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103节

  自己就从学校溜了出来。

  “老板你家店的包子味道真好。”

  “慢慢吃,别噎着。”

  这个剧情,陈舟好像在哪见过。

  他想了想,趁学生狼吞虎咽的时候,跟店员和这位男孩说起一个故事:

  “以前有个小姑娘,跟父母吵架之后离家出走,身上没钱,肚子又饿。碰到馄饨老板给她了一碗馄饨,小姑娘很感动。

  馄饨老板就教育这孩子赶紧回家。”

  差不多.今天这种情况,也就是把馄饨换成了包子。

  此时也没什么顾客,陈舟左右看看店内的郑阿姨和小师妹,笑着提问:“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师妹刚刚听的可认真了。

  她给出最近流行的说法:“这是因为我们对陌生人的期望更低,而对亲友的期望更高。”

  赵仪琳心里想想自己离婚的父母,又扭头不去想了。

  而已经回到厨房的郑阿姨,也听过这个故事,她是在《故事会》上。

  老阿姨对此感触颇深,难免放下手中的活,也参与两句:

  “外面的人,可能做了一顿饭,你就感动得不中咧。但你妈给你做了很多饭呢。”

  陈舟点点头。

  两人不同版本的答案,出自不同的人生境遇。

  但在他这里,两人的话最终还是指向一件事。

  按照这个剧情走,那名学生应该是吃过包子有些感动,然后尝试着回家跟父母握手言和。

  陈舟也确实希望如此。

  烂大街的道理这名学生肯定听过,陈舟就不打算婆婆妈妈地再多说什么了。

  但中学生接下来的话,有点让人意外。

  听厨房的大姨提起母亲,这小孩先抱怨起来:

  “我妈每天上班太忙了,根本就没空管我,从小到大,我根本就没吃上过几次她做的饭。”

  说到这里的时候,中学生咽下包子,停顿了一下。

  “而且她做饭也不好吃,喜欢做个海带排骨汤,每次不是咸了就是淡了。”

  虽然嘴上在抱怨.但陈舟感觉,这个学生,还是想吃她妈妈做的饭。

  就像陈桃桃偶尔也会想吃草那样。

  眼前的学生跟他的妈妈,是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

  陈舟不决定让这个学生免费吃饭了。

  他说道:

  “你打个欠条,回去让你家长带着你过来交钱。”

  学生为难起来,“老板,我还是给你刷盘子,行不?”

  道理他都懂,故事也听过。但就是不想跟家里说话。“小时候我生病了,她都会来照顾我。现在可好,不闻不顾的。”

  嘶.

  陈舟看了眼情报,问:

  “你这次不会是装病吧?”

  “你怎么猜出来的,老板?”男生有些惊讶:

  “我在电影上看到有厌食症,这个病只要不想吃东西就行,我都装好几天了,我妈愣是没发现。”

  陈舟算看明白了。

  心想:你是想吃你妈妈做的饭,让她多关注你一点。而她忙工作,最近根本顾不上,于是想出了下策。

  陈舟给对方拿过去一张欠条,“如果不知道怎么开口,就借着这个机会,跟他们聊聊。”

  “我回家试试吧。”

  通过前几天的情报和顾客透露出来的信息,陈舟多少能猜测出一些他的情况。

  “你是不是爬山虎文学社的,今年高三?”

  这老板看人真准。

  男生有点目瞪口呆,“全对,老板。你怎么知道的?”

  陈舟不禁摇头微笑海滨二中的爬山虎,全爬店里来了。

  他简单解释了一下:“你们文学社有个学弟,他经常来我这里吃饭。”

  “康浩然是吧?个子不高,戴眼镜。”爬山虎学长问道。

  “是他。昨天还说去跟你们这些学长学姐宣传一下呢。”随后,陈舟对这个中学生嘱咐起来:

  “行了,吃完饭回去好好准备高考,有空也跟你妈好好聊聊,别干傻事了。”

  男生点了点头。承诺道:

  “我争取让她一块跟我来店里吃饭。”

  因为拿了欠条之后,他有人给自己付钱,多少好意思了一点,大方地赊起账:

  “老板,麻烦再写两个,没吃饱。”

  陈舟眼神示意小师妹去拿包子。

  对这个学生笑着说道:“自己记着吧。”

  等这位学生走后,小师妹往陈舟这边凑了凑:

  “诶!师兄,你帮我也看看!”

