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第53节

  就是因为感情好,所以才要分得更清楚一些。

  下午出门之前,李红梅已经把家里的财政大权都交还到了李红兵的手里,以后他就是彻彻底底的一家之主。

  而他那些钱,是要留着将来娶媳妇过日子用,为他们李家开枝散叶的。

  不多时。

  李红梅和李红兵姐弟俩,被陈雪茹送到门口,满载而归的从陈记布庄离开。

  刚离开没多远。

  李红梅就忍不住“后悔”,觉得自己这回也像李红兵一样,花钱大手大脚了起来。

  只是刚才那个机会,要是不赶紧入手一些好布料,恐怕回去之后,会更后悔。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

  就像后世双十一、六幺八的购物节,部分频频下单的人一样。

  对于这一点,李红兵深有体会。

  不过李红梅买的这些,也不算是乱花钱,毕竟都是必需品。

  而且最多再两年的时间,继明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之后,上面很快也会对棉花布料这一生活必需品出台政策,通过发行布票来进行计划供应。

  到时候,这些东西可不是想买就能随便买的。

  今天买的这些,李红梅将来绝对不会后悔。

  回去路上,李红梅免不了对李红兵进行一番消费观的理念教育,告诫他以后花钱要有分寸云云。

  李红兵乖乖听着,也不反驳。

  想要改变一个人长期形成的观念,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李红兵并不打算改变李红梅,因为她的这些想法,都是符合这个年代的。

  强行改变,没有必要,也不见得有多好。

  至于自己以后怎么花钱,该怎么花还怎么花,只是要稍微“避”着点李红梅。

  本来李红兵还想去商场看看缝纫机,准备转道去买一台回来,顺便让李红梅自己挑挑。

  这几天李红梅要做衣服,不光马上可以用到,也可以留着接下来做嫁妆用。

  不过看这情形,李红兵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只能自己后面找时间,再一个人偷偷去买回来。

  否则让李红梅知道的话,肯定又不会同意。

  李红梅做衣服的手艺,虽然比不上专业的裁缝师傅,但在同龄人当中,已经不算差了。

  如果有一台缝纫机在手,以后缝缝补补的时候,肯定更加的省心省力和得心应手。

  建国初期,并没有“三转一响”这个说法。

  得再过些年,国家工业化有了初步成果,国民生活条件普遍好上一些,才开始出现并慢慢流行。

  在现在这个时候,对于大部分老百姓而言,缝纫机说是奢侈品,一点都不过分。

  有这个做嫁妆,以后李红梅在娘家,也能多一分底气。

第71章 贾张氏归来

  “红梅,红兵,你们这是进货去了,买这么多布回来?”

  “这布料看着不错啊,哪买的?”

  “前门大街的陈氏布庄。”

  “跑那么远?”

  “这些不便宜吧?”

  “还行。”

  “……”

  回到四合院,李红梅和李红兵买回来这么些布料,自然引起了前院众人的注意,纷纷惊叹和打听了起来。

  这李家的日子,是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她们羡慕都羡慕不来。

  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李红梅很快就要出嫁,现在多买一些布料回来做新衣服,倒也没觉得不对。

  到家这个时间,已经临近饭点,李红兵并没有做饭。

  中午做的菜不少,分量也足,即使大家敞开了吃,也还剩下一些,李红梅把这些剩菜热了热,又蒸了点馒头。

  即便这样。

  也很让人羡慕,根本算不上是简单对付。

  吃完晚饭后,李红兵在屋里刷了会儿书法技能,趁着天色还没黑,又来到院里练起了八段锦。

  每天坚持练八段锦,不仅仅是为了刷经验爆奖励,更重要的目的和作用,则是强身祛病,健壮体魄。

  就在李红兵练完结束之后,准备回屋的时候,早在一旁关注的阎埠贵,连忙凑了上来,张嘴问道:“红兵,听说你姐这婚事,定了?”

  “定了,下个月就领证。”

  阎埠贵这厮摆明了明知故问,李红兵知道他肯定还有别的目的。

  果不其然。

  听到李红兵这个回答之后,阎埠贵首先送上恭喜,又说了几句吉祥话,然后才小心翼翼的试探道:“红兵,你姐出嫁,到时候准备在院里摆多少桌啊?”

  “摆什么桌?”

