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1990 第180节

  众人闻言都笑。

  刘小庆也不在乎那三五百块钱,笑盈盈的跟着张延出了棋牌室。

  等寻了个安静所在,刘小庆这才开口道:“张总,姜纹一向就是个狗脾气,你千万别跟他一般见识,等回头我再劝劝他,让他给你赔个不是。”

  这姿态放的够低呀,有点不符合亿万富姐的行事风格。

  当然刘晓庆这个亿万富姐是需要打引号的,她这两年摊子铺的大,欠银行的钱也多,再加上自己大手大脚惯了,账面资产看着挺吓人,其实手里的现金并没有多少。

  否则《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轮不到董屏主导。

  “小庆姐。”

  张延心里嘀咕,面上却爽朗道:“其实我和姜纹其实没矛盾,只不过是我觉得投资他那部剧风险有点大而已——正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本来也没必要闹的不愉快。”

  刘小庆点点头,又道:“其实他也是一门心思想把电影拍好,等有机会张总可以去看看已经拍出来的片段,这部片子绝对有冲奖的潜质,而且是国外大奖。”

  这张延倒是相信,姜纹水平还是有的,更不用说还是国外最喜欢的WG时代。

  不过听刘小庆这意思,怎么像是还想拉自己入局?

  莫非是姜纹烧钱烧的太狠了,让刘晓庆看出苗头不对,提前跑来铺垫?

  但张延都知道这是个大坑了,又怎么可能会继续往里跳?

  除非有办法,能确保收益和风险成正比……

  刘小庆替姜纹解释了几句,然后就回了棋牌室。

  张延则是到了外面院里,听汪锋自弹自唱拿手《晚安京城》。

  这时余桦也凑了过来,坐到他身边开始捶打大腿和膝盖。

  “怎么了,你老寒腿啊?”

  “说点好听的。”

  余桦道:“我这是站着看了半天麻将,累的。”

  “那你怎么不下场?”

  “废话,我那点儿钱还得留着买房子呢!”余桦说完,又踌躇道:“你说《活着》拍出来能正常上映吗?”

  “你觉得呢?”

  张延反问。

  “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宽慰宽慰我?”

  “这剧就是奔着去国外拿奖的,能不能在内地上映不重要。”

  “那我这书……”

  “墙外开花墙内香,到时候咱们炒……”

  “张总!”

  正说着,走路还有些歪歪扭扭的韩垒,也跌跌撞撞的坐到了张延身旁,咬牙道:“签了吧,我就不信我一定不如他!”

  张延摇头道:“这不是如不如的问题,是他那股味儿更冲。”

  韩垒挥挥手:“签,签了吧!”

  说完,又摇摇晃晃走了。

  “到底他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

  张延吐了句槽,还想接着聊刚才的话题,却见余桦不知从哪儿摸来一串大腰子,正在那儿沾孜然粉辣椒面呢。

  他忍不住打趣道:“感情是中间那条腿出了毛病。”

  余桦默默又拿出一串,放在中间:“那你要不要吃。”

  “吃!”

  …………

  当天晚上,宾馆后院闹哄哄直到1点多才消停。

  第二天上午。

  丰田皇冠打头,后面五辆桑塔纳一溜排开,把院门口堵的严严实实——六辆车有五辆是圆梦提供的,只有一辆是新郎的关系。

  眼见常季红和徐正辉,带着公司里的年轻小姑娘们,开始堵门要红包。

  看到这一幕,张延搂着陈虹凡尔赛道:“其实这太早发迹也不好,很多事情都没法再去体验了。”

  陈虹斜了他一眼,笑道:“可你也体验了许多别人体验不到的人和事。”

  她这话着重强调了一个‘人’字,张延只装作是没听明白,岔开话题道:“下午去看看咱们那婚房?”

  陈虹默默点头,把头靠在了他肩膀上。

  虽然和正经夫妻相处的模式不大一样,但两人郎才女貌的站在一起,看上去还是挺温馨般配的。

第244章 第二季开播

  【PS:查歌手资料查的头大,两更。】

  10月1日,广场外面。

  “就是这个角度,好、好、保持别动!”

