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已中年,这个医生才出道 第11节

  “好好好,话多点好,话多点我们更放心。”病人憨笑着。

  “陆医生,你吃夜饭(晚饭)没有啊?不会耽误了你吃饭吧?”大娘赶紧问。

  县里面就是这样,人情世故多,世故多的同时,人情味儿也不是汉市能比的。

  “吃了吃了,不过我也得下班了,明天再见啊……”陆成转身走开。

  “……”

  陆成离开大概两个小时后,急诊科综合病房来了一个年纪不大的白大褂,身材高瘦的他第一时间就溜到了老两口床位前。

  来人穿着白大褂,老人疑惑问:“您是?”

  “我是骨科的彭坤,今天值班,听手术室的人说急诊科做了一例肌腱缝合,过来学习一下。”

  老年夫妇二人有点紧张地颤颤巍巍站了起来,表情惶恐:“是我手术的,医生,怎么了?难道是手术失败了吗?”

  彭坤的身材干瘦,轻摇头,语气随和:“不是手术有问题,是我过来学习一下,给你们做个简单的检查?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的,我还以为是手术有问题呢。”老夫妇二人摇头。

  彭坤靠近后,老人低声问道:“彭医生,你是骨科医生啊?”

  “嗯,我是在湘雅二读的研,刚回来工作不久。”彭坤回,一边在仔细打量着患者的手指和手背血运。

  如果手指手背苍白,则可能是术后有血肿或者缝合到了血管,有坏死风险。

  老人一听彭坤是湘雅二医院的研究生立刻谨慎起来:“那陆医生还说,人民医院没人做肌腱缝合。他不是为了给我们做手术才骗人的吧?”

  彭坤紧了紧眼皮:“我是读了研,但我读的是运动医学,不是手外科的研究生,这肌腱缝合,我也是不会做的。”

  “当然,我现在回来了也是想做的,所以才来想着学一下。”

  “不然的话,今天是我值班,我肯定给你们做手术了。”

  刚做完了手术,彭坤不敢拆下石膏做其他检查,但端详了一阵缝合切面,也能看出些门道:“果然缝得不错,给你们做手术的陆医生,技术还是非常好的。”

  “只可惜,他不待我们骨科了……”彭坤略觉遗憾。

  “哦,陆医生以前也是骨科医生啊?”老人听到彭坤都认定陆成的手术做得不错,彻底安心下来,开始有空八卦。

  “嗯,陆医生上个月都还在我们科,这个月才来了急诊科。”

  “大伯,你的手术质量还可以的,积极遵医嘱康复,功能恢复会不错的。”彭坤放下了老人的手后,摘下检查手套,用食指的尺侧抹了抹额头。

  彭坤是委培去读研的,三年前,陆成来骨科工作的时候,他还在人民医院里,那时候他只知道陆成的基本功和学历很好。

  好到了他爹都觉得会威胁到他彭坤以后的发展,就马上安排他出去委培读研了……

第16章 津下缝合技法!

  陇县,一家烧烤摊里,生意并不算很火爆。

  陆成与陈松二人对坐在角落里,陆成点好单后,把菜单递过去,一边开冰镇滴露的啤酒:“陈老师,您看看还要加点什么?”

  “今天我请客,您千万别客气。”

  陆成先点单,毕竟是在陇县,陆成才知道哪家的口味好,什么是特色。

  陈松提着菜单抖了抖,本想着让陆成大出血宰一顿的,可看到了陆成的点单份额后,不但没加菜,反倒是减了几份:“请客归请客,但不要浪费食物。”

  “浪费是对美食最大的不尊重。”陈松的语气认真。

  陆成解释道:“陈老师,您应该第一次来这里,我也不知道您的口味,所以就想着让您多尝点。”

  “敬您一杯,簌簌口。”

