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故土家族探秘 第6节

毛延寿是杜陵人,杜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汉宣帝在此筑陵,故名。如此看来,西汉时,毛姓已没有全部固定在古毛国(今宜阳),而已散处各地,但基本足迹仍在黄河流域。

《后汉书》载,东汉时,庐江(今安徽中部合肥一带),有个毛义,家中十分贫困,但特重情义,以孝见称。南阳张奉听说,便前往与毛义相伴,以察真假。事实果真印证了传闻,他便将毛义的品行禀告州府,州府来了一纸公文,让毛义前往安阳(今河南安阳)担任县令,毛义喜形于色,张奉见状,以为毛义是个近利小人,很看不起。后来,毛义的母亲过世,他忽然辞官回家;朝廷用公车征召,也坚辞不往。张奉叹道:“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也’”。

毛义是庐江人,看来,东汉时,在安徽一带已有毛姓。

魏晋南北朝时代,天下时分时合,战争连绵不息,人口的颠沛流离便相当明显,毛氏家族的迁徙也在情理之中。在这种人口流动中,原来比较固定的家族结构常常遭到破坏,战争冲击波下,很难找到那聚族而居的庞大家族,除非这个家族有巨大的凝聚力,又选择了一处世外桃源。因此,这一时期,中原一带,各姓往往是杂糅相处的。直到社会重归稳定,战争平息几十到上百年,姓氏才又扩充为族,封建的家族形式又以地域为中心形成起来。然而这一长达360多年的时间里,史籍中差不多寻不到毛姓,这说明,毛姓散处各地,未能涌现出著名人物。

可以肯定的是,东汉以来,由于南北方烽火连绵,毛姓与其他姓氏一样,更广泛地向各个方向渗透。但其基本活动区域仍在北方。这个家族之不得不大南迁,是在北宋末年民族压迫来临的时候。

无论北宋、南宋,外交上几乎无胜利可言,大片国土沦亡,以至首都不得不由汴梁迁至临安。北方人民也背井离乡,纷纷跨过黄河,进入长江流域,南北文化互相影响,先进的生产技术由中原传入,“南蛮之地”得到大规模开发。

毛氏家族宋代亦到达了长江下游,江浙一带,至今,江苏、上海、浙江仍分布了许多毛姓。

《中湘韶山毛氏族谱o源流记》载:

“……吾族派接西江,自宋工部尚书让,世居三衢……”

可见,宋代,在三衢确乎住着一支毛氏家族。三衢,即今浙江衢县,唐武德四年改旧属婺州的信安县为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故又以三衢称衢州。现三衢为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距江西不过100公里。

根据《宋史》记载:“毛渐,字正仲,衢州江山人,第进士,知宁乡县。”这说明,起码毛渐及其上辈是居住在浙江衢州的。值得一提的是,毛渐“知宁乡”,则他在宋时就已到达邻近韶山的地区——宁乡县。

《宋史》还记载了另两位毛姓。毛安舆,嘉州(今四川乐山)洪雅人,是个孝子,9岁便死了父亲,他“负土为坟,庐于其侧三年”。又,毛询,吉州吉水人,天圣二年进士,又中拔萃科,性至孝,因母亲去世,他竟也悲痛而死。天圣二年,也就是北宋仁宗时的公元1026年,这告诉我们,到北宋中期,江西吉水(今吉安一带)已有毛姓,而这支毛姓,恰是毛泽东的祖先。

三、洪武年间,毛太华带着八个孩子中的

两个来到湘乡,这一支,才是毛泽东的嫡系祖先

《宋史》记载:毛注,字圣可,衢州西安人,宋大观时举进士,知南陵、高苑、富阳等县,皆以治辨称,后升殿中侍御史。这段记述,正与《毛氏族谱o源流记》所说相符:

“吾族派接西江,自宋工部尚书让,世居三衢,生子休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殿中待御史,出守吉州,迎尚书让公就养,占籍吉之吉

水龙城家焉。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考据西江宗人执谱相访,实属西河的(嫡)派……”

这里,只人名略有出入,毛让当是毛注之误。那么说,毛姓之所以由浙江衢州西迁江西吉州,是因为毛休去吉州做官的缘故。

毛氏家族再度迁居,是在元朝末年。

元代,毛氏家族没有显宦,及至末叶,黄河流域——毛氏家族的发祥地,腾起一只冲天大鹏,使元统治者瞠目结舌。他就是毛贵。

公元1351年5月,韩山童、刘福通等在颖州的颖上县(今属河南)举起义旗,起义军头束红巾。

毛贵是红巾军的一员大将,他率领东路军,势如破竹,于1357年初攻取海州,即今江苏连云港;由海道入山东,1358年2月克济南,占领山东大部,在益都设行中书省,毛贵任平章;随之,进入河北.克蓟州(今河北蓟县),前锋到达离大都仅百多里的枣林(今北京通县西南)等地,使元朝心脏受到极大震动;后因后援接济不上而退。虽如此,元统治者还是受到了沉重打击。

