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286节

几百里外的滑县,忽必烈大汗接到了有关阿术军的报告。听到大军渡河之际竟然遭到洪水袭击,忽必烈脸色变得无比难看。让阿术军渡河是他的命令,可大汗万万没想到黄河水竟然能冲出去几百里。而此时水利专家郭守敬一句“黄河决口之后能冲几百里到淮河”的话让忽必烈大汗更加不爽起来,这马后炮放的太没眼色啦!

伯颜大帅虽然声音冷淡,却从来不放马后炮。没等大汗发怒,他就说道:“大汗,北归吧。”

“为何?”忽必烈怒道。

伯颜大帅跟没看到忽必烈的怒气般继续冷淡地说道:“宋军此时必然在山东肆虐,而我军已经没办法援助山东。”

这番当头棒喝让忽必烈大汗登时就说不出话来。阿术带走了四万军队,现在四万军队也不知道剩了多少。不管剩下多少,都不用指望他们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局面如此,宋军定然会再山东肆虐。

沉默了好一阵,忽必烈茫然地问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等小看了赵嘉仁。”伯颜大帅提出了他的看法。很多人对伯颜大帅能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事情关键的能耐非常佩服,不过很多赞赏这种能力的人其实也不好意思讲,伯颜大帅经常是冷场制造者。譬如现在,当他做出这番精辟的论述之后,蒙古大帐登时就被尴尬的沉默笼罩起来。

大汗忽必烈毕竟是明君,听了这个解释之后并没有生气,他表情变幻不定,看样子大概是思考、总结、反思。过了一阵之后他问道:“伯颜,你觉得怎么才能不小看赵嘉仁?”

伯颜答道:“启禀大汗,我不知道,因为我也一直在小看他。若是没有小看他,当知道赵嘉仁想填黄河的时候,我就该认为他一定能填上。”

此话也继续制造着冷场效果,忽必烈大汗之外的人都不敢接腔,除了伯颜大帅之外的群臣中没人有资格接腔。

忽必烈倒是被这话给气乐,他带着嘲讽的强调说道:“若是这么讲,那赵嘉仁想上天,也能上天喽?”这话刚说完,忽必烈自己就想起伯颜禀报过,赵嘉仁在援助襄阳的时候使用了能够飞在天上的巨大孔明灯。而临安朝廷总投降后,蒙古军在宋国皇宫里面就缴获了这种巨大孔明灯,并且给送到了蒙古这边。一些被俘人员讲,只要在下面的青铜器具里面使用赵嘉仁提供的特别燃料,就能吹出充满整个巨大孔明灯的热气。

也就是说,当赵嘉仁想上天的时候,他是能做到这点的。

“看来只有把赵嘉仁诱入我们设下的陷阱,才能解决他啦!”忽必烈大汗叹道。

伯颜大帅继续冷淡地答道:“若是能生产出与宋国相同的火枪火炮,应该也可以打败他。大汗,此次撤军之后,当以此为要务。”

听了这话,忽必烈突然站起身来破口大骂。这激烈的态度与蒙古土话让汉臣们都大为恐慌,然而伯颜大帅依旧表情平淡。他听得懂蒙古话,所以知道忽必烈大汗大骂的是那些被俘虏的宋国工匠。在忽必烈大汗看来,同为宋国人,技术居然与赵嘉仁有如此巨大的差距,简直是丢尽了宋国工匠的脸,简直是一群混吃混喝的诈骗犯!

但是当忽必烈大汗骂完之后,他倒是很快收起怒意,对众人说道:“现在就派人去见赵嘉仁。既然他说过要与我和谈,就听听他到底要谈什么!”

