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通之名 第141节

  “老师,你的双神通指的是,可以容纳两种不同类别的神通?”

  “还不清楚,但可以确定他还能容纳另一种神通。”

  “……”

  赵德深吸一口气,很想抽根烟冷静一下。

  怎么好事都给这小子占了?

  双神通就像龙凤胎一样,在超凡者中很少出现,并且还存在很大的缺陷。

  比如只能容纳两个弱小神通,或者另一个只能是弱小神通。

  如此下来还不如没有双神通,多一个神通代谢会增加不说,还可能导致主要神通难以晋升。

  后天双神通他还真没听说过,自家老师作为联邦大学士,应该是不会弄错的。

  随后在韩栋才催促下,赵德拨通了陆昭电话,告知了神通院专家团抵达的消息。

  “我知道了,等我完成工作,我会去配合专家团研究的。”

  陆昭简短回答,不卑不亢,随后挂断了电话。

  急不可耐的专家们顿时炸开了锅。

  “还工作个屁啊!”

  “他知道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吗?”

  韩栋才微微皱眉,多年养尊处优没点架子是不可能的。

  但他还不至于因此大发雷霆。

  他道:“好了,毛毛躁躁的,去人家工作地方不就行了,我们本来就是为了节省走流程的时间才来的。”

  神通院名头很大,但权力却不大。

  至少不可能一张嘴就把一个联邦实权主吏调离岗位,哪怕是可能改变整个联邦的研究,那也得先走流程。

  除非他们的研究已经立项,受到联邦层面授权,然后还是得走程序。

  程序大于天,不走程序就乱套了。

  ——

  中午十点。

  陆昭还在审批文件,给口岸关头的建设进行签字。

  很多事情他只需要开口,就有人帮他完成,干好了他算作头功,但出了事就得承担责任。

  在涉及资金、采购、人事等环节,陆昭往往用人都比较谨慎。

  只要资金不出问题,都不算大问题。

  通商口岸的事情办好,可以赶在陆昭升迁前再多添上一笔业绩。

  这种业绩比不上林小姐一张嘴,也不如拿分红来得实在。陆昭却干得很用心,力求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一切官职只是手段,他现在所为才是践行道路。

  这份功绩是别人无法抹除的,而不是他人许诺。

  铃铃铃!

  电话再度响起,陆昭看了一眼是赵德的。

  他接通电话,道:“赵市执,我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工作,能不能请你们稍等。”

  陆昭知道神通院还会来人,他也不是不配合工作,但他也有工作。

  赵德道:“我们还有三公里到边防站,你工作什么时候能完成?”

  “……”

  陆昭叹了口气道:“你们都这样了,我还能工作吗?”

  十五分钟后,陆昭与专家团见面。

  领头的老头二话不说上来就抓住陆昭手腕,一股莫名的窥视感掠过全身。

  仅仅持续了两秒,韩栋才松开陆昭,后退两步直接晕了过去。

  在一旁的两名研究员似乎早有预料,一左一右抱住了他。

  “他没事吧?”

  陆昭看向赵德,道:“要是出了事,可不能怪我。”

  自己能进入混元,体内还有老师留下的力量,这人应该是某种能探查人体的能力。

  要是看到不该看的突然暴毙也不奇怪。

  “正常现象。”

  赵德向陆昭介绍了韩栋才的身份,道:“韩大学士拥有识地序列的强大神通,每次施展能力都会昏迷。”

  随后人被抬到了接待室,陆昭与其他专家团成员交流,并配合让他们摸来摸去。

  总共七个老头都是三阶超凡者,仅仅是通过气息推断,陆昭觉得这些人打不过自己。

  应该都是纯辅助作用的神通。

  比如识地、知时、射覆、星数、医药等。

  这类超凡者下限极高,基本都是金饭碗,各部门都是抢着要。

  半小时后,韩栋才一个哆嗦醒来。

  当即表示陆昭能容纳第二个神通,并且不是许多双神通那样是存在缺陷的。

  他握着陆昭的手,激动道:“陆昭同志,请你务必要配合我们的研究。只要你配合我的研究,我可以帮你弄来任何类别的神通,找到最适合你的。”

