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1990 第33节

  张延满心疑惑的出了西客站,正想找个公共电话联系一下窦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有一辆桑塔纳追在后面不断摁喇叭。

  张延站住了脚,疑惑的回头望去,只见桑塔纳的车窗缓缓降下,露出了窦维那张熟悉的脸。

  “上车~”

  窦维说着,又用力按了下喇叭。

  张延拉开副驾驶的门上了车,这看看、那摸摸,顺手把窦维的墨镜摘了,戴在自己脸上,酸声道:“这又不是敞篷车,你戴哪门子墨镜啊?!”

  话音刚落,后座就传来一阵哄笑声,张延回头看去,原来王霏和姜欣都在后面坐着呢。

  张延纳闷的问:“王霏,你不是去美国留学了吗?”

  “那就是唱片公司搞出来的噱头。”

  王霏有些心烦的解释道:“港岛的乐评人不是说我土吗?公司就想让我去沾点洋墨水,说是港岛人就吃这一套——其实我在那边儿就挂个名,根本不怎么上课。”

  说到这里,她又有些兴奋:“不过也是这次去了美国我才知道,原来在港岛吹的天花乱坠的大师们,很多都是在模仿甚至抄袭日本和欧美的音乐。”

  窦维不屑道:“港岛就没几个正经音乐人。”

  王霏伸手拍了他的后脑勺一下,娇嗔道:“我难道不是正经音乐人?”

  姜欣在旁边没心没肺的大笑。

  张延最近开了窍,隐约觉得两人之间有些不对劲儿,就犹豫着要不要提醒姜欣一下。

  不过就算要提醒,也得找个合适的机会。

  所以他不动声色的岔开话题,问窦维:“这车你新买的?”

  “对啊,落地不到25万,怎么样,还行吧。”窦维歪着头,一只眼睛看前面一只眼睛看向张延:“要不要哥们带你去兜兜风。”

  “想拉垫背的就直说,不用这么拐弯抹角。”

  张延是真的有点酸了,他拿到五万版税本来有些飘飘然,结果一转头,这点虚荣心就窦维用桑塔纳‘撞’的支离破碎。

  果然还是唱歌的最能捞钱啊!

  这时姜欣趴到了张延的座椅靠背上,埋怨道:“大作家,你这藏的够深啊,咱妹子都来京城快仨月了,你也不给我们介绍介绍。”

  也难怪她没瞧出异样来,这姑娘自己就没个分寸感。

  “我妹妹文静着呢,跟你们这些人来疯玩不到一块去。”张延随口胡扯:“要不是后天考完她就回老家了,我都不可能让你们知道她在京城。”

  为防三人跟着自己回家,到了出租屋附近的巷子口,张延以里面太窄不好掉头为由,直接在巷子口下了车。

  拎着不多的行李顺着巷子往里走,到了出租屋门口,他正想敲门,就见张芳一手举着一根糖葫芦,胳膊肘上还挂着俩塑料袋,从对面一蹦一跳的走了过来。

  看她边走边吃,还咕哝着嘴在哼歌,张延上去就是个脑瓜崩,没好气道:“明天就要艺考了,你也不怕吃坏肚子!”

  “哥~!”

  张芳惊喜的张开双臂就要抱过来,被张延嫌弃的避开后,这才想起自己手上都是糖葫芦。

  于是忙把其中一支递过来,嬉笑道:“我肠胃好着呢——这不是最近压力比较大,所以咱妈特批了一笔经费,让我买点零食嘛。”

  张延虚着眼居高临下的盯着她:“是真的压力大,还是想借着压力大的名义敛财?”

  旋即又交代道:“爸妈还要留着钱给你交学费呢,以后再有什么花销直接管我要。”

  “哥~”

  张芳眼前一亮:“是不是版税发下来了?这下你可就是大款了,那我就是款妹……”

  “款你妹!”

  张延又给她个脑瓜崩:“咱们这点钱也就买几个车轱辘——走了,喊上妈咱们下馆子去,早点吃完,等晚上我还要去拜访史铁生老师呢。”

  …………

  张延是晚上七点多到的史铁升家。

  进门之后,他就发自肺腑的赞叹道:“史老师,您写的《我与地坛》真是绝了,怎么年前我来的时候,就从来没听您提起过?”

  《我与地坛》是1月底发表在魔都文学的,这年头消息传播的没那么快,所以直到年后,张延才听说并拜读了这篇大作。

  “呵呵~”

  史铁升推着轮椅,边领着他往书房走,边笑道:“你不是对我的小说过敏吗?所以我就没提。”

  “那时我还太年轻,现在耐受力强多了。”张延也不等陈曦米招呼,自顾自的给两人斟好茶水,又忍不住感叹道:“您这文笔真是绝了。”

  “羡慕吗?两条腿一颗腰子换的。”

  “不是,您这……”

  这是在模仿《红楼名侦探》里的对白,看来史铁升一直都有在追看后面的剧情。

  不过史铁升这个梗玩的,实在让张延不知该怎么接。

  说笑几句之后,张延就拿出了《小淘气梦游互联网》的草稿——先前打电话联系时,听说张延有新作品,史铁升就特意嘱咐他带过来瞧瞧。

  这篇小说,其实就是把未来互联网上的一些集体意识形态,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变成了一个个‘互联网部落’。

  然后通过主角游历各个部落的过程,展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同时也浅尝辄止的触及了一些社会问题。

