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热映,詹姆斯·霍纳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今天的这一场讲座也是他要求的。
讲的正是关于他为《泰坦尼克号》配乐的经验总结。
当大家都入座之后,刘晓丽也是偷偷的坐到了最后排。
詹姆斯·霍纳开始了他的讲座。
王烈很快就发现,虽然是詹姆斯·霍纳在台上讲,但是又不仅仅是他一个人!
因为王烈发现了其他几位大佬的影子。
怎么说呢,就像是一种炫耀!
不过王烈却也乐观其成。
不怕你炫耀,就怕你藏着掖着。
王烈转头看了一眼交流团的众位。
有震惊,但更多的是兴奋。
他们不是来美国公费旅游,游山玩水的。
他们是真的想通过这一次的交流会,学到一些东西。
所以当詹姆斯·霍纳的讲座结束,进入交流环节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举起了手。
有不少老师都不是特别懂英文,但是南加大的同声传译不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交流。
詹姆斯·霍纳也是早有准备,所以面对各种提问也是对答如流。
就算有些年轻人的问题触及詹姆斯·霍纳的盲区,他也能根据他的经验巧妙的顾左而言他。
不过整体来说,这一场讲座,南加大和北电交流团,都达成了各自的目的。
而听完这场讲座之后,交流团再次回到酒店,接下来的东西方电影配乐融合交流环节,将在酒店会议室举行。
“烈哥,没什么问题吧?”
《电锯惊魂》的后半段是温子仁独立完成剪辑的,他还是有些忐忑的。
王烈拍了拍温子仁的肩膀,“James,自信一点,你很出色的!”
对于温子仁这个小弟,王烈还是很满意的。
即战力提升太快了,培养小牛就是这么爽。
酒店会议室里,众人都已就座。
南加大方面,除了巴迪·贝克和詹姆斯·霍纳,相关配乐专业的专家教授也有好几位出席。
而王烈这边,刘晓丽、温子仁、丹尼斯也来凑了个数。
布鲁诺老师亲自担任主持人,主持这一次的交流会。
会议的流程,他和王烈都碰过了,一切都非常正规。
前面的交流,在布鲁诺老师的主持下也是精彩纷呈。
而赵季平、谭盾等人的表现,也让巴迪·贝克和詹姆斯·霍纳他们很是震惊。
好在他们这一次也是有备而来,不然真就丢人了。
赵季平他们嘴上说没怎么准备,但实际上也都拿出了看家的本领。
在某些点位上的争论也很激烈。
特别是谭盾,已经开始走国际化的道路,如同一支锐箭,势不可挡。
以至于布鲁诺也不得不延长了理论交流探讨的时间。
“各位,接下来的环节是实践应用探讨,刚好我的学生麦克拍好了一部电影,还没有进行配乐,接下来我们就以这部电影为试验田,探讨怎么才能更好的融合东西方的配乐元素。”
布鲁诺老师终于把这个环节无比融洽的引了出来。
不管是南加大方面,还是北电交流团,都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那就是东西方通用的真理。
刘晓丽看向王烈的眼神已经有些崇拜了。
她可是知道事情的始末的,能让这么华美两国这么多配乐专家,为他的《电锯惊魂》讨论配乐,也就是王烈了!
既然要讨论配乐,自然要先看电影。
于是《电锯惊魂》的“首映”就在酒店的会议室里举行了。
不同的是,目前的《电锯惊魂》是没有配乐的。
大家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当第一个血腥镜头出现的时候,才知道,这竟然是一部恐怖片!
第64章 在华国都过不了审
王烈版的《电锯惊魂》就算没有添加配乐,那也是一部能吓死人的恐怖电影。
特别是对那些老外来说,有亿点点震撼!
老外就吃这套直截了当的恐怖!
但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北电交流团的老师们看着《电锯惊魂》又有不一样的触感。
于平地起惊雷,于细微见真章!
