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也知道这个结果,试图进行产业转型,只可惜现在大环境是向北向西发展,处于江南腹地的昭萍市,一时间也很难起死回生。
而海陆丰公司获得高坑煤矿的遗产,还拿到了每年1000万元的生产补贴,也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在高坑煤矿建立一个发电菌生产车间,除此之外,还要求储备好相关原材料和相关技术,包括陶瓷内胆生产技术、电线生产技术、正负极板生产技术等,都要有车间。
对于这件事,海陆丰公司官网没有一点提及,当地官网也没有一点消息。
改造工程都是从中铁调派过来的保密工程队。
这里就秘密恢复了一点人气。
但为了避免引起关注,整个矿区的建筑物只能翻新和内部加固,不允许增加,也不允许在屋顶和空地铺设光伏板之类。
之前铺设在附近的光伏板也要逐步被清退。
不过高坑煤矿的矿区不小,如果只搞一个功能齐全,又规模不大的技术备份点,这里的建筑物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海陆丰公司没有浪费这里的土地资源,既然不能搞工程建设,那就将土地改造成为苗圃和蜂场。
刚好海陆丰公司也需要种苗种植基地,这种偏僻地区,还有大批空地的地方,刚好改造成为种苗资源保护点。
同时也发电菌菌种繁育车间隐藏在其中,陶瓷内胆生产车间平常还可以用来生产花盆。
通过这种明暗结合的方式,让这里变成一个苗圃基地,至少从外面进来的时候,根本看不出这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发电菌菌种繁育车间。
之所以如此重视发电菌,原因是这东西的生产条件非常简单,只要有简单的培育实验室,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大规模培育出获得菌种。
而发电菌衍生出来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如果去掉氧气浓度、温度之类的条件,在没有太多工业材料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发电的,就是发电效率没有那么高。
江淼做过相关的研究,在简单环境下,如果只要不是冬天零度以下,每立方米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有机质泥汤,平稳发电功率为80瓦,持续发电时间为680个小时,理论上可以发电54.4度,实际大概发电48.96度。
别小看这几十度电。
要知道一旦出现末日级别的危机,人类在城市的工业能力被毁灭了,绝大部分明显的工业基地肯定无法幸存。
到时候核电站、火电站、水电站、大面积光电场、供电系统都会被摧毁,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矿的设备,都有可能无法使用。
或许小范围的光伏板、小型风力发电机有可能幸存下来,可惜这东西必须配套电池才可以稳定使用,永远比不上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稳定和隐蔽。
毕竟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但凡有一架无人机在附近观察一遍,都可以发现这些设施的存在,根本隐藏不了。
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
海绵电池蓄电。
只要是在草木繁茂的地区,一个万人级别的小型社区,其内部用电问题都可以依靠这一套系统来维持,随着按照储备的技术,快速实现文明重启。
这也是高坑基地每年会获得1000万补贴的原因。
由于昭萍市的煤矿资源已经枯竭了,本身又是工业城市,未来偏向于旅游和农业城市,这里不会成为敌人的重点打击目标。
而且官方批给海陆丰公司的土地又不止高坑煤矿这一个地方,在西南地区、晋省、吉省也有好几个相类似的废弃矿区。
这些废弃矿区都是矿业小镇,周围有大片草木的地方。
海陆丰公司有空会陆续将这些地方改造成为苗圃基地,反正一个基地每年补贴一千万,已经覆盖了很大一部分人力成本了。
张信诚在高坑基地内部转了一圈,便笑着对助理说道:
“这地方适合养老。”
“张总,您还别说,这地方的配套设施修复一下,有医院、电影院、学校、菜市场,生活五六万人不是问题。”
基地长姜耀华摇摇头:“五六万人肯定不行,当地粮食没有办法自给自足。”
张信诚看了一眼正在拆除潜在风险建筑的工程,转过头来又说道:“高坑煤矿矿区有11平方公里,就是1.7万亩左右,除了道路和建筑物,剩下的耕地其实不多。”
姜耀华小声说道:“可以将一部分建筑物利用起来,作为大豆和大豆油储备仓库,反正这些东西可以直接作为原材料,同时还可以储备一些粮食,如果遇到突发状况,至少要保证这里的人可以稳定生活2∽3年。”
紧接着他继续提议道:“张总,医院这个设施如果一开始没有准备,遇到突发状况可能会很难运行,我的想法是搞一个疗养院,咱们公司北方的员工每年可以过来这里疗养一个星期,就当放假了,顺便可以维持一下这里的医疗能力。”
“建议不错,对于高坑煤矿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场所,可以修复之后,改为博物馆和图书馆,就当发展旅游。”张信诚也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张总高见远识。”助理拍马屁起来。
“少拍马屁。”张信诚摇摇头。
姜耀华又问道:“张总,那咱们这的微生物发电站要建设吗?”