起义军内部,在蒙古族统治基本摧垮之后,发生了纷争;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大水战,战争闹得江西人心惶惶。在吉州吉水,有位毛太华,为避战乱,便率毛命传等人以及蔡姓的人们,往西而去。《毛氏族谱》这样说:

“粤自吾祖太华公,元至正年间,避陈友谅之乱,由江西吉州仙茶乡迁云南,与乡人蔡姓共躲澜

沧卫……”

这里只说避陈友谅之乱,看来,毛氏西迁,直接原因是逃避陈友谅的“兵乱”,其时,江西及其以西地区,基本上都在陈友谅的控制之下,所以毛太华等人竟一直远避到云南去了。

由江西吉水到云南澜沧,横跨江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五省,长途跋涉万里。比起毛姓由黄河流域之南下,艰辛更巨,河南到江浙,可顺大运河乘舟直达金陵,陆路也一马平川;可是,江西往云南,则是千山万水,层峦叠障,困难就大多了。

而毛太华等人所到达的云南澜沧江两岸,即使到了六百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是中国最偏僻的地方,那里人烟稀少,气候湿热,猛禽巨兽出没。

毛太华却以他的刻苦耐劳挺住了一切困难,在那里住下来,并娶了妻,夫人姓王;他们生了8个孩子,以“清”命名,“清”字后再注排行。由此推断,毛太华在云南呆了10年以上,直到1367年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之后。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直到洪武十四年(1381年),云南还未完全平定,政权仍把持在蒙古贵族梁王把匝刺瓦尔密手里。明太祖劝降不成,即令傅友

德、沐英、蓝玉率30万大军横扫云南,毛太华、毛命传等人投入到明太祖的西征军中,并立下功劳。

毛氏《族谱》二修一卷载:

“……明洪武十三年庚申,(毛太华)以军功拨入楚省。”前面已谈到,朱元璋占领湖南,为了报复当初这里的百姓对陈友谅的支持,血洗三湘,结果,湘潭人口由元时的数10万剩下仅2万5千人,朱氏为填充人口之不足,遂从邻省(主要是江西)迁入大量人口。毛太华虽然本是江西人,但他稍稍不同,他是经云南而来的。

这样,毛太华带了8个儿子中的2个,即毛清一、毛清四来到一处陌生的地方,夫人和另几个孩子大概留在了其它地方。毛太华人湘,到达了哪些地方?有一处可以肯定,那就是长沙。至今,长沙市仍有不少毛姓“土人”,并留存着毛词巷、毛家桥、毛家垅、毛家冲这些显然与毛氏家族有关的地名;《毛氏族谱》中亦附有一些毛姓在长沙的墓葬图。这样看来,毛姓自滇入湘,约略是乘舟顺长江而入洞庭,上湘江,至长沙、湘潭,由涟水,到达湘乡的。

毛太华一生,在江西吉州吉水龙城住了二、三十年,又在云南澜沧躲了近20年,入湘后10多年,大约60来岁,死于世道业已平稳之时。毛氏家族发展到明代,其族人已遍布中国南北,黄河流域是其发祥地,长江流域也已成为他的居住地,甚至澜沧江流域也有了毛姓的足迹——这个家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巡视了中华民族最主要的三大源地——黄河中游,长江下游和云南澜沧江河谷。如果仔细翻阅《明史》,就会发现,毛氏家族在明代达到前所未有的繁盛。这一时期,竟有10多位毛姓占据了《明史o列传》的显要位置,数量可观,地位颇高。试举其要如下:

毛玉,云南右卫军家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任南京吏科给事中,多有政绩,死于狱中,赠光禄少卿。其先祖当为元末从吉州避往云南省,极可能是毛太华之后,因毛太华迁湘时,只有两个儿子随往。

毛伯温,字汝厉,江西吉水人,正德三年(1509年)进士,任御史,大理寺丞,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见《明史》5239页)。《毛氏族谱》说“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可见他与韶山毛姓有渊源关系。这里的“二十一世”,是从江西吉水毛氏始迁祖、宋工部尚书毛让算起的,从毛让到毛伯温(北来到明中后期),其间约500年。