  心里面已经明白阎埠贵在打什么算盘,李红兵却是装起了糊涂。

  “摆席啊!你姐出嫁,你不准备摆上几桌,请院里的街坊邻居们,一起沾沾喜气?”

  生怕李红兵没有这样的想法,阎埠贵又连忙提醒:“这样的话,大家还要给你们家准备随礼钱呢!”

  能让阎埠贵这个铁公鸡,主动提到随礼,这事肯定不寻常。

  稍微一想,其实就能想通为什么。

  李红兵现在发达了,不差钱,如果真摆席宴请的话,席面办的肯定不会差。

  而且现在李红兵是丰泽园名厨郭友忠的徒弟,到时候就算不是郭友忠亲自出面掌勺,找的厨子也不会差,多半是丰泽园后厨的其他大师傅。

  他们去不起丰泽园那种消费高的地方,但把丰泽园大厨请到院里来,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这样一来的话,他们也能吃上丰泽园大厨做的菜了。

  四舍五入,就等于他们去丰泽园消费过了。

  至于那一点礼钱,完全就不算什么,早就赚回“票价”了。

  “阎大爷,这席面我们家就不摆了,现在上面提倡勤俭节约,我和我姐商量了,打算响应号召,就不大搞宴请和铺张浪费,到时候我们请院里的大家伙儿吃喜糖。”

  猜到阎埠贵的打算,李红兵却是笑了笑,说出这样一番话。

  不摆席面,可喜糖还是不能少。

  这一波,属于无心算有心,提前预判了阎埠贵的预判了。

  “哎呀,不摆席啊,你和你姐关系那么好,我还想着……”

  阎埠贵一听,意识到自己的算盘要落空,整个人都无比难受了起来。

  “阎大爷,我这也是为了院里的街坊邻居着想,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这样也就免了大家的礼钱,多好!”

  李红兵说的大义凛然,让阎埠贵难以辩驳。

  不多时。

  院里的人都知道李红梅出嫁,李家不准备摆席的消息,很是失望。

  好多人去不起丰泽园,都盼着这次机会,还想着能跟李红兵一起沾沾光。

  其实他们和阎埠贵一样,为了蹭一顿好的,还真不在意这点随礼。

  但李红兵都把话说开了,既是响应号召,占了大义,又是打着为大家伙儿着想的名义,得了情理。

  即便有人再想说什么,也不好张嘴。

  事实上,现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和现象还普遍存在,有的女方出嫁,家里都没有摆席宴请。

  院里众人也是看李红梅和李红兵姐弟关系好,再加上李红兵这段时间出手阔气,又或者出于自己想吃顿好的私心,理所应当认为李红兵会在院里摆席宴请大家。

  只不过。

  这一美好幻想,在阎埠贵的主动打听下,提前被李红兵给戳破了。

  众人的热情,一下子被打消了许多。

  说到底,这是他们李家的喜事,大家既然沾不上光,即便最后能混点喜糖,也跟他们没太大关系。

  对于这些,李红兵并不在意。

  只是一个院的邻居,又不是多亲近的关系。

  大家平时见面和和气气的,可各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还用不到他们之间。

  李红兵看的很清楚,不会把多余的感情和金钱,耗费在这些外人身上。

  李红梅知道这些,也没有说什么。

  她已经把家里的财政大权归还,现在李红兵才是一家之主,只要不是什么致命或原则性的问题,李红梅都不会干涉李红兵的任何决定和举动。

  而且不在院里摆席这件事情,也是他们两个人事先商量好的。

  李红梅的婚事定下,并没有在院里掀起太大的波澜,更没有对她和李红兵的生活造成实质影响。

  在这之后的第三天。

  一个让院中众人“久违”的人,重新露面了。

  “哎呦,贾张氏?”

  “贾张氏,你被放出来了?”

  “什么被放出来了,说话那么难听,会不会说话?我那明明是去学习去了。”

  “学习你懂吗?我现在是进步妇女!”

  “嘿!你这人……”

  “看什么看,眼睛瞎了,都不认识人了啊?”

  “……”

  贾张氏不在的这段时间,除了前面几天易中海和聋老太闹腾了下,接下来都很安静,大家都差点忘了她的存在。

  现在她刚回来,才一开口,大家都知道还是那个贾张氏。

  对味了。

  也不知道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她都去学习了什么,嘴巴还是那么欠。

  就她刚刚这表现,明显没有学习到位。

首节 上一节 53/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