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李红兵不缺茶叶,不过还是买了一些。
掩人耳目也罢,用来和系统奖励的茶叶做对比也好,反正不差这点钱。
买的量都不大,所以不算太招摇。
估摸着时间不早了,系统空间里也囤了不少东西,李红兵便结束了今天的买粮行动,转道去了菜市场。
前几天在丰泽园后厨,李红兵的厨艺经验一直在快速增长。
按照正常的进度,他现在应该已经刷够了经验值,从lv1的入门学徒厨艺,晋升到初级厨艺的lv2。
然而。
这两天获得经验的速度却慢了下来,甚至不怎么涨。
李红兵怀疑,这是自己缺少实践的缘故。
通过观察,多看多记多思考,或许能提升自己对厨艺的见识和理解,但凡事还是需要身躬力行。
只是在后厨,尤其是在丰泽园那种地方,别说是李红兵这种刚进去没多久的新人,就是那些在后厨干了三五年的资深学徒,都少有练手的机会,更别提掌勺了。
借着今天的机会,李红兵打算自己买些食材回去,自己在家练手试试。
只可惜。
李红兵来的时间晚了,肉摊上的肉,基本卖光了。
不过在另外一家,刚好看到还剩下一点排骨,李红兵直接包圆。
这年头缺油水,大家都喜欢带肥膘的,通常出摊没多久就被人抢光,而像排骨这种没什么肉的,哪怕价格便宜一些,也不是那么受欢迎。
转了一圈,按照自己计划做的菜,李红兵又买了鲤鱼和豆腐,还有葱姜这些佐料。
这些已经不少了,毕竟家里就李红兵和李红梅两个人,吃不了那么多。
回去的路上,李红兵顺路把其他接下来要用到的调味品,诸如黄酒之类的,一一买齐。
说实话。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想要在家做出饭庄酒楼的菜品,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不说灶台炉火这些硬性条件,光是食材和调味品,就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备齐的,有些甚至都不好买到。
李红兵回到四合院的时候,还不算太晚,出去工作的人都还没回来,不过他却遭到了围观。
“哎呦!红兵,今天是什么好日子,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回来?”
“阎大妈,前两天发工资了,我买点肉回来,打打牙祭。”
“这么多?你和你姐才两个人啊!”
“这是六必居的酱菜?”
“老天爷,还有正明斋的糕点!”
“红兵,你不会把你一个月的学徒工资都花了吧?”
“这日子不过了啊?”
“……”
李红兵的满载而归,自然引起了轰动和前院众人的羡慕,不过他们面上惊叹,心里指不定怎么吐槽李红兵败家。
面对众人的反应,李红兵也不管她们怎么想,自己挣的钱,爱咋花咋花。
至于见者有份,分一些给她们尝尝味,想都不要想。
自己家都不够吃。
哪怕现在并不缺钱,李红兵也没有假大方到那个地步。
好在众人眼热归眼热,却没不知分寸,提出什么不知好歹的要求。
今天吃了别人家的东西,明儿个就得还回去,除非家里一直不买啥好的,否则会让左右邻居笑话。
人活一张脸,不管背地里怎么样,大家都是要脸面的。
拿着东西回家,李红兵把这些归置了一下,然后又重新拎着那条还带着一口气的鲤鱼出屋。
这个年代的养殖业还没发展起来,基本都是纯野生的。
李红兵买的这条鲤鱼,离水都快大半个小时了,还没完全死透,足见生命力的顽强,十分生猛。
“呦!红兵,你这鱼可够肥的啊,看着不是太大,还挺有分量。”
才进屋没多会儿的功夫,李红兵在外面大肆采买和败家回来的消息,直接传到了中院和后院,立马就有人过来看热闹了。
“还成,够我和我姐两个人吃的了。”
李红兵笑了笑,给了句回应。
平时的关系不算密切,不过都一个大院的邻居,除了像易中海这种没事找事的,李红兵也没打算逮到谁怼谁。
日子怎么都是过,但也没必要搞得全院皆兵,苦大仇深的。
“红兵,听说你还买了一大堆的正明斋糕点,还有六必居的酱菜?”
