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340节

“为啥?”不到十岁的郝康问。

郝仁果断地答道:“因为别人听了会不高兴。而且你要是再说,我就不给你吃糖了。”

一听老爹进行了威胁,郝康立刻就闭上了嘴。这也是没办法的时候,郝仁下的决定,包惜弱是不会和郝仁对着干。郝康尝试了几次之后,知道自己没办法反抗老爹。便只能选择听话。

和南方大宋上层那种自己教育好了才带出来不同,对蒙古人来讲,大场面下带着这种不到十岁的娃见见世面很常见。包括大汗忽必烈也带了他年幼的孙子们出来。

见礼之后,忽必烈笑道:“这段日子你倒是养胖了。”

郝仁这一路上也为自己的怠惰有自我反思,大汗都这么讲了,郝仁答道:“大汗说的是。”

忽必烈不是个矫情人,既然郝仁都这么讲,他也不去追究。于是大汗就和郝仁等几名重臣先把这次的检阅给聊了聊。此次集结来的有一万府兵骑兵,与唐初的府兵相同,这帮都是骑兵。

所有府兵因为有河北马场的配合,都是一人两马。忽必烈笑道:“没想到军马竟然能卖到这个价钱。”

伯颜是冷淡相对,右丞相阿合马则是满脸笑容。别的重臣附和两句。郝仁听了之后心里面想起他卖给宋国换铁农具的骏马,不以铁农具在宋国制造出来的花费来算,如果以铁农具在大元的销售价格来算,他郝仁大概是创造了蒙古马的销售高峰。

当然,这样的话无论如何都不能说。郝仁万户只是等着听其他人说话。忽必烈大汗也没有要在如何使用府兵的问题上询问郝仁的意见,他只有遇到府兵组建的问题不清楚的时候才问一下郝仁而已。

听着大汗的评价,心里面想着府兵制度的建设,郝仁的心情有些的沉重。原先他想建立府兵制度的目的是建立能够持续保持年轻的军队,甚至逐渐取代服役到扛不动枪骑不了马的探马赤军。

在宋国见到那帮上学的娃娃,郝仁万户发现宋国比蒙古做的更彻底,当兵从娃娃抓起。而且当兵与退役后找工作挂钩。在蒙古,想有个官府的差事,你得有出身。普通的百姓是永远没戏的。

在宋国,只要你学习过得去,当三年兵,退役之后朝廷就给安排出路。那些表现很好的当了军官,就可以到各个部门去工作。若是大元存在这种机会,那帮当兵的人必然玩命打仗,拼命立功。然而大元并没有这种机会,所以那些普通人的命运会因为当兵而改变,却不会发生如同大宋那样的变化。

所以大汗忽必烈对于能在燕地集结四万骑兵而感到满意,对于四万骑兵给大元马场带来的实际收益而高兴。郝仁万户就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以宋国的局面,他们在一百万人的杭州城就能征集起四万军队。而大元的整个河北最多也就是征集出四万像样的骑兵。大元可以自豪的说,我的府兵有马。大宋还能自豪的讲,我的军队有枪炮。

忽必烈万户讨论完之后,那些人就出去干活,忽必烈大汗则带着郝仁一起去校场。空气中混合着马匹与人类排泄物的味道,还有各种草料的味道。上万人和两万多匹马集结起来,这味道就实在是有些呛人。郝康那句‘好臭’虽然不合适,却也不是瞎话。

在高处看下去,就见参加校阅的部队分为二十个大阵,每个阵现在只是集结。这么大队人马,看着是真的够壮观。

这些天在温柔乡里面,郝仁虽然很放松,却也不是什么都不干,只是放松与享受。他也大量阅读了东西。也想了很多。到了宋国之后,万户敏锐的感觉到,曾经比大元普通百姓更贫困的宋国百姓正在迅速富裕起来。

大元的府兵制需要大量富裕的人民做基础,宋国的制度也需要大量富裕的人民做基础。在这么一场竞争里面,郝仁感觉不到乐观。

第058章 军人和官家(八)

