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317节

徐远志解释道:“理由是,如果太尉现在就推行这些税务改革,不少人大概就要和太尉拼命吧。与那些和太尉登基的人相比,大概人还是一样的人。所以太尉觉得没必要等。”

“差不多吧。”赵嘉仁答道。

徐远志点点头。那种表情的表情让赵嘉仁有些弄不出清这老先生到底是释然,又或者是开心?反正赵嘉仁看不透这种士大夫的心思。因为这帮人有太多的事情太守旧,所以莫名的坚持太多。

在这种时候,赵嘉仁就直接问:“却不知道徐尚书是支持或是反对?”

“我只是感叹而已。天下文官都爱讲为国为民,真到为国为民之时,又都是退缩。赵太尉转换官吏制度,砸了多少人的饭碗。我本来觉得当官家乃是无限的好事,现在看赵太尉积累的怨念,真心觉得可怜。我所见的人里面,没有谁比赵太尉更为国为民。”说到后来,徐远志竟然露出了同情的笑容。

“既然徐尚书能看透这些,便请徐尚书与我一起为国为民吧。”赵嘉仁答道。

“哈哈!”徐远志笑道:“赵太尉立了退休制度,为的就是新老交替,我可是马上就要到了交替的年龄。便是一起为国为民,大概也只有这么一个为国为民的途径喽。”

听着聪明人说话,赵嘉仁觉得无言以对。人类有种生理特点,所有存在的事情都会被潜意识认为是理所应当。身为21世纪的人,对于退休制度,对于削减各种贸易障碍,以及男女平等都有很普遍的认同感。赵嘉仁也觉得这些属于本就该做的。徐远志这番话让赵嘉仁觉得以前完成这些制度的前辈真伟大。现在赵嘉仁想推行这些内容之时,有太多人就想要赵嘉仁的小命。

转念一想,赵嘉仁问道:“徐尚书,我知道你大概也是不支持我称帝的。不过以你这样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是我遗漏的么?”

“哈。既然知道我不支持,却还来问我?”徐远志被逗乐了。不过他却不想拒绝赵嘉仁,回忆片刻,徐远志说道:“要是有什么是你遗漏的,那就只有一条,便是你太拖沓。你的反对者只有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快刀斩乱麻,之后就憋着劲和那些反对者厮杀。你越早一日当上官家,天下的怨念固然集结于你身上,天下的功劳也会集结在你身上。若是一定要论优劣,便是半斤八两吧。”

史书上记载过很多篡位的事情。然而史书上并不会记载那些篡位者的内心考虑。赵嘉仁也觉得自己怎么想都拿不出最佳方案。经过徐远志这么一轮,赵嘉仁觉得心中透亮许多。至少从徐远志的视角来看,赵嘉仁发现自己好像在刻意避免内战的可能。

送走了张世杰,赵嘉仁上了自家的小楼。从这里可以直接眺望到皇城。赵嘉仁发现自己从最初的时候就觉得内战是个极大的问题。现在他虽然不后悔,却觉得自己的确有这样的趋势。以前他借用了临安朝廷的旗号,的确最大限度的团结起大宋的局面。让大宋少死了上百万人吧。

就算对普通百姓的统计是想当然,至少赵嘉仁能够确定,如果最初他就自立为皇帝,争夺天下,张世杰等忠于小皇帝的这帮人是一定会死在他手里。

此时的张世杰并没有感应到赵太尉的恶意,他已经回到了宫中。刚回来,就有内侍请张世杰去见杨太后。

两人见面,杨太后问道:“张统领是不是去了赵嘉仁那里?”

张世杰心中登时就不爽起来。他没想到杨太后竟然盯自己的梢。

“正是。”张世杰答道。

“却不知张统领前去为何?”杨太后问。

“希望赵太尉不会为难太后。”

“何意?”

“杨国舅若只是说说就罢了。若是他有所行动,定然会牵连太后。”

“你……你难道去告密?”杨太后瞪大了眼睛。

这反应让原本就心情郁闷的张世杰更加郁闷起来。难道杨太后真觉得张世杰乃是个卖主求荣之辈?若是这样的话,张世杰之前的想法可就太失败了。想出卖杨太后,现在是价钱最低的时候。

不久前赵太尉的话在张世杰心中响起,‘杨太后是个必须让别人保护的女人,张统领,我觉得你应该很清楚这点……’

一瞬间,张世杰不想再从杨太后的利益来考虑,他决定从自己的利益来考虑。然后张世杰觉得自己仿佛被解放了。窝在这个狭小的皇城里面,对于张世杰也是一种折磨。

第031章 禅让的进程(八)

大都。工匠恭恭敬敬的垂手侍立,侍卫将一个长匣放到左丞相伯颜面前。大帅打开长匣,里面放了一杆步枪。粗粗的看上去,这支火枪与大宋的火绳枪相差不大。

想从伯颜元帅脸上看出冷淡之外的表情并不容易,满心期待受到嘉奖的工匠就转过头看向旁边的郝仁万户以及张弘范元帅。这两位的表情比伯颜大帅丰富许多,当伯颜大帅从匣子里取出火枪之时,两人眼睛都是一亮。这让工匠心中一喜。太久太久,火器局从建立开始就遭到无数的指责。

这种指责让火器局上下挨了不知道多少鞭子。现在有了关键的制作方法,加上火器局这些年的积累,这些人不休不眠努力好几天就拿出了产品,那是比以前好太多的产品。作为匠人,火器局的人等对此非常清楚。

张弘范元帅目光灼灼,郝仁万户的表情最初是认真,很快就变成了有些失落。伯颜大帅摆弄完火枪,就将火枪放在桌上。张弘范元帅立刻起身上前拿起,仔细的摆弄。郝仁万户坐在椅子上没动,看来没有特别的兴趣。

伯颜大帅对工匠说道:“便是辛苦了。赏。领赏之后再做几支更精细的。”

等工匠下去,张弘范有些讶异的问:“我觉得已经不错了。大帅为何还是很不满意的样子?”

