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的时候,也得考虑。
所以,需要采购一批餐具。
还有就是厨房的布局规划,现在是以包子出餐方便设计的动线。
真要自选菜品的时候,起码得让顾客看清都有什么菜。
只是简单这么一想,推出小份菜需要考虑到的东西还不少。
林女士真的有个小本本,她帮忙记了下来。
“嗯》”
她把小本本交给了丈夫。
陈舟浏览一遍,整整一页的待办事项。
根本不是一两天的工作。
还得做一下初步的客户调研呢。
等准备的差不多了,在业主群里也要发一下,看看反馈。
线上的推广,则交给人淡如菊。
提起视频账号的事情,林女士跟丈夫说道:
“网上的李老师丨重新出发,他关注我了,有几百万粉丝。”
当初看到这个关注动态,林女士还是稍微惊讶了一下的。
陈舟笑道:“那挺好的。”
第二天,社区食堂的生意,还是跟往常一样的。
小份菜的初期准备工作,正在陆续进行当中。能分配给三名员工的,陈舟也把任务交了出去。
而本次食客动态提到的隔壁小姑娘张静,今天也来吃饭了。
她这次是大老远直接从家里过来的。
没用小师妹敲电报。
正巧社区食堂的邻居老孟、托尼也在店里吃饭,几人一块和张静聊了几句。
有些依依惜别的意思。
想着等她离职,可能就不能经常见到这姑娘了。
陈舟也是当面跟她们俩问了一下,心里的疑惑。
“小赵从这边敲一敲,你在隔壁就能听到吗?”
小师妹看了看张静:“她说可以。”
张静点点头:
“这面墙是后来填上的,这块只要敲一敲隔壁就能听到。”
陈舟:“还有这回事啊。”
-
“对,只有租售中心和你们店里是这样的。”
听了张静的解释,老孟那边放下了敲墙的手。
第160章 新业务的筹备工作
社区食堂现在的这家门店,是陈舟从老姑那里租下来的。
因为历经四代用户,也没用陈舟自己装修。
他接手之后,做的工作主要就是装了一个门牌。
至于里面,尤其是墙壁里面的构造,他真没有仔细研究过。
陈舟和林女士当时检查最多的,是店里的排风和下水。
没想到现在自己店里这面墙可以跟隔壁的租售中心打通。
这真是一个有价值的信息。
陈舟在心里记了下来。
租售中心,除了接待客户,本身也是处于在租在售的状态。
如果以后有需要的话,跟现在的社区食堂连起来,这就是一个九十多平的门店了。
按小姑娘张静的内部消息,这面墙完全可以打通。
他跟老姑之前租房的合同里,也只是在到期的时候恢复原貌。
陈舟以前内心中真实有过的想法是,攒钱先把老姑的店买下来,然后再把隔壁买下来。
现在看,大可不必投入那么多的成本。
这时候,东边隔壁的邻居老孟,打断了陈舟的设想。
他得知自己的店没能跟社区食堂有如此联动,稍微有些遗憾。
作为店里的新品试吃人员,老孟经常受邀来店里品鉴美食。
他觉这面墙要是也能敲一敲,就省得陈舟或者小赵麻烦了。
“可惜了,我这面墙不行。”
张静笑道:“不行的,孟哥,你们这墙承重。”
小师妹眨了眨眼睛,没说话。因为她也跟老孟一样,确实敲过,但没反应。
当然,张静马上要从租售中心辞职了。
人们还是把话题聊到她的身上。
大家都挺关注这个小姑娘以后的打算。
张静一边吃着店里的包子,也讲了讲自己的故事。
小姑娘,说白了也是个关系户。
她在租售中心的工作,自打来了那天起,就没干过什么实质性的事务。
虽然一个月一千八,但不用打卡,基本也没人管她。
她父母帮她找了这个工作,就是让她有个事干,顺带能考公或者考研。
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几年下来也没能如愿。
到如今,她也不知道这个愿望究竟是她父母的,还是她自己的。
张静看了看赵仪琳,叹息道:“我感觉,我就不是学习那块料。”
小师妹不知怎么安慰对方。
因为她自己学习一直挺不错的,从小到大成绩都名列前茅。大学还修了第二专业。
“加油。”小师妹鼓励道。
临别之际,几个邻居跟她留了微信。
张静笑道:“我以后还会来这里吃饭的。”
陈舟看了眼情报,心想,这没错。今天只是离职前的一餐。
不过眼前加微信的场景,却让陈舟想起来以前工作时,饭局上认识的人。
明明以后也可能不怎么联系,但还是要留个联系方式。
他的好友列表里,至今还躺着好多个,只打招呼的人。
托尼老师倒是很当真。
他想让张静来自己店里帮忙洗头:“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
-
“回头再说吧,哥,谢谢啦。”
“行,咱都留了联系方式了,到时候联系啊。”
小姑娘吃完饭,跟众人告别离开。
老孟看了眼托尼老师,“你想得挺美,还让人家来你店里洗头。也不怕你媳妇挠你。”
“你误会我了。”托尼强调:“我就是单纯地想给姐姐妹妹们帮个忙。”
陈舟笑道:“托尼也是个热心肠。”
“那当然,”托尼点点头,“而且我也挠不过我媳妇。”
夫妻之间,偶有摩擦也是正常的。
取决于双方性格,不同的夫妻,摩擦方式各有不同。
就着眼前聊天的机会,陈舟也和两位邻居聊了聊自己增添小份菜的打算。
算是了解客户建议的环节。
除了包子,俩人也都吃过陈舟做的饭菜,对店里的新生意非常期待。
-
“这以后就得中午过来了。”
-
“陈兄弟,你把隔壁一块租下来得了。”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得先把初步的小份菜生意先稳定下来。
不过陈舟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
到时候租下隔壁租售中心,打通墙壁、简单装修,也有的忙了。
中午的生意忙完之后。
店里也先稍微调整起厨房的布局,给以后的小份菜留好出餐的位置。
小师妹按陈舟的说法在联系购买餐具的事情。
一种是店里堂食用的304不锈钢金属盘子,双层隔热款。
另一种是打包带走会用到的餐盒。这得带小格子,同样也得考虑到健康卫生。
以及店里用来盛放小份菜的餐盆。
初期菜谱定下来之后,食材采购方面还是交给郑阿姨和小侯两人。
他们一个会砍价会挑选,一个力气大。
搭配着来,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