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271节

  而纯水生产设备,就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

  至纯科技近期发现海陆丰公司在大规模注册相关技术,才发现了碳化硅纳米管的存在,他们本来还没有太重视。

  直到前几天,海陆丰公司并购了一家做净水器的企业之后,他们才反应过来。

  因为他们了解过海陆丰公司的发展模式,如果一个技术已经成熟了,那海陆丰公司肯定会提前做布局。

  既然都并购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净水器企业,显然这个碳化硅纳米管的相关技术已经成熟了,很快可以进行大规模量产。

  这个时候还反应不过来,那至纯科技的管理层反应就太迟钝了,毕竟海陆丰公司之前的很多产业,在发力之前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是他们一时间也找不到机会,思来想去只能求到了刚好在京城的陈南贤身上,请求对方帮忙向江淼表示一下自己的合作想法。

  说了至纯科技的事情,陈南贤此时并没有告辞,而是和江淼聊起了半导体材料的一些事情。

  “江总,贵公司在材料领域的发展迅速,说不定未来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一旁的杨士凝也附和道:“海陆丰公司的新材料研发能力确实非常强,比如碳化硅纳米管,这种材料在半导体领域也是有大量应用的。”

  江淼想起来之前开发的镀银管纳米管:“说起新材料,我前段时间发现了一种新材料,但是具体的用途开发上,一直没有什么头绪,不知道两位有没有什么见解。”

  “哦?不知道是什么材料?”陈南贤好奇地问道。

  “就是硅豆丝材料的一种衍生材料,一种镀银硅纳米管,其最小孔径直径为14纳米到16纳米,可以通过电磁加速的方式,吸引和喷射带电粒子。”

  “江总,你是说孔径14纳米到16纳米?还可以喷射和吸引带电粒子?”陈南贤呼吸瞬间急促起来。

  “是的,这是最小尺度。”

  陈南贤追问道:“可以喷射和吸引的带电粒子有什么限制吗?”

  江淼如实回答:“没有,只要是带电粒子,并且颗粒尺寸小于10纳米,就可以通过管道。”

  “那电磁加速的速度是固定的,还是可以调节的?”

  “可以调节。”

  陈南贤和杨士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出了惊喜和兴奋。

  迫不及待的陈南贤,赶紧提议道:“江总,我们合作吧!我认为这种材料在半导体产业有巨大的用途。”

  “半导体?”江淼还真不太清楚半导体的详细情况:“陈总,你说说看,这个材料如何应用在半导体上?我对于半导体行业也是一知半解。”

  陈南贤并没有觉得不耐烦,而是详细解释起来:“你开发的这种材料,可以喷射出纳米级别的带电粒子,第一个方面的应用,就是在蚀刻机上,可以通过高速喷射的带电粒子,在晶圆上雕刻出需要的电路。”

  而杨士凝则想更加直接一点:“其实可以更进一步,直接使用注入铸造的方式,在纳米尺寸上堆叠电路。”

  “不是说现在国外都实现3纳米和5纳米工艺了吗?我这个材料很难实现这个尺度吧?”江淼有些不解。

  杨士凝摇摇头给他解惑:“江总,实际上,现在的光刻机和蚀刻机并没有办法直接制造3纳米和5纳米电路,甚至连10纳米级别的电路都很困难,他们只是叫等效5纳米之类,你开发的这种材料,反而可以制造出3纳米和5纳米尺寸的电路。”

  “是的,可以采用类似于多重曝光的工艺,如果江总开发材料没有其他缺陷,确实可以生产出3纳米到5纳米级别的电路。”陈南贤语气带着一丝亢奋。

  杨士凝目光中带着思考:“比起生产通用芯片,其实用来制造存储芯片,工艺上反而更加容易实现。”

  “确实,存储器的电路结构简单,而且这个材料方便实现多层堆叠,用来制造存储芯片更加容易一点。”陈南贤赶紧向江淼再次提议:

  “江总,我说的合作是认真的,这对于我们两家企业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贵公司并没有开发半导体的经验,我们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帮助,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江淼倒是没有拒绝:“我们公司确实没有研发半导体产品的经验,现在建设或者收购一个晶圆厂,恐怕也很难快速实现应用,不过对于这个材料,我们公司也只是初步展开研究,不如这样吧!我们先秘密组建一个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就放在民勤那边,方便保密和就近研究。”

  “民勤?也可以,初期不涉及生产,将研发基地设立在那边也无伤大雅。”

