隶们被绳子捆成大队,沿着已经熟悉的道路向北。沿途有许多尸骨作为路标,两年多来蒙古人通过这条道路向北方输送奴隶。

赵官家同样得到了消息,在消息中朱洪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辽东地区已经再没有能被蒙古与女直人祸害的存在,大宋需要十分小心’。

赵嘉仁能理解朱洪武为何坐视女直扫荡朝鲜半岛,换了他的话大概也会做同样的选择。于是赵嘉仁给辽东军区发了份电报,‘辽东地区军事风险大大升高’。

之后赵官家的精力就转回到南方这边。赵嘉礼已经护送太上皇与太后的灵柩返回杭州,赵嘉仁则提出了‘复古葬礼’的建议,这下倒是震动了朝廷。

所谓复古,对于那帮文人绝不是恢复到虞夏商周。真正在虞夏时代,便是君王的埋葬也挺简朴。找个地方挖坑深埋,地面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排场。当年孔子的老爹在鲁国是有名的勇士,下葬的时候采用传统模式。以至于只有埋葬的人才知道具体位置。孔子的母亲去世之后,找到埋葬人,才能准备找到埋葬地,掘开老爹的棺椁,让夫妻两人合葬。

如果是二十年前提出这么一个建议,赵嘉仁估计无法获得支持,现在的舆论明显对赵嘉仁有利。大宋的皇家陵寝已经遭到了两轮残害。北宋覆灭,金兵对北宋皇陵大加戮害,官家以及埋葬在官家附近的大臣陵寝遭到金兵掘墓。临安总投降之后,蒙古人挖掘的可不止宋理宗一人的墓。历代南宋官家的坟墓也被蒙古军盗取。

按照古法,大宋官家会选择一大片地方,等到他们的去世的时候,找一个地方挖出深深的洞穴,放入棺椁,最后填埋上。只有在这一大片地区的边缘立一个无字碑。并无具体的坟丘。

除了官家再也不起陵墓之外,包括普通人的墓葬也要改革。赵嘉仁规定的埋葬与大宋火葬的传统结合。采取灵塔供奉与林木埋葬两种可选择模式。

火葬并不是现代社会“移风易俗”的产物。如果火葬被称为先进的话,两宋时期的开封、临安、河东路、两浙路等地,都盛行火葬。理由很简单,因为土地缺乏,死者与生者争地,“河东人众而狭,民家有丧事,虽至亲,悉燔爇,取骨烬寄僧舍中。以至积久弃捐乃已,习以为俗。”两浙路也一样:“吴越之俗,必积累而后办。至于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

不独贫穷人家“以火化为便”,江浙一带的富贵人家也多选择火葬,“浙右水乡风俗,人死,虽富有力者,不办墓尔之土以安居,亦致焚如僧”。马可波罗游历杭州时便见过当地人的火葬仪式:“富贵人死,一切亲属男女,皆衣粗服,随遗体赴焚尸之所。行时作乐,高声祷告偶像。及至,掷不少纸绘之仆婢、马驼、金银、布帛于火焚之……焚尸既毕,复作乐,诸人皆唱言,死者灵魂将受偶像接待,重生彼世。”

由于火葬之风盛行,宋代一些城市还出现了火葬场,时人称之为“化人场”。南宋临安城少说也有数十处火葬场,其中16处因为“建置年岁深远”,到宋宁宗嘉定年间,差不多都荒废了,宁宗又“诏令临安府将见存化人场依旧外,其已拆一十六处,除金轮、焚天寺不得化人外,余一十四处并许复令置场焚化”,重修了14处火葬场。临安还出现了类似现代“殡仪馆”的服务机构,设有专门的房舍供人存放骨灰罐。

以前的复古埋葬的理由其实也差不多,都认为死者不要影响地上人民的正常生活。两边一结合,复古政策的内在逻辑就变得极为自洽,还非常有道义可言。

至于具体执行,赵官家则把水土保持林带的概念引入。有些地区是水土保持区,所以不能对其林木地区进行砍伐。只要大宋还存在,那些地区的风水就不会发生变化。在那些地区安葬的人们就可以不被打扰。

