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第130节

  王盛面带微笑,从容地朝两侧挥手示意,随即绅士地转过身,向车内伸出手。

  一只戴着精致腕表、肌肤白皙的手轻轻搭在他的掌心。

  紧接着,李晓冉优雅地探身而出。

  她今晚显然是经过精心打扮,一身香槟色的单肩长裙,勾勒出姣好的身材曲线,裙摆轻盈摇曳。

  妆容清丽,唇色是温柔的豆沙粉,长发挽起,露出修长的脖颈和漂亮的锁骨,耳垂上点缀着小巧的钻石耳钉,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

  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甜美笑容,亲昵地挽住王盛的手臂。

  “李晓冉!是薇薇!”

  “晓冉好美啊!”

  “也太白了!”

  两人并肩走上红毯,男才女貌,瞬间成为了全场焦点。

  媒体镜头疯狂对准他们,学生们兴奋地呐喊。

  李晓冉不时微微侧身,配合拍照,仪态万方,显然很享受这种备受瞩目的时刻。

  王盛则显得更为内敛,步伐稳健,目光平静地扫过热情的年轻面孔,偶尔低声与李晓冉交流一句,引得她掩嘴轻笑,画面和谐养眼。

  走完红毯,在签名板前留下名字后,两人被工作人员引向内场休息室。

  韩三坪已经先到了,正与几位电影学院的教授和组委会负责人寒暄。

  见到王盛,韩三坪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招手让他过去。

  “韩厂长。”

  王盛带着李晓冉走过去。

  “来了就好。”韩三坪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不高,却带着分量:“今晚这个场合,来的都是未来中国电影的观众和潜在的生力军。大学生们的认可,有时候比那些老学究的评语更有价值。《30天》是商业成功,但在这里拿到肯定,意义不同。你明白吗?”

  王盛点头:“明白,贴近年轻观众,塑造品牌形象。”

  “嗯。”韩三坪看了一眼光彩照人的李晓冉,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晓冉今天状态不错,很好。”

  李晓冉甜甜一笑:“谢谢韩厂长。”

  韩三坪又压低声音对王盛道:“周星星那边确定来不了,你们就是《30天》剧组的门面。待会儿颁奖,放松点,大学生们的奖项,要稍微纯粹些。”

  王盛会意,韩三坪特意嘱咐他来“撑场面”,不仅仅是露个脸,更是要借助他和《30天》目前的高人气,巩固北影厂和盛影传媒在年轻一代心中的地位,将商业成功转化为更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这个“最佳导演”的提名,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既是表彰,也是互相需要。

  颁奖典礼在百年讲堂的主会场正式开始。

  会场内座无虚席,充满了年轻学子的蓬勃朝气。

  主持人是北广的知名学生主持,风格轻松活泼。

  一个个奖项依次颁出,纪录片、艺术探索奖……每当有热门影片或熟悉的面孔上台,台下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很快,来到了最佳女主角的角逐。

  大屏幕上依次播放着提名片段,当放到《30天》中,李晓冉饰演的林薇薇在以为丈夫彻底忘记自己、于雨中独自啜泣,却又在对方无意识的关心中破涕为笑的复杂表情特写时,台下响起了不小的共鸣声。

  颁奖嘉宾是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他拆开信封,念出了名字:

  “获得第五届京城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是——《30天》,李晓冉!恭喜!”

  “啊!”李晓冉瞬间捂住了嘴,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她下意识地紧紧抓住旁边王盛的手。

  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全场掌声雷动。

  王盛微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上台。

  李晓冉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裙摆,在追光灯和所有人的注视下,步履有些轻飘却又极力保持镇定地走上了舞台。

  从老艺术家手中接过那座造型别致、寓意“放飞梦想”的透明奖杯时,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谢谢!谢谢大学生电影节,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谢谢同学们!”她对着话筒,声音因激动而略带哽咽,但笑容灿烂得晃眼:“我真的……太意外,太开心了!”

