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边境检查官 第254节

  普通工作人员更像是检查站的观察员,没什么对外调度的权限。

  两人刚走到院门口,就见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快步迎了出来。

  诶,怎么看起来有点眼熟啊?

  程野脚步微顿,忽的怔住。

  老孙!

  啊?

  眼神一对视,老孙也愣住了,只剩下李马太一脸兴高采烈。

  等到有些懵逼的走近,李马太还没说话,老孙目瞪口呆的开口,“程先生?”

  “老孙,你在工业署上班啊?”

  “嗯,你们认识?”李马太愣住了,见到程野和老孙打着招呼。

  “认识认识!李检查官,程先生和我是一栋楼的住户,他在五楼,我在一楼,他是”老孙话说到一半,忽然想起自己好像从没问过程野在干什么,黄升三人对外宣传也没说清楚。

  难道

  “重新认识一下,程野,检查站的见习检查官。”

  “啊?”

  程野伸出手,老孙晕乎乎的抬起手,两人握在一起。

  只剩下李马太反应过来后,一脸姨母笑的站在旁边,似乎在脑补两人之间的故事。

  “行了行了,别愣着了。”李马太拍了拍手,打破了尴尬,“既然都是熟人,那事儿就更好办了!老孙,咱们进去说,东西的事得麻烦你多上心。”

  “好,李检查官、程检查官,请进!”

  老孙这才如梦初醒,连忙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两人往院子里走去。

  工业署从外面看着普通,可一踏入其中,却别有洞天。

  院内十分清静,道路两旁栽着缓冲区罕见的绿植,上面还挂着雪花。

  放眼望去,一共有四栋三层高的小楼,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老孙一边走,一边指着楼群介绍道:“一号楼是研究所大人们的办公室,二号楼是技术骨干的办公室,三号楼是我们处理各部门业务往来的地方,像和检查站对接采购需求、给物资站调配零件,都从这儿走流程,四号楼是零散的业务处理。”

  工业署的核心主体,还是在工业区那边。

  在每年工业区的候鸟没有回迁之前,这里冷清也是正常的。

  三人来到四号楼,老孙领着他们走进一间单独的会客厅。

  会客厅布置得简洁大方,一张木质茶几搭配着几张沙发,墙壁上挂着一些工业署过往成果的照片。

  老孙转身出去,不一会儿,端着三杯热气腾腾的茶进来。

  不是之前的云雾茶,而是普通的绿茶,但也足以表明对两人的恭敬和重视。

  程野接过茶杯,轻抿一口,忽然有些好奇老孙和李马太到底怎么认识的。

  但转念一想,自己第一次见老孙的时候,老孙就因为不上班还能领薪水表现的兴高采烈,难道是混子之间的惺惺相惜?

  李马太似乎看穿了程野眼中的疑惑,主动开口解释道,“老孙的儿子是站里的文员,中央站后勤上的,就那个高高瘦瘦带黑框眼镜的年轻人,你有印象不?”

  “哦,是他啊?”程野顿时反应过来。

  站里的工作人员也不是无根浮萍,在缓冲区内有关系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程野此前一心扑在检查上,从来没有过问过,也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现在想来,关系网不就是这么形成的吗?

  “另外,老孙和我也是认识多年的朋友了,我买很多东西都是走他的渠道,站里的大宗采购我也给他介绍了不少订单,价格这方面,老孙给的实在。”

  “李检查官这是哪里的话,要不是您,我这采购员早就被裁了!”

  “哈哈,知道就好,废话不多说,赶紧把优惠价拿出来。”李马太嘿嘿笑了笑,在程野面前没有什么压迫感,但面对外人却进攻性极强。

  老孙不敢怠慢,连忙摸出平板,划拉着给两人介绍道。

  “因为你们打算用二代电池,所以这些适配三代电池的车架,咱们就全部略过不提了。”

  “来,这是二代车架的价格详情,您请看”

  李马太却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微微侧身,眼神看向程野。

  老孙见状,微微一愣,眼底瞬间闪过一丝惊讶。

  不过他反应极快,立刻将平板转向程野,笑着说道:“程检查官,您看看。”

  “我看看。”

  程野眉头微微一挑,伸手接过平板。

  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只见平板上密密麻麻地呈现出各种车架的信息。

  光是最普通的车架,就细分了四个版本:

  短途、长途、战斗、侦查。

  前两者对车架的构造做了一定变化,牺牲了整体强度,增大了储物空间,适合在相对安全、路况较好的路线上。

  后两者则是材料的不同,战斗版本更侧重于刚性,车架采用了高强度、耐冲击的合金材料,侦查版本则更侧重灵活性,选用的材料较轻,但强度也没有太大差距。

  而在价格上,四种车架的比例刚好是1∶1.5∶2.5∶3,对应后互相差0.5。

  侦查最贵,短途最便宜。

  点进短途车架内,各式各样的车架形式缓缓刷新,看的程野一阵眼热。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方砖运输车。