金帐内的蒙古群臣都是一愣,他们没想到忽必烈大汗居然这么快就服软了。不过众人也没提出异议,见识了赵嘉仁填黄河的能耐,这帮人此时也找不出别的办法。

有在黄河以北的宋军营垒,蒙古军谈判倒是没遇到什么问题。使者很快就带来了赵嘉仁提出的要求,“以黄河为界。”

“往西怎么算?”忽必烈问。

“全部以黄河为界。”使者低头禀告。他很担心大汗会因此发怒,进而迁怒使者。在使者听到这个要求之后也觉得无法接受。

忽必烈大汗并没有生气,在蒙古文化中,强者有发言权。他思忖片刻之后命道:“回去告诉赵嘉仁,以虎牢关为界。”

于是使者带着忽必烈的建议前往宋军营地,等使者离开,忽必烈大汗叹道:“此时出兵去救洛阳,不知道是不是晚了?”

没等伯颜说话,张弘范大声说道:“启禀大汗,臣愿意带兵前去援助洛阳。”

“我军已经不能再分兵了。”伯颜说道。

忽必烈心中则是天人交战。这么多年来,蒙古用兵一直是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机动能力猛冲猛打,打歼灭战。创造出蒙古军的辉煌。现在汉地上的汉军面对宋军的时候已经没有这样的战斗力,而忽必烈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控制的蒙古军在汉地消耗。所以伯颜说的是对的。

但是让忽必烈现在认怂,他感觉心如刀割,一时竟然下不了决心。

此时距离忽必烈大汗几百里外的东边,在堪塌缩小到方圆几仗的孤岛上,阿术元帅只觉得心脏跳得厉害。他的手轻轻摸着胸口,在那边还放着两块干粮。饥饿让阿术元帅的嗅觉能够闻出经过三天水泡与三天闷着后的现在,干粮已经散发出一股馊味。

抬眼看向水面,至少阿术元帅目力能及的孤岛上,已经有一些肉食鸟类开始在以躺在孤岛上的人体作为材料开始人体盛大餐。而奔涌的大河河水依旧湍急,并没有因为雨停而变窄。已经有四名侍卫下水之后在大家视野里被河水吞没。阿术元帅知道以他现在的体力,大概不会比那些年轻侍卫表现的更好。

就在此时,在孤岛最高处的侍卫突然用嘶哑的声音喊道:“元帅!元帅!有船,有船!”

阿术元帅连忙站起身,在侍卫所指的方向上出现了一艘船。这艘船在木筏下面绑了许多羊皮气囊,算是大型羊皮筏子。船上的人正在奋力划船,对河中的孤岛进行着搜索。

此时不再用阿术元帅命令,侍卫们都站起来连喊叫带挥手,拼命想得到羊皮筏子上人们的注意。羊皮筏子上的人们并没有让这些人失望,他们也向这边划过来。

阿术元帅心中的绝望感觉终于被驱散,他站起身向前走了几步,和那些连蹦带跳的侍卫们都在岸边。然后他就觉得脚下一松,便连同崩塌的河岸与侍卫一起落入涛涛黄河里面。

第128章 不情愿的和平(二)

一大早,黄河南北两岸的宋军军营里面就响起军号声。起床号,早操号。赵嘉仁与部队其他人一起开始跑操。只要外面条件允许就要出去跑操,目的不是为了完成巨大的运动量,而是跑操能够让指战员找到自己身为军人的每日基准。

跑操完毕之后就是吃饭,吃饭之后就开始每天的安排。此时部队的工作就是从之前艰苦的体力劳动中恢复过来,所以基层部队就洗衣服,进行个人卫生,做游戏,列队郊游。

赵太尉等人则没这个福气,他们得进行高级指挥员的工作。赵太尉学过恢复身体的课程,这些管理工作对他来讲只能说是繁琐细致,很多高级指挥员根本没有这个理念,工作中就难免显得急头怪脑。

遇到这种事情,赵太尉的办法就是召开学社会议。学社成员现在的标准就是先把那些乐于学习愿意学习的人召集起来,对他们进行教育。不教而诛谓之虐,这是连孔子都知道的事情。

在学社里面进行了身体恢复的理论与知识的教育后,赵嘉仁才接见了赶来的蒙古使者。对忽必烈提出的要求,他立刻给了答案,“回去告诉忽必烈,把襄阳与洛阳还给我们,便可以继续再谈。若是不肯,那我们就自己打下来。”

