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2万的吨的船是小舢板,属于装逼未遂。
说11万吨的船是小舢板,这是正经八百的人前显圣。
装得好,好看爱看多装!
当众人走下直升机飞机。
那艘两万余吨的海上巨岛进入镜头的时候。
弹幕才真正的明白什么叫做压迫感。
镜头焦距扯冒烟了也拍不到船只的全貌。
‘鬼鬼,就看到一堵墙。’
‘拿镜头的人走远点啊。’
‘摄影师都快退到城区去了。’
‘大船是这样的,离近看就是墙。’
‘不对啊,我看官媒放的十几吨的船的都很小。’
‘官媒那都是摄影奇才,一百万吨的船也能拍出玩具既视感。’
‘笑不活了,好一个余啊!’
‘魏哥是懂数学的。’
‘讲道理,官媒的镜头+魏哥的嘴,天下无敌了。’
‘战忽大业后继有人了。’
在弹幕的声声卧槽之中。
魏修已经带人登上了鲁临渔的甲板。
从外观上来看,这艘船稍显破旧。
魏修说的没错,这是一艘改装过的老船,甲板上还有补漆的痕迹。
但甲板上的所有设施均已经移除。
甲板也变成了纯平面,船身两侧还有两个舰岛。
“怎么说?你这还是个双舰岛设计?”
魏修惭愧的点头:“没办法,水平有限,能力不足,只能改成双舰岛了,
姜福元和赵总工这些科研口的人被滋的喘不过气来。
他们虽然不是海军装备的专家,但多少都了解过一些。
双舰岛对于航母来说,确实有些落后。
因为航母的甲板寸土寸金。
一切设计前提,都是以满足起飞更多飞机为核心。
但眼前这艘船,按照魏修所说的用途。
它是一艘消防船。
合理推断,这艘船日后的起降主力,应该是以B-3为主的无人消防机和直升机。
如此一来,这艘船的定位更贴近两栖攻击舰或者轻型航母。
“如果按照两攻或者轻型航母的定义,双舰岛可能是当下最先进的技术了。”
姜福元联想到了日前海军下水的两攻,细思极恐。
那艘船也是双舰岛,具有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第一个舰岛负责舰船导航和防御。
另一个负责无人机的起降和调度。
这种分工赋予了舰船在面对复杂任务时更高的灵活性和专注度。
在未来以无人机为主要载体的情况下。
双舰岛设计必定是大势所趋。
“魏教授,您的技术可一点都不落后啊!”
赵总工由衷感叹。
“就这个双舰岛的设计逻辑。”
“沪东船厂刚玩明白,你就直接用上了。”
“你这属于走在时代的前沿了。”
第115章 上辈子解救银河系了?
“会说你就多说点。”
魏修心说还是文化人说话舒服。
转头看向黄瀚。
“不像某些领导同志,除了阴阳怪气就是脏话。”
黄瀚:“????”
我那是脏话吗?
我那是太惊讶了。
经过两位总工的一唱一和,黄瀚算是了解了。
魏修所谓的消防船,战力已经直逼正在下水的076了。
不过想想也是。
体量上,这艘船还比076大一些。
肯定是能装的。
目测甲板上能有十七八个停机位。
足以停放包括大型战斗机和直升机在内的大部分机型。
而这艘船和航母的最大不同是它的肚子更大。
类似076的两攻这样设计是因为要装载更多的登陆设备。
比如坦克和两栖战车之类的。
可鲁临渔是一艘消防船。
黄瀚觉得这艘船的甲板可能是最不值得惊讶的。
按照魏修一贯的手笔。
这个巨大的船腹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黄瀚警惕的转过头。
“你这船包民用吗?船上是不是有武器?”
魏修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让沈豹带着人进入驾驶位置。
“说来话长,先开出船,路上慢慢说。”
“慢了,我怕接不到B-3。”
事已至此,所有人都翘首以盼。
这船完全具备了航行能力,拿出去溜一圈,最能体现它的性能。
于是在黄瀚的默许之下。
工作人员开始解缆离港。
【交管你好,这里是鲁临渔1402,13号泊位,我船已做好准备,请求离港!】
由于青山港航道条件好,再加上鲁临渔是国内船只。
并不需要引水,可以自停自离。
只需要向交管报备一声,等待人家协调好航道放行即可。
按理说,这是正常请求。
交管却第一时间驳回了离港请求。
【鲁临渔1402,交管叫。】
【根据海事局发布的禁航通知,我港口外5海里外围有重大军事活动。】
【一切船只暂时不得离港,离港时间等待通知!】
海事局此刻也是忙的焦头烂额。
自从接到青龙战区的演习通报之后,他们就一直在协调业务。
不但要管控在港船只,还需要呼叫已经离港的船只。
因为演习事出匆忙。
有很多船已经先前离港,进入了演习区域。
可青龙战区一再嘱咐,这一次是实弹演习,务必要保持海域清爽。
所以在人家没有下达指令之前,一条船都不能放过。
大部分船只对于海事的决定都很尊重。
交管刚刚放下无线电。
鲁临渔传来回电。
【交管,这里是鲁临渔1402,我船有紧急任务,务必出港,请放行!】
交管听完先是一愣。
随后摆出一副就你能的表情。
说的清清楚楚,是军事活动,没有可转圜的余地。
人家十几艘大船,都在港口摁着呢。
语气还这么横!
你当港口是清晨四点的马路,随便过呢?
再说了,你叫鲁临渔。
一渔船,能有什么紧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