  为了不显得太突兀,他还特意去津门大学查了相关资料,确定现代互联网的概念已经诞生了,才写出了这篇‘儿童’科幻小说。

  史铁升早听他在电话里提起过,接在手里打开台灯,又对张延道:“你要是觉得闷,可以先去客厅里看会儿电视。”

  “不用,我随便找本书看就行。”

  张延说着,自顾自从书架上拿了本王硕的《玩的就是心跳》,这书他以前在杂志上看过一部分,但没能看全。

  以前看小说,他的注意力全在剧情上,现在却总忍不住揣摩对方的文笔,猜测这一段的映射了什么,那一段有什么隐喻。

  这么一来阅读的速度和乐趣大大降低。

  结果他还在跟王硕的文字较劲儿呢,史铁升已经率先读完了他的小说。

  张延忙把《玩的就是心跳》放回了书架上,静等着史铁升给出评价。

  史铁升先向他了解了一下互联网基本概念,然后才慢慢道:“你这本小说呈现出的,是集体的乐观主义、个体的悲观主义,又有点魔幻现实主义那味儿。

  比如‘输在起跑线部落’的符号们,控诉穷爸爸不征求自己的意见,就擅自把自己生出来吃苦受累。

  再比如……”

  史铁升接连举了几个例子,最后问:“所以在你看来,哪怕是科技无比发达、物资极其丰富的未来,也照样解决不了这些社会矛盾?”

  张延摊手道:“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信心,但我觉得这些问题几乎是无解的,而且大概率会随着贫富差距拉大而加深。”

  史铁升叹了口气,又道:“如果可以展开来写写……”

  张延忙道:“您还是别为难我了,我最多也就写写童话故事,哪有这个能力和阅历。”

  开玩笑,这些社会问题很多人都能预见到,可要是展开来具体写,那就真成‘预言家’了。

  “可惜了。”

  史铁升把草稿还给张延,道:“等文章发在《少年文学》上,你记得通知我一声,我好推荐给其它杂志转载。”

  【PS:现代互联网的雏形在80年代末就已经诞生了,91年是互联网尝试进行商业化的元年。】

第46章 变味的感情

  【新书期求支持】

  张延晚上回到出租屋的时候,父亲张兴国也从恒江赶了过来。

  当天夜里,父子俩在出租屋打的地铺,一家四口仿佛又找回了在筒子楼里蜗居的影日——以前只觉得逼仄,如今却有些怀念。

  本来父子俩都有一肚子话要说,可因为担心影响到张芳的考试状态,愣是憋着一句也没往外吐。

  第二天早上,张延正蹲在门口刷牙呢,就见有个熟悉的身影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周滔?”

  他忙漱了漱口,站起身来招呼道:“你来的正好,刚才芳芳还念叨你呢。”

  说话间,目光就落在了那一点朱唇上。

  虽然最近没少和陈虹唇齿相交,但要说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年三十晚上那次。

  感受到张延灼热的视线,周滔脸上浮现起些许红晕,压着嗓子悄声嗔怪道:“那天就是个误会,你不许再……反正你忘了就对了!”

  其实对于今天要不要来,她反复犹豫了好久,但毕竟辅导了张芳那么久,她还是希望能有始有终。

  “是是是。”

  张延敷衍的应着,又摇头感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周滔一听这话,就知道前者说的是周楠、后者说的是自己。

  她不禁又对张延生出三分同情,甚至是有些愧疚自责。

  自己都是快要结婚的人了,和张延是注定没有结果的,那天晚上却稀里糊涂乱了他的心……

  这不是等于是又在他的伤口上补了一刀吗?

  “张延,你……我……”

  她一时不知该如何找补,好在这时孙晓红推门出来,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尴尬气氛。

  “呦,小周来啦。”

  孙晓红热情的招呼道:“吃饭了没?没吃就一起吃点——客气什么,这回我们芳芳要是能考上大学,头一个要感谢的就是你!”

  “芳芳肯定没问题的!”

  周滔说着,就跟着孙晓红一起走了进去。

  临近门她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张延没有进屋的意思,而是又蹲下来继续刷牙,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多少又有点失落。

  如果自己在遇到姚柯之前遇到他,或许……

  “小周。”

  到了屋里,孙晓红见周滔有些魂不守舍的,便悄声问:“你和你未婚夫之间怎么样了?”

  “早就和好了,他已经向领导推荐了我们录制的广播剧。”

  这话是笑着说的,但周滔心底却没有半点欢喜。

  这次两人能和好,其实是双方父母各自施压的结果,如果不是姚柯的父母发了话,哪怕周滔已经转换了策略,姚柯也不愿意去找单位领导诉苦。

  而周滔自己也被父母督促尽快结婚,以后以相夫教子为主,不要再闹什么幺蛾子了。

  这让周滔觉得自己和姚柯之间的感情,好像一下子就变了味儿,从自由恋爱坠落成了包办婚姻。

  周滔对此感觉相当的不适应,面对姚柯时总觉得心里闷着一口气。

  可姚柯除了不知上进,在其它方面都没什么可挑剔的,如今又勉为其难的,向领导推荐了两人录制的广播剧。

  这让周滔心中的闷气,根本找不到理由发泄。

  毕竟她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女人。

  闲话少叙。

  吃完早饭之后,一家四口连同周滔提前赶到了首都广播学院。

首节 上一节 33/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