  “乃至是伟大神通,我也可以帮你申请。”

  这就是陆昭想要接触学术界的原因。

  这些学者实际权力不大,但唯独在有关神通、妖兽、古神圈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个联邦大学士能很简单的申请到各类强大命骨作为研究。

  根据赵德介绍,韩栋才在学术界属于是南海道泰斗。

  比如联邦二阶淬炼五脏的药剂就是他研究的,因此获得了联邦最高神通学术研究奖,成为120名联邦大学士之一。

  理论上,他们这120个人与武侯的待遇平级的。

  陆昭道:“我听从组织安排。”

  韩栋才很急,当即就表示:“我马上就给刘首席打电话。”

第161章 降龙伏虎归属争端

  苍梧城。

  工业森林滚滚浓烟,无边无际的高楼大厦隐秘在浓雾中。

  每年因为空气污染死亡人达到二十万人,除了核心地段有气象局的超凡者每日通过各种手段净化环境以外,其他地方空气都充斥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被浓雾包裹的区域被称之为雾区,人们把居住在雾区之外的人,称之为上民。

  其中不是特指联邦公民,绝大部分华族生活算不上富足,他们与邦民的区别就是受到法律保护,有一定劳工权益,有自由身与选择权。

  刘瀚文一直想要治理环境问题,不断的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往外地迁。

  一方面是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以前联邦工业集中南海道是迫不得已。

  北方地区一个道内部,至少有一个古神圈存在,类似西北帝京方向,甚至要面临秦汉两朝古神圈。

  神州王朝古神圈尚且可控,历朝历代治理了几千年,每朝都会处理上一朝代的古神圈。

  如此积累下来,神州内部古神圈都存在一个枷锁,影响被控制在局部地区。

  发展至今,联邦已经不说这些是古神圈了。

  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是华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是秘境。

  真正危险的是境外古神圈,不受到任何治理与限制的古神生态圈,无止境的进行着扩张。

  另一方面,大灾变至今局势已经稳定下来。

  上层争端激烈,但不影响总体。

  刘瀚文觉得发展经济的时机到了,也必须要给民众松绑。

  乱世用重典,可想要盛世就需要文治。

  如果没有人开这个头,那就由他来开。而不是让人民一直停留在大灾变时代,让神州永日不见太平。

  这也是刘瀚文与陈云明最大的分歧,陈云明掌控着邦联区,而邦联区又是许多工业的劳动力来源。

  工业转移触及到了陈云明的根本利益。

  前两年他们还能谈,后来矛盾日渐激烈,在最近一年开始在报纸、电视、各种会议上六经对轰。

  刘瀚文讲‘新经济改革’,陈云明讲‘推进华夷一体’。

  “领导,这是工业转移可承接城市的名单。”

  柳秘书带来了厚厚的一叠文件。

  刘瀚文戴上老花镜,接过文件翻看,腰微微的弯曲,坐在椅子上都略感吃力。

  柳秘书劝道:“您没必要把生命力锁得那么死,稍微放开一点也无所谓。”

  当武侯年老并且觉得生命力开发难以更进一步的时候,就会选择封锁生命力,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解开。

  好处就是实力不会因为年老而削减,坏处就是普通人该有的一些小毛病都会出现。

  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不能太抗拒。”

  刘翰文姿态洒脱,笑道:“我这老头子还想给联邦再干十年,至少八年内我不能退居二线。”

  八年时间是刘瀚文所推动的《两横一纵》战略所需时间,他们要在八年内将南海道的工业,沿着大江向内陆转移。

  力求恢复到大灾变前的经济布局,让维系了十年的战时工业体系软着陆。

  “小宴那边怎么样了?”

  柳秘书回答道:“已经把圈内有名的纨绔子弟都介绍过了。”

  “效果怎么样?”

  “暂时还不清楚,不过林家旁系那边又在搞小动作,他们住在了林家老宅那边,说要过几天祭拜林义农将军与林友桥将军。”

  “应该没有请秃驴来跳大神吧?”

  刘瀚文眼里泛起一丝冷意。

  从林知宴接到自己这里,林家旁系就一直旁敲侧击想要分走一部分家产,但基本都被刘瀚文打回去了。

首节 上一节 14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