“只是和以前比好了些,与宋国的火枪比较还是相差太多。”郝仁接过话头。

“不用看就知道?”张弘范对郝仁的眼力有些质疑的样子。

郝仁冷淡地答道:“我只是远远一看,就觉得咱们的火枪与宋国火枪有许多不同。便是看一眼就见到这么多不同,仔细看的话相差就更多。”

不等张弘范表示不信,伯颜大帅对侍卫命道:“去取五支火枪来。”

侍卫连忙去了,没多久就取了回来。五支火枪摆在一起,张弘范看到的是基本一样的火枪,再把大元仿造的放到旁边,马上就感觉不同。张弘范有些反弹般地说道:“我们造的是我们用的火枪,为何要与宋国的完全相同。”

郝仁先抓起一支宋国火枪,很轻松的就找到了平衡点,那个平衡点在火枪靠后的位置。他把这支火枪交给张弘范,自己又拿起大元火枪,这支火枪的平衡点比较靠前。将火枪与张弘范手中的火枪交换,张弘范有针对性的一尝试,马上就感觉出其中的问题来。

重心,平衡,还有火枪的管壁平滑度,几个内容一测试,张弘范脸色严峻,一副要骂娘的模样。而郝仁万户则笑道:“已经不错了。赶得上最初我们铸炮的水平。”

伯颜大帅微微点头。他听说过早期铸炮的情况,也见识过中后期铸炮的情况。铸炮的原理非常简单,将铁融化,灌入已经做好的模具当中。听着就如同把水倒进碗里没多大区别。实际干起来,问题多的难以形容。宋国能够把火炮给浇铸的光滑整齐,大元浇铸出来的火炮坑坑洼洼,简直如同狗啃过一样掉渣。看着结实的炮身有砂眼,有空洞。有些空洞竟然能够灌进去一杯酒。宋国的火炮就没这个问题,仿佛宋国的工匠手工都如南方风景般纤细。

张弘范见到两位蒙古贵人都没有追究的意思,便有些不解地问道:“用这种火枪怎么能与宋国敌对?”

郝仁万户答道:“只要肯和宋国那样站着对方,我们这些火枪只是用起来不那么方便而已。”

张弘范听了这话之后就选择保持沉默。他毕竟只是汉军的元帅,对普通蒙古小兵小校发号施令没问题,却别想着对面前这两位蒙古大贵人指手画脚。而且郝仁的话也有些吓住了张弘范,他也用过火器,知道这玩意稍微碰上就是伤,正面挨上就是死。以前见到宋国军队排着整齐队列射击的时候,他还没特别的感觉。现在光是想着两边就这么排着整齐的队列进行对射,所有人赌的都是自己的运气,张弘范就感觉一阵阵的蛋疼。

等张弘范离开,郝仁对伯颜笑道:“大帅,这个张弘范还在想着与宋国打仗。”

伯颜冷淡地答道:“若宋国打进燕地,我们还能退回到草原。张弘范退到哪里?”

郝仁倒是没想到这个问题,一时为之语塞。以前蒙古遵循成吉思汗的理念,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在这样的强烈扩张局面下,身为蒙古人就得有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放牧的情怀。现在蒙古面对的是强大的宋国,而且是与蒙古处于全面敌对状态下的宋国,蒙古上层就不得不考虑如果战败了要怎么办的问题。郝仁之前还真没考虑过,现在他至少能确定伯颜大帅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心中感叹伯颜的思路总是这么正确,张弘范问道:“大帅,你觉得汉军世侯靠不住么?”

“大汗乃是明君,汉军世侯们输光之前大概不会谋反。你看张弘范不就只想着与宋国打仗么?”

“嗯嗯!”郝仁听的是猛点头,这分析实在是太透彻了。

“此次赵嘉仁要当天子,其实是我们的好机会。大汗若是能将以前从宋国夺走的全部地盘都还给赵嘉仁,也许能让他暂时没理由对我们用兵吧?”

若是别人说这话,郝仁一定会认为那人是懦夫。现在说这话的是伯颜大帅,郝仁就觉得伯颜大帅属于深谋远虑之人。接着就听伯颜大帅继续说道:“不过我觉得赵嘉仁只怕也不会放过我等。”

“为何?”郝仁觉得有些不解。

“因为宋国对我们深仇似海。我们蒙古对于新附军素来宽厚,也不吝给他们各种以前他们得不到的权势地位。对于那些不肯依附的就绝不宽容。只要我们能灭国,这种做法自然就没问题。然而我们已经没办法灭了宋国。现在肯当新附军的都已经逃到我们蒙古,继续在宋国的那些人能记住的都是我们对他们的杀戮。他们一定会想着报复。”

对于伯颜大帅的论断,郝仁报以沉默。这并不是因为他反对,而是因为他完全认同。之前宋国给了蒙古一份名单,那是好几千人的名单。宋国表示愿意优先交换这些人,甚至用一对一的蒙古战俘交换都不是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17/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