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106节

  陈舟邀请道:“那等我炒出来,再叫你。”

  老孟咧嘴一笑,说起之前关于栗子的一件小趣事。

  “有一回我媳妇买了点糖炒栗子,她没吃完随手就冻冰箱里了。

  我那天翻出来,尝了尝,感觉还不错,你可以试试。估计也不用炒了,就蒸一下就可以。”

  【你获得冻板栗的实验性私人做法】

  九月中旬的天气,说凉不凉,说热,还有点热,冷冻的栗子,真可以试一试。

  陈舟想不到从不开火的人,也能贡献一道菜品。

  老孟确实跟自己吐槽过,他自打结婚以来,就没吃过一口热乎饭。

  没想到孟嫂子刘金燕连炒栗子都能给冻冰箱里。

  林艺凡倒是能跟刘金燕聊到一块,她俩,一个收集冰箱贴,一个收集冰箱。

  老孟因为已经把商铺盘下来了,所以也添了点设备。如今烟酒店里,并排摆着好几个不同品牌的饮品柜。

  想到这里,陈舟准备跟老孟打听了一下饮品柜的事情。

  因为有时候顾客会问自己店里有没有矿泉水、饮料。

  陈舟虽然后来从老孟那进了两箱,但零零散散的放外面也不好看。

  还是有个专门摆放的地方显得规整、美观一些。

  正好店里没什么顾客,

  老孟拉陈舟到烟酒店看了看。

  他指着不整齐、也不划一的三个饮品柜说道:

  “你看,我这有可口可乐的,农夫山泉的,还有个本地品牌,专门仿他俩的。这仨都是你嫂子找来的,也没花钱。”

  烟酒店的生意模式,终究跟餐饮店不太一样。

  老孟的顾客,除了固定生意。好多都是临时性消费。

  只要货足、保真,付款码清楚、不反光,顾客的消费体验基本就拉满了。

  至于三个饮品柜长得不一样,排一块不好看。

  这不算什么大问题。

  还能从厂家那多赚点钱呢。

  考虑到两家店生意模式的不同,老孟建议陈舟单独买一个饮品柜。

  “你店里不能像我那样把三个牌子都列进来,如果单独一个品牌,他虽然能给你免费用冰箱,但是只能摆他们的饮料。

  还有人过来定期拍照呢,到时候也是个麻烦事。”

  陈舟点点头,“我回去再研究研究。”

  “行,你忙吧,有空就来坐坐。”

  看着陈老板离开的背影,品鉴官又开始期待起,下一次的新品。

  等到中午,社区食堂开始迎来陆续到店的顾客。

  大概有三分之一是海滨二中的学生。

  而情报中所提到的,幼儿园园长,也在中午时段来到了小店。

  挺巧,她身后是那个之前伪装厌食症的爬山虎学长。

  “妈,这家店的包子特别好吃。”

第118章 园长妈妈栗子雪糕

  一声妈,让陈舟厘清了两位顾客之间的关系。

  这下全对上了。

  爬山虎男生说母亲每天都在忙,没功夫管自己。

  那园长妈妈可不就是在忙暑期招生的事情,到处找小朋友吗。

  两人来到厨房前。园长特别客气,先是赶紧把欠条上的账单结清,然后跟陈舟止不住道谢。

  “我跟儿子闹别扭,给你添麻烦了,这次真是谢谢你了,老板。”

  陈舟笑道:“没事儿,就一顿包子。”

  园长低头扫了一眼儿子回家写好的欠条——十个包子两碗粥,外加一个茶叶蛋。顶人家两顿饭了。

  她心想:是没给你钱吃饭还是怎么着?饿成这样。

  园长跟店老板聊过两句,觉得对方越看越眼熟。“老板,你们家孩子是不是在第五幼儿园啊?”

  陈舟点头,“对,园长,小女孩,叫陈桃桃。”

  园长有点印象,“是上大班的吧,李老师带的那个班!”

