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 第261节

  “主战坦克对轰,谁都很难击穿对方的正面装甲。”

  “所以在防护这块,我们更多的考虑了主动式防御。”

第228章 最强主战坦克已在阵中

  “我们在车上搭载了GL06主动防御系统。”

  “这套系统由探测雷达、综合处理、发射平台和拦截弹药四部分组成。”

  “雷达发现目标和航迹确认的反应时间均在国际领先水平。”

  “研发至今各项测试中来看,直接命中率均高于九成以上。”

  这是GL06主动拦截系统的第一次公开。

  不公开则已。

  一公开就是大的。

  现场众人激动不已,对于聂老的团队更是敬意满满。

  不愧是国之大士。

  人家搞科研,总是在坚实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实事求是,从来不搞花活。

  传统坦克无非三大件,火力、动力和防护。

  既然传统防爆装甲的性能过剩,盾强于矛。

  聂老团队就没有在防护性能上钻牛角尖。

  选择更可靠的约束陶瓷复合装甲的同时。

  人家转头在天花板更高的的主动防御方面进行攻关。

  立刻就结出了丰厚的果实。

  想到这儿,赵成桓不由得伸出大拇指。

  “聂老,单单是您这么一说,我已经大概能想到这辆车的水平了。”

  聂老对自己的作品还是不甚满意:“只能说勉强拉出来测试了,具体结果怎么样,还是得高强度测试一下。”

  “正好,赵司令员您这次测试场地的规格很高。”

  “我们正好验证一下整车的强度,希望赵司令员不要手下留情。”

  赵成桓点点头:“当然,我们会按照最严苛的标准。”

  赵成桓转头,对着场地准备组一声令下。

  “采用甲种预案,测试等级拉到最大。”

  测试场地某种意义上是看人下菜碟的。

  毕竟是用用测试,各种车辆都有。

  如果用测试山猫的强度,来测试主战坦克,那不公平的。

  甲种预案,就是赵成桓准备的地狱模式。

  无论是防爆阶段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指数级提升。

  打靶阶段的标靶移动速度和伪装程度也无限接近于实战。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

  WZ-124以雷霆姿态出击。

  由于坦克履带的特性,车辆在通过复杂路段时速度稍显一般。

  但稳定性却是轮式车辆无可比拟的。

  路过炮弹坑和交叉轴时,车辆几乎如履平地。

  即使是面对布满了反坦克地雷的防爆路段,车身也未见丝毫摇晃。

  从这一点上。

  WZ145就和之前所有项目拉开了差距。

  毕竟经过多年战场模拟,约束陶瓷复合装甲已经进化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

  6发火箭弹由不同的角度发射。

  它足以击穿数百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

  这个项目在之前的轮式车辆测试时均未曾亮相。

  因为轮式车辆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

  六发火箭弹均由定位瞄准,直接飞向坦克的侧面装甲。

  主动防御系统立刻开启。

  响应时间不过0.2s。

  火箭弹在还未接触到均质钢装甲时,就已经变成碎片。

  看到这一结果。

  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但聂老并不满足,主动请求道。

  “赵司令员,让车组关闭主动防御系统,再来一轮测试。”

  赵成桓满脸佩服的点头。

  按照项目测试要求,这个环节并不存在。

  人家主动防御系统百分之百响应,就是防御成功。

  但聂老高风亮节,又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主动要求再来一轮设计。

  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品,都让人无比钦佩。

  在关闭主动防御系统之后。

  依然是六发火箭弹。

  全都命中目标,在坦克侧面的均质钢装甲上爆炸。

  但坦克只是涂装微脏而已。

  无人机测试阶段。

  8架无人机携带标准口径火箭弹,以灌顶的形式向坦克炮塔接连发射弹药。

  坦克自带的雷达系统响无比迅速。

  由于坦克车构造的原因,炮塔处是最薄弱的一环。

  所以并不能像侧面那样,硬扛攻击。

  因此主动防御系统是最好的应付手段。

  当前各国的主动防御系统,都没有公开进行过此类测试。

  但WZ145的表现无比优异。

  在经过八发火箭弹的洗礼之后,完璧归赵。

  以近乎全新的姿态来到了靶位之前。

  在武器方面,新一代主战坦克沿用了125毫米线膛炮和钨合金穿甲弹。

  性能已经经过了验证。

  尤其再加上无人炮塔的辅助,百发百中。

  “报告首长!”

  硝烟未烬之时。

  前线观测员的对讲机响起。

  “WZ-145完成测试!”

  “12发12中!”

  “总耗时27分43秒!”

  “车体各项功能正常,未受致命性损伤!”

  掌声再次响起。

  “好!特别好!”

  赵成桓终于可以将自己压抑已久的心情表达出来了。

  如果在测试之前就夸。

  多少有些不公平。

  但赵成桓作为一名装甲兵成长起来的高级指挥官。

  他只是看一眼WZ145,就知道这玩意儿的含金量。

  因此他一直在忍,忍的很难受。

  现在终于可以敞开天窗说亮话了。

  他转头看向各个参与测试的项目组。

  “同志们。”

  “聂老的项目组,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

  “大家也看到了,实测成绩接近完美。”

  “更让我感动的是,聂老的态度。”

  “他们没有一味的争取突破,而是在成熟基础上选择稳扎稳打。”

  “水滴石穿,聚沙成塔。”

  “当无数成熟的细节堆积在一起,下一代的主战坦克就不请自来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

  赵成桓觉得眼前这辆车满足了自己对于主战坦克的所有幻想。

  没有花里胡哨的概念,只有脚踏实地的地步。

  “第四代、第五代坦克。”

  “其实对我们来说一点区别都没有。”

  “因为我们不在乎坦克是第几代,只关心坦克能不能保护我们的士兵,击毁我们的敌人。”

  “无论是信息化、多功能平台化还是火力、机动和防护。”

首节 上一节 261/2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