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成看了自己的面板,笑容有点勉强。
基础理论可以通过看书学习,阅片技能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影像学资料提升,外科基础的医术也可以通过‘练功房’练习。
但外科的手术,是不可能能在‘练功房’里练起来的,手术的学习都是水磨工夫。
“急诊科没有骨折的手术,骨科的彭主任也不会放任急诊科处理骨折、动摇骨科根基的,就先不去管了吧。”
“在急诊科,能做简单的清创缝合就做简单的清创缝合。”
陆成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着自己放置在练功房里的笔记本。
这些笔记本都是陆成积累下来的教学医院里的基本功练习笔记,里面记录着不同操作熟练度水平对应的相应能力。
【缝合术,豆腐浅层缝合(已完成),拉伸压脉带缝合(待突破),完整缝合好拉伸压脉带后可以缝合肌腱。陇县人民医院的骨科,没有一个人可以完美、圆润地处理肌腱缝合。】
“既然彭主任说肌腱损伤不入骨科,从急诊科就必须转诊走的话,那我就先从肌腱缝合这个术式破局吧。”
医学技术的每一步提升都是水磨工夫,需要多年的打磨。
陆成的基本功在科室里不算差,甚至清创、缝合等基本功比科室里的副主任医师都不遑多让,可也只是不遑多让,并不能超然一等。
【剩余技能点:13.1点。】
加点试试?
【缝合术(熟练10/10),突破下一熟练度阶层需要10点技能点冲关。】
“还要冲关?貌似也很合理。”
还剩下11.1点技能点,陆成当然选择了冲关。
【缝合术(专精0/20),缝合术基本功提升,缝合系技能被动提升。肌腱缝合术(入门2/5),皮瓣移植缝合术(入门4/5)。】
加点完成后,陆成手里仿佛有一股热流乱窜,汇聚于手心后慢慢消散,脑子里并没有多出什么东西。
肌腱缝合术的缝合方式并不是“不传之秘”,网上随便一搜就是一大堆理论,在23年这样的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理论获取没有任何难度。
可外科技术不是理论达到,脑子知道该怎么做就可以做到怎么样的。
好比炒菜,除了知道配料之外,食材的处理、火候等都非常重要,每一步稍有差池,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口感。
外科的手术如果知道该怎么做就能做到的话,短视频平台的网红医生早就培养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顶级外科医生,华国的外科将强得可怕!
压脉带,不是‘倭国’的俚语直译,是护士做静脉取血的工具,弹性很足。
拉伸压脉带,顾名思义,就是将压脉带置于拉伸状态下将其剪短,而后要用缝线将其缝合起来,做到缝线不断、压脉带不被撕破,就算是达到了缝合功力了。
这是类比肌腱缝合术的初级练习材料,也是入门材料,如果还要练习更高的肌腱缝合技术,则需要去买猪蹄筋等真正的动物材料进行练习了。
肌腱缝合是手外科的入门操作,入门不易,精通更不易。
有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外科医生做不了肌腱缝合并不是手外科在吹牛……
陆成在网上看过拉伸压脉带缝合的练习视频,用钉子将压脉带处于被动拉伸的状态,而后用剪刀将其剪断,压脉带断裂归缩。
而后陆成一板一眼地回顾了肌腱标准间断缝合的操作步骤,开始进行单纯间断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是最简单的缝合技法,是实习生就能掌握的医术技术。
不过想要缝合好可不容易。
甚至想要和陆成一样,开始练习缝合拉伸压脉带,都需要经历层层的练习才能有野心去觊觎,否则都是浪费耗材。
比如说最入门的橡胶拟人皮、香蕉皮、橘子皮、橘子皮半层缝合,橘子瓤皮缝合、豆腐深层缝合、豆腐浅层缝合。
可能绝大部分外科医生到了橘子皮半层缝合,就放弃了……
不需要高精尖缝合技术的专科,才懒得去在缝合术上搞那么多花里胡哨,能把皮肤对合起来不感染就完事。
陆成拿起持针器,持针器双耳刮着右手无名指和中指的老茧,让陆成略感不适,可陆成很快就习惯了。
大概二十分钟后。
陆成看了看自己缝合的三根压脉带,放下持针器,摘下了检查手套,认真打量……
“竟然也破了一根!~看来也不是达到了这个水平,就能百分之百的保证缝合效果。”
“不过熟练之后,应该也可以缝合常见的肌腱损伤了!~”
“这种加点提升的速率未免也太快了,比自己私下里默默练习缝合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些技能点,半个月就可以积攒到,这还是在骨科,操作机会非常少的情况下。如果在急诊科再多混一点操作?”陆成都不敢想自己的提升速度有多快。
或者说,陆成都不敢想自己的资质在‘外挂’面前到底有多卑微!!