“要,而且要建一个山地黄牛养殖场和山羊养殖场,这地方周围都是山地,以后改种油茶之后,林下可以种植苜蓿和牧草,毕竟是上万亩土地,搞一个养殖场问题不大,刚好可以用这些牛粪羊粪发电产气。”
“好。”
虽然有官方补贴,但张信诚并没有坐吃山空的想法,毕竟补贴这东西是会出现变化的。
这种基地最好是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甚至可以产出一些收益,才可以长期维持下去。
无论是养殖牛羊,还是养殖蜜蜂,或者是种植油茶,以及搞种苗保护基地,这些东西弄得好,都是一个个小产业。
另外疗养和旅游也是可以发展的小产业。
同时当地还有不少高坑煤矿的老矿工留下来,这些老矿工的退休金不少,可以发展一下老人经济。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行人不知不觉来到了矿井入口附近。
看着被铁链锁起来的大门,透过铁门间隙,可以看到斜着向下的矿井和锈迹斑斑的铁轨。
“这个井内部的情况如何?”
姜耀华小声回道:“一月份做了一次重新勘探,主要矿道还没有倒塌,但是底部积水上涨了很多。”
“要做好雨季储水工作,高坑镇周边都是山区,没有大型河流和湖泊,要搞好农业灌溉,肯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姜耀华先是一愣,随即眉头一皱:“张总,这个煤矿矿井可不能作为地下水库,这会导致地下矿井的结构出现变化,而且下面还有很多残留的煤矿和煤矸石,会污染水体的,根本不能作为灌溉和生活用水。”
“结构可以加强,你安排人员考察一下,加强矿井的结构,至于水体污染的问题,公司会解决。”
张信诚对于江淼夫妻俩的技术研发能力太清楚了,这种处理水体污染的事情,基本不会有大问题。
“好吧!”姜耀华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其实这也是技术实验的一部分。
毕竟如果真的爆发末日危机,地表水可不可以喝,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此一来,地下水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高坑煤矿累计开采了5000万吨左右,哪怕是使用煤矸石和其他岩石进行回填了一部分,也至少还有4000万立方米的地下空间。
这些地下矿井改造之后,完全可以作为地下水库使用。
4000万立方米水,加上水循环系统,至少可以满足1万人生存十几年。
虽然这只是技术验证和技术储备,但是有备无患,总比临时抱佛脚要好。
每年可以借助暴雨季节,将镇里面的雨水通过渠道收集起来,然后集中灌入矿井之中储备。
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从矿井抽起来,通过水体净化系统净化。
当天中午,张信诚吃午饭之后,就完成了考察工作,便低调地带着人离开高坑基地,悄无声息前往赣北的新建农场进行视察。
赣北地区新建农场,主要种植番茄、人参果,这些产品专门供应长三角和长江沿岸城市。
第221章 新品来袭
与此同时。
随着时间到了三月份。
去年九月份种植的新品种香蕉中,早熟类型的小麦克香蕉终于迎来了采摘。
时刻关注着种植户种植情况的琼州分公司,在发现第一批种植的小麦克香蕉可以采收之后,琼州分公司经理郑思文随即下令开收。
