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 第242节

  虽然工作证上只写着个处长。

  但人家是中央直属部门的,金贵着呢。

  到了地方上,比市长的含金量还要高。

  “怎么说?”

  “你们国安已经介入了。”

  “难道说卫光真有军工的事儿?”

  孔祥林言简意赅:“有。”

  王耀光立刻竖起大拇指:“那还是你们的效率高啊!”

  广告刚发出来,国安就出动了。

  卫光真的踢到铁板了。

  但孔祥林还有后半句话。

  “我们介入,并不是来调查人家的。”

  “今天卫光有重要会议召开。”

  “我们国安十七局负责安保,给人家站岗。”

  王耀光愣了。

  孔祥林说的每一句个字他都认识。

  但是连在在一起,他就不会了。

  国安?给人站岗?

  这可是国安啊!

  刚才人家两个人,三下五除二就干翻了自己的六个人,衣角都没有脏。

  现在王耀光才后知后觉。

  那俩机器人一定是训练有素的干警。

  放在部队上,高低也是兵王的那种。

  就这种人,给卫光站岗?

  王耀光还搞不明白呢。

  他感觉到自己后背一阵发凉。

  孔祥林如刀一般的目光扫射到了王耀光的身上。

  “王局,请教你一个问题。”

  王耀光有些愣神:“您…说。”

  “卫光渔具发那条军工品质的微博,不到24小时,贵局的执法速度够快的。”

  孔祥林夹枪带棒,阴阳怪气。

  卫光厂区内正在召开一场高规格的会议。

  而孔祥林接到上级指派,负责卫光渔具的保密审查和隐患排除。

  王耀光的上门就是隐患。

  对于地方部门执法部门来说,查案不稀奇。

  但是人家前脚刚发微博,后脚执法部门就上门。

  这就有点离谱了。

  尤其市监局又不是强力执法部门。

  企业违规也不是什么紧迫的案子,根本不可能案发就查。

  孔祥林作为国安的干将,脑子转的比转转回收手机都快。

  这里头一定有什么猫腻。

  “孔处长,我们也是接到了群众举报。”

  “但既然是个误会,我也就放心了。”

  “您忙您的,我们先走了。”

  王耀光也不是傻子,能看出现场的风向,想一走了之。

  孔祥林像鬼一样闪身到王耀光的面前。

  “王局长,热心群众是谁?”

  王耀光有些难堪。

  总不能说热心群众是自己的小舅子吧?

  “这不好吧?我们不好透露举报者的信息。”

  孔祥林已经猜出了个大概。

  卫光八成是在行业内树立了敌人。

  所以才会被放大镜级别的监视。

  稍微有一点破绽,执法部门就上门了。

  王耀光和举报者肯定有利益输送的关系。

  不过这不是孔祥林关心的。

  他关心的是谁在攻击卫光。

  因为领导给他交代的很清楚。

  要给卫光保驾护航。

  像这种不正当的竞争,也是潜在的威胁之一。

  “王局,谁举报的你不说,我们国安也能知道。”

  “劝你一句,别太过分了。”

  “你想在卫海市正常工作,就免不了和卫光渔具打交道。”

  “我们领导现在正在和卫光渔具的人开会。”

  “你知道我把这件事上报,会有什么后果吗?”

  王耀光的喉结都在颤抖:“知知……道。”

  “那就好,不送了!”

  王耀光像臭狗一样耷拉着脑袋回到了自己车上。

  孔祥林虽然没有说一句狠话。

  但字里行间都是震慑。

  伤害性很大,侮辱性也很强。

  王耀光想破脑袋,就不知道卫光渔具到底怎么了?

  他们的祖坟是冒青烟了吗?

  就在王耀光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徐刚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喂,姐夫,查的怎么样?”

  王耀光快气炸了:“你他妈不要给我惹祸了!我没你这个小舅子。”

  徐刚人也懵了:“不是姐夫,咋了?”

  “你给我离卫光渔具远一点,你再找人家麻烦,我立刻和你姐离婚!”

第211章 谁说陆战不需要航空?

  “我们卫光渔具蹭一下热度,用军工品质做下宣传,诸位应该没意见吧?”

  魏修面对一旁科工委和商务部领导为主心骨的代表团,如是先斩后奏。

  同不同意的,反正我微博已经发了。

  就是通知你们一下子。

  “当然,帮卫光作答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郑宇智代表考察团做了表态。

  这一次,他代表的规模更高。

  前次,他只代表学术层面。

  但经过初步调研之后,他向上级发送了初步报告。

  上级也立刻开会讨论了卫光的情况,并且做出决策,派产业方面的人下来洽谈。

  其中分量最重的。

  当属坐在郑宇智身边的赵国强了。

  他是华科投资的管理人。

  说华科投资,可能有人不理解,

  但换个名字——大基金,就能家喻户晓了。

  这是国家为了高新技术产业专门成立的投资基金,由财政部和国有各大银行出资成立。

  无限子弹,不求回报。

  目的也只有头一个——尽快补齐短板产业。

  华科投资进入的行业都是集成电路这些高新产业,扶持的都是龙芯这些大厂。

  像卫光这样的小厂,尤其是这种民用产品小厂,他们是第一次接触。

  即便如此,赵国强依然给足了尊重。

  “魏总,我是连夜从首都赶回来的。”

  “科工委和总部首长都对你们公司十分重视。”

  “指示我们要尽快尽好的与贵司达成深度合作。”

  魏修试探着问道:“多深算深?”

  一句话给赵国强问的有点懵。

  说话太直接了。

首节 上一节 242/2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