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140节

  “还有精英阶的工程师,这些副职都是我们需要的,哪怕资质差一点没办法进阶英雄,也可以作为顶尖的技工使用,怎么样都不亏!”

  林智宸点了点头,从这方面来看,持续产生价值的副职类觉醒者还要比转职战斗的更有用,宇宙魔方的能量用来转化变形金刚反倒是亏了。

  “大型的佣兵团,都有专门培养副职的学院,用来对一些拥有天赋的副职者进行进修,来提升他们的技能等级,

  虽然有你的天赋,能够加快职业培养,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将这些精英们的经验记录下来,然后进行专业的培养,或许能够加大突破宗师级的概率。”柳缦筠提醒道:

  “我们之前也有职业者学院,但是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走的还是师傅带徒弟那一套,不利于技能经验的传播了积累,流星发展到这一步,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职业者的培养了。

  专家级以上的职业者能够加速同职业的低阶职业者技能提升速度,如果有职业者培养学院和你的天赋加成,我估计流星的职业者培养效率肯定会远远超出其它势力。”

  “那就这样吧,前期在几座中型NPC基地设置职业学院,实际实验一下效果。”

  林智宸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些学院其实并不耗费什么资源,无非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抽调一些优秀的工人进行专门的培养。

  一场简单的会议结束,林智宸透过舷窗看向了外天空。

  原本一片空寂的星系中,依旧有着一支支成编制的舰队来回巡逻,这是二十余万艘NPC舰艇,

  在经过一个月的洗脑教育后,能够保证基本的忠诚,而后被重新放回原岗位,成为一名光荣的流星兵团外围成员。

  这些船员们暂时起不到大作用,毕竟时间太短,技能等级都没来得及提升上去,真要与刷新出来的NPC舰队作战,那胜率就是1:1,太不划算。

  所以现在流星兵团对他们的期待就是巡逻,一旦发现敌舰立刻撤离保存自身,然后呼叫附近的主力舰队围剿,在战斗的时候蹭点经验。

  而在太空之中,除去战斗舰艇之外,也终于开始出现运输舰、工程舰这类舰艇。

  因为流星舰队在贝格星系的庞大人口,尽管有着贝格Ⅳ上特维拉人的供应,未雨绸缪之下,

  那遍布于整个星系的NPC基地也开始充当后勤基地的作用,除去己方舰艇的保养维修之外,也会将一些多余的粮食、矿石等物资集中起来,有运输舰运回总部统一使用。

  而在星空之中,五座移动式材料冶炼工厂已经完全展开,宛如一座微型太空之城,穿梭的运输飞梭将存在于太空之中的矿物送入冶炼炉中,

  然后经过复杂的工艺,生产出一块块吨许重的庞大合金块,在恒星光照下散发着金属色的光泽,熠熠生辉。

  很快,将矿石倾泻一空的运输舰上,就深处一根根机械手臂,将刚刚完成冶炼的合金块捞起来,装载在船舱之中,向着贝格Ⅳ的工厂飞去。

  “` 「用不了多久,这片荒芜的星系就会变成一座繁华星域,成为帝国的起点!”

  3个月后,“(的赵的)毕方”号的司令舱内,一位宗师级NPC工程师在林智宸的指挥下,战战兢兢地走向灵能水晶。

  按照可妮莉娅的意见,流星佣兵团在占领贝格星系之后,除去例行巡逻、围剿刷新的NPC舰队之外,已经尽可能地减少了战斗任务,而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生产力的提升上。

  尤其是为了高阶副职的培养,为此林智宸已经连续3个月中断了对战斗类职业者的觉醒,转而将机会赋予拥有潜力的NPC副职业者们。

  眼前这位幸运儿,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的手抚摸到水晶的时候,一股强大的灵能力量涌动着,宛如潮汐一般迅速扩散开来叉。

  无风自动,这位幸运的NPC甚至缓缓飘浮了起来,强大的灵能宛如实质,在双眼之中喷射出来.

第三百一十二章 稀有天赋【求全订、求收藏】

  整个过程持续了4、5分钟时间,灵能的波动缓缓平息,飘浮在半空中的新晋灵能者缓缓落地。

  直到这个时候,林智宸才打开了他的个人面板:

  “名称:工程师BGGCS**·精英(人类,红色)

  性别:男

  年龄:18

  天赋:灵能者(红色):效果1:觉醒灵能;效果2:技能学习速度+10%;

  领导者(红色):麾下工程师队伍受到主体技能影响(限制:人数在百人之内)

  职业:太空建筑总工程师·精英(红色,学徒)

  技能:1:灵能修行(红色,武士12.23%)

  灵能战技:太空建造·精英(红色):效果:在太空中建造建筑物速度+25%*10‖灵能消耗:15‖持续时间:30min

  灵能:117

  评价:天生包工头!”