  陈舟疑惑:“帮你看什么呀?手机又找不到了?”

  “不是!”小师妹摇摇头,“我感觉你会看事儿!”

  【看事儿,是指跟算命打卦类似的某种民间迷信活动。】

  但我哪会这个陈舟心中吐槽。

  论接触顾客,其实小师妹每天比陈舟自己接触的更多、更频繁,只不过陈舟会重点关注个别食客。

  昨天的康同学,她还跟人打过招呼呢,无非就是没联系到一块而已。

  陈舟本来想跟赵仪琳解释一下,但小师妹既然说要帮她看看了。

  陈舟想起早上刚见面的王猛,于是便装模作样的看了起来:

  “大姑娘长得挺好,我觉得你可能动姻缘了。”

  前半句,小师妹听得很开心,觉得师兄的确有两把刷子,但后半句却让她皱了皱眉。

  “哪动了?没什么感觉。”

  郑阿姨在厨房忙活一阵,这时候也坐了下来,她神秘兮兮地说道:“你师兄没看错。”

第115章 北北瓜也是南瓜李老师的喜好

  就着这个功夫,陈舟正好跟小师妹、郑阿姨聊了聊最近的技能掌握情况。

  他也不喜欢开大会,跟院长那样先对着ppt吹半天那些用不着的牛逼。

  就坐一块简单交流了一下。

  小师妹心灵不灵的放一边,手上确实挺巧的,煮粥之类的工作也不难。

  而且有流程化的标准,加多少米,用多少水,煮多长时间,这些都是很容易掌握下来的。

  她还专门把陈舟教过的东西,整理成word文档。

  “我发群里啦,师兄,你们看一下。”

  陈舟点开之后,粗略扫了两眼关于做法上的介绍,内容详实,没什么差错,甚至已经有点工作手册那意思了。

  制作的文档还挺精美,有配图,有排版。

  陈舟正看着初版的工作手册,屏幕上弹出林女士的信息。

  她在群里发了个【点赞】

  老板娘林艺凡工作摸鱼,被众人当场逮到。

  唯一就是,郑阿姨那手机字号太大,看着小师妹发的文档效果不佳。

  当然,她老人家是带着手艺来的,包包子、擀皮这块根本不用操心。

  最近正在学习怎么使用店里的新设备。

  小师妹耐心教过几次,郑阿姨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

  而且,她老人家还掌握着一项,岁数大的女性通常具备的划价技能。

  买捆葱、买点青椒、茄子,经常触发一些陈舟意想不到的低价。

  所以,有时候店里采买蔬菜的任务,也会交给她负责。

  老阿姨每次都是认认真真报账。

  总而言之,人才培养这方面,两人都在各自的方向上有着发展进步,陈舟非常欣慰。

  老板是真给发钱,员工也是真听话,三人当然劲往一处使。

  简单聊过两句,陈舟对她们俩说道:

  “要是以后我们扩大规模或者拉长时间,肯定还得招新人,你们俩可都是老员工了,得负责帮忙带人啦。”

  “中。”郑阿姨眼神坚定。

  小师妹笑笑,也跟着说了句:“中。”

  她最近已经把店里社保等问题解决好了,现在都可以在个人账户上查到。

  人,不能总忙着工作,也得照顾好生活。

  装病的那个男生,就给陈舟提了个醒,多陪陪孩子。

  今天接了陈桃桃,爷俩一起去买的菜。

  虽然不是出去玩,但也算丰富一下亲子活动的品类。

  跟店铺经营是一个道理。

  路上,小丫头兴致勃勃地分享着幼儿园里的趣事——

  她们最近合了大班,认识了好多新的小朋友,但还是李老师带她。

首节 上一节 103/1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