马匹慢走的时候四蹄分开行动,是1-2-3-4的模式。如果对马匹进行过训练,马匹快走的时候马匹的斜对角两隻脚同时著地,与另外斜对角的两隻脚分别以1-2-1-2的二节拍韵律移动。

理论上,五百匹马同时慢步行进,应该是五百只马蹄在敲打地面。大元府兵的骑兵队列从忽必烈大汗面前走过去,真的是一片嘈杂。好在马匹数量够多,步伐虽然嘈杂,依旧能从脚下感受到千军万马行动之时产生的震动。

郝仁十年没有再从事过与骑兵有关的差事,然而骑马这种事情一旦学会就没办法忘记。看着那些经过的府兵骑军,他忍不住在心里面评价这帮人的水平。以蒙古人的角度来看,这帮北方汉军的能力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骑兵方阵一队队经过,郝仁看得都有些发懵。除了非常类似的水平之外,马匹是兴之所至的排放马粪。前面的马粪被后面的马蹄踩破,在地面上逐渐形成一条粪道。这时候郝仁就忍不住想起在南宋见到的大牲口的粪兜,虽然不至于兜住所有团团,至少能够接住好大一部分。

想到这里,郝仁突然发现他自己又开始变的如同宋人一样。他忍不住在心里面自责,‘我是蒙古人!我是蒙古人!我是蒙古人!’

强迫自己回到思维正规。郝仁忍不住看向令一个北方的南方人,他的儿子好康。蒙古人普遍个头低矮,儿子郝康便是不到十岁,个头毫不输给二三岁的蒙古贵人。蒙古马体型不大,平均肩高120-135厘米,体重500-700斤。郝仁家的蒙古马都比较高达,肩高在135以上,这才能卖的那般好价钱。给郝康骑的马则是小马,肩高有110左右。郝康也已经超过小马肩高半个头。

看得出,郝康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场面。便是这种比较单纯的队列行军,他依旧看得连蹦带跳的非常开心。连这么重复的东西都能看的如此开心,郝仁觉得孩子们在少数时候真的很好哄。

等大汗检阅的地面上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马粪,一万骑兵才从大汗面前走完。郝仁差不多看到睡着,见到终于可以摆脱局面,他总算是来了精神。

“比我当年南下伐宋时候带的兵强。”忽必烈大汗做了个评价。

听了这话,郝仁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忽必烈大汗亲自带兵南下伐宋,那都是二十年前的旧事。也就是在那次,忽必烈大汗遇到了此生最强大的敌人,宋国的赵嘉仁。那时候的赵嘉仁也不过是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当时的郝仁不过几岁,并不到上战场的年龄。

只是到了此时,不接茬也不行。郝仁答道:“大汗觉得这些人得多久之后才能使用?”

蒙古人全民皆兵,号称从会走路起就接受军事训练,特别是骑射。蒙古武士的军事技能训练还包括套马索和铁骨朵、骑枪等,属于全能型骑兵。不过身为蒙古人,郝仁知道这就是吹牛。牧民哪里有那么多时间专门搞军事训练,所谓蒙古骑兵的真正优势就在于他们骑术精湛,射箭作为平日里防身吃饭的家伙。不管是铁甲这样的军事装备,或者是阵型之类的军事训练,只有在集结之后才会进行。

以郝仁的看法,当下府兵的要务就是提高骑马水平。

“呵呵,这些不就该是你管的事情么?”忽必烈笑道。

郝仁听了之后微微一愣,然后就觉得心脏加速跳动。若是在之前,郝仁的确希望自己能够建起一支强大的府兵。不过那只是之前。在努力的过程中,郝仁深刻的看到了大元朝廷内部的激烈斗争,看到了各方对于这支尚在孕育的府兵的觊觎。

