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北开果园 第144节

  .......

  哈尔滨中央大街,始建于1298年,是华国首条商业步行街。

  没错,是首条。

  曾经的哈尔滨那可不是闹笑的。

  共和国长子名副其实。

  中央大街,原名中国大街,很是霸气威武。

  全长1450米,被誉为亚洲第一步行街。

  这不是夸张,而是有历史考究的。

  1924年由俄国工程师设计并按照俄国标准铺设的。

  全道采用竖立镶嵌的花岗岩方形石头,由于酷似面包,又叫面包石。

  当然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每块面包石造价1银元,现今估算500元。

  全中央大街耗费87万块石头,约87万银元,折合人民币4.35亿。

  这价格放在现在都是奢华无比,更何况是1924年,完全是可以被誉为是黄金大道。

  ......

  出了地铁,更意外的事情来了。

  入眼所见全是人。

  人从众。

  各种颜色羽绒服把中央大街塞得满满当当的,手挨着手,肩碰着肩,连一点缝隙都不留出来。

  道路两旁则是维持秩序的警察。

  “怎么这么多人!”

  曹毅满脑子疑问。

  他以前上学也来过中央大街,可那时绝对没这么夸张。

  “最近哈尔滨很是爆火出圈,很多南方游客不远千里而来,就为了目睹冰城!”

  这时刘婷开口解释。

  她是体制内的,有一手的消息情报来源。

  “南方来的?难怪这么多彩色羽绒服!”

  曹毅也是点点头。

  在东北,本地人的羽绒服大都是深颜色的。

  原因很简单。

  这里天寒地冻的,需要长时间穿羽绒服,深颜色的耐脏。

  而穿浅色,例如粉红色,白色,绿色之类的,脏了就太明显了,回家容易挨老妈揍。

  所以说。

  绝大多数东北人穿的都是深色的,尤其是黑色的羽绒服。

  而南方游客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什么颜色好看,就穿什么颜色的羽绒服。

  曹毅也是如此。

  他穿的羽绒服是黄色的。

  “走吧,一起挤进去玩吧!人多才热闹!”

  “听说哈尔滨为了欢迎南方游客,放出了很多珍藏的宝贝~”

  孙蕊眼睛继续放光的说着。

  她最喜欢玩了,碰到这种热闹不去凑,那真是浑身难受,骨头都发痒的很。

  “走吧,一起玩吧!”

  曹毅说着,带头就朝着人群走去。

  梁启明相互看了眼,紧随其后。

  ......

  哈尔滨有很多独特的美食。

  马迭尔冰棍售价五元,据说是百年配方的牛奶制成。

  烟冲冰淇淋,这是网红产品,排队老多人了,要配西式面包食用更佳。

  本地产的铁板大鱿鱼,15元每条。

  超大肉串,牛肉羊肉都有,15元每根,节假日会上涨五元,变成20元每根,算是节日风情吧

  这里有个秘密必须要说出来。

  隔壁一公里不到的地方,道外区菜市场也有卖超大肉串的。

  一模一样的不说,售价才5元,便宜很多,还不用排队,这是本地人才知道的秘密。

  曹毅也是以前闲的无聊乱逛才发现的。

  中央大街作为步行街,该有的东西自然都有。

  两旁是各种购物商超。金首饰品牌衣服,还有各种俄罗斯食品。

  喜欢购物的朋友去可以看看,但是价格有点贵,毕竟是旅游景点,量力而为。

  除了购物商超和食品店外,自然有游玩消遣的地方。

  例如密室逃脱,也就是俗称鬼屋。

  毕竟百年老街有点灵异也是正常的。

  当然这是说笑的。

  建国后不准成精。

  不过话说说回来,中央大街的鬼屋质量挺高的,毕竟是特大城市的核心商业街,差的店活不下来!

  喜爱鬼屋的朋友一定要试试东北风情的鬼屋!

第134章 东方音乐之都

  曹毅等人随着人流缓缓移动。

  很快,就到了一个路口。

  好巧不巧的,刚好轮到曹毅等人即将过马路的时候,红灯亮了。

  没错,没有听错。

  如此重要的步行街中间,居然有个红绿灯,而且有大公交车通过。

  很是奇怪的。

  按理常理说,步行街应该是全面禁车的。

  毕竟这里人流密度太大,真出现点交通事故那可就不得了了。

  所以说,为什么有车通行呢?

  答案很简单。

  联想到眼前中央大街的修建时间就知道了。

  1924年,那可是百年前了。

  那时的交通规划没有像如今这般人车分离的,都是混在一起的。

  而且某种可能的猜测,面前的黄金大道,或许正是为了驾车出行的贵族老爷而建设的。

  百年前的汽车那可是妥妥的贵族物品。

  说到交通规划。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

  哈尔滨,尤其是老城区的部分。

  那路规划的真叫一个乱,尤其是十字路口,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方方正正,那通行方向叫一个绝啊,各种奇怪的角度都有。

  走的好好的,莫名其妙的一个转弯。

  不同于重庆的山峦重叠3D立体式交通。

  这边是七拐八拐的2.5D平面交错,不开导航,那完全是不知道如前进。

  为什么规划成这样?

  曹毅当初也很是好奇的询问过本地同学。

  对方也是笑着回答:

  历史遗留问题。

  哈尔滨是老城市,很多老建筑都是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来。

  当时的规划就是这样。

  哪知道后面会发展成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都市。

  人多,车也多,房区也要扩建。

  老房子也不能凭空拆掉吧?那经济上也受不了。

  只能沿着原有的路持续衍生下去,一点点叠加上来,所以就有了如今面貌。

  当然了,这也成为了哈尔滨的城市特色。

  南方的朋友如果来游玩的话,可一定要尝试尝试这独特的道路特色。

  ......

  曹毅把目光从眼前维持秩序的交警挪开,抬头朝上看去。

  三层老房子上,有个圆形的阳台很是突兀的伸出墙体,从底部看上去犹于一个空中舞台一样。

  “可惜现在是冬天,不然就可以听一曲小提琴演奏了~”

  曹毅很是遗憾的说了声。

  是的,这确实是舞台,是中央大街最著名的音乐阳台。

  夏天的时候,每当下午四点半起,都会有一个漂亮的女艺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在音乐阳台上演奏各种曲子。

  而下面则会围满了观众。

首节 上一节 144/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