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被诬看娜美洗澡,可我瞎子 第16节

“是,前辈!”卡伊没有丝毫犹豫,沉声应道.

第35章 融会贯通

他深吸一口气,将这段时间所学的一切在脑海中快速过了一遍。

然后,他握紧了手中那把已经陪伴他经历了数次生死战斗的短刀,迈开脚步,朝着那群正在肆虐的海贼,一步步走了过去。

他的步伐不快,但异常沉稳,每一步都仿佛蕴含着某种力量。

他身上不再散发出之前那种的戾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磐石般的冷静和专注。

他的“心眼”如同雷达般扫描着整个战场,将每一个海贼的位置、气息、武器、甚至他们的情绪波动,都清晰地纳入掌控之中。

“嗯?又来一个送死的?”正在狞笑着挥舞狼牙棒、砸烂一个水果摊的海贼头目,注意到了独自走来的卡伊,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看你这身板,还是个瞎子?哈哈!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小的们,给我废了他!”.

几个站在外围的海贼喽啰怪笑着,挥舞着刀剑,朝着卡伊冲了过来。

卡伊没有丝毫慌乱。

在强化的见闻色霸气感知下,这几个喽啰的动作在他眼中(心中)如同慢动作般清晰。

他们的攻击意图、武器轨迹、甚至是下一步的落脚点,都被他提前预判。

就在第一个海贼的弯刀即将砍中他肩膀的瞬间,卡伊的身体如同鬼魅般向左一侧,险之又险地避开刀锋。

同时,他手中的短刀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向上撩起,刀尖准确地划过对方持刀的手腕!

“啊!”那名海贼惨叫一声,手腕被割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弯刀脱手落地。

不等其他海贼反应过来,卡伊脚下发力,身体如同离弦之箭般前冲,瞬间突入另外两名海贼之间。

他左手化掌为刀,精准地切在一名海贼的脖颈处,使其眼前一黑,软软倒地。

同时,他右手短刀反握,用刀柄狠狠地撞在另一名海贼的太阳穴上,同样将其击晕。

兔起鹘落之间,三个海贼喽啰便已失去了战斗力!

卡伊展现出的实力和干净利落的手段,让剩下的海贼们都吃了一惊,连那个海贼头目脸上的轻蔑也收敛了起来,换上了一副凝重的表情。

“有点意思!看来不是个普通的瞎子!”海贼头目将巨大的狼牙棒往地上一顿,发出沉闷的响声,“都给我一起上!宰了他!”

剩下的十几名海贼得到命令,呐喊着,从四面八方朝着卡伊围攻而来。

刀光剑影,棍棒交加,瞬间将卡伊淹没。

卡伊立刻陷入了苦战。

这些海贼虽然实力不如头目,但人数众多,而且悍不畏死。

他将见闻色霸气催动到极致,在围攻中不断闪避、格挡、反击。

他的身影如同在惊涛骇浪中穿梭的小舟,时而险象环生,时而被击中,但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化险为夷。

他牢记着藤虎的教导,不再一味硬拼,而是更多地利用感知去寻找敌人的破绽,利用身法去创造机会。

他时而借助地形,时而利用敌人之间的空隙,不断地变换着位置。

他的攻击不再追求一击必杀,而是更加注重效率和节奏,往往能在付出最小代价的情况下,击倒一个又一个敌人。

战斗过程异常艰辛。

卡伊的身上不断增添新的伤口,体力也在快速消耗。

但他眼神中的冷静和专注却丝毫未减。

他的每一次-的节拍器,掌控着战斗的节奏。

站在不远处的藤虎,拄着杖刀,静静地“看”着(感知着)卡伊的战斗。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卡伊每一次的闪避、每一次的反击,能感知到他体内霸气的流动,能感知到他情绪的细微变化。

当看到卡伊虽然身处劣势,却能沉着应对,将所学融会贯通,甚至在战斗中还有所领悟时,藤虎那总是平静无波的脸上,不易察觉地露出了一丝欣慰的表情。

这丝微弱的情绪波动,也被全神贯注于战斗的卡伊,在某个瞬间敏锐地捕捉到了。

这丝来自前辈的认可,如同注入卡伊体内的一股暖流,让他精神一振,原本有些疲惫的身体仿佛又充满了力量!

“就是现在!”卡伊抓住一个机会,利用一个海贼的身体作为掩护,避开了头目的狼牙棒横扫,然后猛地矮身前冲,如同猎豹般扑向了那个一直坐镇指挥的海贼头目!

“找死!”海贼头目怒吼一声,巨大的狼牙棒带着呼啸的风声,朝着卡伊当头砸下!

面对这势大力沉、足以开碑裂石的一击,卡伊没有再闪避。

他将见闻色霸气凝聚到极致,清晰地“看”到了狼牙棒下落的轨迹和力量分布的薄弱点。

就在狼牙棒即将砸中他的瞬间,他手中的短刀以一个极其**钻的角度向上刺出!

叮!

一声清脆的金铁交鸣声响起!卡伊的短刀并没有与狼牙棒进行硬碰硬的撞击,而是精准地点在了狼牙棒棒身侧面一个微小的受力点上!一股巧妙的力量通过刀尖传递过去,瞬间改变了狼牙棒下落的轨迹!

巨大的狼牙棒擦着卡伊的身体,重重地砸在了他旁边的地面上,将石板砸得四分五裂!

海贼头目因为用力过猛和攻击落空,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破绽!

卡伊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身体如同陀螺般一转,欺身而上,手中的短刀化作一道寒光,噗嗤一声,深深地刺入了海贼头目握着狼牙棒的手臂!