早已经建设好的仓储中心、冷库、压榨机车、麻加工厂,很快就快速运行起来。
琼东的小镇。
一大片小麦克香蕉被种植户或者聘请的农民工砍下来,此时这些香蕉外皮还是青绿色,在运输过程中,香蕉自己会产生乙烯,从而加速成熟。
除了砍香蕉果实的农民工,还有几个农民工跟在后面,将砍了果的香蕉秸秆从地上根部砍断,然后砍掉上面的叶子。
一大根香蕉杆子,被搬上不远处的压榨机车,随着秸秆被塞入压榨口中,瞬间杆子内部的水分被挤压了绝大部分,水分喷洒在一片的田里,只剩下干巴巴的杆子被吐出来。
很快10亩香蕉就采收完毕。
收购小队称重好检查好果实、秸秆。
一旁的大黑胖子,脸上有些紧张。
小队长看了一眼数据:“香蕉果实一共是58937公斤,每公斤5块钱,294685元;”
话音刚落,一旁的队员就开出了一张商票。
“含水25个点的香蕉秸秆27吨,每吨800块钱,21600块钱。”
拿到两张商票的大黑胖子,紧张地开口问道:“张队,这商票要怎么用?”
“直接过去我们公司的指定地点兑换,上面不是写着地址吗?你直接过去就可以,记得带身份证。”
“好的,谢了,回头请你吃饭。”
“那还是算了吧!”张队长可清楚公司对于这种事情的忌惮,随便和种植户去吃饭,很容易被监察部的人盯上,他可不想引火烧身。
大黑胖子摇摇头:“你们公司还真是严呀!”
“不聊了,我还要收其他家的。”
“回见。”
除了从种植户收购的香蕉,还有就是琼州分公司自己种植的6万亩香蕉,由于这些香蕉种植得更加早,因此采摘得更加早半个月左右。
而琼州分公司经理郑思文此时并没有过来看香蕉采收,他此时在琼东的麻加工厂里面。
随着自营农场和合作农场陆续进入采收阶段,目前这个工厂每天接收到脱水香蕉秸秆会越来越多,半个月之前每天还是收150吨左右,现在种植户的香蕉秸秆也过来了。
“吴厂长,生产情况如何?”
“还好。”吴厂长四十多的中年人,他一旁则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这个蕉麻的质量虽然并比不上马尼拉麻,但比一般黄麻好多了。”老人是国内一个麻加工厂的技术员,不过他们工厂产品竞争不过南亚的黄麻,加上国内农民的麻种植规模越来越小,自然导致他们工厂无以为继。
郑思文关切地问道:“目前原麻产能如何?”
吴厂长回答道:“脱水粗料可以出40的原麻,就是1吨出400公斤左右。”
几人来到储存原麻的仓库。
经过漂洗和干燥的原麻,已经被打捆好,堆放在仓库里面。
老技术员轻轻抚摸着这些原麻,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都是好东西呀!要是我们老厂有这种质量和产量,就不会被阿三抢走市场了。”
“老黄,我们的黄蕉麻和黄麻有什么区别吗?”
对于郑思文的疑问,老黄笑着说道:“一般来说,黄麻纤维比较短,而且柔软;蕉麻纤维比较长,质感偏硬,主要区别就是两者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有差异。”
“虽然咱们的黄蕉麻强度比不上马尼拉麻,但是强度还是高于黄麻亚麻;柔软程度经过生石灰溶液浸泡处理之后,比黄麻还好,加上其长纤维特点,可以作为纺织品的原材料使用。”
“原来如此。”郑思文恍然大悟。
紧接着一行人又来到了原麻仓库隔壁的深加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