  “是。咱之前应该是见过一面,一般都是我老婆跟你们联系的多。”

  园长感叹:“海滨市真是太小了。”

  其实不小,陈舟心想,主要是幼儿园,海滨二中,都在社区食堂方圆五公里之内。

  老话说,通过六个人,都能认识到世界上的所有陌生人。

  更何况这么小的范围呢。

  顾客多了,是这样的。

  两人客套两句,没再多聊。

  园长妈妈这次跟儿子来店里吃个午饭。他们点了包子、丝瓜鸡蛋汤,男生看社区食堂有新品小吃,又要了个肉夹馍。

  陈舟难免有些好奇,默默关注着这对母子。

  接下来可能就是双方互相理解,重归于好的情节了,想必会温暖而感人。

  不过两人坐下来之后,还没开始聊两句。

  园长就接了个电话。

  “唔,李老师啊,我一会儿就回去,你们想着吃完饭带孩子散步。”

  这是安排园里的工作。

  然后又是一个电话:“没问题,刚开学没几天,现在把孩子送来,正好可以让小朋友先适应适应,嗯,费用真不是我们定的。”

  这是家长打来询问小朋友入学的事情。

  园长妈妈的儿子,看着自己老妈,几次欲言又止。

  他终究微笑着,无奈接受了现实。

  老妈虽然每天忙着工作上的事情,但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路上,经常受到不同老师的关注。

  今年已经十七岁的他,不难明白其中道理。

  这里面,肯定少不了自己母亲跟老师们打招呼,让他们帮忙照顾自己。

  男生望向自己的老妈,赫然发现,她鬓角已经有白头发了。

  “以前没注意过呀。”

  —“说啥呢?乖乖吃饭。”

  男生又笑了笑:虽然老妈没空听自己说话,但这包子倒吃得挺香。

  一口接着一口。

  男生跟服务员姐姐招了招手,“姐姐,麻烦再来三个。”

  到中午这阵,包子包得差不多,就是等着卖了。

  陈舟在后厨,折腾起老陈寄过来的栗子。

  孟达老哥相当于提供了一个思路,但既然被登录到系统食谱,也确实可以尝试着做一做。

  店里有现成的蒸箱。

  把栗子洗净之后,用刀开个口,放进去蒸就可以。

  时间慢慢过去,栗子在高温中熟透,膨胀,渐渐把小口撑大。透过蒸箱缝隙,散发出醇厚的香气。

  蒸出来之后,陈舟叫过郑阿姨和小师妹,先尝了尝。

  糖炒栗子会更甜一点。

  不过蒸出来的,水分足些。

  当然,老陈寄来的东西是真不错,怎么吃,怎么好。

  陈舟拍下照片,给他发过去一张。

  也没提寄错地址的事,只有一句:“收到了。”

  老陈:“知道了,桃桃爱吃这个,你给她做点。”

  聊了,也没聊太多。

  给两名店员简单尝尝,陈舟就把剩下的栗子,放进了冰箱。

  郑阿姨虽然不太懂,但是看陈舟把栗子冷冻,她也一点没怀疑。

  老板这么做,肯定肯定有他的道理。

  小师妹就不一样了,她总得叽里咕噜地问问明白。

  陈舟只能告诉她:

  “等周天上班来了,再拿出来尝尝。”

  小师妹歪着头:“这不成栗子味儿的雪糕了?”

  陈舟和店员们收拾着店里,简单做些准备工作,随后各自告别。

  说多么热爱工作,要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可能有些夸张。

  但在这里上班确实挺舒心的。

  郑阿姨就感觉特别踏实。

  她之前在灌汤包店里上班之后,也打过零工,再往后闲下来一阵儿,都不如在店里感觉好。

  郑阿姨还是拿着包子回家吃的。

  小师妹在店里扭捏了一会儿。

  陈舟见她有些反常,好奇的问道:“怎么了,你这是?”

  赵仪琳收起手机,“师兄,你和嫂子周末有安排吗?”

  陈舟笑了笑,蹭饭你就直说,扭扭捏捏地像什么样子。

首节 上一节 106/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