毛恺,浙江江山(属衢州)人,嘉靖十四年(1536年)进士,御史,太子太保(《明史》5666页)。

毛士龙,江苏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杭州推官,刑科给事中,左企都御史(《明史》6386页)。还有湖北公安县的毛羽健,浙江余姚的毛吉,河南邓县的毛弘,江苏昆山的毛澄,山东掖县的毛纪等等,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在朝廷里任过要职。

明末还有一位大学问家毛晋(1599~1659年),常熟人。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少游钱谦益门,博学强记。好搜罗图籍,建汲古阁目耕楼,藏书达84000余册,多宋元善本。喜刻古书,所刊《十三经》《十七史》《六十种曲》及《津逮秘书》等皆手自校勘,为历来私家刻书最多者。汲古阁版本,亦称为毛本。又好钞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为毛钞。其子毛扆,号汲古后人,继承其父收藏,校勘出版事业,颇有贡献,见《辞源》和《中外历史人物词典》。

毛晋这位刻书家,是否与《毛氏族谱》的印刷艺术水平高超有一定联系?

从以上所列毛姓人物,能发现,明代,毛氏家族颇为朝廷器重(据说曾

为朱元璋赐姓朱),该家族内也颇有奋力仕进者;他们主要分布在江浙,豫、鄂、滇也有,湖南毛姓却未出名。

尽管毛氏家族在明代颇有朝中重臣,来到湖南的这一支,却并不显赫,他们面临的首先是生存问题,直到最后定居韶山冲,安稳地过了几百年后,有几位才藉湘军而发迹。

毛氏历代部分名人表

四、六百年前的某日,毛太华的长子寻觅到这个远离

战乱的仙境般山冲时,便再也不想走了

“韶山”这个概念,有一个演化过程。在几千年历史中,不是作为一个区划名称出现的,而是指一座山,即舜帝曾驻足听韶乐的那座美丽的山。关于它的位置,毛氏《族谱》,《同治刊湘乡县志》,《光绪刊湘潭县志》均有记述。王闿运先生还绘有地图,从图上可知她在湘潭、湘乡交界线上,故此,这两县县志均作记载。也就是说,“韶山”,在今韶山冲滴水洞处。

民间的“韶山”则指几处地方,一是韶峰,即韶山冲南缘,《毛氏族谱》持此说;一是指毛泽东故居西一里处那个形如龙头的秀美小山,又叫韶山嘴,《湘潭县志》称“小韶山”。把县志与族谱及民间的说法综述起来,“韶山”演变成一个地域概念,则是指韶山冲而言;这个概念一直延续至解放初期。毛氏家族离开湘乡城之后,便是来到了这里。《族谱》二修一卷说:

“……(居湘乡)十余年后,清一、清四两公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韶山家焉。开种韶山。铁陂、乌塘、东塘等处,共田四百余亩,编为一甲民籍。”毛清一、毛清四来到韶山,居住的区域有所不同。毛清四及其后代,在韶山冲东南入口,即铁陂一座大山下面筑室而居,在这一带便形成毛氏家族深公一房。

《深公房祠记》云:“铁陂距韶山十里许。韶山,界潭、湘两邑之间,右水出龙城,左水出铁陂。胡以‘铁’名?以两山对峙,石壁穿插,交锁横拦成陂故耳。天造地设奇观也。吾房祖。

深公,卜居陂之下,游麟振振,螽斯蛰蛰至今,铁陂还有不少毛姓,虽然深公祠已无存,毛家大屋、毛家坳这些地名还是留存下来。毛清一却未随他的弟弟留居铁陂。

他带着他的儿孙继续入山,“相吉于韶峰之左,枕山而立祠焉。”(《祠堂记》)。他为什么选择了韶山冲呢?动乱之后的人们最大的期望是安定。毛太华元末长途跋涉万里,横跨5个省才将战争远远抛在后面,他刚到云南澜沧尚是青年,他在那里结婚生子——虽然气候湿热,生存条件比故乡恶劣得多,但那里山高皇帝远,元朝在大理派有梁王,也鞭长莫及,战争当然也就难骚扰到了;

故而,毛太华及妻儿们,在澜沧江河谷很是过了一段平和的日子,他们只图安安然然,没有人出外求官。大约过了20年,朱元璋大军攻入云南,与毛太华同族的兄弟毛命传耐不住寂寞,参加了这支从故乡开来的雄师。

首节 上一节 6/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