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第212节

  看着各有算计的这对师徒俩离开,何大清并没有再出言相激,也没有阻拦。

  自己现在既然回来了,往后的日子长得很,有的是时间陪易中海玩。

  “师父,刚才何大清那家伙说的话,您不要放在心上,他就是没安好心,故意要激怒您的,您可千万不要上当。”

  扶着易中海回屋的贾东旭,怕易中海多想,被何大清刚才那些话影响,连忙开口道。

  “东旭,你放心,这个我知道!”

  视线落在贾东旭的身上,易中海的目光复杂,却是用着笃定的语气说道:“我活了那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什么是好话,什么是坏话吗?而且何大清什么人,我比你更了解,他说的那些,我根本就不在意。

  只是这何大清现在回来了,对我们并不是什么好事,以后你们可要小心点,千万别着了何大清的套……”

  提醒贾东旭的时候,易中海的心里后悔死了。

  要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让何大清继续在保城好好过日子多好,起码眼不见心不烦,现在把他给折腾回来了,以后指不定搞出什么事情。

  关键刚才何大清那些话里,虽然并没有明说,但易中海明显能察觉出,自己暗中搞小动作,跟白寡妇告密的事情,多半已经被何大清给发现了。

  之所以没动作,未必是何大清不敢,说不定在憋着什么坏招,这让易中海的心里面,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易中海心中警觉。

  结果一连几天的时间,何大清都没搞什么事情针对他,反倒听说他进了峨嵋酒家,成了里面的大师傅。

  以何大清的手艺,想要找个好的工作并不难。

  而他虽然一开始是学谭家菜出身,但未必就不会别的。

  俗话说,一法通则万法通。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厨艺各方面功底,早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有董从友这个川菜大师的至交好友,何大清再精一门川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何大清之所以进峨嵋酒家,多半是董从友这个好朋友,从中牵线搭桥。

  ……

  时间一转眼,来到了月底。

  距离自己和陈雪茹元旦结婚摆酒的日子,只剩下两天的时候,李红兵直接找上了阎埠贵、杜建国和刘海中三个管院大爷。

  目的很简单,就是请他们出面,帮忙统筹摆席当天的各种杂事,比如负责借桌椅碗筷,安排人帮忙干活,还有记账这些事情。

  作为管院大爷,他们三个做这些事情,自然是得心应手。

  阎埠贵和杜建国没什么问题,刘海中之前和李红兵虽然有过不愉快,但也过去了。

  而且刘海中这人欺软怕硬,李红兵现在发展好,在院里院外都势头大,不敢轻易找他的麻烦。

  只要刘海中识趣,李红兵懒得跟他计较和搞针对。

  元旦这天。

  李红兵这三间屋子,已经贴着各种红色窗花和喜字,之前过年的春联,也特地换上了结婚专用的喜联,显得十分喜庆。

  这些窗花和喜字,还有其他的各种布置,大多是李红梅专门过来布置的,而那副喜联,自然是李红兵亲笔写的,一切只为了今天的到来。

  早晨。

  院里众人还没吃完饭,梁大民这些师哥们,就带着采买好的各种食材过来了。

  本来按照李红兵的想法,这些事情是打算让院里的年轻人去做的,而掌勺的大厨,随便找位有时间的老师傅过来。

  结果梁大民这些师哥们一听,直接就给否了,并且纷纷自告奋勇,承接下了这些差事,连师父郭友忠都支持他们这样做,李红兵也没什么办法。

  否则的话,他们今天都是席面上的客人,李红兵可没打算让他们干活。

  不多时。

  李红梅和赵卫国两口子,便带着三岁的小外甥赵建军,一家三口早早的过来。

  “舅舅!”

  一进前院,小外甥赵建军就挣脱了李红梅的手,一边喊着舅舅,一边蹬着小腿朝李红兵兴奋的跑了过来。

  如今已然三岁的赵建军,显然早就已经能流畅的说话和走路。

  看他矫健的小模样,就知道平时的营养十分充足。

  今天是元旦,不过年岁往往都看农历,等过了年,小外甥赵建军就四岁了。

  将小跑来到身前的赵建军一把抱起,李红兵逗弄了会,然后看向了此时已经怀上二胎的赵红梅,对着姐夫赵卫国提醒道:“姐夫,今天人多,你可得看着点我姐,她现在怀着孩子,别千万别让她干什么活,也别让人给不小心冲撞了。”

  “这个自然。”

  赵卫国十分认真的说道。

  对于这点,他可不敢掉以轻心。

  “哪有你们那么夸张,我这刚怀没多久,肚子也还没大起来呢!”

  看到自己弟弟和丈夫这样子,李红梅有点无语,不过感到他们的关心,嘴上责怪着,心里却感到了温暖。

  对于李红兵的提醒和赵卫国的重视,李红梅也不是真的不在意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并没有掉以轻心。

  有阎埠贵他们几个管院大爷安排,还有梁大民这些师哥们,再加上李红梅和赵卫国这姐姐姐夫,李红兵实际并不用操心什么。

  上午的时候,李红兵换好了特地新作的新婚衣服,带着接亲队伍,直接来到了陈家,散了一些喜糖之后,就顺顺利利接到了精心打扮了一番,并且穿上新婚喜服的陈雪茹。

  接亲回去的路上,队伍里除了多出陈雪茹和她陪嫁的嫁妆,还有陈母和徐慧珍母女。

  按说陈母作为女方父母,从传统习俗上,是不应该出现在陪嫁的队伍当中,不过陈家现在就剩下她和陈雪茹两个人了,陈雪茹舍不得陈母一个人孤零零的留下,李红兵就做主把她给一起接上。