至于灵塔保存就更简单,人们在灵塔里面买下或者租用一个储存骨灰的位置。大家不仅可以享用自家香火,还能稍微蹭点别家香火。一座灵塔可以修的很高,里面有成千上万的位置。死者与生者争地的问题会被化解到最低。

包括制定制度的赵嘉仁自己都觉得‘崖山之后无中国’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以宋代的文明程度,后面的明清拍马也赶不上。

这消息一出,赵嘉仁的二哥赵嘉礼就找到了赵嘉仁理论。赵嘉仁只问了一句‘三代的皇帝难倒不比后世的皇帝尊贵?’赵嘉礼就有些回答不上来。三代之治,那时候的皇帝在中华后世享有无比的声望。然而作为代表的大禹亲自拿畚箕、铲子与手下人一块儿干活。他的手脚磨出厚厚的一层老茧,小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时磨去了,大腿也因艰辛的劳动而累得几乎皮包骨头。绝没有髀肉复生的问题。更没有听说大禹给自己修建豪华陵墓的问题。

辩不过赵嘉仁,却不等于赵嘉礼就这么乖乖服输。文人会在强权面前跪舔,会在异族面前屈服,却从来不会在道理面前认输。赵嘉礼觉得自己此次前去了赵氏聚居地泉州,与赵氏宗亲们联络。有必要以宗亲的势力让赵嘉仁面对现实,放弃冠冕堂皇的复古想法。

泉州的赵氏宗亲并不知道赵嘉礼准备骚扰大家的日常生活,其中一位赵氏女科长走进了泉州检察院,进了特别检察官陈道清的办公室。

陈道清表情严峻,先请赵科长坐下,倒上水,他才严肃地说道:“赵科长,我这次请你来的原因是想让你帮个忙。你能不能劝说蔡洁生那家伙老老实实的招供。”

赵科长冷冷的看着陈道清,眼中有警觉,有不屑,还有愤怒。沉默了片刻,赵科长冷冷地答道:“问犯人口供不是你们检察院的事情么,怎么会让我来。你们已经抓住了蔡洁生,一顿严刑拷打,他岂不是就招供了么。”

“所谓严刑拷打是你的误会。”陈道清声音里面忍不住有了些愤怒。说起司法部门,普遍的第一反应就是只懂得严刑拷打的暴徒。新式的大宋司法体系有自己的组织方式以及组织规定,赵官家采取了复古制度。据说是秦法。新制度里面规定,以逻辑与事实办案定罪,是上等办案。以推理、口供与简单逻辑办案定罪,是中等。以刑讯逼供办案定罪,属于下等办案。当然了,如果是根本不管不问,毫无作为,那就是不及格。会遭受惩处。

至于眼前这件颇为轰动的科长自尽案,陈道清检察官认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他自己问心无愧。所以他继续劝道:“赵科长,我觉得你是个体面人。想来你也知道了一些消息,我就直接告诉你调查到现在的结果。你的丈夫因为盗窃白银的事情遭到很大压力,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蔡洁生对你有非分之想,所以就针对这个人加大了调查力度。”

“哼。那我倒是要谢谢你们了!”赵科长优雅的给了陈道清一个大大的嘲讽。

“我想你也许有什么误会,认为我们这些司法口的人都有什么与常人不同的地方。”陈道清也忍不住对迎面而来的嘲讽进行了反击,“实际上我们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每次分到一个案件,你们这些与案件有关的人其实对案件了解的比我们更多。我们不得不赶到案件发生地,强迫自己走那么多路,见那么多你这样不给我们好脸色看的人。我们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我们的确有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我们相信这个世上有公理有正义。正义和公理需要被实现,被彰显。赵官家说,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我们司法体系的工作就是让正义能够尽早到来。”

听了这么一番话,赵科长的神色稍微有些和善。却也只是稍微和善了一点而已。她沉默片刻后问道:“却不知道要我做什么。”

陈道清心里面松了口气。这次的案子经历对他来讲也是颇为少见的经历,最初的时候陈道清觉得这次的事情是有人在海事局内部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调查到后面发现,海事局本身并没有那么不得了。作为一个非常赚钱的部门,海事局内部的人根本看不上这点子蝇头小利。

