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352节

  江淼一行人从玉龙雪山附近离开之后,就来到了这里。

  高黎贡山属于横断山脉的一部分,也是分割云贵高原和江心坡地区的天然地理阻隔。

  不过去年十月份,高黎贡山的天然阻隔,已经彻底被攻克了。

  一条双向隧道,从怒江河谷这边的一个小镇起步,直接穿透高黎贡山,直达洪沙瓦底那边的江心坡地区。

  江淼刚好路过此地,便在小镇附近的隧道出入口,看一眼这条采用新技术建设的全新隧道。

  比起以往隧道建设技术,新技术采用了隧洞洞壁一体建设技术,应用了多层泡沫硅材料,不仅仅整体强度提升了,在抗地震、抗挤压、抗变形和抗崩裂方面,都比老技术更加好。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技术的应用,同样对于隧道建设有巨大的帮助。

  这个技术就是之前用在蓝星1号运载火箭二级部分的电磁粒子发动机。

  之所以电磁粒子发动机可以用在隧道建设工程上,原因就在于电磁粒子发动机的原理,其实就是高速电磁粒子炮。

  虽然远距离打击上,这种电磁粒子炮的效果一般般,但如果是在近距离上,那这种电磁粒子炮的破坏力就非常显著。

  采用钠或者硅粉末,作为电磁粒子炮的弹鼓,在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撑下,电磁粒子炮可以迅速破坏岩层的结构完整性。

  只需要持续轰击几分钟,哪怕是花岗岩组成的岩壁,都会在顷刻间,变成类似于流沙状态的蓬松沙砾。

  再配合吸尘机和冲水机、抽沙机,一天可以轻轻松松挖掘几百米深度的岩层。

  而这项技术和盾构机挖掘隧道,有很大的区别。

  盾构机要扩大隧道的孔径,难度取决于盾构机的大小,目前盾构机的尺寸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电磁粒子炮的隧道孔径,则很容易进行扩大。

  比如眼前的高黎贡山第一隧道,其一共挖掘了四条平行隧洞,每一条隧道的孔径直径都达到了24米。

  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如此长、如此大的四条平行隧道,如果采用传统盾构机,肯定没有办法在去年十月份全线贯通。

  正是因为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才让高黎贡山第一隧道的建设速度如此之快。

  江淼在这个小镇停留了一晚上。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洗漱之后,江淼一行人继续慢慢悠悠沿着怒江河谷南下。

  来到靠近洪沙瓦底的口岸城市附近,他看到了当地两侧街道上,到处都是销售翡翠原石的店铺和企业。

  对于这些翡翠原石,江淼陪着家人,逛了十几家专门销售翡翠原石的店铺,通过鉴定面板,拿下了几块比较好的翡翠原石,又给父母、书雅和女儿购买了一些翡翠首饰。

  就在他这边返回春城的时候。

  过年期间在东南亚坐镇的蒋海波,突然打了一个电话过来。

  他坐中巴车上,接通了卫星电话。

  “喂,海波,有什么事情?”

  “老板,新年快乐,我有点事情需要向你汇报一下,你那边方便吗?”

  “方便,你说吧!”江淼看了一眼车窗外,正在吃东西的书雅等人。

  “星岛这边因为考虑到未来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近期在邀请我们公司过去开发房地产,我觉得这件事有利可图,但是拿不定主意,想询问一下老板的意见。”

  “星岛的房地产?”江淼随即回忆起星岛的房地产资料,片刻后,他有些疑惑地问道:“他们打算批多少土地给我们?”

  蒋海波说出星岛的一些条件:“如果我们愿意投资,他们同意一次性批给我们2000亩土地,不过要求我们在三年内完成开发。”

  “呵呵,三年内?”江淼顿时就明白了对方的小心思。

  现阶段星岛确实面临巨大的环境危机,如果不能在海平面上升之前,解决土地问题,那他们很快就会消失在海浪之中。

  如果引进海陆丰公司,他们就可以将海陆丰公司捆绑在当地,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目的。

  思考了一会,江淼嘴角微微上扬:“答应他们。”

  “好,我会尽快安排好这件事。”

  “记住,多招聘一些员工。”江淼提醒道。

  “我明白。”蒋海波自然清楚江淼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海陆丰公司可不是真的人畜无害,比如他们在漠北的投资,配合着其他大型国企,在短时间内吸空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

  而小国寡民的星岛,同样撑不住海陆丰公司的劳动力虹吸。

  包括目前东南亚各个地区,他们的一大半青壮年劳动力都被吸干了,当地就算是想搞小动作都没有人手来执行。

  更何况,随着经济渗透的全面推进,当地已经越来越难以抗拒赛里斯的影响力了。

  “老板,还有另一件事。”

  “哦?”

  “是关于天竺那边的。”

  “天竺那边又怎么了?”

  “前段时间我们配合几个企业,将天竺沿海的几个势力中,暗中持有的核原料收购了,并运输回国内。”

  “是这件事呀!顺利吗?”

  “还是顺利,就是出了一点意外。”蒋海波有些尴尬地说道。

  江淼关心地问道:“意外?什么意外?”

  “有黑手暗中出手,在干扰我们采购核原料的事情,虽然这些交易都成功了,但这些幕后黑手近期转移了目标,他们将力量集中在天竺内陆地区,再次引爆了十几颗脏弹。”说道后面,蒋海波语气也带着一丝怒火。

  “呵呵,看来这帮家伙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江淼声音中,充斥着冷意,紧接着他问道:

  “之前让你们去西亚和北非的任务,你们做得怎样?”