  江淼当然知道民勤不适合作为半导体基地,毕竟半导体是用电用水大户,还要地震少的地方,民勤显然都不符合。

  因此他补充道:“如果后期技术成熟,自然是在长江存储的半导体基地进行生产,我们就做原材料供应商。”

  “没问题。”陈南贤暗中松了一口气,好在江淼没有强硬要在民勤搞半导体生产基地。

  江淼继续说道:“关于这个合作,我认为双方还是保密比较好,至少就我们高管一级知道,其他研究员人员要签订好保密协议。”

  “可以,现在技术能不能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我同意进行保密。”

  双方讨论半个小时,敲定好了合作的一些细节。

  离开的陈南贤、杨士凝,便马不停蹄赶回去总部,开始调兵遣将,抽调相关的研究员,秘密组建民勤半导体研发中心的技术团队。

第253章 循环利用率97

  11月17日。

  距离院士增选结果公布还有三天时间,江淼和林书雅也难得清静一天。

  两人在京城的博物院、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景点逛了一圈。

  晚上又来到了京城西郊的海陆丰仓储中心,也是仓储超市,进行秘密考察。

  这个仓储中心占地面积非常大,达到了94亩,而仓储超市这是两个月前才投入使用的5层楼房,这个超市占地面积有1万平方米。

  挽着书雅的手,夫妻俩在仓储超市的一楼逛着。

  一楼是生鲜区,蔬菜、水果、副食品、肉蛋奶、海鲜。

  由于是仓储超市,因此货架上的产品都是大份包装,或者干脆就是没有拆箱的一箱箱。

  江淼并没有去人群密集的产品区凑热闹,而是站在不远处观望。

  “榴莲还是一如既往的受欢迎。”书雅看着不远处的榴莲专卖区,很多客人都是一箱一箱的搬榴莲。

  “应该是琼州的榴莲农场开始采摘了,汕美那边的榴莲还要等一个月。”

  一旁的黎子轩小声说道:“老板,物流事业部购买了十条专门跑国内沿海地区的海运集装箱船,这些榴莲应该就是通过海运集装箱船北上的。”

  听到这个汇报,江淼想起来一件事:“我前几天看内部文件,物流事业部采用了一批实验集装箱?”

  呼着白气的黎子轩回道:“是的,老板,我刚才看了一下这个仓储中心的停车场,确实有几个集装箱是新式的。”

  “过去看看。”

  从仓储超市侧门走出去。

  便看到了停车场上,有几辆集装箱大货车,黎子轩表明身份之后,物流事业部驻该仓储中心的小组长李刻铭,小跑着来到众人面前。

  “呼呼…老板,老板娘,欢迎你们。”

  江淼看了他一眼:“刻铭?你之前不是在魔都分公司那边?”

  受宠若惊的李刻铭,脸上带着一丝喜色:“老板,我之前是在魔都分公司,不过前段时间公司调整管理层,进行区域互调,我就从魔都分公司过来京城分公司。”

  “原来如此,在这边还习惯吗?”

  李刻铭摇摇头:“没有什么不习惯,公司在京城也有宿舍,我们都是直接拎包入住。”

  “那就好。”江淼扫了扫墨镜的白雾:“我听说物流事业部近期投入了一批新集装箱,这边有样品吗?”

  李刻铭指着十几米开外的一辆集装箱大货车:“有有,老板你看,那个上半部分是黑色的集装箱,就是新集装箱。”

  “这是一个20尺集装箱,也就是说俗称的小柜,目前咱们物流事业部下属的集装箱工厂,主要生产两种规格的集装箱,分别是20尺和40尺。”

  “黑色部分是碳化硅光伏板吗?”

  李刻铭点头回道:“是的,这是民勤集团半个月前拿出来的测试产品,在集装箱上半部分铺设碳化硅光伏板,如果是晴天,每天差不多可以发电30度左右。”

  “冷藏集装箱的大货车,如果要维持冷藏模式,每小时需要耗电2到2.5度电,一天需要消耗48到60度电,光伏板可以满足一半左右的用电量。”

  “另外集装箱内部还有一个内置海绵电池,可以储存400度电,如果是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基本可以保证12到15天的用电。”

  江淼眉头一挑:“会影响集装箱容量和有效载荷吗?”