  夏日无聊,陈松孤身一人在陇县,虽有林前龙等人时常邀约的酒局陪侍,其实谈话聊天的内容基本没啥营养。

  陈松更乐意和陆成单独聊聊专业知识:“改良kessler技法你练到现在的程度,也算是勉强入了门,可以上临床真正给病人解决问题了。”

  “再往后推进,就是追求更高的手术质量,而不是为了做完肌腱缝合手术而练习。”

  “看你给我发来的那些总结知识点,你应该也查了不少专业的书籍!~”

  “津下缝合法和tang法,是手外科肌腱缝合绝对绕不开的两个经典技法。如果论及适用面,倭国医生研发的津下缝合法还更广一些。”

  “所以,津下缝合法是你下一个要去深入学习的内容了。”

  “有一点咱们要归正啊,爱国归爱国,津下胜(Tsuge)医生研发出来的好技法,我们能学也得学,这东西学到手后,是能更好给病人解决问题的。”

  陆成回道:“陈老师,只要是好的技术当然要学。”

  陈松解释着:“1区、3区的屈肌腱,2区、3区、7区的手部伸肌腱,目前最推崇的缝合技法就是津下缝合法。”

  “虽然国内有很多教授都尝试以Tang法或者改良Tang法去替代,但目前而言,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能在这几个区的肌腱缝合上取而代之。”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也可以尝试用其他缝合技法将其覆盖了,但现在,我们作为初学者,还是要去学习这种技法的……”

  “不同位置的肌腱损伤,找到了合适对应的技法,就很难出问题了。”

  “关于津下缝合法、Tang的练习节奏,你要自己找资料还是我去帮你找呢?”陈松具体地问着陆成。

  陆成赶紧说:“陈老师,找资料这种事,我自己来就可以了。”

  “倒是要辛苦您,在合适的时候指点一二……”

  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再是老实爱护的学生,都不敢说让导师去找资料来反馈投喂你。

  倒反天罡!

  学习技术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可以在有问题的时候找导师去请教,在合适的时候接受老师的指点。

  希望老师像高中生一样的耳提面命,逼着你学习技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大学生就已经成年,成年人就该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为自己的每一步选择负责。

  陈松想了一会儿,才不解问:“陆成,我看你求学的欲望也挺强的,你的资质也不差,以前就没想过要考研么?”

  陆成学习的态度端正,积极主动,不该是想不到要去考研的啊。

  陆成坦然回道:“陈老师,肯定也考过的,但滑了……”

  “滑了?为什么?”陈松追问。

  “没有自带文章……”陆成苦笑。

  他一个普通家庭的本科生,哪怕是在汉市大学读本科,在本科期间,实验室的门、课题组的方向往哪边开他都找不到,哪里来的学术论文呢?

  陈松一听,便觉得不对劲:“没自带文章滑档?这种情况可不多见。你报考的是哪个医院?”

  “华山医院骨科。”陆成说。

  陈松马上恍然下来,语气略错愕:“华山医院?华山医院的硕士名额比博士少了那么多,你也敢报啊?”

  华山医院的骨科实力非常强,特别是手外科,堪称全国第一,哪怕是积水潭医院的手外科,也未必比华山医院的手外科更强。

  这种顶级教学医院里的强势科室,硕士名额少于博士研究生名额,读研了就基本直博,看似是考研,实则是直博考核。

  陆成摸了摸鼻子:“毕竟年轻气盛嘛,当时也觉得复习得不错。”

  “也不理解研究生复试的本质规则,所以摔得头破血流了。”

  “那你怎么没二战呢?”陈松又问。

  一战不行还有二战,陆成能够进华山医院的硕士复试面试,第二年考一个211那不是手拿把掐么?

  陆成没回话,只是先给陈松又倒了一杯啤酒。

  咕噜咕噜声与泡沫同时冒起,泡沫溢出杯檐,簌簌下灌到桌面形成水渍。

  陆成才停了手,咬了咬嘴唇后又笑说:“陈老师,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年轻气盛不懂事。”

  “当年我硕士笔试成绩是第一,华山医院的教秘单独通知我复试失利并说明原因后,建议我早点去走调剂,我是不怎么服气的。”

  陈松坦然,也能理解陆成的不服气:“然后呢?”

