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天仙妈假结婚开始 第119节

  其实关于王烈为什么放弃在好莱坞拍大片的机会,反而回国拍一部金庸武侠剧的问题。

  张津他们私下里都不止一次讨论过。

  王烈可不是好莱坞混不下去才回国的落魄导演。

  王烈可是连着几部影片大卖,最终凭借《指环王》登上全球票房第一的好莱坞大导演。

  如今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年纪轻轻就急流勇退?

  可能性不大。

  被好莱坞大佬抵制,无片可拍?

  也不像!

  分析来分析去,回国捧女儿刘艺妃出道的可能性最大!

  都是有孩子的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没有道理可言的,这也是说的通的。

  所以他们剪辑的时候,在刘艺妃饰演的王语嫣上面花的心思也是最多的。

  好在王烈拍刘艺妃的时候,就已经把王语嫣这个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了。

  原版的王语嫣是“佛”与“石”。

  是段誉心中无欲无求、完美无暇的佛像。

  是慕容复眼里视而不见、理所当然的痴石。

  而王烈却让刘艺妃版的王语嫣变成了一块璞玉。

  王语嫣通晓天下武学是被迫的天赋,是王夫人和李秋水的期望。

  在她们眼里,这是王语嫣接近慕容复的唯一途径。

  人为的“困境”,让王语嫣的身上充满悲剧的工具色彩。

  王烈让王语嫣这个人物更加的立体。

  而王语嫣的转变也是一步步发生,并不是突然的改变。

  如同现代的小女生追星,目睹偶像塌房,心中寄托幻灭。

  王语嫣也经历了这个过程。

  慕容复在王语嫣心目中的形象是一点点破灭的。

  而且王语嫣也不是在离开慕容复之后,就马上投入段誉的怀抱。

  而是慢慢的完成了王语嫣“独立人格”的塑造。

  所以王烈会给王语嫣设计“表哥,你追求的从来都是复兴大燕,而我追求的是一个能看见我的人,现在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这样的台词。

  王烈让王语嫣更加的“痛苦”,不是恋爱脑,而是看清这个世界,看清所爱之人,最终看清自己的精神痛苦。

  张大胡子他们在这一行混了这么久,自然也能看出王烈的良苦用心。

  所以他们在剪辑的时候,也是尽可能的体现王语嫣的人物弧光。

  只不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王语嫣的改变,也改变了很多人。

  所以王烈版的《天龙八部》群像属性更加的浓厚。

  就像张大胡子说的,没有一个人是脸谱化的。

  可能一开始有讨好王烈的嫌疑,但是最后他们发现,这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王烈虽然没有参与剪辑,但却引导他们完成了最恰当的剪辑。

  当《天龙八部》最终完成剪辑的时候,张津他们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于老师,王导太厉害了,还真就是每个人都有他的人物弧光的!”

  张津也是不得不叹服。

  他们这辈人都是看过金庸小说的。

  都知道《天龙八部》是怎么回事。

  金庸先生在公开场合的讲话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天龙八部》。

  王烈主导的这一部《天龙八部》,在张津他们看来是对原著还原度最高的一部。

  王烈用最直观的镜头解析了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

  “王语嫣是点睛之笔!王导对王语嫣的刻画太深刻了,我看刘艺妃极有可能凭借这个角色获奖!”

  张津和于辉互相看了一眼。

  用心良苦啊!

  包括王烈在内的导演组,看完剪辑版之后,也都是很满意。

  特别是于敏他们,因为各自负责一部分拍摄,对整体效果并不是那么了解。

  现在才发现,他们参与了一部什么样的制作!

  说是他们从事这个行业以来,拍的最好的一部电视剧也丝毫不为过。

  “王导,以后有机会,我们继续合作!”

  于敏他们纷纷“效忠”。

  王烈自然也想用熟人,所以也都答应了下来。

  “那就留着档期吧,估计再过段时间,《神雕侠侣》也会提上日程。”

  王烈是不可能让自己闲下来的,马上就会给刘艺妃叠第二层甲。

  “王导,那可就这么说定了。”

  剪辑完成的《天龙八部》很快就被送到了央视影视部。

  王烈版的《天龙八部》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央视大剧。

  全程央视影视部都是参与其中的。

  不像上辈子的张大胡子,扯着虎皮当大旗,最终只在地方台播出。

  要不是质量不错,差点就成了笑话。

  《天龙八部》送到央视影视部之后,也是很快就通过了审核。

  央视影视部的采购价格可能比不上地方卫视,50万每集的价格才够一半制作成本。

  而且制片方还拿不到央视的广告分成。

  乍一看那就是妥妥的亏本生意。

  但是央视平台影响力也不是地方卫视能比的。

  后续的二轮和多轮播出,包括延伸价值才是制片方赚钱的地方。

  央视方面确定播出时间之后,《天龙八部》的投资方就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天龙八部》的消息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也就在这个时候,王烈亲自剪辑的《天龙八部》宣传片挂上了《天龙八部》官网。

第136章 王烈王者归来

  王烈是宣传方面的大师。

  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宣传都是必不可少的。

  王烈拍《天龙八部》,4000万人民币制作成本对王烈的启明星娱乐来说并不算什么。

  但是王烈偏偏就分出去了3500万投资额。

  而现在就是那3500万份额起作用的时候。

  没有一个投资人是没用的。

  网络、楼宇、公交车站、影院……

  一夜之间,《天龙八部》就占领了华国各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而且在迅速向农村延伸。

  特别是《天龙八部》的拍摄地,浙江和云南方面也都是铆足了劲大力宣传《天龙八部》。

  王烈把所有相关的都联结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宣传矩阵。

  这就是王烈的风格,浩浩荡荡的王者之风扑面而来。

  而这种宣传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央视一套2002年的收视冠军是开年大戏《天下粮仓》,以11.58%的收视率笑傲江湖。

  2003年的收视冠军是主旋律电视剧《荣誉》,以10.8%的最高收视率后来居上。

  不过王烈版的《天龙八部》首播两集的最高收视率就达到了12.46%,平均收视率12.08%。

  《天龙八部》的收视率被送到各大电视台办公桌上的时候,很多人都沉默了。

  有太多人等着看王烈的笑话。

  毕竟王烈可是让很多人“没了面子”。

  但是这个收视率却结结实实的给了他们一巴掌。

  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有人不爽自然就有人开心。

  这其中就包括《天龙八部》的各大投资人。

  所以首播之后,各类通稿套餐也都安排上了。

  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央视一套上了一部好剧,那就是《天龙八部》!

  后面几天,《天龙八部》的收视率也很稳定。

  当王语嫣出现的时候,收视率更是逆势上扬,来到了一个小高潮。

  当初剧宣的时候,刘艺妃的王语嫣就有粉丝了。

  如今《天龙八部》播出,刘艺妃的王语嫣更是吸引无数人成为她的粉丝。

  神仙姐姐也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刘艺妃身上的标签。

  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定点定时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

  但是就因为刘艺妃,有数不清的少男少女和家里的爸爸妈妈抢起了遥控器。

  刘艺妃也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内娱崛起最快的小花。

  这才是《天龙八部》收视率逆势上涨的原因!

  而就在这时候,香江的金庸也接受了娱乐媒体的采访。

首节 上一节 119/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