  她顿了顿,目光看向台下的王盛:“感谢韩三坪厂长,感谢北影厂,感谢紫禁城影业……更要感谢《30天》剧组所有的台前幕后工作人员,感谢……感谢我们的导演王盛!”

  镜头适时给到王盛,他坐在台下,微笑着为她鼓掌。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最佳女主角,”李晓冉举起奖杯,眼中泪光闪烁,却笑得无比甜美:“我会永远记住今天,记住在大学校园里拿到这个奖的时刻!谢谢大家对我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

  她的获奖感言真诚而感性,带着少女般的雀跃,很好地契合了大学生电影节的氛围,赢得了台下年轻人们善意的笑声和更热烈的掌声。

  看着她捧着奖杯,像只快乐的小鸟一样走下台,王盛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

  他当然知道这个奖项的“水分”,大学生电影节的评选机制相对单纯,竞争激烈程度和权威性无法与金鸡、百花相比,更多是带有鼓励和人气性质。

  但看到李晓冉那发自内心的开心,他觉得这趟来得值了。

  至于“水后”之类的议论?

  谁在乎呢。

  开心就好。

  紧接着,最佳导演奖揭晓。

  “获得第五届京城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是——”颁奖嘉宾故意拖长了音调,吊足了胃口,最终高声宣布:“《30天》,王盛!恭喜王导!”

  台下瞬间爆发出今晚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尤其是来自京城电影学院和周边高校的学生们,几乎是在用嗓门表达着对这位年轻学(传)长(奇)的支持与崇拜。

  王盛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起身,从容不迫地整理了一下西装,迈步上台。

  他的获奖感言则显得沉稳许多:

  “谢谢大学生电影节,谢谢各位同学和评委的厚爱。”他站在话筒前,气度沉静:“《30天》是一部尝试用轻松的方式探讨都市情感和记忆的电影。能得到最富有活力、最具批判精神也最懂流行文化的大学生们认可,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他目光扫过台下年轻的面孔:“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但更是与观众,特别是与年轻观众沟通的桥梁。感谢我的团队,感谢所有为这部电影付出的人。特别感谢我的女主角李晓冉,她的演绎为电影增添了不可或缺的光彩。也感谢因故未能到场的周星星先生,他的专业和敬业令人敬佩。”

  “这个奖,是对我们过去尝试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未来的一种鞭策。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拍出更多能让年轻观众喜欢、能引发大家共鸣的作品。谢谢大家!”

  ……

  拿了奖的李晓冉格外兴奋。

  晚上回到住所,一夜风浪,自不必多说。

第187章:刚满十八岁

  一九九八年五月的锡城,太湖的风光尚未完全浸染夏日的酷热,空气中弥漫着水汽与草木的清新。

  锡城影视基地内,《四大名捕》剧组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中。尽管夜幕已然降临,但一些场景的夜戏才刚刚收工。

  张伯芝在一众助理和两名身形魁梧的安保人员护卫下,略显疲惫地走下剧组安排的商务车,回到下榻的酒店。

  她戴着宽大的遮阳帽和口罩,但那双灵动的眼眸和日渐娴熟的姿态,依旧能让人一眼认出。

  同组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只是偶尔投去或羡慕或复杂的目光。

  这姑娘眼下的人气,是真的高得吓人。

  有时候,即便是紧张的拍摄周期中,她也不得不向剧组请假,飞往全国各地参加商业演出或广告拍摄。

  起初,剧组里难免有些微词,毕竟谁都不希望因为主演的频繁外出而影响进度。

  但一想到张伯芝那被官方媒体背书过的“港岛励志少女”身份,尤其是她背后若隐若现的那位“盛哥”——盛影传媒和光线传媒的实际掌控者王盛,所有的抱怨便都悄无声息地咽回了肚子里。

  在这个圈子里混,谁不知道京城那位年轻“总舵主”的能量?

  他的人,自然有特殊的待遇和考量。

  执行经纪人李秀秀快步跟上张伯芝,低声交代着明天的行程安排。

  作为张伯芝经纪团队的实际日常管理者,李秀秀几乎是形影不离。

  蔡怡浓和李秀秀私下里并非没有猜测过张伯芝与王盛真正的关系。

  如此不遗余力的资源倾斜,如此强势的力捧,若说仅仅是老板对潜力艺人的欣赏,似乎有些单薄。

  那么,张伯芝会不会是王总私下里养的“金丝雀”?

