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367节

  毕竟磐石汽车的总经理李飞,也不是傻子,如果随随便便就允许那些小牌汽车加入联盟店,到时候出现大量质量问题,极有可能会连累磐石汽车的口碑。

  目前国内的汽车品牌达到了97个之多,但获得磐石汽车许可的品牌,一共就11个。

  另外东瀛的一家老牌车企,和暹罗的一家新车企,也加入这个联盟之中。

  加起来,一共就是14家车企。

  有些合作的车企,甚至都不打算自己开工厂,而是将生产交给了磐石汽车。

  磐石汽车的黄州工厂和永嘉工厂,都有专门给其他企业代工的业务。

  李飞和技术总监王慕华、副总经理安弘毅,一边看着新车下线,一边小声聊着代工的业务。

  “弘毅,精灵的订单生产得如何?”

  负责安排生产工作的安弘毅,靠近其耳边,小声解释道:“李总,精灵的订单已经生产完成了,如果没有新的订单,我就要给其他企业的订单排线了。”

  “那你就按这个节奏来吧!”李飞知道精灵汽车的订单不多,一共就1万辆。

  这家车企是暹罗华人投资的企业,总部设在曼谷,那边有一个电动车工厂,他们向磐石汽车下的订单,是生产生物柴油机版本的汽车。

  对于小企业而言,搞一个电动车组装工厂,已经是比较大的负担了,再搞一个柴油机版本的汽车工厂,真的有些得不偿失。

  这一批1万辆的订单,对方也只是拉回去东南亚试试水,如果销售量还可以,他们才打算继续下订单。

  至于磐石汽车为什么会接这种小产量的订单,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在于磐石汽车的生产线中,有自己研发的一体骨架塑造机,这种设备并不需要和传统冲压机那样,为每一个车型准备专门的冲压模具。

  这种一体骨架塑造机,是专门为硅豆丝材料而设计的模型生产设备,其特点是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外壳、骨架和零部件。

  而这种设备也是磐石汽车最赚钱的生意,目前国内68%的硅豆丝、硅泡沫零件生产设备,都是磐石汽车旗下的磐石精工生产的。

  第二个原因,则是国内有成熟的产业链体系,精灵汽车设计的汽车,其生物柴油发动机虽然不是磐石汽车生产的,但却是潍柴动力生产的通用生物柴油发动机型号,这种大批生产的发动机,直接向相关工厂订购即可,减少了很多麻烦。

  然后要为1万辆小轿车,专门生产一款发动机,估计没有哪一个汽车厂或者发动机供应商会这样做。

  主要是不划算。

  那些小车企在没有做大做强之前,很少会和磐石汽车这样,专门建设自己的发动机、电动机等配套工厂,而是选择采用市场上比较成熟,有生产量比较大的零部件。

  其实磐石汽车并不是单纯的汽车生产企业,而是一家汽车技术研发企业、汽车技术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汽车销售服务商。

  因此磐石汽车在自家汽车销售上,并不是其主营业务。

  比如眼前的磐石P3,这款SUV车,与其说是工业产品,倒不如说是炫技产品。

  磐石P3采用了海陆丰系的各项新技术,号称全世界最安全的汽车,其测试过程中,甚至用4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进行轰击测试,都可以保证车壳不被击穿。

  具体到各项技术上,包括了:

  以碳化硅薄膜、硅豆丝、钛合金为核心材料的多层复合车壳。

  以硅泡沫、钛铝合金复合材料组成的车架,可以硬抗钢卷砸击。

  以碳化硅薄膜、特种玻璃复合材料组成的车窗玻璃,可挡40毫米火箭弹轰击。

  车顶自带可伸缩的光伏薄膜展开伞,不仅仅可以作为遮阳伞、防护伞,同时还可以给车载电池持续充电。

  车载电池采用第三代海绵电池,也是同属于海陆丰系企业的雷神电池研发的新电池,这款电池还没有正式上市销售。

  第三代海绵电池,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款式了,而是采用泡沫硅作为骨架,使用富勒烯和碳酸锂作为主要材料,研发出来固态电池。

