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109节

  俩人都不愿意操这份心。

  几次接触下来,眼前的年轻人得到他们的信任。

  夫妻俩有意向把这个工作委托给他。

  陈舟本身也愿意提供一下力所能及的帮助。双方就此达成合作,详细商量了些具体细节。

  临走,魏小西叫住了陈舟:

  “小陈,我上次去你店里,看墙上空落落的,是不是来点装饰好一点?你要不嫌我字写得难看,我就给你写一副。”

  别说,前期装修因为资金紧张,没有做多余的装饰,魏老师肯写幅字,还真不错。

  陈舟笑道:“那敢情好!”

  魏老师疑惑的点了点头,“行,下午来拿吧。”

  于是,陈舟再来接桃桃下课的时候,就多了一副书法。

  魏老师字写得是真漂亮,结构灵动一气呵成。陈舟这个没什么艺术素养的,都看着赏心悦目。

  难怪当初余大爷都要来找魏老师写字。

  内容呢,跟店里也比较贴切,就四个大字——

  “那敢情好”。

  一番感谢之后,陈舟把字收好,打算回头裱起来,挂墙上。

  接上陈桃桃,陈舟带着她一块,去了趟之前定做招牌的装饰公司。

  让装饰公司把魏老师送的字,装裱一下。

  连裱带框,要了一百多块钱。

  装饰公司效率挺高,当场就把钱收下了。

  父女俩,倒是还得在现场坐等一会。陈舟闲着没事,就跟桃桃瞎聊起来。

  “你学围棋也别累着啊,不用死乞白赖的。”

  小丫头挺会心疼人了,她学着陈舟的口吻说道:“爸爸你也是,包包子别累着。”

  陈舟摸摸她的小脑袋瓜,挠挠她的后脖颈,“谢谢桃桃。”

  “不客气。”小丫头咯咯直笑。

  她不甘示弱,站起身来也把自己的小手贴到了陈舟的脖子上,抓来抓去的。

  可惜老父亲皮糙肉厚,没什么感觉。

  小手倒是挺热乎。

  父女俩正闹着玩,陈舟忽然感觉,有个凉飕飕的东西从后背滑了下去。

  他以为是个虫子,赶紧抓了一把。

  伸手却发现,是围棋的白棋子。

  陈舟转过头:

  “你调皮捣蛋是吧?怎么把棋子还带回来了?”

  陈桃桃挠挠头,老实交代:“我是吃栗子的时候,把棋子忘记了。”

  “下次上课给老师还回去啊。”

  “好。”

  等装饰公司把字画装裱出来,已经五点多了,再回家做饭可能有点来不及。

  陈舟便想着到菜市场买点熟食、酱货。反正林女士肯定在家里准备好了大拌菜。

  晚上就简单吃点。

  开车回到小区,正好还要将字画挂到墙上,陈舟把老婆喊下来,一块在自家店里坐了坐。

  平时都是满满一屋子的顾客,现在就剩一家三口,林女士把厨房的灯关掉,只留下前厅的一半。

  桌子上摆着简单的晚饭,感觉还挺温馨的。

  “开店两个月了。”

  林女士回忆道。

  她一开始还真没想到丈夫能把餐饮店做起来。

  甚至还能生意这么好。

  可能因为最近天天吃到陈舟做的饭,她有点对丈夫的手艺习以为常了。

  所以林女士把目前取得的小小成功,更多的归结到了食材品质、环境整洁、安全卫生上面。

  陈舟问她:“我呢?”

  林女士笑道:“你也挺好的。”

  陈桃桃就比她妈妈会夸:“我爸爸很厉害!”

  吃完饭之后,陈舟和老婆一起,把字画挂在了墙上。

  林女士有些好奇:

  “怎么想起来挂这几个字的?”