  “已经完成了,无论是沙乌地,还是其他几个主要西亚产油国,都同意扩大产能,压低石油天然气的国际市场价格。”

  “很好,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完成产能调整?”

  “预计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完成。”

  “那就好,你继续跟进这件事,只要可以压缩北美和露西亚的石油天然气收入,他们很快就会自乱阵脚。”

  “我们和其他几个出海企业,都完成了布局,这一次绝对可以重创北美和露西亚的石油天然气产业。”

  “就这样吧!没有其他事情了吧?”

  “没有了。”

  “嗯。”江淼挂了电话,然后又趁机打了几个电话,了解一下国内在石油天然气的一些布局进度,这才放心下来。

第328章 无排异器官

  三月初。

  江淼一家人在西南各地转了一圈,再次返回了汕美马宫镇总部。

  由于他已经解决了水稻的枯叶病抗性问题,培育出五个全新的水稻品种。

  另外在他指导下,北方地区的几个育种实验室,也在小麦、高粱、小米和玉米等禾本科粮食作物的新品种研发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虽然进度比不上他亲自出手,但估计未来一年内,也可以拿出适合推广的新品种。

  因此江淼便没有继续投入禾本科粮食作物的育种研究,毕竟有了保底的新品种水稻,加上小麦有非常多替代品,不需要太着急,他就将新品种小麦、玉米的研发工作,全部交给了公司的其他研究员。

  他回到总部之后,开启了去年搁置的一个科研项目:无排异器官。

  之所以研究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方便器官移植,特别是移植人造器官方面。

  目前器官移植技术的主要缺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

  自然人器官供体有限。

  克隆器官技术不成熟。

  机器器官无法百分百模拟生物器官。

  各种可移植器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异性。

  江淼比较看好克隆器官技术的发展方向,毕竟自然人每年可以供应的器官有限,而且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机器器官虽然可以大规模生产,但其功能难以百分百模仿天然器官,没有办法完全取代天然器官在人体的作用。

  克隆器官既可以大规模生产,又可以复刻天然器官的功能,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唯一的麻烦,就是身体对于外源器官的排异反应。

  为什么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医院其实是不建议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

  答案就在于外源性器官移植之后,人体必然会出现排异反应,需要吃抗排异药物,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让移植的器官可以在身体内部存活下来。

  是不是发现了一个漏洞?

  癌症晚期如果进行器官移植,就必须吃抗排异药物,降低人体免疫力,保证移植器官的存活,但这意味着身体已经扩散的癌细胞,将彻底失去“限制”,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而且这一次卷土重来,体内的防御系统已经减弱了,根本防不住癌细胞的攻城掠地。

  江淼现在要做的课题,就是解决外源器官的排异难题。

  他的专属实验室内。

  从全国各地收集到了几千份各类癌细胞,还有专门培育的海拉细胞,就是他解决器官移植排异难题的参考材料。

  很多人都不知道,癌细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胞,它们有比较特殊的机制,可以避开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体免疫系统无法消灭它们。

  这种特殊机制,江淼已经通过鉴定面板,清楚观察到了相关的数据,其核心在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

  其实我们的身体之中,无时无刻都有细胞突变成为癌细胞,但是这些癌细胞很快会被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灭杀。

  只有特殊情况下,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结合之后,形成一种特殊的微环境之后,才可以逐步形成对免疫系统的欺骗,让免疫系统将其误认为正常细胞,才可以变成肿瘤。

  江淼的做法,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既要肿瘤的欺骗能力,又不想要癌细胞的无序繁殖能力。

  因此他打算通过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将癌细胞变成类似于心肌细胞的长寿细胞。

  为什么人类的很少出现心脏肿瘤?

  原因就在于心脏的心肌细胞分裂复制周期漫长,不像肝脏细胞、肠道细胞、口腔黏膜细胞和皮肤细胞那样,分裂复制周期都比较短。

  细胞分裂复制周期短,就意味着在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该类型的细胞分裂复制次数比较多,这加大了出现复制错误的概率。

  毕竟做多错多。

  因此江淼选择诱导癌细胞进化成为类似于心肌细胞,然后加上一些锁定其分裂复制的基因序列,让其没有办法快速分裂复制,从而达到控制其规模的目的。

  其实这也是为了研发通用型克隆器官。

  只要身体对这种转基因癌细胞不存在排异反应,那使用这种转基因癌细胞包裹着克隆器官,就可以让身体没有办法通过免疫系统清除掉克隆器官。

  这就好比肿瘤包裹着克隆器官,寄生在了人体之中,但这个肿瘤属于良性肿瘤,一辈子都不会恶化,同时肿瘤内部的克隆器官,还可以替代原生器官的功能。

  江淼去年已经成功让肿瘤细胞转变成为特定的肿瘤囊体,也在动物实验过程中,让转基因肿瘤囊体,长期在小白鼠、家猪、猴子体内寄存,还不影响这些身体动物的身体机能。

  但技术被卡在了克隆器官植入这方面。

  加上去年他其他事情比较多,就暂时搁置了这个项目。

  今年重启这个项目,江淼已经想到了解决转基因囊体和克隆器官相互排异的问题。

  他的解决思路,并不是改造转基因囊体,而是调整克隆器官的技术,当前的克隆器官技术,都是以人类器官为蓝本,使用人类基因的干细胞或者体细胞,作为培育的母本。

  江淼认为,既然都搞转基因囊体了,那还搞什么单纯的人类器官?干脆一步到位,直接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有特定功能的新器官,只要这个器官可以替代人类的原生器官功能,那就达到了器官移植的目的。

首节 上一节 352/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