“啊——!”海贼头目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巨大的狼牙棒再也握持不住,哐当一声掉落在地。

卡伊一击得手,毫不恋战,立刻抽身后退,拉开了距离。

失去了头目,剩下的海贼喽啰们顿时军心大乱,看着如同杀神一般的卡伊,再也没有了战斗的勇气,纷纷丢下武器,四散而逃.

第36章 教学

卡伊拄着短刀,剧烈地喘息着,鲜血顺着手臂和身上的伤口不断滴落。

虽然过程艰辛,但他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了整个海贼团!

他抬起头,面向藤虎所在的方向,虽然看不见,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藤虎前辈那如同实质般的、带着赞许和欣慰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瞬间充满了卡伊的心胸。

这不仅仅是战斗胜利的喜悦,更是依靠自身力量,伸张了某种形式的正义(保护了小镇居民),并且获得了尊敬的前辈认可的复杂情感。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未来的道路还很长,还会羣遇到更强大的敌人,更艰难的挑战.

但他不再迷茫,也不再仅仅被仇恨所驱动。

他找到了方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战斗的意义。

他的“心眼”,不仅能看见黑暗中的敌人,也能看见……黑暗中的那份“仁义”之光。

在跟随藤虎修行的日子里,卡伊不仅实力飞速提升,对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

当卡伊的见闻色霸气在感知范围、精度和对意图的捕捉上达到一定程度后,藤虎开始引导他探索一个更深邃、更玄妙的领域——感知万物之声。

“卡伊,”一天,当两人来到一片人迹罕至、散发着古老气息的原始森林时,藤虎停下了脚步,声音平静地说道,“你现在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的动静,能感知到生物的气息和大致意图。

但这些,仍停留在比较表层的感知。

真正的‘心眼’,不仅能见表象,更能听懂‘心声’,甚至能触及那隐藏在万物深处的、微弱的‘声音’。

“万物之声?”卡伊有些疑惑地重复道。

这个词他似乎在哪里听说过,但具体含义却很模糊。

“是的。

”藤虎点了点头,“世间万物,皆有其‘灵’。

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飞禽走兽,乃至大地本身,都在以它们自己的方式‘诉说’着。

只是常人被五感所缚,听不见,也看不懂。

而登峰造极的见闻色霸气,便有可能触及到这个层面,去倾听,去理解,去共鸣。

藤虎示意卡伊在一棵参天古树下盘膝坐下。

“现在,静下心来,放空你的杂念。

不要刻意去‘听’什么,也不要试图去‘分析’什么。

将你的感知,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轻轻地散播出去,融入这片森林,感受它的呼吸,体会它的脉动。

卡伊依照藤虎的指示,缓缓闭上了眼睛(虽然这对他只是习惯性动作),调整呼吸,努力将自己的意识从对外界物理信息的捕捉中抽离出来,尝试着去感受那些更细微、更抽象的东西。

起初,他非常困难。

他的感知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噪音”——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昆虫振翅的嗡嗡声、远处鸟儿的鸣叫声、地下水流的汩汩声……这些他之前努力去分辨和捕捉的物理信息,此刻反而成为了干扰他感知更深层次存在的障碍。

他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一个无比嘈杂的市场,无数种声音和信息碎片涌入他的脑海,让他头痛欲裂,心烦意乱。

“静心。

”藤虎的声音适时响起,如同清泉流过,抚平了卡伊内心的焦躁,“不要试图去‘抓住’每一个声音,那只会让你迷失在信息的洪流中。

你要做的,是‘过滤’,是‘沉淀’。

像水中的沙石一样,让那些表层的、嘈杂的信息沉下去,去感受那更深层、更宁静的‘水流’本身。

“集中你的意念,”藤虎继续引导,“不要像一个窃贼一样去‘窃听’万物的秘密,而要像一个朋友一样,尝试去‘共鸣’。

用你的心,去贴近它们,去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它们的本能和存在。

卡伊努力按照藤虎的指引去做。

他一遍又一遍地尝试,过滤掉那些纷繁复杂的物理信息,将意念沉入更深的层面。

这个过程比修炼普通的见闻色霸气要困难得多,需要极高的精神控制力和专注度。

渐渐地,仿佛真的有一层无形的“滤网”在他的感知世界中形成。

那些嘈杂的声音似乎退居到了背景之中,一种更加宁静、更加纯粹的感知体验浮现出来。

他开始模糊地感受到一些不同的东西。

他“感觉”到身下这棵古树,似乎在以一种极其缓慢、近乎永恒的节奏,向上生长,汲取着大地和阳光的能量,它的“情绪”是一种饱经沧桑的、平和而坚韧的安宁。

他“感觉”到不远处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溪,溪水似乎带着一种欢快而不知疲倦的情绪,奔向远方。

他能“感觉”到森林深处,一只刚刚失去幼崽的母鹿,身上散发出的浓浓的悲伤和警惕。

也能“感觉”到另一边,一窝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鸟,传递出的那种纯粹的、嗷嗷待哺的饥饿本能。

甚至,当他将感知沉入脚下的大地时,他隐约“听”到了一块深埋在地下的、饱经风雨的古老岩石,仿佛在向他低声诉说着什么。

那不是语言,而是一些模糊的“记忆”片段——也许是远古火山喷发的炽热,也许是冰川覆盖的严寒,也许是无数岁月里风雨雷电的洗礼……

这些感受非常微弱,非常模糊,而且断断续续,需要卡伊耗费巨大的心神才能勉强捕捉到一丝丝。

但他知道,自己确实触碰到了那个更深邃的领域!一种前所未有的、与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的奇妙感觉,让他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畏。

首节 上一节 16/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