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44节

  但这样的筷子在夹东西的时候,顶端不平滑的部分硌手,一些小毛刺还会扎手。

  在扎嘴的时候发现问题,就更让人绝望了。

  所以,质量不够的餐具,对于用餐体验来说,也是很大的扣分项。

  陈舟不想隐瞒了,老姑家用的就是这种。

  最后,自己本次的定向情报——

  【员工星探(定向稀有)】:发现潜在员工!赵仪琳真的熟练使用Word、Excel、PS等办公软件,且有两年丰富的人事、行政、财务综合岗位工作经验,吃苦耐劳抗压能力极强。该名人员将于周六来你家吃饭。

  这对吗?

  “我想找个服务员,结果给我挖掘出来一个行政专员?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开什么大型餐饮公司呢。”

  不过,小师妹的能力确实是得到了情报的认可。

  一般人的简历上通常会写上精通各项办公软件,但入职后的表面,往往是差强人意。

  情报对赵仪琳的评价是,她真的会。

  这点,难能可贵。

  但从某种方面来讲,她看起来更像被陈舟做局了。

  吃一顿饭,怕不是要把自己搭进去。

  后天,林女士去接她来家里,正好可以问问她有没有这个意向。

  前几次聊天的时候,陈舟确实记得,小师妹想跟自己一起摆摊来着。

  反正服务员不需要太专业的技能。

  但小师妹给自己办离职的时候,很专业。

  这次开店,陈舟也打算让自己和以后的员工,都交上社保。

  如果赵仪琳肯加入自己的小店,她在这方面的经验,能提供很大帮助。

  其实还有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这些手续,都可以交给她来负责。

  至于吃苦耐劳、抗压能力极强.

  确实是好品质,但陈舟希望自己的店里,工作氛围是快乐的,别有那么大压力。

  然后,一天工作的时长不应该太长,最好还有休息放假的时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这都小学课本上的道理。

  陈舟想,自己都有系统了,难道还去学黑心老板靠压榨自己的员工赚钱?

  当然,以后的事,就慢慢摸索着来吧。

第49章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因为张金生卖的猪肉真的是每天凌晨现杀的,所以他早上起床的时间很早,到中午基本就收市回家休息了。

  能够晚上去陈舟那买包子的次数并不多。

  “我就知道我老弟没毛病,天天用好肉,使好料,那做出来的包子,人们能吃不出来吗!”

  老张说话真好听。

  考虑到这位是自己最重要的猪肉供应商,陈舟邀请他:

  “等开店了,咱哪天一块坐坐。”

  “没问题,”老张大手一挥,“等你开店了,生意肯定要比现在还好,这次做早餐不?”

  “做,早上就卖。”陈舟点点头,“小区门口租了个店。”

  老张随即表示:“我以后给你送货上门,正好早上一块捎着,省得你每天还得跑一趟了。”

  “那敢情好!”

  陈舟相信老张的肉,对他放心。

  毕竟,这是个连怎么挑选猪肉都直接教给自己的人。

  两人闲聊几句,又说起生猪期货的事。

  老张说陈舟赶上了一次好机会,上游养殖企业宣布七月缩减出栏量,期货有个小波段的上涨。

  问他有没有平仓出手。

  陈舟从这赚的钱,都变成店铺租金了。

  具体获利多少,老张很有边界感地没有细细打听,只是提醒陈舟不能太投入。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等他走后,张金生对面的杀鱼大姐调侃起来:

  “呦,张哥,又发展个大客户啊。”

  老张自谦地说道:“不算大客户,大什么呀,就一小早点铺。”

  但随后,他的目光越来越坚定,

  “以后肯定会做大做强的,我就等着跟他,再创辉煌了。”

  卖鱼大姐稍微了解点张金生以前的经历,感慨道:“张哥你也算经历过大起大落了。”

  老张听后,脸上云淡风轻,

  “从头干起,就做踏实生意,不该做不起来。”

  今天正好是交房租的日子,陈舟买了肉菜,就去老姑早点转了一圈。

  老姑夫妇已经把店里收拾得差不多了。

  还找来个阿姨帮忙,一起打扫卫生。

  陈舟打招呼道:

  “老姑,房租来了!”

  老姑放下手上的活,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客气地说道:“还专门跑一趟啊。”

  陈舟微笑,“顺手的事。”

  双方当面转好租金,老姑告诉陈舟:

  “今天周五,我们一会儿就去把营业执照注销了,到时候你就用这个店,自己再起一个。”

  经历几次租户变更,老姑确实比自己有些经验。

  但谈到办事大厅.这个时间去,等她们到那办业务,恐怕窗口的工作效率就不是很高了。

  陈舟只能说道:

  “不用太着急,我搬进来再正式开业,也得等一阵呢。”

  老姑父是个性子慢吞吞的人。

  他很喜欢陈舟的建议。

  “那行,反正这几天我们就去把这事办了,最迟下周。”

  随后又问起陈舟,打算起个什么名字。

  “社区食堂。如果有重名的,就增减几个字。”

  这是陈舟昨天跟老婆商量的结果。

  老姑父称赞道:“这名字好呀,上个世纪,那叫什么来着?公社大食堂!”

  陈舟想起自己的砂锅,以及老冯大爷的故事。

  以前是公社大食堂,现在是社区食堂,这也算一种传承吧。

  陈舟在店里还给他们帮了帮忙。

  最后,老姑把钥匙交给陈舟,不忘提醒他,“自己再换把锁。”

  陈舟点点头。

  这已经跟餐具什么的,一块在网上买了。

  回到家,

  陈舟打算用家里的十几个鸡蛋,先煮一锅茶叶蛋尝尝。

  这玩意在外面买的时候多,在家里林女士从来都是水煮。

  估计大多数家庭也都是这样。

  一两个茶叶蛋不值得一煮,太多,可能还吃不完。

  商用确实更合适。

  当然,比起水煮蛋,茶叶蛋肯定是更有滋味了。

  而且在剥开后,鸡蛋表面还有琥珀色的斑纹,看起来也更美观。

  做法不难。

  清水把鸡蛋洗干净,冷水下锅。

  不用完全煮熟,只是煮到个溏心蛋的状态,让鸡蛋更好剥壳。

  然后,是茶叶蛋的重点,卤汤。

  香料用了花椒、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

  辅料是葱姜。盐糖生抽调味,老抽进行上色。

  至于茶叶蛋中的茶叶,陈舟就是用的很普通很常见的红茶,自己也不是余大爷——

  煮个茶叶蛋没必要上古树普洱。

  把鸡蛋敲出小缝隙,等卤汤开锅,用漏勺盛着,重新下到锅里。

  在卤汤中,小火将鸡蛋煮到熟透状态,三两分钟后,关火。

  得在卤汤里泡一泡,鸡蛋才能上色、入味。

  茶叶蛋的最佳状态,需要时间发酵。

  放在冰箱中低温可以保存一到两天。

  但陈舟还是选择先来两个尝尝。没别的,忙活一上午,自己也饿了。

  卤汤中捞出来的茶叶蛋,颜色确实变深,香气也很显著。

  料香味中,包裹着茶叶的清香。

  闻起来属实不错。

  剥开蛋壳,蛋清洁白有暇,浅浅的酱色在缝隙留下痕迹。

  吃到嘴里的味道嘛,跟水煮蛋差别不大。

首节 上一节 44/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