“好像很多顶级教学医院的手外科,都拿肌腱缝合当作博士毕业的临床操作标准,也不知真假。”
“不过这些和我没太多关系,早点睡,明天早点去急诊科上班,才是正经事!~”
“带着面板练了近半个月,这进度条也是一动不动的,看书也没啥用,应该是进步太缓慢,或者每增加一点进度条都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
“也许0.1的进度条不会在面板上显示。”陆成的声音低沉。
陆成是个理科生,是可以分析得到的。
入门N/5,熟练N/10。专业型博士毕业,基本上都学医了十一年,若算上破关,就需要30点左右的进度条。
一年平均下来才三点,半个月的走马观花偶尔练习,能推得动一点才是怪事……
技术学习是非常不易的。
深呼吸了几口气后,才开始收拾操作台、口罩、缝线,并对其进行清洗,而后放置进小的消毒柜里。
回到了房间后,陆成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了。
三十而立,在很多行业这个年纪都可以退休了。
可在医学领域,其实还年轻、稚嫩。
他的心里一直都有这么一个念头,手外科专业型博士的毕业时年纪大概是二十九岁,他们毕业时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肌腱缝合’。
缝合术是手外科医生最精通的医术……
所以哪怕自己没有‘面板’前,差肌腱缝合也只是‘一步之遥’,这还是自己没有老师带教,没有教授投喂的情况下提升效率……
人呀,命呀,时也……
陆成看向窗外,热风吹着树枝摇曳,斑驳的月光洒进房间,将黑夜切得支离破碎,也将陆成的心境摇得晃荡不安。
但也不影响陆成天亮之后要去上班。
第3章 唯结果论的医院!
急诊科,留观病房医生办公室,阳光斜刺入角落里。
陈松教授随手拉了一把椅子坐下后,端起手里的咖啡,语气随意:“小陆,我听林主任说你也才来急诊科?你今年多大啊?你之前的科室怎么舍得把你放出来的?”
陆成露出笑脸:“陈老师,再有两个月我都三十了!~”
“我也没啥技术,哪里有主任会不舍得?”
陈松摇头,身材清瘦的他面相儒雅,端着咖啡细细地品了一口后说:“可不是这样的道理,才三十岁,还年轻得很。”
“你们这个年龄段,当然要先练好基本功,否则等你真正涉足外科领域后,想要再抽出时间来夯实基本功可没机会了。”
“基本功水平也基本决定了一个人未来在外科专业上能达到的上限。”
“我前天看了一下你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的啊?比起我们科一些博士也不遑多让了。”
“你以前的主任是怎么搞的?这些东西都视而不见的么?”陈松的神色格外放松,毕竟不是湘雅二医院,有教授压着,口吻格外随意。
陆成也拿起了与陈松一样的咖啡浅尝了一口:“陈老师,这里毕竟是县医院嘛,需要的还是搞技术的医生,可以给病人治病救人的医生。”
“我这点能力什么手术都做不来,当然也就啥用了。”陆成没有给陈松告状,陈松不是他的叔叔。
在陈松面前贸然告前领导的状,是很容易被拉黑的。
“瞎扯淡!~”陈松翻着白眼:“手术是要靠学的,基本功够好,专科手术入门会更快,手术术式涉及局部操作时,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你以前是不是没有太多上手机会?”
