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总不能强制执行吧!
因此采用人造子宫培育舱,加上各种新技术,比如体细胞定向培育技术、人造羊水技术、胚胎环境模拟技术等,组合而成的人工婴儿培育技术,就成为当前一个主流思路。
简而言之,就是两句话:
年轻人不想生孩子,那就让机器生孩子。
不过这几年生孩子这个话题倒是发生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逆反转变,特别是看到官方不断推动人工婴儿培育技术的项目落地之后,年轻人的生育率竟然提高了不少。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非常正常
那就是市场被破坏了。
以前生孩子,从本质上来看,就被很多人作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包装成为婚姻,进行明目张胆的兜售。
这就好比农业生产中,天然品种在没有转基因技术的年代,那大家只能接受天然品种,可当转基因品种出现的那一刻,特别是真正落地的那一刻起,天然品种就必然面临竞争。
而从现代农业此时的发展趋势来看,天然品种、杂交品种、转基因品种、基因编辑品种,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发展进程,几乎是大势所趋,个体很难进行逆潮流,最多只能在自己家里面种一点天然品种。
自然生殖、试管婴儿、人工婴儿,这同样是一个进程。
特别是当自然生殖的规模不断下降的时候,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那推动人工幼儿技术的落地,就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时代发展就是如此。
不可能因为你喜欢自然生殖,社会就不发展人工幼儿技术。
而随着人婴儿技术的正式落地,带来的冲击也开始出现了,其中一个最大的影响就是,婚姻市场的全面崩溃。
不崩溃不行。
毕竟很多人娶老婆,往往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既然机器可以生孩子了,那娶老婆就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选择。
这直接以前的天价彩礼,再也维持不住基本盘了。
而没有了天价彩礼之后,结婚的数量反而增加了,这又推动自然生育率的提升。
只能说,人有时候就是贱。
没有人工婴儿技术的逼迫,很多人就不会低头,而是继续选择待价而沽,现在被新技术彻底撕开最后的体面之后,这些人反而接受了不收彩礼的结婚。
第355章 阳谋
从第三厅出来的高文·范,和几个老朋友又来到了第四厅。
第四厅在这一次羊城气候峰会上的定位比较特殊,其主题为:新家园。
看着大厅上的巨大标题,还有来这里参观的与会者、市民同样不在少数。
特别是岛屿国家的代表们,他们好多都集中在这个展厅之中。
之所以岛屿国家的人集中于此,就是因为这个展厅内的展示品,给了他们一个希望。
比如南太平洋海域的几个岛国代表,此时就脸色纠结地讨论着,他们面前的展台上,是一个等比例缩小复刻的人造岛屿模型。
这个人造岛屿模型的尺寸有5米大,和之前亚洲联合体布置在南极洲附近海域的极光城有点像,不过规模倒是大了很多。
一个皮肤有点黑,挺着大肚子的中年男人,脸上带着纠结和无力:“图达,你们那边是什么想法?”
被提问的人,是一个西装打领的中年人,他的皮肤同样是波西尼亚群岛人种的浅黑,他摇了摇头:
“我们不打算进行置换,而是计划加入亚洲联合体。”
“为什么?”大黑胖子一脸诧异。
图达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巴列,你难道还看不明白吗?我们就算是通过交换的方式,将全部岛屿出售给亚洲联合体,获得这种所谓的人造岛屿,难道就可以永远生活在这种岛屿之中?”
“你的意思是?”巴列也有点担心起来了。
“这种人造岛屿的技术含量太高了,我们内部有多少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另外还有多少资金可以维持?另外搬迁到人造岛屿之后,全体民众的经济来源如何解决?”
面对图达连珠炮一般的反问,巴列那黑乎乎的脸,也变得更加难看起来。
是呀!如何维持下去,才是关键问题。
就算亚洲联合体承诺给他们援助,但是其中必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毕竟国际上,出尔反尔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太平洋岛国的实力,亚洲联合体面前,就好比蝼蚁一般,如果有一天亚洲联合体要撕毁合同,那太平洋岛国根本没有力量反抗。
这就是他们需要面临的残酷现实。
但是他们有得选吗?