  因为不用适配三代电池的大尺寸箱体,一、二代方砖运输车的车头设计得格外内收。

  没有了三代车大金杯似的臃肿感,反而有点像是神车五菱宏光。

  下面分别有三个版本,3.8米、4.5米、5.2米。

  考虑到商队主要跑卫星城之间的短途运输,程野略过前两者,确定目标为最长的5.2米。

  他点开参数详情,车身长宽高5250×1870×1960mm,轴距为3450mm。

  按照预估,能拉11方的物资。

  另外,车架预留了一代电池的安装位。

  虽说一代电池续航不如二代,也跑不了烂路,但商队跑短途用足够了,预算又能再压一压。

  “三辆五米二的方砖。”

  “好,这都是800点的基础款!”老孙立刻掏出笔和单子开单,喜滋滋的将程野的需求记录下来。

  这一单他用的是工业署的成本价开单,赚不了什么提成。

  但工业署对采购员有单量奖励,只要完成,年底的奖金跑不了。

  更重要的是,手里握着大单子,在其他采购员面前说话都硬气,不用总被人挤兑没业绩。

  “对了,要不要加些改装件?”老孙一边写单,一边问道,“比如加固货厢栏板、加装侧防护网,都是跑运输常用的。”

  “加个顶部的固定滑槽就行。”程野轻声道。

  运输车嘛,主要就是装载为主,遇到战斗了也不指望着能有什么用。

  车顶的滑槽可以用来固定一些装不进去的大件货物,能直接固定在车顶,比后期焊接的支架更稳固,还不会破坏车架结构。

  “好的,这些都是免费项目。”老孙记录下来。

  除过运输,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商队的护卫问题。

  程野原本打算挑一辆灵活的小车,用来在运输车队周围巡逻、预警,可翻遍了二代车架的列表,却没找到合适的。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适配一二代电池的车型,根本做不到体积小+续航长。

  小车倒是灵活,可电池仓容量有限,满电最多跑一百多公里。

  想续航长,就得装大容量电池,可电池一大会直接把车身撑大,灵活性又没了。

  只有三代电池能做到小体积高容量,让小车也有三四百公里的续航,但价格太贵,只能换个思路。

  “看来得再加两辆,凑够五辆。”他看向李马太。

  “五辆就五辆呗,安全要紧。”李马太满不在乎地摆手,还不忘提要求,“既然是护卫用,就得整点威风的!让人一看就不敢惹的那种,预算多了我买单。”

  这还叫没有物欲?

  而且没想到李马太对威风总是有着不小的需求,程野被他逗笑了,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最后停在一张工程图上:“你看这个怎么样?”

  屏幕上显示的是‘武装皮卡二代车架’。

  车身比普通皮卡还要额外加长五十厘米,货仓预留了装甲板安装位,车头还能加装防撞杠。

  货箱内部还有左右四个、前后两个,总共六个可拆卸的枪架座,能架轻机枪,正好满足护卫需求。

  美观度考虑不了一点,主打一手‘傻大黑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撞。

  最重要的是,它适配二代电池,满电续航能到270公里,跑卫星城之间的短途完全够用。

  “这玩意儿行啊!”李马太凑过来一看,眼睛立马亮了,“就它了!两辆武装皮卡,装甲板和枪架座都加上,钱不够我再补!”

  “还有武器,都给我拉满,不对枪你不用管了,正好有人欠我人情,我让他给我们准备一点好东西过来。”

  “不用补,预算够。”

  程野算了算,武装皮卡的基础车架1200点,加上装甲板、枪架座这些改装件,一辆得1400点,比普通车架贵了600点。

  更关键的是,为了保证战斗时的瞬时爆发力,需要装两个电机带动,成本又往上提了提,算下来一辆武装皮卡的总成本达到3300点。

  老孙在旁边听得眼睛发亮,手里的笔几乎要飞起来,飞快记录下所有需求。

  见程野的茶杯空了,他立马拎起桌上的热水壶,小心翼翼地添满,脸上的笑容格外殷勤。

  大客户啊。

  单单五个车架,这都已经5200点了,一般人哪有这个消费力?

  程野则在心里算出了目前的总支出,三辆运输车两辆皮卡,至少花费13500点。

  真是烧钱啊!

  可再一对比,买一辆100kwh版本的三代大金杯要一万五,这五辆车的价格还不够一辆,瞬间又觉得划算多了。

  到了给自己挑车的时候,程野忽的感觉有些心虚。

  或许是从小省吃俭用长大,哪怕有钱了,花给自己,也觉得很有罪恶感。

  再加上用车队的资金给自己购置载具

  “该花就花,花钱花爽了,才有赚钱的动力。”

  李马太拍了拍他的肩膀,“再说了,你还没找你大B哥融资呢。”

  “也是。”

  程野忍不住笑了笑,在一众车架成型图中,很快挑定了自己的座驾。

首节 上一节 254/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