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第50节

  王盛先下车,轻声对韩三坪说:“韩叔,玩累了,刚睡着。”

  韩三坪点点头,脸上带着一丝为人父的柔和,他拉开后车门,看到女儿枕着李晓冉的大腿,睡得正香,倒是没说什么。

  “我来吧。”

  王盛探身进去,小心地将韩佳女抱了出来。

  小丫头咕哝了一声,在王盛怀里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继续睡。

  李晓冉也跟着下了车,有些拘谨地向韩三坪问好:“韩叔叔。”

  她看王盛这么称呼韩三坪,她也就这样跟着称呼了。

  应该是王盛谈的女朋友。

  “你好。”韩三坪对她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目光便又回到女儿身上。

  王盛抱着韩佳女,跟着韩三坪上楼,轻轻把她放在卧室的小床上,然后细心地给女儿盖好薄毯子。

  “韩叔,那我先走了?”王盛低声告辞。

  “今天辛苦你了。”韩三坪语气温和道。

  “不辛苦,佳女蛮乖的。”

  王盛笑笑,退出了韩家。

  ……

  下楼回到车上。

  坐到后排。

  和韩佳女高强度交流一天,累惨了的李晓冉,挽住王盛的手臂,脑袋枕在王盛的肩膀上,昏昏欲睡。

  王盛对杨师傅说:“杨师傅,再辛苦一下,送我们去无名居。”

  “没问题,王总。”

  车子再次启动,驶离北影厂。

  李晓冉语气慵懒的地问:“晚上还要见谁呀?看你挺重视的。”

  “嗯,约了赵苯山和郭大老师谈点事。”王盛靠着椅背,稍微松了松领口。

  “赵苯山?郭大?”李晓冉眼睛一亮,瞬间恢复了神采:“是今年春晚演《三鞭子》、《机器人趣话》的那两位老师吗?”

  “对。”

  王盛继续道:“还记得我昨天跟你说的那个电视剧项目吧?我打算让赵苯山老师出演核心角色。”

  “哇……”

  李晓冉小声惊叹,觉得王盛的圈子和她接触的仿佛是两个世界。

  她原本觉得自己能接到《保镖之翡翠娃娃》已经算迈进圈了,但王盛谈笑间接触的,已是春晚级别的喜剧大腕。

  这让她更加确信,紧紧抓住身边这个男人是多么正确的事。

  ……

  傍晚六点五十出头。

  桑塔纳停在了无名居门口。

  王盛和李晓冉在服务生的引导下,走向预订好的包间。

  推开门,只见赵苯山和郭大已经到了,正坐在饭桌旁的椅子上喝着茶,聊得颇为热络,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显然彼此很熟悉。

  见到王盛进来,两人立刻停下话头,站起身迎了过来。

  “王总!久仰久仰!”赵苯山率先伸出手,笑容热情而朴实,带着点东北口音。

  眼下,老赵的实力和影响力尚未到达顶峰,那句广为流传的‘过了山海关,有事找苯山’,还没诞生。

  “王总真是年轻有为!”说话带着老秦人口音的郭大,也笑着伸出了手。

  老郭目前在小品领域的影响力,和老赵不相上下,都被称为继老陈老朱之后的第二代‘小品王’,只是风格地域不同,分别代表着西北圈、东北圈。

  “两位老师太客气了,是我久仰您二位的大名才对。”

  王盛快走两步,双手握住赵苯山的手,接着又和郭大握了握手:“非常感谢二位赏光。”

  “这位是李晓冉李小姐。”王盛简单介绍了一下身旁的李晓冉。

  “两位老师好。”李晓冉忙微微鞠躬问好,显得有些乖巧。

  “哎呦,这姑娘真俊呐!”赵苯山笑着夸赞。

  郭大也笑着点头附和。

  寒暄过后,四人分宾主落座。

  服务生开始有序地上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越发融洽。

  王盛这才切入正题,将《家和万事兴》的剧本大纲和贺岁剧的构想详细说了一遍。

  “所以,这个姥爷的角色,非赵老师您莫属。

  那种底层小人物的智慧、倔强和对亲人深沉的爱,只有您能演出那个味儿来。”

  王盛说得诚恳,接着又道:“郭老师,您的语言风格,和赵老师的语言风格,有强烈反差,很容易出喜剧效果,亲家这个角色,只有您能驾驭的住。”

  赵苯山和郭大听得认真,不时交换一下眼神。

  赵苯山沉吟片刻,开口道:“王总,不瞒您说,这本子挺有意思,热闹,也接地气。

  贺岁剧这想法也好,过年嘛,大家就图个乐呵。能跟北影厂、跟王总您合作,我是求之不得。”

