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搞这么多科学家,你当我是阿拉丁神灯?”
魏修微微一笑:“你要相信自己,你有这个人脉。”
“我是有人脉,我没有龙脉我的哥!”
魏修也知道担子有些重,但他有尚方宝剑。
“别怕,老总跟我说了会支援人才,你尽管干就是了。”
当初胜利防务成立的时候,老总开过空头支票。
全国范围内的人才随便挑。
老总也许当初只是说说而已。
但魏修是认真的。
有了魏修的保证,龚鞠勉强觉得自己能干,但难度很大。
秦熙也觉得找这么大规模的人才有点难度。
但术业有专攻,她没有过分焦虑。
他只是好奇,这么大的摊子,到底是什么项目?
“又是混动,又是相控阵,还有无人飞控啥的。”
“如果这些技术给集于一身……”
“难道说我们要搞盾舰?”
第214章 新能源相控阵坦克
上级交代的任务肯定是具象化的项目研究,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研究。
因此胜利防务的使命是有实物参考的。
放眼军备界。
能够全部涵盖这23个技术领域的装备,真的不多。
飞机什么的,用不到混动系统。
火炮什么的,用不到相控阵。
单兵装备就更不用说了。
算来算去,秦熙觉得也只有海军的武器比较贴谱。
毕竟舰船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集合体。
这其中,以盾舰和航母最为突出。
航母肯定是要排除的。
如果胜利防务能独立造出航母,那他们真的可以拥兵自重了。
那剩下的,只有盾舰,也就是驱逐舰了。
可听到秦熙的疑问。
魏修一副地铁老人手机脸。
“我们胜利防务连个水池都没有。”
“造盾舰?”
秦熙嘟着嘴:“那不然嘞,还有啥项目能用到这么多的设计室?”
“陆战,坦克。”
魏修说的掷地有声。
可听的人全都迷糊了。
不少人都在用手指抠自己的耳朵,怀疑自己的听觉有问题。
你整二十几个设计室,天上地下的。
你跟我说要造坦克?
谁家坦克需要无人飞控啊领导?
你这些技术出现在他坦克上。
不觉得突兀吗?
不觉得离谱吗?
龚鞠越想越迷糊:“等会昂,混动系统,也就是说……新能源坦克?”
“是的,静音环保,我们得跟上时代。”
魏修风轻云淡。
“目前初步设想是混动,如果后期核聚变技术成熟,可以考虑纯电。”
“那相控阵雷达呢?”
魏修解释道。
“按照我的理解,歼击坦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新时代的坦克,应该更像是一个披着轻质装甲的服务器。”
“所以我们这个项目要彻底放弃甲弹对抗,拥抱信火一体。”
魏修都算是说的保守了。
他怕步自跨的太大,其他人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都什么年代了?
还在玩传统坦克?
龚鞠继续追问“那AR呢?”
魏修:“瞄准系统。”
“你想啊,咱们坦克兵带个头盔。”
“指哪儿打哪儿,不香吗?”
秦熙也有些绷不住了:“那无人控制是什么鬼?”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
“新时代的坦克,肯定是一专多能。”
“讲道理,人家新能源车都配无人机了。”
“我们新能源坦克配两架无人机怎么了?”
会议室里传出了长久的沉默。
所有人的cpu都在极速的运转,有点烧。
这23项技术集合在一起,会攒出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按照魏修的想法。
坦克不是用来打歼灭的,而是用来跑视野的。
兼具侦察,火力支援,信息分拣,防空反导,完全就是一个多功能平台。
以前战场上背着天线包的那个通讯兵,现在改坦克了。
最涩的是,他依然具备了歼灭能力。
一架纯智能新能源相控阵坦克出现在装甲部队,
装甲兵不得全部香麻了?
‘班长,我的瞄准经理怎么有框啊?’
‘班长,我这个炮管怎么会自动射击啊?’
‘班长,什么叫我们的坦克是指挥部啊?’
‘班长,你怎么转起来了啊?’
经过三分钟的沉默,十分钟的卧槽和三十分钟的叽叽喳喳。
秦熙看向了魏修,眼神都快拉丝了。
“魏总描述的蓝图,确实很美好。”
“而且我觉得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
“上级成立胜利防务,是有深意的。”
“上级需要我们为将来的军武做奠基。”
“所以我觉得,我们想的远一些,也是合理的。”
当初秦熙被调过来的时候,多少了解过一些肩上的使命。
胜利防务是要为军事装备打开缺口的。
更直白点说,胜利防务忘得就是科幻,
他们不需要那些脚踏实地的装备,需要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如果从概念上出发,魏修的蓝图不失为一个好方案。
龚鞠也深思熟虑了一番。
“技术上我不太懂。”
“但逻辑我明白。”
“我们胜利防务就是要造不一样的东西。”
“魏总的这个理念很超前,我想大约领先了十年左右。”
“假如我们用三五年的时间,拿出一个方案,我们就领先了同行业者五到七年。”
像这种极其复杂,极其大胆的设计。
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他兄弟单位也好,其他国家爱也好。
时不时都会有类似的概念或者ppt流出。
但不一样的。
别人的ppt是真的ppt。
也许是一个工程师临死前的幻想,也许是一个不经意间冒出的idea。
他们只是将这个idea具现到了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