陈松面相儒雅却目光毒辣,口舌也是锋利无比:“我来之前,就听人说,县医院里的水可能比地级市医院都更深一些。”
陆成的表情拘谨,吃不准陈松这话什么意思,也就回得谨慎:“陈老师,我们这里还是要看具体的手术技术的。”
陆成之前规培的医院也非常讲究基本功和基础理论,可陇县人民医院却不在意这些。
于外科而言,就两个点,你会不会看病?
你会不会治病?
至于你为什么会看病,为什么会治病,为什么不会,都懒得管你,哪里有那么多功夫听你绕来绕去的,做实事才是根本。
陈松放下了手里的咖啡杯,拇指和食指反复揉搓:“这么简单暴力的唯结果论固然有它的好处,更能看清楚一个人治病的能力,但实际上却是杀鸡取卵的。”
“你以前在什么科的?”陈松不去深问,他毕竟只是下乡医生,讲究入乡随俗。
他自己可以高高在上,可改变不了大环境,只能改变自己为中心的一点小环境。
“我是骨科的,陈老师。”陆成回。
陈松具体地说:“骨科,那骨折、关节脱位、四肢创伤、肌腱断裂这种急诊病例都归你们管啦。”
“我讲的这些病你都接触过哪些?”
陆成细致地一一回道:“在科室里最常遇到的手术就是骨折了,我们这里的骨折都是收到骨科专科去手术治疗的,我们急诊科不能做这种手术。”
“四肢创伤的话,我们急诊科和骨科有约定,5cm以下的口子归急诊科处理,5cm以上的口子,归骨科处理。”
“关节脱位我们也只做最典型脱位的手法复位,肌腱断裂则是彭主任建议科室里不做的。”
陈松好笑起来:“踩过不少坑吧?”
陆成点了点头,略有些不好意思:“有两个患者到现在都还在告状。”
陈松不觉意外:“肌腱缝合,难学难精,入门就不简单!想要做好更是不容易,这玩意儿的坑,我以前也踩过好几次!”
“不过好在我们医院有专业的手外科,还能有人过来兜底。”
“难搞哦。特别是现在的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最好的建议是不要轻易搞…”
陆成也点了点头,他的理论水平并不低,也是知道很多肌腱缝合的坑。
比如说有些经典的肌腱缝合术式,就不适用于一些肌腱断裂,所以全世界的学者才趋之若鹜地对手外科的肌腱缝合技法进行开创与改良。
陈松又说:“不过小陆,我看你的缝合术水平还是颇为不错的,如果再练习一段时间,能够掌握好特殊位置肌腱的缝合‘相对禁忌症’,也是可以搞一搞的。”
“你看过手外科的书么?”
陆成回道:“看过一些,之前没手术的时候,就只剩下看书和练基本功了。”
“看过一些书就好,既然你是骨科医生,那我们今天就看看能不能收治几个肌腱断裂的患者,给你来点开味小菜吧。”
“这肌腱断裂的患者,你们急诊科收起来后,不会被人私下里骂娘吧?”陈松有些好笑问。
医院的职能是治病救人,可医生和护士的工资收入却与病人量挂钩,县医院里每个科室都有大量的空缺床位。
急诊科如果截胡专科的‘病种’,这不是刨了一大批人的祖坟么?
陇县人民医院不是湘雅二医院,湘雅二医院每个病房都人满为患,预约都来不及,专科巴不得你们急诊科可以分一部分任务出去。
陈松不是湘雅二医院第一个来陇县人民医院下乡的,甚至都不是急诊科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