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通之名 第25节

  “贫道这小庙如何?”

  陆昭微微晃神,在老道士示意下坐到右侧的蒲团上,问道:“道长,这里为什么能形成如此稳固的场景?”

  在帝京精神学科之中,有教导人构建精神宫殿的课程,也是陆昭的主修之一。

  绝大部分人的就是宫殿都存在于现实,陆昭的便是他空荡荡的房间,本质上就是一种仪式,可以是任何事物用来锚定精神。

  据他的精神宫殿课程老师所说,武侯级别的精神类超凡者是可以在精神世界构建出宫殿,进而以宫殿介入现实。

  在古代称之为阳神。

  老道士意识体至少是武侯级别的,大概率更强。

  “神凝于物,意化乾坤。”

  老道士指尖掐起一缕光芒,陆昭面前出现了一张小圆桌,上边热茶冒着气。

  “借用居士送进来的命骨,意化些物件,免得你来这里太枯燥。”

  陆昭端起茶杯,感到十分惊奇,道:“道长手段真是神乎其技。”

  命骨能在精神世界化作‘实体’,这又是一个超乎他认知的手段。

  “拙技罢了,居士往后也能信手拈来。”

  老道士抚须而笑,道:“你如果不害怕的话,可以试试味道。”

  陆昭端摩片刻,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

  嗯……

  很普通的茶味。

  但这是他第一次在精神世界吃东西,真实得跟现实一样。

  以往精神世界跟‘吃’有关的,都是味道直接出现在脑子里。并且这种记忆是混着其他味道的,可以是“混杂着甜味朝你犬吠的猫”。

  混沌是精神世界的基调,只有混元是稳定如同现实一样。

  陆昭喝完,老道士不知从何处又取来一壶茶,给他倒了一杯,陆昭只得又喝完,老道士继续倒茶,他继续喝……

  周而复始,连续喝了九杯。

  意识体是不会胀腹的,而茶水也是可以如汪洋大海一般倒不尽的。

  老道士没有再倒茶,道:“九为极,不宜再多。”

  陆昭闭目细细品味,味道无疑是普通的茶水。

  可意识体不同于肉体,它本身是没有器官这个概念的。

  陆昭以‘人’存在,是因为他已经建立了精神世界的自我,学术上称之为外相。

  一阶精神类超凡者的特质。

  能模拟出类似肉身的器官,在精神世界拥有自我的感官,这属于二阶精神类超凡者的特质。

  如今他竟能通过茶水,提前体验到二阶的状态。

  茶水激发味蕾,液体流过食道,最终进入胃袋。

  这不是被杂糅的记忆,而是来自‘身体’真实的感受。

  正因为精神世界的混沌,真实才弥足珍贵,也是强大精神类超凡者毕生追求的。

  陆昭睁眼,一抹灵光在眼帘内浮现。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也是方才的收获,精神能够吐气。

  那九杯茶像钥匙,为他短暂的开启了更高境界的门扉,一窥内相的世界。

  再度看向老道士,陆昭郑重道:“谢道长授业传道。”

  老道士抚须笑道:“师傅领进门,本领看个人。何况贫道也没有出言指点,这都是居士自己天赋异禀,已经不弱于贫道年轻时。”

  言语间透着少许赞赏,他很少表露情绪与喜好,足以见得对陆昭的满意。

  就算年轻时候的自己,也不比陆昭优秀多少。

  陆昭摇头道:“若没有道长,我恐怕一辈子都没办法提前接触内相。就算往后突破迈入二阶,也不过是囫囵吞枣。”

  这份体验是外界闻所未闻的。

  如果存在能够让人提前体验内相的精神强者,那必然是武侯级别的,更是陆昭难以接触到的。

  天赋与努力固然重要,但在巨大的资源鸿沟面前,往往排在背景之后。

  学生时代,他见过太多天赋、努力与他相仿,甚至稍逊于他的人。只因背景深厚,便能轻易获得名师主动开小灶、各种补贴评优倾斜。

  而他则需要付出百倍辛劳,才能换来与他们同样的资源。

  他曾经两百个小时没合眼,一边开发生命力,一边帮院校老师完成课题,乃至是需要代课。

  一个人恨不得劈成三段用。

  别人说他孤僻,实际上只是陆昭没有任何空余时间交际。

  如今他也算得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好处。

  “内外二相,内景灵台,难道居士那些老师没教吗?”

  老道士似乎抓到了破绽,话锋一转道:“居士曾言,新朝承诺予天下华族以平等。”

  “其实是所有公民。”陆昭纠正道:“不过十年前改制后,只有华族还保留有选举权,其他族群没有户籍。”

  “夷狄杂种尔,也配登堂入室?”