  其每公斤能量密度为880瓦时,而且每立方米的重量还比较高,达到3.5吨左右,循环次数可以达到5000次以上,支持兆瓦级的充电。

  要不是生产成本比较高,这东西早就可以秒杀其他企业的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了。

  电机也是磐石汽车自己研发的,镀铝碳化硅纳米管为核心材料,各项性能比稀土永磁电机还好一些。

  另外就是各种基于新材料研发的机械辅助设备,包括人体工学座椅、机械式辅助驾驶方向盘、机械式刹车系统等。

  整辆车有一套以电机为核心的辅助设备,还有一套完全靠机械的辅助设备,两套设备的功能是差不多的,其中一套出问题,另一套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就是自动驾驶系统、车载电脑系统、安全气囊、涉水系统、燃烧避险系统、乘客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全方位通信系统、心肺复苏急救座位等。

  另外这些电子设备采用的芯片,也是全套国产芯片,这是一辆真正的纯血国产车。

  另外购买者,还可以定制车内装饰,以及一些特殊的设备。

  这些技术加起来,让基础版本的磐石P3总成本就高达150万左右,基础版本的指定零售价为300万元,加其他一些需要专门定制的配置,最高可以达到1500万一辆。

  显然磐石P3,就是磐石汽车的炫技产品。

  工厂负责人唐兴杰兴高采烈地提醒道:“李总,第一辆磐石P3已经下线了。”

  李飞看向涂装为太空灰的第一辆磐石P3,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很好,前100辆磐石P3,生产完成之后,马上都送到总部那边去。”

  “好的。”唐兴杰知道头批车,肯定要给大老板使用。

  特别是第一辆车,非常有纪念意义,只能给江淼使用了,虽然他平时不开车,但肯定需要坐车。

  “李总,给老板用的车,需要安装一些特殊设备吧?”王慕华询问起来。

  李飞摆摆手:“这不用我们操心,老板的安保团队有专门的改造计划,我们只需要交付一批基础版本的磐石P3即可。”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王慕华也随之回过神来。

  紧接着李飞又看向安弘毅,开口吩咐道:“第二批是给上面的,同样只给基础版本就可以,其他设备那边会自己加装。”

  “好的。”安弘毅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磐石P3虽然才刚刚生产,但是概念车在去年三月份就完成了定型,并向亚洲联合体的全体消费者进行宣传。

  虽然高达300万起步的价格,让绝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但是那些有钱人可不差钱,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是安全性。

  因此磐石P3从去年八月份开始预售之后,整个亚洲联合体内部的订单,就累计达到了37491辆。

  主要采购群体,就是那些企业老总、富豪。

  另外科学院和工程院也给一些高级科研人员配备了磐石P3,官方也采购了1000辆为公务车,特别是礼仪用车方面,已经指定使用磐石P3了。

  这才是真正的顶级豪车。

  大富豪很少会开跑车和豪车去街上飙车,毕竟他们有大把钱没有花完,才不会去以身试险。

  特别是那些成熟稳重的企业老板,他们或许会喜欢跑车,但大概率只是偶尔开出去溜达一圈,绝对不会拿跑车作为日常用车。

  磐石P3就主打顶级安全汽车这个市场,那些惜命的老板和富豪们,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就会增加其购买磐石P3的倾向。

  为了表现出磐石P3的安全性。

  去年磐石汽车还专门投资了一部谍战电影,电影内容有点类似于007系列,就在今年一月份春节期间上映。

  磐石汽车还借助了海陆丰系的力量,免费在亚洲联合体内部,免费送了一千万张电影票。

  电影之中,磐石P3等汽车逐一到场,各种场面都是实打实的拍摄,为了这一次拍摄,前前后后破坏掉了9辆磐石P3的样车。

  虽然电影故事中规中矩,以南亚核危机为蓝本,但好在加上各种特效之后,加上有真实的现实情况作为衬托,这部电影在亚洲联合体内部公映三个月后,勉勉强强收了32亿华元的票房,并没有亏本,反倒是赚了十几亿。