“李大妈,是买了一点,但没您说的那么夸张。”
“何止呢,除了现在手里的鲤鱼,屋里头还有排骨呢!我刚才都瞧见了。”
“哎呦,怎么还买上排骨了?排骨又没什么肉,要买也买点带肥膘的肉,越肥越好,还得赶个大早去买,晚了就被人抢光了。”
“到底是年轻,没点生活经验,你姐回来该说你了……”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面对他们传授的经验,李红兵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反驳。
关于肥肉好,还是排骨好,经历过的时代不同,观点也有区别。
而且李红兵现在在丰泽园当学徒,伙食不说有多好,起码油水是不缺的。
至于李红梅,有李红兵在,自然也不会让她存在这种问题。
所以。
对于肥肉,李红兵并不像这个年代的人,那般热衷。
院里这些人,话是多了点,但李红兵知道,她们并没有什么恶意。
只不过。
李红兵没必要特地去跟别人解释这些,也懒得解释。
陪着唠了几句嗑,李红兵便收回了心思,准备专心处理手中这鲤鱼。
用刀身一拍,断了鲤鱼的最后一口气,李红兵便开始处理鱼的鳍、鳃和鳞片。
虽然是第一次处理,但李红兵在后厨已经看过了许多遍,基本掌握了处理窍门,不是什么大问题。
然而。
就在李红兵做着这些的时候,易中海的媳妇便搀着后院的聋老太,从中院过来,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众人默契的给她们让开一条路,聋老太先是看了几秒,随后板着脸,用力敲了敲手中的拐棍:
“李小子,净糟蹋好东西,这么好的鲤鱼,你一个刚进后厨的小学徒,处理的明白吗?”
第35章 谁是谁的祖宗?
聋老太的突然出现和开口,是李红兵没想到的。
刚才还不在,怎么一下子就突然冒出来。
见李红兵朝自己看了过来,聋老太拄着手中的拐杖,居高临下的问道:“李小子,你这是要自己在家学做菜?”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老太太?”
看到聋老太这架势,李红兵忍不住笑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来兴师问罪的。
听李红兵这个语气,再加上他这个态度,聋老太眼里闪过一丝不悦,拿足了姿态,出声教育道:“小子,你才进入丰泽园多长时间,还没学会走路,就先想着跑了,这是你现在该做的事情?
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你看人家柱子,比你早当学徒一年,到现在他师父都还没让他上灶,你比他厉害?
你现在连柱子都比不上,就想着一飞冲天,不要以为你多读了几年书,就可以心高气傲。
买这么多好东西回来,要是让你这样瞎霍霍了,老天爷都看不下去,简直是在造孽……”
本来没觉得有什么,可随着聋老太的这些话出口,李红兵脸上的表情就变了。
这老货!
他从外面买食材回来,在院子里杀个鱼,也没招她,这八竿子打不着的聋老太,就跑过来唧唧歪歪,指手画脚的,几个意思?
花自己的钱,又没吃她家的大米,管的这么宽。
别说是她,就是丰泽园的大师傅们,也不会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管他在家里自己做饭。
刚刚那些话,轮得着她来说吗?
再说了。
她哪只眼睛看到自己瞎糟蹋东西了?
李红兵知道,看到他要自己动手做饭,用的还都是这些好东西,院里的人并不看好,毕竟这些平时都是李红梅一手包办的,几乎没有李红兵什么事。
哪怕李红兵现在进了丰泽园,可才当了两个月学徒,在很多人眼里,恐怕连个皮毛都没学会。
只不过。
想归这样想,哪怕在一旁看笑话,也没人会吃饱了撑着管闲事。
“这样……李小子,你先把这些东西拿到我屋里去,等晚上柱子回来了,我让他帮你做,他的手艺是咱们院里最好的,也省得糟践了。”
一番指手画脚后,聋老太的这个命令一出,差点把李红兵给逗笑了。
“老太太,你管的是不是有点宽了啊?我自己买的东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犯不着您来替我操心!”
对于总喜欢装聋扮傻、倚老卖老的聋老太,李红兵可没什么好印象。
关键聋老太还嘴馋,谁家买好吃的了,她的鼻子比狗还灵,每次都能闻着味找上门。
如今的聋老太年过花甲,六十有七,在这个年代,可以说得上是长寿老人,再加上举目无亲,属于上面要关照的孤寡老人。
当初杨干事陪同区公所的人来看望过,送了一些粮油表示关心,还叮嘱易中海这些管院大爷们,要多进行照顾。
不过这些,只不过是上面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
至于烈属和五保户,纯属无稽之谈。
五保户制度,得到五六年才开始确立并实行,而且仅限于农村户口,根本和聋老太搭不上边。
烈属之言,那就更扯淡了。
真要是烈属,那可是有民政部门全权负责,生活保障不说,还要定期上门看望。
一个小脚老太太,不过是易中海当初为了给杨干事他们留下好印象,时不时的让自家媳妇给她送点吃的,好在院里树立起所谓一大爷的光辉形象。
久而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