  若真如此,这位如今红得发紫的港岛女孩,未来指不定哪天就成了需要小心伺候的“老板娘”之一。

  这个念头,让一心想要在王盛这艘大船上站稳脚跟、攀附上升的李秀秀,对待张伯芝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她深知,服务好张伯芝,就是间接向王盛展示自己的能力与忠诚。

  这对于渴望抓住机遇、实现阶层跃升的她而言,是难得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她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直接的“捷径”。

  因此,李秀秀对张伯芝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远超出了一个执行经纪人的本职工作。

  记者出身的她,普通话标准,逻辑清晰,便亲自担任起张伯芝的普通话老师,一字一句地帮她纠正发音、理解台词背后的情感,这也是蔡怡浓认为她堪当大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送饭送水、提醒添衣这些本该是生活助理负责的琐事,她也常常亲力亲为,力图在细节上让张伯芝感受到妥帖与安心。

  比如今天,收工已是深夜,她担心剧组统一的盒饭不合胃口或者凉了,特意让酒店厨房准备了清淡营养的粤式夜宵,亲自送到张伯芝的房间。

  “芝芝,是我,秀秀。”李秀秀轻轻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儿,房门打开,一股沐浴露的清香扑面而来。

  张伯芝显然刚洗完澡,穿着一身丝质睡袍,湿漉漉的头发包裹在干发帽里,素颜的脸庞带着几分倦意,却更显清丽。

  “秀秀姐,进来啦。”张伯芝侧身让她进来,语气带着熟稔。

  李秀秀将保温食盒放在小客厅的茶几上打开,里面是精致的虾饺、烧卖和一碗热腾腾的瑶柱白粥:“拍夜戏辛苦,吃点东西再睡,对胃好。”

  “谢谢秀秀姐,你总是这么周到。”张伯芝笑了笑,走到沙发边坐下,却没有立刻动筷,而是解开了干发帽,任由一头乌黑湿润的长发披散下来。

  “先帮你把头发吹干吧,湿着头发睡觉容易头疼。”李秀秀极其自然地拿起放在一旁的吹风机,走到张伯芝身后,动作轻柔地帮她梳理着长发,开启了吹风机的暖风档。

  嗡嗡的吹风机声中,房间里一时显得有些安静。

  张伯芝闭着眼睛,享受着这份细致的照顾。过了片刻,她忽然开口,声音在风噪中显得有些模糊:“秀秀姐,我这个月……后面还有去京城的活动安排吗?”

  李秀秀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心思电转,迅速回忆着行程表。

  作为经纪人,她需要对艺人的所有安排了如指掌。

  “有的。”她很快回答道,语气肯定:“五月三十号上午,在京城王府井的百货大楼有一个品牌活动,邀请你过去站台,大概需要表演两首歌,和粉丝互动一下。下午……暂时没有安排,可以自由活动。”

  “三十号……上午表演,下午自由……”

  张伯芝喃喃重复了一遍,紧闭的眼睫微微颤动了一下。

  李秀秀敏锐地捕捉到她语气中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一边继续吹着头发,一边状似随意地笑道:“对啊,到时候锡城这边你的戏份应该都拍得差不多了,不用急着赶回来。剧组大概要六月初回京城再拍一些戏份。”

  听到这里,张伯芝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李秀秀从镜子的反光里,看到她嘴角似乎微微向上弯起了一个极小的弧度。

  吹风机持续工作着,温暖的风流拂过发丝,带起阵阵清香。

  李秀秀不再多言,只是专注地做好手头的事。

  她很清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这位年轻的“港岛玫瑰”,心思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单纯简单。

  头发吹得七八分干,李秀秀关掉吹风机,用梳子轻轻将张伯芝柔顺亮泽的长发梳理通顺:“好了,快趁热吃吧。”

首节 上一节 130/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