死去的这位科长的妻子赵科长是为美丽优雅的女性,也是被许多男人仰慕的女性。大宋对待婚姻的态度也非常文明。连大宋官家都不介意迎娶离过婚的女性,司法制度上有着丈夫要是无故两年不归,也不通信,妻子就可以到当地官府要求离婚的司法制度。

什么从一而终,什么贞节牌坊,什么嫁到了夫家之后就成了夫家的人。那都是蛮夷们的制度。祥林嫂这样的案例若是在大宋,会被官方以‘不许买卖人口’的法律条文出手干涉。

赵科长的丈夫是个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家伙,得知他这边出了事情,被吓得不轻。他的一个同事蔡洁生就给赵科长出了个主意,来一场假自杀。赵科长先把自己挂起来,蔡洁生则和同事适时进去,正好发现正在绳子上弹腾的这位。既然这位都已经要‘以死明志’,说明自己并没有真的卷入这件事。想来事情也好解释。

而这位蔡洁生早就是赵科长的仰慕者。在有钟表的现在,两人对了表,确定了时间。蔡洁生并没有按照约定进去。而是掐着时间不进去。直到尸体被发现,蔡洁生才如释重负的叹口气。这就稍微漏了点马脚。

不过真正引发了陈道清注意的还不是这个被某些蔡洁生同事看到眼里的细节,而是蔡洁生突然殷勤出现在赵科长身边的情况。就如之前陈道清所说的那样,他也只是个普通人。对此的第一反应自然是‘这两人别是有什么问题,暗地里谋杀亲夫吧’。

第095章 连锁变化(二)

“你想让我做什么。”

“我想让你见蔡洁生,劝他招供。”

“为何?”

“我们需要证据。现在的证据不足以给他定罪。”

“你们难道不能给人定罪?”

“打个比方,要是有人跑来说了一些有关你的事情,听着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只是逻辑上成立,事实上根本没办法证实。我们用这样的证据定你的罪,你觉得合适么?反正要是有人这么对付我,我会觉得大大的不合适。”

“……蔡洁生知道他若是招供了就会被法办,为何还要招供?”

“我们拿他没办法,想看你能不能劝得动他。”

简单的对话在陈道清与赵科长之间进行。事情的最后虽然出乎意料之外,陈道清也觉得自己已经尽力。如果想有进一步的突破,靠陈道清个人已经无能为力。

赵科长神色中有了鄙视,她问陈道清,“你是想让我色诱蔡洁生。”

陈道清也曾这么想过,却觉得不靠谱。被赵科长这么一问,他当即摇头,“我们也有些心理战术,可以讨论一下。”

“可否说来听听。”

所谓心理战术就是一个逻辑学手段,人类没办法违背自己的内在逻辑。抓住这个要点,别的事情就好做的多。赵科长听了片刻随即摇头,“我再也不想见到这等腌臜人。”

陈道清也没办法命令赵科长过份介入,这也是他想将此案子真正结案。此次举报蔡洁生的应该是与蔡洁生亲近的人,现在没办法确定是谁。信里面讲述了蔡洁生的恶行。虽然没办法定罪,却让许多外围情报以这么一个思路为原点有效组织起来。

譬如蔡洁生就是那天极少数进了死者办公室并且与死者交谈的人,不止一个人能证明,蔡洁生那段时间里头经常去看表,看门口。当有女性办公人员发现死者,忍不住惊叫之时,蔡洁生第一反应却是如释重负。

问题是这些都不能用来当做定罪标准。那个据说听到了蔡洁生表述的人始终不肯露面指证。这家伙即便是出来了也只能提供他的说法,这种根本没证据的东西就是没办法定案。除非是有口供。

看着陈道清那不依不饶的样子,赵科长秀眉微蹙,不解地问道:“却不知陈检察官为何对这件案子如此在意?”

陈道清被问的有点不好意思,他这几天也在反思自己为何不肯放手,得到的结果也不那么光明磊落。就如猎犬看到了猎物就会不停追逐,猫看到小动物,便是肚子不饿也要上去虐杀。这种狩猎的快乐自然是难度越高越有兴趣。

首节 上一节 524/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