  “然后就头破血流了啊?我想回本校都没机会,汉市大学中南医院根本不缺报考的硕士好吧,原则上不接受调剂名额。”

  “我就想,规培就规培,我就不信规培就干不死那几位了,我非得走专业路线,到时候重新踏过去,陈老师,你知道,像华山医院这样的顶级医院,都有专业和学术型研究生的‘青云之梯’,‘破格招录’标准的……”

  “毕竟是年轻了,正式规培之后,我才晓得,就我本科期间学到的那点知识,放进了临床中卵用没有。”

  “和硕士师兄一比,菜鸟身份就立刻原形毕露。”

  “在中南医院里,主治医师的那点水平都能被带组的主任时常奚落,就我当时那三瓜两枣的本事,连手术台上都冲不上去。”

  “没有老师、直系师兄带着悉心指点,再怎么努力也不过只能勉强与其他同级的硕士水平相当。完全没办法脱颖而出。”

  “学习…”陆成咬着嘴唇:“老师很重要。”

  “特别是医学技术的学习,老师更是重要……不然你连一个疾病的治疗方法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

  “就网上查得到的那些资料和知识,门槛边都沾不上。”

  “就好比改良kessler缝合法,如果不是我问了我之前规培时遇到的兄弟,我哪里能知道那么练?”

  陆成说到这里,语气坦然:“所以我非常感谢、非常非常感谢陈老师您可以抽出时间来指点我。”

  “我也会非常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的。”陆成的声音没有哽咽,只有感慨和平静……

  “不轻狂了?”陈松没同情陆成,反而是冷冰冰地射了一箭。

  陆成也不恼,陈松的站位与他不同,在陈松看来,自己作的这些事情就是活该,表情谄媚:“吃亏吃饱了,剩下的就是听劝了啊……”

  “你这个年纪,再听劝也有点晚了。”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的好。”

  “任性吧?也没任性出名堂出来,医学哪里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技术学习有你之前学的课本、考试做题那么单纯……”

  “外科的这些技术,也就是现代社会,要回溯两百年,都是法不传六耳的传家本事。”

  “地级市医院、县医院、省级医院的很多主任,有些技术不会就是不会。都不敢说自己可以琢磨得透,你倒好……”

  “该!活该!~”陈松骂得有点难听。

  陆成心里泛起了一张有点熟悉、但又陌生了的倩丽脸庞,笑了起来:“对,就该,活该!!”

第17章 医学骨架!

  “那你现在会讨厌那些规矩么?比如说考研、读博还要带学术论文之类的。”陈松的语气缥缈,认真地盯着陆成的表情问。

  陆成道:“只能说不喜欢。”

  陆成轻叹了一口气:“陈老师,我只是没有享受和融入到规则里去,谈不上讨不讨厌规矩的。”

  大部分人都是从底子上厌恶人情世故么?并非如此,大部分人是享受不到人情和规则带来的益处,所以才也厌恶,既得利者则尊之如法旨。

  陈松宽慰道:“看来这些年你的性子的确被磨得也差不多圆滑了。”

  “其实吧,研究生要讲究学术能力,这是最硬核的通天大道。毕竟于医学而言,术式研发、手术改良、新病种治疗方案的探索,离开了科研技法都是无稽之谈。”

  “我们医生的本职就是去治病救人,不仅仅是治能治的病,还要想着不治之症。”

  “从古至今,道理上就是这么认定的。”

  “所以,想要成最最最顶级的医生,离不开科学研究。”

  “不过实际情况就是,只有万分之一不到的医生,最后会成为顶级医生,会需要用到科研技术反哺临床技术,绝大部分医生,其实都是其他科研论文的实际重复者,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么?”

首节 上一节 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