如果郝仁继续干下去,只怕要得罪更多人,要承受更多的攻击甚至是暗害。这种未来只是想想,就让郝仁觉得丧气。

“陛下,按照府兵制度,决定府兵好坏的乃是平日里的教习。陛下可否派遣更好的将校教授这些府兵骑术。选人并非是郝仁万户的职责。”伯颜大帅冷淡的插话进来。

郝仁心中立刻无比感激。伯颜大帅总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关键。若是郝仁现在傻乎乎的满口应承,那就介入了忽必烈大汗的权限。虽然郝仁不确定忽必烈大汗本人对于府兵制的理解水平,按照郝仁自己的设想,府兵制的核心就是朝廷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整个府兵制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拿出来考察,审核。但是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都无法将府兵据为己有。这样的话,就可以有一支忠于朝廷,忠于忽必烈大汗屁股下的皇位的军队。有了这样的直属军队,忽必烈大汗就可以压制那帮各自拥兵的家伙。

郝仁的老师是郝经,建立这样的制度本来就是郝经的理想。而郝仁现在推崇追随的荀子也有同样的政治理念。无疑,伯颜大帅也清晰的理解到府兵制的核心。

“哈哈。说起来这还是我的事情啊。”忽必烈大汗笑了起来。笑完之后,他对郝仁说道:“若是这么搞,你并非骑军统领,是没办法领军了。”

郝仁连忙顺着伯颜大帅给搭好的坡往下走,他答道:“大汗,府兵本就是朝廷的军队。自然由朝廷派遣得力将领统领作战,我是水军出身,本就领不了骑军。”

忽必烈并没有继续说话,他扭过头看向前面那条粪道,只见斑驳的地面上,一帮骑着马的蒙古小贵人们从上面经过。看得出,能催马跑过群大人跑过的路,这帮小家伙们很开心。

“那便是你儿子吧?”忽必烈指着郝康说道。

郝仁看下去,就见骑在马上的儿子一身小皮甲。因为使用了钢锥穿孔,皮甲做的非常精致。除了精致的皮甲之外,儿子的穿着更汉化。加上那醒目的白皙皮肤与高挑匀称的身材,真的很容易就吸引别人的目光。

“回禀大汗。那是我儿子。”郝仁答道。

忽必烈大汗答道:“看着这些人还如此喜欢骑马,我就觉得咱们蒙古依旧是蒙古。你好好做。”

没等郝仁弄明白忽必烈大汗的意思,大汗就起身离开。那些侍卫连忙开道与护卫,郝仁一时也跟不上去。

府兵冬季集结计划里面,先是这群府兵们这么走一趟让忽必烈大汗看看水平。之后就是军事训练,提高他们的水平。等到军事训练结束,再来一次大校阅,让忽必烈大汗看看训练的成果,以及整个军队的水平。

基本上第二年的军事行动就以冬季的最后一次校阅为基准,大家也不用对这帮府兵的战斗力有特别的期待。对他们来讲,突然提高战斗技能只是一种想象。而这些都是好人万户的管理职权,虽然孛儿只斤家还没到特别的地步,但是四大汗国已经分裂为不同的阵营。而且同为托雷子孙的人们之间也爆发过内战。忽必烈大汗的胜利就建立在击败兄弟阿里不哥的基础之上。

有前车之鉴,郝仁万户一点都不想逾越分际。

于是万户虽然不想太忙,还是有机会带着儿子回到在小汤山的山庄继续他的冬季温泉之旅。不过郝仁万户此次倒也没有准备这么优哉游哉的过冬。既然已经决定不再怠惰,万户就跑去视察他的那一万户。

走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万户心情也有些复杂。他以前是把自己分到的一万户当做单纯的税收来源。这一万户汉人每年缴纳各种税收,郝仁万户用这些税收来安排他的生活。

府兵制度的对象是那帮自耕农小地主,大元官府并不能对豪富上层的直属户口动手。若是敢这么干,那帮贵人们大概就会带着自己的私人部队前往官府找麻烦。虽然身为一等人的蒙古穷人根本动不了三等人的汉人官员分毫,但是身为一等人的蒙古贵人可是完全敢对汉人官员动手。便是汉人官员被打,也只能干挨。最多到忽必烈大汗这里告状。

首节 上一节 340/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