显然是没有的。
现在摆在一众太平洋岛国面前的路就三条。
一条是硬抗海平面上升的危机,祈求未来海平面不会彻底淹没他们赖以生存的岛屿。
一条是签署交换协议,用天然岛屿交换人造岛屿,但未来同样操作很大的不确定风险。
一条就是申请加入亚洲联合体,真正融入亚洲联合体,全部迁移到亚洲联合体准备好的高地地区去定居,而原来拥有的天然岛屿,则作为加盟资产,获得一个专属的地区资源基金。
第一条路,如果境内的海拔高度不够高,或者高海拔面积占比不高,那基本就是死路一条。
而第二条路,也存在巨大的风险,毕竟人造岛屿肯定需要亚洲联合体的帮扶和技术维护,一旦亚洲联合体有什么风吹草动,对于这些岛屿的持有者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也就最后一条路比较合适。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加入澳洲,或者北大西洋联合体那边,但凡他们没有脑子进水,就知道这两个选择,会直接激怒亚洲联合体,后果会更加严重。
亚洲联合体不动北大西洋联合体,那是因为没有必要和对方死磕,毕竟时间是站在亚洲联合体这边的。
而太平洋岛国这种小虾米,如果现在敢上蹿下跳,亚洲联合体可不会太客气,分分钟让他们直接领盒饭。
“我们没得选呀!”巴列打开冰红茶喝了一口。
图达看着眼前的人造岛屿模型,心里面也熄了换岛的念头,这种高科技根本不是他们这种小虾米可以维护的东西,还不如直接躺平。
这些天他们从南洋群岛一路走走停停,考察了亚洲联合体境内的各个城市,不仅仅看到了各种风土人情,也见识到了亚洲联合体的恐怖实力。
在澳洲读过大学的巴列,对于澳洲已经有一种难以抵抗的敬畏。
而一路上的见闻,让巴列对于亚洲联合体的实力更加感到敬畏,此时此刻的亚洲联合体可以用未来克鲁苏来形容。
这是一个由工业克鲁苏、农业克鲁苏、科技克鲁苏融合而成的未来克鲁苏。
哪怕是读过大学,也在西方世界旅游过,加上互联网的各种信息,在进入亚洲联合体之后,巴列仍然感到了震撼,同时心里面也充斥着恐惧、膜拜、茫然、无力。
他不知道人类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模样。
但此时此刻的亚洲联合体,绝对不是和他们是一个层次的存在。
如果说太平洋岛国是一级文明,那澳洲地区就是二级文明,北大西洋联合体则是三级文明,而亚洲联合体则是四级文明。
这是巴列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的一个粗略划分。
也就是说,在巴列眼中,他们太平洋岛国和亚洲联合体之间的差距,几乎是天渊之别,一个还在半原始部落阶段,一个已经半只脚跨入星际文明阶段了。
这种巨大的落差感,不仅仅让巴列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反抗的抵触心理。
有时候差距太大,会让后面的人彻底失去追赶的信心。
巴列等人就是这种情况,他们甚至出现了,加入亚洲联合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的想法普遍出现在来过亚洲联合体的人心里面。
几人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展厅的监控摄像头一一记录下来。
后台的一个小办公室内。
几个专门负责太平洋同化项目的办事员,正在通过AI系统,分析着这些与会者的面部表情、声音、唇语等,从而筛选出合适的合作者。
拿着咖啡的李彬笑着说道:“这几个人应该可以合作吧?”
“再考察一段时间。”小组长房省身面无表情地说道。
喝了一口黑咖啡,李彬又看向另一个同事汪凌波:“凌波,听说前段时间,几个基金会跑去南太平洋活动,还资助了不少当地人到我们这边旅游?”