  而磐石P3也因此而声名大噪。

  不仅仅国内获得了大量订单,东南亚的华人富豪群体,也下了大量订单。

  接下来只要磐石P3可以维持住安全汽车这个牌子,凭借其顶级安全汽车的生态位,就可以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毕竟国内也好,东瀛和南高丽也罢,都没有比较出名的顶级豪车生产商。

  磐石汽车一开始就奔着这个特殊的生态位而去的。

  不过江淼不屑于一般的豪车产品。

  真正的富豪,需要的产品是安全,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跑车。

第342章 极光城

  北半球的九月份,还处于夏季的尾巴,秋天显得羞答答,没有一点要降临的迹象。

  而南半球的此时此刻,则刚好处于冬末春初。

  特别是南极洲,今年的冰盖规模比往年同期虽然减少了一些,但却比近二十年的平均减少规模小了近23%左右。

  其中被亚洲联合体布置了光伏薄膜和光伏飞艇的区域,冰层比往年更厚,温度比往年更低。

  哪怕是此时接近南半球的春天,仍然没有大规模溶解的迹象。

  此时的玛丽皇后海岸、班扎雷海岸交界处的澳洲科考站:凯西站。

  研究员克拉克·莎士比亚,正百般无聊地喝着热咖啡:“呼…”

  “哦买噶…”在二楼的捷德·詹姆斯发出一声惊呼。

  将手上的热咖啡一饮而尽,克拉克·莎士比亚爬上二楼:“怎么啦?”

  正举着望远镜的捷德,转过头的同时,手指着北方的冰盖之外:“你看那里!”

  “嗯?”克拉克定睛一看,随即又下意识地提了提眼镜:“真是见鬼了,海市蜃楼?”

  只见距离他们大约50公里之外的海面上,此时此刻正漂浮着一个庞大的黑点。

  已经在凯西站工作了三年的克拉克研究员,对这边的情况非常了解,由于他们的科考站建设在高处,因此在能见度比较好的天气,可以看到七八十公里之外的大型船舶。

  而根据目测,克拉克研究员可以大概估算出那个漂浮在海面上的东西,体积肯定非常庞大,不然他在五十多公里外看过去,不可能有如此清晰的轮廓。

  接过望远镜,克拉克研究员仔细观察起来。

  “不像海市蜃楼…”

  捷德提议道:“对了,克拉克,我们可以打开广播电台,尝试和那边联系一下?”

  对此,克拉克也没有什么意见:“OK,你尝试一下吧!”

  使用国际海事的公共呼叫频道,捷德尝试呼叫起来。

  过了十几分钟,对面传来回应。

  不过声音是中文。

  “这里是亚洲联合体,南极洲极光城,请问凯西站呼叫我方有什么事情?”

  紧接着,又传来一阵英文的重复内容。

  克拉克恍然大悟:“原来是亚联的人!”

  双方联系了十几分钟,克拉克和捷德两人终于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同时也被亚洲联合体的强大震惊到了。

  捷德结束了通话之后,目光炯炯的看向克拉克:“这件事要通知站长吧?”

  “那还用说,我去叫站长上来。”

  急匆匆下楼的克拉克,过了一会,便带着一个地中海大胖子上来。

  捷德吊儿郎当地打招呼着:“午安,布朗站长。”

  一言不发,只是微微点头的布朗站长,拿起一旁的望远镜,仔细观察起北面的那个城市。

  十几分钟后,布朗站长叹了一口气:“哎…我会向本土汇报这件事,你们轮流盯着这个城市。”

  “OK。”

  “站长先生,本土估计不会在这件事上,向亚洲联合体责问。”克拉克无奈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67/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