  “不会,集装箱厂采用了新材料替代钢板和铝合金、玻璃纤维,目前市面上常见的20尺冷藏集装箱,自重都在3吨左右,咱们公司生产的20尺冷藏集装箱,自重为2.5吨左右,还增加了半吨有效值。”

  李刻铭又补充道:“如果是不带冷藏国内的20尺集装箱,箱体自重则只有0.5吨左右,有效载荷增加了2.5吨。”

  别小看这2.5吨的有效载荷。

  要知道集装箱的总重是有严格规定的,20尺集装箱最大极限重量为30吨,40尺和45尺集装箱最大极限重量为32吨。

  这是因为集装箱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吊装设备,都有一个承重极限。

  不然一个普通20尺集装箱,内部容积有33立方米,哪怕是装水,都会超出最大载重,更别提如果塞满金属、玻璃、岩石制品了,重量会严重超标。

  也就是说,海陆丰公司制造的新型集装箱,20尺集装箱最大有效载荷为29.5吨,如果是20冷藏集装箱,最大有效载荷为27.5吨。

  增加了2.5吨的有效载荷,对于很多重量比较大,体积比较小的货物,就是一个明显的利好,毕竟在集装箱整体重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可以提升有效载荷,自然是一件好事。

  “集装箱厂给你们物流事业部的价格是多少?”

  “20尺普通集装箱1.4万元一个,20尺冷藏集装箱3.2万一个,与市场价基本持平。”

  对于这个价格,海陆丰公司的集装箱厂肯定是有利可图的。

  比如普通20尺集装箱,箱体重量为527公斤,其中使用了高强度硅豆丝184公斤,民勤集团每公斤硅豆丝出厂价格为30块钱,硅豆丝原材料成本合计5520元,加上两百多公斤保温阻燃泡沫内芯,和相关的加工成本,这个集装箱成本大概在8000块钱左右。

  一个箱就可以赚六千块钱。

  之所以要计算利润,主要是亲兄弟明算账,虽然都是海陆丰公司旗下的产业,但考虑到以后的账目管理问题,各个子公司之间都是按照市场价直接计算供应价格的,而不是直接拿成本价来作为内部供货价。

  “你们试用的情况如何?”

  李刻铭回忆了一下一些司机的反馈:“使用情况和普通集装箱差不多,就是新式冷藏集装箱需要经常清洗上半部的光伏板,如果不及时清洗,灰尘会影响光伏板发电效率。”

  “咱们仓储中心对面就是公司的换电站和汽车综合服务站,目前清洗还比较简单,就是京城的汽车清洗用水费用太高了,每方要160块钱。”

  黎子轩小声在江淼耳边说道:“老板,京城等几个北方分公司的用水系统,近期都在进行改造升级,使用民勤集团生产的净水系统,我估计西郊汽车综合服务站应该进行了升级改造。”

  “哦?他们动作还真是快呀!过去看看。”

  不一会,众人就来到了马路对面的海陆丰汽车综合服务站。

  黎子轩也通知了这个服务站的站长罗曼。

  罗曼是一个短发女员工,年龄还挺小的,才29岁,她气喘吁吁跑过来:“老板!老板娘!欢迎过来莅临指导,我是京城西郊汽车服务站站长罗曼。”

  “罗曼,你们服务站最近有没有升级改造水循环系统?”

  听到到老板的询问,罗曼一下子就理清思路:“我们服务站十一月初就完成了改造,目前我们整个服务站的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了97%。”

  “进去里面看看。”

  “老板,老板娘,这边请。”罗曼在左前方带路。

  进入汽车综合服务站内。

  映入眼帘的场景,首先是面积庞大的停车场。

  “我们这个服务站占地面积为66亩,停车场大楼占地面积33亩,地下两层,地上五层,拥有14万平方米的室内面积,每层都是设置了升降停车设备,一共拥有7000个室内轿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中,有2000个位置可以通过充电服务。”

  罗曼一边带路,一边向众人介绍着情况。

  走出停车大楼,就是非常便利的换电区,目前只有几辆未来汽车在进行换电。

  未来汽车这四五个月都在加班加点,在九月份就正式推出了符合新标准电池的车型,还下调了一部分电动汽车的售价,目前已经有3款车型完成升级改造。

  而且未来汽车还推出老车升级改造服务,只需要3000块钱,就可以对老车进行升级改造,变成可以使用海绵电池的车型。

  其实未来汽车也是吃了先发的优势,毕竟海绵电池的标准和未来汽车车载动力电池的标准大同小异,很容易就进行改造升级。

  其他车企要改为换电模式的电动汽车,改造部位比较多,还需要考虑更换过程的便捷性、电池布置的安全性、车辆重心的改变等问题,哪怕是已经在加班加点,速度肯定比不上未来汽车。

  江淼在换电区看了一会,发现换电的速度普遍在5到7分钟左右。

  其实设备自动化更换电池的速度非常快,反倒是车主付费和开进开出的时间,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

首节 上一节 271/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