  “不错,这种自带统御能力的小头目们,虽然影响的范围没有英雄那么广泛,但是在统御范围之内,带来的影响甚至比英雄都要强大。”林智宸忍不住点了点头。

  他也是在这3个月070内才见识到这种自带统御能力的极品NPC,就像是自然人之中某些个体,天生就有领导能力、能够轻松拉起一支队伍做事一样,在NPC之中也有极小的概率诞生这种头目类的人才。

  “这类领导者的天赋都是天生的,数量非常罕见,与绘图师有的一拼。”看出来林智宸的想法,可妮莉娅直接泼了盆冷水:

  “而且这类特殊天赋的影响范围通常不会1000人,而且不会提升,没办法形成领域。

  但不是说没有特殊效果,比如说同时拥有绘图和领导者天赋,那就能按照影响效果拉出一支绘图师队伍,尽管在职业等级上无法超越领导者本体,但这就是战略级的人才。

  为什么拥有绘图天赋的人才这么稀少,但是各文明却不缺蓝图?主要原因就在这里了。”

  林智宸几人惊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还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但是转念一想,又有些释然,以联邦的体量,每一天不知道要经手多少NPC,再怎么(ahec)稀少的天赋,恐怕也能获得一二,日复一日的积累下来,底蕴远超常人想象。

  “这么说来,这些双天赋的人才岂不是最适合做职业导师?”柳缦筠开口问道。

  “别想的太多,领导者天赋的上限一旦选定某个NPC,就会绑定效果,用一个少一个,哪怕人死了,空位也不会让出来,所以不可能借助这种方式,直接培养出源源不断的绘图师。”可妮莉娅摇了摇头。

  林智宸吐了口气:“就算是这样,这种天赋还是作用很大啊。”

  他透过“毕方”号的舷窗,看向太空之中,贝格Ⅳ行星的轨道上,一座庞大的造物已经接近了尾声。

  轨道居住站,直径达到10公里的球状体人工造物,在太空之中就像是一颗表面凹凸的金属球。

  自带重力生成器,能够根据居民的适应性选择最合适的重力环境。

  内部拥有完善的生态圈,实现物质的自循环,只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且能量不耗尽,就能够始终存在。

  若非造价比较高,这种人工制造的居住地,完全可以取代生命星球,成为主流的太空殖民地。

  就算这样,在一些偏远星系或者矿场丰富等较为特殊的星系里,联邦政府都会选择建造一批,作为移民的居住地。

  此时林智宸的目光并没有落在这座已经接近完工的居住站上,而是看向了正在建设的工程舰。

  只见上百艘工程舰就像是打了鸡血,一个个速度飞快,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工作速度,将一个个零部件打捞起来,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整个过程颇为流畅,速度虽然快得过分,却出奇地没有出一点差错,一切都是恰到好处。

  没错,主持这一座轨道居住站建设的,就是一位拥有“领导者”天赋的精英阶灵能工程师。

  他能够同时指挥上百位建筑师操纵工程舰进行建造,而升华的灵能战技也能作用于这百人之上,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类似于时间加速的奇景。

  “有着灵能技的加持,我们的工程师建造速度惊人,看起来不用半个月,就能将基础版的居住站建成。”柳缦筠笑道:

  “第一批4座居住站都快建好了,智宸,你准备怎么规划使用?”

  居住站这种人造物的特点就是规划方便,按照使用者的心意,可以分别选择添加科研区块,形成太空实验室。

  也可以增添能量舱,用来生产能量币,或者添加工业区划,用来生产民用科技产品。

  还可以添加农业区划,建造水培工厂,来生产出大量的粮食、水果、木材、花卉等产物,甚至可以作为养殖场、渔场,用来生产鱼、肉,用途可谓多多。

  当然,还可以规划更多的居住舱,提升轨道居住站的人口容量,基础版的居住舱能够容纳50万人口,而这类居住站却最多能够将居住人口翻一倍,达到100万人口容量!