  郭大也点头:“是啊,王总年轻有为,思路活泛。这项目我看行。”

  对于他们这样的春晚喜剧大腕而言,主流的影视资源其实也是比较稀缺的。

  赵苯山今年才客串了张亿某的《有话好好说》。

  郭达因为形象原因,接触到的影视资源也不多。

  王盛又和赵苯山、郭达聊了聊档期。

  两人目前都在筹备明年,也就是1997年的春晚作品,所以这段时间正好在京城。

  听王盛说九月中旬开机,半个月左右就能拍完,赵苯山和郭大思考了下,便答应了下来。

  “二位老师既然同意,那我就放心了。”王盛举起酒杯:“具体合同细节,明天我让公司和二位老师的经纪人对接。预祝我们合作愉快,拍一部老百姓过年都爱看的戏!”

  “合作愉快!”

  赵苯山和郭大也高兴地举杯。

  杯盏交错间,王盛笑容深邃。

  他力邀赵苯山,看中的不仅是其无可替代的喜剧天赋和观众缘,更深层的,是想引入含有东北文化基因的影视作品,来对冲含有京圈文化基因的影视作品。

  含有京圈文化基因的影视作品,传播范围很受限制,与之相比,含有东北文化基因的影视作品传播范围要更广阔一些。

  偏文艺点的形容就是,京圈文化是深井,精深而专注;东北文化是长河,奔流而广泛。

  未来三十年文艺创作看东北,真不只是说说,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

第61章:我不道啊

  无名居的包间内,酒酣耳热。

  王盛放下酒杯,随意地提起道:“赵老师,还有个角色,我觉得也特别出彩。就是那个女婿,有点大男子主义但心眼不坏的老板。您觉得……范炜老师合适不?”

  赵苯山闻言,心中了然,捧着王盛说道:“嘿!王总,您这眼光真是毒!范炜啊?太合适了!那脑袋,那身板,天生就是当老板的料!”

  他说着自己先乐了,语气里带着对老友的熟稔和肯定:“没问题,这事包我身上,我回头就给他打电话。他最近正好也在京城琢磨本子呢,一听是北影厂的项目,又是王总您组的局,保准乐意!”

  郭大也笑着点头:“范炜是个好演员,认真,较劲,演啥像啥。”

  “那就太好了。”

  王盛笑着举杯:“有诸位老师鼎力相助,咱们这戏,想不成都难!”

  又聊了些圈内的闲话趣闻,交流了对当下电视剧市场的一些看法,气氛越发融洽。

  ……

  一个小时后,差不多喝到位的一行人走出无名居,夏夜的凉风一吹,酒意又浓了不少。

  桑塔纳已经等在门口。

  “赵老师,郭老师,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具体细节,明天我让公司的人联系二位。”王盛分别与两人握手。

  “好嘞!王总您慢走!”赵苯山笑容满面。

  “王总放心,我们等信儿。”郭大也点头。

  王盛和李晓冉上了车。

  黑色的桑塔纳驶入夜色。

  赵苯山和郭大站在路边,看着车尾灯消失在前方路口。

  郭大摸出烟,递给赵苯山一根,自己也点上,深吸一口,吐出烟雾,缓缓道:“苯山,这位王总,年纪轻轻,能量不小啊。说话办事,滴水不漏,根本不像是一个才十九岁的小伙子。”

  赵苯山眯着眼,看着车流,点了点头:“嗯呐,是个人物。咱们这一行,说到底,得先吃饱饭,然后才能谈艺术。跟他合作,我看行,结交个朋友也是不错的。”

  “是啊。”

  郭大感慨道:“而且他选演员的眼光确实独到。刚才他说的那贺岁剧的想法,我觉得有搞头。过年嘛,谁不想看点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

  “后续再看。走,老郭,我让司机送你回去。”

  成名赚到钱后,赵苯山专门在京城置办了车房,他一年中,有不少时间要待在京城。

  “那就麻烦你了。”

  “小事。”

  ……

  桑塔纳后座,李晓冉依偎在王盛身边,抱着他的胳膊,手指无意识地在他手臂上画着圈。

  王盛掏出那部诺基亚2110,拨通了家里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才被接起,传来母亲张秀兰的声音:“喂?哪位?”

  “妈,是我。”

  “又不回来了呗?”

  张秀兰语气随意道。

  “嗯呢。”

  “注意安全,挂了,别耽误我看电视剧。”

  李晓冉这时凑近了些,几乎贴着王盛耳朵,小声问:“阿姨……没说什么吧?”

首节 上一节 50/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