汪凌波拨开有些散乱的斜刘海:“嗯,是东瀛那边的人搞的。”
“东瀛人?他们的小动作倒是挺多的。”李彬眉头一皱,显然他并不太喜欢东瀛人。
房省身看了他一眼:“别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之中,东瀛那边的基金会也是为了扩大亚洲联合体的影响力和资源地,这方面他们是专业的,毕竟他们在太平洋地区也深耕了上百年,有时候比我们更加有经验。”
“我知道。”李彬尴尬一笑。
在这一点上,李彬确实不得不佩服这些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东瀛人,毕竟他们在搞远程养殖业上面,可比赛里斯有经验得多。
如果不是经过近四十年的衰败,东瀛人可不会屈服于赛里斯。
而加入亚洲联合体之后,东瀛人比其他加盟国更加极端和激进,比如在扩张势力范围上,一直是亚洲联合体内部的急先锋。
这一次太平洋同化项目,就是由东瀛方面提出的,他们派出了大批有经验的人员,去各个太平洋岛国搞“援助”,然后借助以前的渠道,通过各种手段,已经拉拢了很多岛国。
比如通过留学援助的方式,将当地很多年轻人拉到亚洲联合体这边来留学,为此还专门开设了好几所专门的留学学校。
而赛里斯这边也是复刻东瀛的经验。
对于那些顽固的岛民,不能一味靠金钱收买,或者直接的威逼。
而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让他们知道亚洲联合体的强大、文明、富裕,让这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亚洲联合体心生向往。
比如这一次羊城全球气候峰会,亚洲联合体就通过暗箱操作的方式,给各个太平洋岛国发了几万份邀请函,还给他们包路费和食宿。
这种看似赔本买卖的操作,确实就是太平洋同化项目的一部分。
通过书籍、报纸、电影、互联网之类的渠道进行宣传,虽然可以让人认识亚洲联合体的一部分情况,但仍然不容易改变很多人的固有观念。
没有办法,西方世界几十年如一日的舆论宣传下,就算是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
而太平洋岛国的信息渠道,之前都被西方资本控制着,想接触到亚洲联合体的正面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阻碍。
因此要打破这种固有认知。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这些人亲身来一次亚洲联合体,这比什么宣传都强一百倍。
亲眼所见带来的震撼,足以粉碎他们内心的顽固。
通过这种方式,各个太平洋岛国这几年过来亚洲联合体旅游、留学、交流、游历的人数,已经突破了近800万人次。
而且这种引导式入境游历还有专门的筛选机制,那就是同一个人,不会被连续邀请,除非他自己自费过来旅游。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的暗箱操作,几乎让各个太平洋岛国的普通人,都见识到了亚洲联合体的强大、文明、富裕。
毕竟很多人都有亲朋好友,只要亲朋好友中有一两个人去过亚洲联合体,那这种认知改变,就会宛如病毒一般传播出去。
这种阳谋,有时候几乎是无解的。
就好比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十世纪初那一段时间,赛里斯的普通人面对东瀛、欧美的各种宣传,很多人哪怕是没有亲眼看见过那些宣传的东西,仍然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仰慕、向往的情绪。
而此时亚洲联合体对太平洋岛国的宣传攻势,几乎是经过迭代更新的加强版,加上太平洋岛国本身的文化内核比较薄弱,就更加难以抵抗了。
其实一部分欧美普通人,如果是这几年第一次进入亚洲联合体,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改变固有观念。
毕竟此时的亚洲联合体太强大了,技术、产品、物价、生活模式、城市建设、安全之类,都超乎欧美普通人以往的认知。
哪怕是来过赛里斯好几次的高文·范等人,他们也觉得赛里斯的发展太快了,他上一次过来赛里斯,还是2015年,和自己的老师一起过来参加学术交流。
阔别十五年之后,这片土地竟然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个比较年轻的朋友开玩笑起来:“高文,你不是说自己来过赛里斯?怎么感觉你比我还不适应?”
“我是十五年前来过,现在的情况肯定和十五年前不一样了。”高文·范叹息一声:“哎!欧洲倒是和十五年前一样,没有太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