  只是达到饱和人口的居住站,单凭自身产出就不足以维持生存需要,需要依赖外界的资源输入。

  “我们需要更多的粮食。”林智宸回答道:

  “我们在贝格星系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万人,哪怕行星战堡也容纳有限,不可能无限供应,总归是要靠我们自己的。”

  有着可妮莉娅新购买的5艘克隆人兵营舰,流星兵团这3个月来的规模就像是吹气球一般迅速膨胀。

  以至于哪怕有着特维拉人的供应,也不得不开始考虑依靠自己的力量供应生活必须的粮食、蔬菜、肉类等。

  毕竟NPC也是人,只要生活着同样需要消耗物资。

  “想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们需要升级居住站,高级轨道居住站最多可以容纳500万人口,一旦完成升级,足够我们使用一段时间。”可妮莉娅将全息投影开启,出现一座全新的居住站。

  从外观来看,与眼前的轨道居住舱相差不是太大,还是球型,毕竟这个体型容纳量最大.

第三百一十三章 特维拉人的帮助【求全订、求收藏】

  “秉承特维拉人的一贯特征,讲究的就是效率,这从居住站的设计上就能够看得出,联邦的居住站都是正立方体,因为这种体型很容易设计、生产和组装。”可妮莉娅指着全新的投影:

  “事实上不但是人类联邦,安岚文明也是一样,或者说大部分星河文明都是一样的。

  这种设计在一开始没有问题,但是当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

  众所周知,太空造物本身也是有重力点的,质量轻还好说,毕竟用来建造太空舱的通用合金本身就足够坚固,它的张力完全可以无视这一点重力。

  但质量等级如果提升到兆吨的层次,就会形成明显的压迫。

  为什么大多数居住站提升到高级居住站就不能继续升级了?

  就是因为构建居住站的主体材料不可能不限制承受重力,这时候就已经到了承受极限了。

  想要升级要么提升建造材料的强度,这就会极大提升建筑成本,要么就要设计全新的结构。

  从这方面来说,特维拉人不愧是一步踏入飞升的文明,居住站的设计就比我们的文明更加高明!”

  “不错,球型的设计能够承受最大的重力,我看过之后的升级蓝图,高级居住站之后还有轨道栖息地,能够容纳数千万的人口,终极版的理想国,更是提升到上亿人口,简直就是一颗小型生命星球!”-林智宸赞叹道:

  “从某种方面来说,理想国已经摆脱了生命星球的限制,无疑是战略级的巨构建筑!”

  “理想国我们不用想了,建造周期和耗费的资源都是海量,就算是轨道栖息地我们也没有实力完成,现阶段最多就是高级居住站!”柳缦筠问道:

  “智宸,你之前不是摆脱机械长老,将行星发动机整合到居住站蓝图里,现在怎么样了?”

  轨道居住站,顾名思义,是依靠行星引力约束星轨,保持自身有序运行的,一旦完成建造,就几乎没有可能移动,算是一种固定式的居住地。

  事实上就连作为战斗要塞的军港也是如此,因为缺乏移动能力,对于入侵者的防御效果大大受限。

  “我问一下。”林智宸估算了一下时间,应该是差不多,联通了机械长老的通讯:

  “尊敬的长者,向您致敬!”

  他躬身行礼:“前日摆脱您设计一幅新的蓝图,请问是否已经完成了?”

  “当然,引力发动机,真是完美的造物。”机械长老将相关信息发送过来:

  “不需要额外的修改,在升级高级轨道居住站的时候,就可以获得预留的位置,作为行星发动机的安装点。”

  说罢,他叹息着摇摇头:“真是可惜,如果当日我的文明能够获得这项技术,相必能够坚持更久的时间。

  异宇宙的入侵,规则的变化,封锁了我们自由研究宇宙规则的道路,文明的上限都已经被锁死!”

  他稍稍愣神,就醒悟过来:“人老了就是爱唠叨,我已经把最新的结构发了过去,你只要将它交予建造的工程师,他们就会在建造过程中直接预留空间。”

  “感谢您的帮助!我对您的文明表示遗憾,但请您放心,特维拉人不会被灾难彻底击垮!”林智宸再次躬身。

  能够随随便便就修改蓝图的结构,特维拉人残余的底蕴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多。

  “你所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我对特维拉人的未来充满信心。”机械长老笑了笑:

  “行星发动机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它的出现甚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战斗的模式。

  接下来我会尝试着把它安装在太空堡垒乃至擎天堡上,相信会带来更大的变革。”

  “感谢您的帮助!”林智宸心中大喜,别看有行星发动机,擎天堡这种超级堡垒,其蓝图绝对是经过无数天才构思成型的,差一点都会降低作战效果。

  就连行星时代,战斗机外形的一点变化都需要反复斟酌,何况这样庞大的一座战斗堡垒,彻底改变了作战模式所带来的变化?

0 ·······求鲜花···· ··

  想要改造成移动堡垒,说实话,流星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

首节 上一节 140/3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