在粗犷之中,又有很多东方式的细节让人不寒而栗。
刘晓丽也是第一次看《电锯惊魂》的成片。
结果,被吓到了。
虽然里面的有些情节就是她完善的。
但是想法和画面是不一样的。
刘晓丽脸色苍白的抓着王烈的手,不敢松开。
这还是没加配乐的结果,如果加上配乐,刘晓丽不确定自己还敢不敢去看。
当最后的彩蛋无比丝滑的出现,会议室里很快就响起了掌声。
“布鲁诺,你教出了一个好学生,非常精彩的一部电影!”
巴迪·贝克已经有些意识到了。
他们很可能被布鲁诺师徒两个给利用了。
不过同为南加大人,就算被利用了,却也有一种甘之若饴的感觉。
“那么大家都讨论一下,这样一部电影,加什么样的配乐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给布鲁诺一把羽扇,他就是美国孔明。
正常情况下,这样一部新人导演的恐怖片,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华美两国的优秀配乐师讨论配乐。
詹姆斯·霍纳不管出于什么考虑,都选择了第一个开口。
“针对恐怖片来说,配乐最主要的就是要给观众制造一种不安感,所以配乐中,我们可以使用有些刺耳的金属刮擦声以及不那么和谐的钢琴音效。”
詹姆斯·霍纳的意见也是西方恐怖片常见的配乐手法。
很多场合都能用,更像是万金油。
北电代表团这边,赵季平是第一个发表意见的。
“通过刚才的观影,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是可以用配乐来凸显恐怖效果的,比如开门的时候,可以用那种年久失修的吱呀声,比如静谧空间的水滴声,脚步声,都可以营造紧张的气氛。”
詹姆斯·霍纳和赵季平的发言也正式开启了这一场实践讨论。
之前他们就交流了很多关于东西方特色配乐的融合问题,也形成了一些共识。
《电锯惊魂》的出现恰到好处。
不管是题材还是细节,都非常适合。
布鲁诺的准备非常充分,直接就推出了配乐设备,给《电锯惊魂》现场配乐。
这样的处理,也得到了大家的欢迎。
说的再多,也不如实操看看效果。
于是从头开始,为《电锯惊魂》现场添加配乐。
一开始的时候,詹姆斯·霍纳并没有太上心,提的意见也大都是西方恐怖片常用的配乐手法。
但是当北电交流团那边火力全开的时候,詹姆斯·霍纳住不住了。
《电锯惊魂》的配乐无关紧要,但他代表了南加大,他还是主动请缨的,万一被华国交流团比下去了,可就丢脸丢大了。
以后他还回不回南加大了?
所以詹姆斯·霍纳也马上认真了起来。
能得到卡梅隆的认可,给《泰坦尼克号》配乐,詹姆斯·霍纳的水平不用说。
所以认真起来的詹姆斯·霍纳很快就占据了主动。
《电锯惊魂》毕竟是好莱坞工业风格的一部恐怖片。
配乐主体还是西方恐怖片的配乐体系。
不过谭盾他们这些年轻配乐师也不想轻轻放过。
特别是谭盾他走的就是国际路线。
所以接下来讨论最激烈的就是谭盾。
谭盾想往《电锯惊魂》里添加更多的东方恐怖配乐元素。
而詹姆斯·霍纳坚持有限的融合。
布鲁诺作为主持人,不偏向任何人。
有争议就对了!
反正是交流会,有不同的意见,那就都做出来,实际比较一下。
在座的除了凑数的刘晓丽他们都是专家。
两相一比较,哪个更合适,一目了然。
双方的讨论还是很激烈的,一开始冲锋陷阵的只有詹姆斯·霍纳,但是后来巴迪·贝克也坐不住下场了。
包括南加大配乐系的教授也都纷纷建言。
这已经不是单纯给《电锯惊魂》做配乐的问题了。
这是一次文化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