  陈舟笑笑:“要是你去的话,魏老师就会写成,那挺好的。”

  丈夫站在椅子上不安全,林女士等他稳稳当当下来,才补上一胳膊肘。正好在店里,林女士又拍了段社区食堂内部环境的视频。

  一镜到底,从后厨到前厅。

  干净又卫生。

  周一,情报刷新。

  【市井秘闻(稀有)】:十几年前汴梁某灌汤包店流出的两根枣木擀面杖,几经辗转,出现在海滨市北海二手市场“老马旧货”摊。这两根擀面杖多年来保养不善,已经不具备使用意义,但把它送给郑阿姨,可以帮大姨找回当年的双杖流巅峰状态。

  没想到埋头工作的郑阿姨,竟然都不是巅峰水平,陈舟暗暗吃惊。

  而且还双杖流。

  两根擀面杖一起上?陈舟确实想见识一下。

  这俩枣木棍,应该就是郑阿姨先前工作的饭店,其老板经营不善变卖家产所流出到市场上的。至于北海二手市场,南来北往的商贩很多,在周二、周五开放。

  当初遗落的物件,给郑阿姨找回来,也挺有纪念意义。

  待办事项+1。

  第二条——

  【食材快讯】:近期,随各地秋菜开始逐步上市,蔬菜价格有小幅回落。

  雨季的时候菜价会微涨,马上到来的深秋,是迎接大自然馈赠的季节。

  老话讲,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么。

  第三条——

  【食客动态】:麦香记这次跟送货师傅一块过来的研发人员,在公司内部很有发言权。

  麦香记送货,是在周三过来。

  当初定向情报里提到有机会用包子做预付款项。如今一看,事情应该小有眉目了。

  最后一条情报——

  【市场消息(定向)】:团圆福超市光明店因更换合作商,淘汰下来两台准新旗舰单门风冷饮品柜,性能完好,内部价800一台(原价2593),需今晚之前联系其后勤部经理。

  钱这玩意,该省省该花花。

  陈舟也没指望店里通过饮品卖出多少利润。

  就是有个专门存放的位置,显得店里规整一些。带制冷功能就更好了。

  陈舟之前就查询过大概价格。

  八百一台的准新并不贵。

  正好可以问问隔壁烟酒店的老孟有没有意向。这次团圆福超市淘汰下来两台。

  顺手的事。

第122章 捡漏店内设备,这次情报全是二手

  正巧,早上十点多的时候,没等陈舟过去,隔壁烟酒店老孟进来买早饭。

  陈舟就跟他说了说二手准新冷柜的事情。

  本来还打算编排一下情报来源的。

  但老孟并不是很关心陈舟从哪得到的消息,反而他非常庆幸,是自己今天上午先过来一趟。

  “得亏没让你嫂子听到,要不还得再添一台,我店里都快摆满了。”

  孟嫂子是这样的,冰箱冷柜收集爱好者。

  而孟达本人的捡漏意愿并不强,那这次的准新饮品柜就与他无缘了。

  陈舟和他正说着话,老孟的媳妇推开门进来。

  刘金燕笑着跟厨房里的小师妹郑阿姨打过招呼。

  随后便跟两位男性问道:“你们俩说啥呢,还怕我听到?添一台什么?”

  陈舟:“电风扇。”

  孟达:“空调。”

  刘金燕听着两个前后不一的答案,感觉里面有点猫腻,一脸认真:“到底是啥?”

  陈舟还想给老孟找补一下的,没想到两人脱口而出的内容不一样。

  他看了眼老孟。

  孟达倒是能心领神会,给陈舟递过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自己很有担当地跟老婆解释起来:

  “我们在说这个冷柜的制冷原理,到底是像空调还是像风扇。”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刘金燕嫌弃地说道。

  又给两人做了做科普:“冷柜也分直冷还是风冷,简单来讲,直冷就一根铜管,还是风冷效果好,不结霜。”

  刘姐好像很懂行.陈舟借这个机会随口打听道:

  “我还听说有风直冷,这是新玩意吗?”

  “骗人的,就相当于直冷再加风扇。诶,你们刚刚商量要买冷柜啊?”刘金燕基本明白过来了。

  她确实想单独买一台饮品柜,因为品牌方对免费提供的饮品柜有摆放要求,好多小牌子没地方搁。

首节 上一节 109/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