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41节

  可能也知道耽误了客人的早餐,老姑脸上陪笑。

  但走进厨房,她脸上的表情看上去还是有点情绪不佳,嘴里不知说些什么,但肯定是把气撒在了丈夫身上。

  要不是店里人多,保不准还得跟老姑父吵起来。

  陈桃桃小声跟陈舟说道:

  “这个奶奶看上去好凶呀。”

  陈舟拿起水煮蛋,在她小脑壳上轻轻撞了一下。

  “吃你的。”

  “哎呀!”陈桃桃一手捂着脑壳,另一手拿起自己的鸡蛋,也要给陈舟来一下。

  勇于还击,这点,小丫头挺让陈舟欣慰的。

  在学校估计挨不了欺负。

  她下手也很轻,就象征性地一碰。

  但陈舟还是忍不住逗她,说给自己敲疼了,让桃桃过来吹吹。

  吹一吹,痛痛就全部飞走了~

  林女士一边剥蛋壳,就一边看着爷俩笑.

  “好好做饭,”

  “也好好吃饭。”

  陈舟自己做了餐饮之后,又悟出了第二句。

  不过,吃惯了林女士的清淡早餐,单劈出来半根油条,还真有点油腻了。

  好在刚炸出来不久,脆劲还在。

  尤其是鼓出来的空心气泡,外壳很薄很酥,在嘴里“咔嚓”“咔嚓”响。

  沾沾豆浆,让油条吸足水分,再感受下油条的韧劲。

  因为陈桃桃吃豆腐脑也要喝豆浆,所以陈舟往里还加了糖。连带着沾过的油条都是甜甜的。

  老婆那边就是鸡蛋、豆浆,糖都没加。

  难怪体重保持的这么标准。

  出了店门,她对陈舟说道:“我看她店里还有羊汤呢,那人想点,一听说是冷冻的羊杂,又换了别的。”

  品类太多,就靠着老两口,肯定是忙不过来。

  羊杂一冻一化,今天的客人不爱吃,可能又得等明天的客人。

  白白丧失了很多客源。

  陈舟点点头,“按理说,早上上班、上学的人应该不少,她这点儿显得有点冷清了。就四张小桌子,还总能有位置。”

  林女士总结道:“单拿今天早上的这意思来看,咱在这边再开一个店,可行。”

  有一说一,如果自己的包子放出来,双方可能都称不上旗鼓相当的对手。

  老姑夫妇把生意忙活成这样,也挺可惜的。

  晚上的时候,陈舟开始做生意,这次,换老姑过来了。

  她看摊主,感觉有点眼熟。

  队伍排到老姑的时候,她不禁说道:“诶,你早上还到我店里吃早点来着!”

  陈舟笑着回应:“带闺女吃的豆腐脑,您那油条炸的不错。”

  具体点了什么,老姑确实是记不得了。

  但她记得陈舟的包子。

  这时候再被陈舟一夸,心里也挺高兴:

  “小区的人,都说你这里包子好吃,我今天也过来尝尝。”

  没有同行冤家,变成了商业互吹。

  陈舟为她介绍起来:“我这主要卖肉包子,大伙说的应该就是这个。”

  老姑看了看价格,两块五一个,跟自己店里一样。

  其实这也是陈舟当初定价的来源之一。

  老姑没再多说什么,买了四个肉包子,让陈舟分装两个袋子,一三开。

  看这意思,当场也想尝尝。

  老话讲,“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一千个食客,就有一千个包子。不同的人,吃包子时,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

  老姑,更欣赏这份刚出锅的热乎——握在手上,烫手,嘴唇碰上,烫嘴。

  但吃进去,也是真合老姑的口味。

  这份温度最初来自包包子的手,又经过了蒸屉的高温,最后才呈现出现在的样子。

  老姑自己也包包子。

  知道发酵需要温度,醒面需要温度,蒸也得掐好时间。

  把包子包成眼前这样,年轻人挺厉害。

  味道呢,她没那么专业,吃的出新鲜肉,好肉。

  尝过包子之后,老姑有点佩服眼前的小摊。

  味道确实好,现包现做,而且是刚出锅不久的。放在考试里,这项还得额外加分。

  于是本来要给老姑父也带回去两个的她,又凑回了陈舟的小摊。

  “你这摆摊也挺辛苦的哈。”

  陈舟只能回:“我觉得还是开个店好一点,冬暖夏凉的,客人来了也有地方坐。”

  “也就那回事吧,”老姑撇撇嘴,

  “一年到头,就赚个房租钱,还不如租出去。忙来忙去,我们两口子还得吵架。”

  因为陈舟这里忙着生意,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和她聊天的。

  但这时候听到老姑说起“还不如租出去”的话。

  难免心里起了想法。

  脱口而出道:

  “租给我吧。”

  老姑没搭话。

  不知是把陈舟的话当成玩笑,还是真正考虑起来陷入了沉思。有那么两分半钟没言语。

  陈舟估计她会给自己回一句,“我跟我老公商量商量。”

  毕竟陈舟自己就这么说过,这是一种委婉的拒绝。

  但是没想到,老姑是个挺痛快的人,很能当家做主。

  她考虑了一会儿之后,跟陈舟说道:

  “也不是不行。”

  陈舟:“啊?”

第46章 简简单单开个店

  过去的几年里,在老姑还没有正式经营自己家商铺之前,

  这个位置开过两家早点和一家蛋糕,算上老姑自己,是第四个项目了。

  老姑在当房东的时期,经历三次租户退租,整天折腾也是烦的要命,所以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

  她当时想,

  “不就是开个店嘛,有那么费劲么?三家没一个干长了的,老娘这回自己来!”

  最开始也是雄心壮志,招了两个员工。

  后来一算成本太高,把员工换成了自己老公。

  老姑用起老姑父,肯定是不如用员工顺手。

  两口子没少生气打架。

  要能赚到钱也行了,偏偏就赚个房租钱。

  所以说,老姑在听到陈舟想租店的话时,真动心了。

  但偏偏又听到陈舟“啊”了一声。

  于是问道:

  “小伙子,你没跟我开玩笑吧?”

  “真想租,”陈舟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不瞒您说,我这两天还跑租售中心去问来着,有两三间还空着,但都没装修。您这店位置也好,带装修,收拾得也干净,可比那些强多了。”

  年轻人说话就是好听。

  老姑笑了,随后也给陈舟透露了一些实情:

  “小伙子,我知道你也在这个小区住,这间商铺以前可干黄了三家餐饮了,你别怪老姑没提前跟你说啊。”

  两人留好联系方式,约定在第二天上午九点半,到店里详谈。

  稍晚一点,林女士带桃桃来探班。

  陈舟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她。

  接手一个现成的早点铺,确实挺合算,林艺凡听后很感兴趣:

  “就是不知道租金怎么样?”

  “刚才我这生意正忙,没细聊,约了明天。”

  随后,陈舟将这几天情报上给出的信息,和最近从商户们口中得知的消息,总结了一下。

  “她隔壁烟酒店租金是六万,孟哥今年在和房东谈买房、降租的事情。

  租售中心这里是毛坯,租金,我估计底价能谈到四万五。”

  林女士想了想。

  用起来最熟练的平均值计算,“五万两千五,我们能接受。”

  陈舟因为有情报,用房租20年回本周期简单乘了一下,“差不多是这价格,挺合理,毕竟房价也在降。”

首节 上一节 41/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