  老道士嘴里很自然的吐露没那么‘仙风道骨’的话。

  陆昭扯了扯嘴角,又觉得如果是老祖宗,确实会这么认为。

  老道士扶着胡须,似有笃定,笑道:

  “在这修行上,贫道所见这平等二字,终究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与我大明并无区别。”

第33章 大位可争

  看得出来道长对我朝意见挺大的。

  陆昭心中也清楚,老道士对他并非毫无所求,目前最明显的观念方面,或许这是对方没收自己为徒的原因。

  他解释道:“我朝只有九年义务教育,往后需要自己考,生命开发只有六年。我是自己考上了帝京,所以在道长看来教育水平不错,但这并非平均水准。”

  老道士知晓义务教育概念,道:“那既然已经考上了,可居士明显受到了区别对待。”

  陆昭点头道:“自然是一样的,我们身处同一个平台,如此就足够了。”

  老道士摇头道:“在贫道看来不一样。”

  陆昭反问:“那朱明王朝可以?同科进士,是否单纯以排名委任官职?考取了功名就一定能当出仕为官?”

  老道士有些被呛到了,一时没法回答。

  公正并非现代提出来的,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存在,任何统治机器也必然追求‘时代的公正’,否则就无法存在。

  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公正”,但往往总是做不到。

  他默然片刻,才缓缓开口:“我大明朝也做不到,可新朝也做不到,这不正说明两朝一样?”

  老道士这是诡辩,也是陆昭不擅长的。

  在帝京就常有辩论,论华夷之别,论华夷平等。

  曾经从关外东洋海到遥远的中海,幅员纵横九万里,盛极一时的万国之邦。到如今人类最后的自留地,只余下不同身份、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人互相倾轧。

  前后也只是差了十年时间,对于许多人来说仿佛还在昨日。

  现行制度是高压生存环境下采取的最优解,人类已经失去了开疆拓土的权利,三十亿人只能在一京十三道的土地上刨食。

  在他还没有站得足够高,足够决定方向之前,他是一个军人。

  陆昭与老道士冲突之处,是两个时代统治理念的冲突。

  “我从未断言联邦绝对公正,比较历史没有人能不依赖宗族门第、不仰仗贵人提携,在制度上让平民百姓跻身太学。”

  “新朝可以,哪怕每年只有寥寥数十人。”

  老道士面上平静,心底却泛起了一丝不快。

  这小子倔强的模样,让他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叫海瑞的人。

  他道:“就算这份不公施加在你身上?”

  “国家养育我,并未对我不公。”陆昭摇头,“只是有人加害我,总有一天我会打回去。”

  老道士语气略快,不快之意言于声音:“他们身处高位,你一个平头百姓如何打回去?”

  “这大位,我也能坐!”

  他的声音清朗,在混元之境中回荡。

  老道士微微愣然,脸上的平静终于出现了一丝波澜。

  他目光深深地凝视着陆昭,那眼神里既有被戳破诡辩的异样,也有一个古老灵魂对时代巨轮碾压而来的错愕。

  面前的年轻人不同于老道士以往遇到的任何人,在他的时代,从未有人敢说‘大位可坐’。

  他不是愚忠,更不是海瑞。

  道观内沉默良久。

  陆昭看着沉默不语的老道士,心想估计又要搞砸了。

  但他不后悔。

  他能见到老道士的前提是自己踏破了精神海啸,他能考上帝京的前提是需要他足够努力。

  他不需要像一条哈巴狗一样主动露出肚皮,寄望于卑躬屈膝换取好处。

  授业之恩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报答。

  老道士终于有了动静。

  他缓缓抬起头,眼眸中不见怒意,反倒是微微叹了口气。

  “居士道心坚定,贫道也不强求。”

  陆昭心头一松,立刻正色道:“道长授业之恩,陆昭铭记于心,定会竭力图报。”

  “贫道不是这个意思。”老道士轻轻摇头,目光带上审视。

  “虽然你我理念不合,理应也不合适当师徒,不过凡事总是有例外。天资卓绝之人应该得到优待,我觉得你有这个资格……”

  他顿了顿,语气不再疏远礼貌的和善。

  “贫道问你,你可愿拜我为师?”

  这小子无疑是不讨自己欢喜的,但往往这种人才更适合当传人。

  陆昭毫不犹豫点头道:“道长对我本就有授业之恩,我理应拜师。”

  “别这么急着答应,我有两个条件。”

首节 上一节 25/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