  有些习俗,图个喜庆和仪式感,李红兵不是那么封建死板的人。

  另一边。

  在李红兵接上陈雪茹这个新娘子,并且往回赶的时候,四合院里已经垒起了大灶,摆好了桌椅,大家各司其职的忙碌了起来。

  阎埠贵在前院单独占了张桌子,上面铺着红纸,专门准备了笔墨,这是记礼金用的。

  记账这事,李红兵专门交给了阎埠贵,这里面就属他算账最清楚。

  虽说阎埠贵喜欢算计和占小便宜,但在这种事情上,他还不至于动心思,更不敢动什么手脚,李红兵也不担心。

  同时他只负责收礼金和记账,不包括采买支出和报销,这些已经被梁大民他们给包了。

  随着阎埠贵“开张”,院里接到赴宴邀请的住户,纷纷过来上礼。

  大部分的礼金,都是三毛五毛,条件差一些的贫困户,也拿了一两毛过来。

  也有给一块的,比如许富贵和何大清这些收入高的,还有刘海中和杜建国这两个管院大爷,就连平时抠门的阎埠贵,这回也给了五毛钱的礼金。

  好多人都看在李红兵的份上,并且知道今天的席面不会差,所以特地提高了礼金的标准,多给了一些。

  “傻柱,你们家的礼钱,你爸刚才给过了,这一块钱你拿回去。”

  “阎大爷,您甭管,帮我把名字给记上就行。”

  “傻柱,你跟你爸没分家,你自己也还没结婚,怎么还给两份礼钱?”

  “我爸是我爸,这是我单独给红兵的礼钱,恭喜他结婚的!”

  “嘿,你这……”

  “……”

  傻柱这种情况,阎埠贵还是第一次见。

  没办法。

  在傻柱的坚持之下,阎埠贵只能先照做,到时候跟李红兵再特地说一声。

  “阎大爷,这是我的,礼金一块五。”

  傻柱前脚刚走,许大茂立马就过来,手里也拿着一块钱,顿时让阎埠贵无语。

  看到傻柱另外给李红兵上礼,许大茂不甘示弱,不想被傻柱比下去的同时,也通过这种形式,来彰显他们和李红兵的关系谁更好、更近。

  随着许大茂这个举动一出来,刚走没两步的傻柱,直接折返回来,差点就和他当场掐起来。

  还好在阎埠贵的劝解下,并且抬出了李红兵,最后许大茂收回了五毛钱,和傻柱一样,单独给李红兵上礼一块钱,这才平息。

  临近中午。

  丰泽园后厨的大师傅们和经理陈立民相继到场,主动到阎埠贵这边随礼。

  “您是丰泽园的大师傅吧?红兵交代过了,您各位不收礼钱,都是他的长辈,人到了就行。”

  今天刚好元旦放假,李红兵顺便连他们一起请了,并且特地声明了不收他们礼金,知道有些人可能会“不守规矩”,所以也提前交代了阎埠贵。

  今天的外来宾客里面,基本都是丰泽园的人,所以不难判断。

  “上门赴宴,哪有不准备礼金的,拿着就是,不然我可没脸吃席。”

  “哎,这……那您是哪位大师傅?麻烦告知一下。”

  “不用记,收着就是。”

  “这……”

  “……”

  这些大师傅的操作,又把阎埠贵给搞不会了。

  一看他们给李红兵的礼钱,都是清一色的三块,直接让他整个人惊住。

  不愧是丰泽园的大师傅,出手就是阔绰。

  只是他们给这么多的礼钱,要是不记录下来,阎埠贵没办法跟李红兵交代,尤其本来是不收他们礼钱的。

  好在阎埠贵机智,连忙让阎解成找了个李红兵的师哥过来,不然记账这个工作,根本没办法做。

  这些情况,被刚好路过的贾张氏看到,直接嫉妒的红了眼。

  回到家的第一时间,贾张氏就直接跟贾东旭说了这件事。

  “什么,一个人随礼三块?”

  “真的假的?”

  “妈,你确定你没看错?”

  “我肯定没看错,还有李红兵的那些师兄们,也都随了礼,一个人两块钱,我当时多搂了两眼,算起来,这李红兵光是这一次办席面收到的礼金,就直接破百了。”

  “有病吧他们?今天这席面,是什么满汉全席吗?随那么多礼金,吃的回本吗?”

  “谁知道啊,他们……”

  嫉妒直接传染,从贾张氏到贾家的其他人,再到易中海两口子。

  关键让他们难受的是,今天院里的这桩大喜事,他们是完完全全的无关人员。

  不单单是李红兵的那些师哥,还有丰泽园来的那些老师傅,包括院里的邻居们,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直接把他们无视了。

  仿佛这一天,他们根本不在这院里一般。

  只是即便这样,贾东旭和易中海他们也不敢做什么。

  但凡他们稍有异动,在这个时候动坏心思,院里一大群人直接能把他们给摁死,甚至把他们的房子都给推了。

  当李红兵接亲带着陈雪茹回来时,从阎埠贵这里得知随礼的情况,直接无语了。

  丰泽园的那些老师傅也就算了,梁大民这些师哥们是怎么回事?

首节 上一节 212/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