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智笑着点点头:“这点我们知道。”
国安和科工委的保密部门已经把卫光查了个底朝天。
要是有违规行为。
郑宇智比陈涛先知道。
相比陈涛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郑宇智的状态很放松。
他指了指厂区内的两座雕像。
“这二位是?”
陈涛哪有心情扯这个。
但人家发问了,自己又不好推脱。
只能如丧考妣的介绍。
“右边这位是我父亲,公司的创始人,前几年去世了。”
郑宇智地点点头,看向左边做工较新的雕像。
“左边的这位呢?也去世了吗?”
“不不不!”
陈涛连忙摆手。
“左边这位是我们公司的恩人,活的好好的。”
郑宇智一时不解:“恩人?”
“是的,在我们公司最艰难的时候,人家带着技术和资金不求回报的投资。”
“所以我想着给恩公竖一个半身像。”
“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郑宇智点点头:“那我就了解了。”
郑宇智指向自己身后的人群。
“我介绍一下吧。”
“这位是西研院的吴院长。”
“这位是中航集团的叶总工。”
“这位是应用化学中心的胡主任。”
“这位是……”
郑宇智一连介绍了好几位。
全都是业界大拿,鬓角斑白。
陈涛也是会找规律的。
他在这些人身上看到了共同点。
这些人所工作的单位,都是复合材料界的中流砥柱。
要么是上游研究所,要么是下游应用。
想到这儿,他怀着疑问抬头:“这么说来,各位领导是为了碳纤维来的?”
“是这样的。”
郑宇智语重心长。
“我们基本上都是从事碳纤维行业的研发和生产工作的。”
“陈总也算是这个行业里的人。”
“你也知道,这个行业我们国家起步晚,存在被卡脖子的现象。”
陈涛一脸惊讶:“是吗?”
郑宇智:“不是吗?你们做鱼竿,也要用到碳纤维,难道你们不被卡脖子吗?”
陈涛:“卡倒是卡的,前几年我爹就是因为这个被卡死的。”
回忆起往昔。
陈涛有些失落。
卫光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
他爹陈光接手了一家过硬的玻璃纤维工厂,然后进行了民营化改革。
老陈头是有远见的。
看到了国内渔具市场的潜在效益,于是大手一挥,决定将工厂的方向全面转型。
很快,他的付出就得到了回报。
两千年初,卫光渔具就成为了国内第一大鱼竿厂。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也在迭代。
玻璃纤维已经满足不了鱼竿的需求了。
于是老陈头到处跑技术,好不容易从东丽买来了一条报废的生产线,做出了国内第一支碳纤维鱼竿。
“我们做碳纤维的鱼竿的时候,国内外技术存在明显的代差。”
“我爹寻思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一定要自研。”
“但那些国外大厂都不出让技术和设备。”
“我们只能摸索,前几年挣的钱,都被投进实验室了。”
“我爹也因为久久没突破,心梗走了。”
陈涛说着说着,抬起头看向郑宇村。
“当时我以为只有我们被卡,没想到你们也被卡了。”
“咋不卡呢?”
郑宇智暗自神伤。
他自己的主业就是材料学。
从一开始的钛64,再到后来的碳纤维,全都是国外领先。
从郑宇智进入国防口工作开始,他印象中自己就在翻大山,一座又一座。
很长一段时间。
航空口的工作动力都来自于与怨气,能养活邪剑仙的那种。
身后的那些专家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的岁数比郑宇村大二十多岁,也就多了二十多年的屈辱。
吴迪回想起行业内的情况,一把辛酸泪。
“国外产业化的时候,国内的技术才刚萌芽。7511会议之后,统筹规划了500万元,搞了五个技术攻关组,后续六年又追加了2600万投资,终于有碳纤维原丝和长丝的生产能力,能满足一定国防需求。”
“可是同时我们放眼外边,人家的技术也在突飞猛进。”
“我们看似有进展,实则和人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叶鹏飞听到这话,也想起了自己参加工作的那一年。
“当时我还在西工大材料所,刚毕业。”
“上面的政策是造不如买。”
“而且还有巴黎统筹条约在那儿限制,国外不出售技术,也不转让设备。”
“我们单位当时想着钻空子,从国外弄回来一台设备,结果到手还不能用。”
“上面领导也因为这个事儿搞得心里没底,不敢加大投入。”
郑宇智连连点头:“这个事儿我听说过。”
“当时我们想把su27国产化。”
“结果整个项目都卡在了复合材料这一关。”
陈涛听着这几位的牢骚。
他们被卡的这些年的经历,和自家厂子一模一样。
今天是什么鬼?
“各位领导,你们把我厂子封了,不能只是为了诉苦吧?”
第203章 给空军用
差点被他们给带进去。
今天这个局面让陈涛感到无比困惑。
又是审查,又是封存。
结果来的都是技术性官员,语气还都很和蔼。
你说我要犯了错,你给我来个痛快的。
你这唱红脸唱白脸的谁受得了?
可郑宇智依然没有说明来意,只是提出了要去库存车间看看的请求。
陈涛哪儿敢说什么,只能带着他们来到车间。
卫光厂区的面积很大,需要搭乘园内摆渡车才能到达。
因为审查的关系,今天工厂接近停摆,工人们一大半都没上班,所以不是很忙的样子。
但一路看下来。
专家们可以确定,卫光的产能不是开玩笑的。
每一台机器都磨得锃光瓦亮,一尘不染。
这肯定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的结果。
但郑宇智注意到,眼前这间车间和之前的都不太一样。
设备上布满了厚厚的尘土,厂房也有些老旧。
像是好几年不转动的样子。
陈涛也看出了大家的疑惑。
拍拍设备上的尘土,感慨道。
“这是我爹当年在小日子那里买来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