使者听完了赵嘉仁的话,连忙说道:“太尉,何必如此急切。”

赵嘉仁冷笑道:“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为我想与他和谈。若是在那边扯皮,才是不肯和谈。”

使者无奈,只能再次请求道:“太尉,让我等这么渡过黄河往来奔波太费事,不如请太尉派人到我们那里与陛下当面谈。却也能省下许多时间。”

赵嘉仁觉得可以,便派了学社的陈再兴前去忽必烈那边谈判。出发前,陈再兴有些担忧地问道:“太尉,见了蒙古人之后该说什么?”

“你的责任是信使,完成传声筒的内容。”赵嘉仁率直地答道。

听了自己的任务,陈再兴露出了些遗憾的表情,他闷闷不乐地答道:“哦。”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过这样因为‘自以为被小看’而垂头丧气的表情,赵嘉仁忍不住笑了。然而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他实在是没能来得及在这方面进行教育。人类思维模式是类比法,而很多人就选择了结果导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明确的目的,有些更糟糕的甚至是刻舟求剑式的,在他们看来世间所有事情都必须是某种明确的重复。

想到这里,赵嘉仁突然觉得和平是好事。如果能够趁着几年的和平时期建设起一支有基础唯物主义理念的学社以及官僚队伍的话,哪怕这种人的数量只有千余,大宋对于蒙古就可以采取完全的吊打模式。

所以赵太尉就补充了一句,“就告诉忽必烈,不管是他主动放弃洛阳或者襄阳,又或者是我们打下洛阳和襄阳。只要这两地在我们手里,只要在那时候他还愿意谈判,大家就可以再谈签署和平条约的事情。”

陈再兴受命而去。在渡过黄河的时候,这位资深学社成员心里面还是挺失落的,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被授予这么一个看着身份很重要,实际上一个传令兵都能执行的工作。

渡过黄河,抵达了蒙古军驻扎的滑县。本以为马上就可以开始外交工作的陈再兴竟然被送进接待使者的帐篷里严加看守,这让陈再兴更不满了。太尉给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工作,蒙古主则如此托大,两边的高位者看着都很傲慢呢。

陈再兴却想错了,忽必烈还真的不是要故意耍威风。阿术元帅的尸体被送到他这边来,忽必烈再怎么想谈判,也都得先把此事解决。

看着阿术元帅的尸体,忽必烈心如刀绞。如果阿术元帅是战场上被强敌所杀,蒙古大汗或许还会感到好些。然而阿术元帅却是被淹死的。虽然北岸部队派来的搜索船只都看到了元帅,却还是没能救得了元帅性命。

流了几滴英雄泪,忽必烈的悲伤就被怒火替代。阿术元帅去世乃是蒙古军的重大损失,蒙古军的整体损失更是令忽必烈痛心。阿术元帅带出来了四万人,黄河新河道以北有一万多人,黄河新河道南岸有一万多人。还有六千蒙古军要么不知所踪,要么已经确定死亡。将校死了几十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军人。

除了这些之外,在军中流行起来的瘟疫让军队病倒了几千人。这些人现在发着高烧上吐下泻,那些被洪水和雨水折磨了好几天的人身体虚弱,已经有人病死。宋军根本没有直接对蒙古军发动进攻就让蒙古军损失如此之大,蒙古大汗忽必烈很想现在就带兵去杀了赵嘉仁。

安排事情花了一天,陈再兴抵达蒙古这边的第三天才得到蒙古大汗的接待。被关在屋里没事干,在修建堤坝中消耗大量体力的陈再兴吃完就睡,睡醒就吃,感觉体力得到相当程度的恢复。

首节 上一节 286/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