  张延调整好角度,选择延时五秒拍摄,然后连忙跑过去扬起自己的左臂,和陈虹的右臂组成一个心型,将飘荡国旗框在正中。

  今年并非大庆,但广场周遭也是人潮如织,别说进去了,想在外面找个空地都是桩难事儿。

  张延好容易找到角度拍了这张照片,也就懒得再往里挤了,跟陈虹手挽手走出三里地,上了停在路边的皇冠,就开始朝津门进发。

  婚礼是前天举行的,其它人昨天上午就走了,而两人一是因为要跟设计师沟通婚房装修的事情,二是想在国庆当天合影留念,所以才又多逗留了一天。

  等回到津门之后,两人便各奔东西,一个去了电视台,一个去了剧组。

  到了电视台,张延先跟马原打听了一下,市里基本认可他把金鹰节留在津门,并固定在八一影视基地举行的提议。

  同时还有人建议,借金鹰的名头再搞个音乐节——毕竟参加颁奖礼的演员,不可能拉到影视城就地表演,但音乐节的就不一样了,肯定能为八一影视基地增添不少色彩。

  这倒是个好主意,看来市府里也不都是些老顽固。

  “到时候设一个最佳现场演出奖,让去影视基地参观的游客当场投票,获了奖的就推介去多跑几个商演,这样也能给歌手提供一些动力。”

  出完了主意,张延就暂时没再关注这事,反正只要金鹰落户津门,圆梦就能吃到红利,既然市里和电视台的态度都挺积极,那他也就没必要冲锋在前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张延除了抽空跟陈虹去医院做了趟体检之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我为歌狂》第二季上。

  目前初赛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这一次冒头的实力派歌手要比上次更多——顶尖的反而要少一些,毕竟加了不能出过唱片的设定。

  而上一次进入复赛被淘汰的歌手,也有不少想要卷土重来的,但在张延的授意下,除了少数一两个特别出色的,其它的基本都被淘汰了。

  败者从头再来的戏码当然也很励志,但32强里老面孔太多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只能说某人越来越像是个合格的资本家了。

  去年在初赛就被淘汰的朴竖,这次也来了,不过照例又是初赛就被淘汰了。

  小伙子这次拿出了一首原创歌曲,本来这应该是加分项,但他那主歌部分唱的一卡一卡的,很不受评委待见。

  虽然他自己极力辩解,说是在尝试创新,但还是被评委给淘汰了。

  鉴于他在榜上有两首歌,张延还抽空勉励了朴竖两句,说是看好他的潜力,让他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等回头把音乐玩明白了,可以来圆梦试试。

  小伙子大受鼓舞,当时就咬牙点头道:“我回去退学!”

  啊?!

  张延一愣神的功夫,小伙子已经跑远了,而他身边又凑上来不少套近乎,也没法去追,于是便把这事儿抛在脑后。

  10月10号。

  津门卫视正式开始放送,为了保证足够的收视率,开头几天采取了冷饭新炒模式,白天播《我为歌狂》,晚上放《天津卫》。

  中间还插播了金鹰奖的颁奖仪式。

  顺带每隔半个小时,就给《我为歌狂》第二季打一次广告。

  如果搁在二十年后,这种做法估计要被人骂到自闭,但这年头一部戏翻来覆去播上几年很正常,也没人会觉得奇怪。

  就这样。

  到10月21号,《我为歌狂》如期播出,新颖的盲选转身模式,仿佛打了鸡血的导师,再加上综合实力更为出色的选手。

  第二季不出意料又博得了一个开门红,各大媒体都是一致好评,认为《我为歌狂》节目组充分考虑了民众的意见,采用盲选+战队的模式,尽其所能的维护了公平公正。

  用方便面附带的邮政明信片投票,决出战队胜负的做法,也获得了观众的交口称赞。

  以前想给什么活动投票,大多需要从杂志上剪下封页,再写一封亲笔信贴上邮票送过去,过程繁琐还费钱。

  而换成方便面附赠的明信片,只需要在上面写上歌手的名字,再用一枚两毛钱的邮票就能搞定。

  最主要是方便面加量没加价。

  所以打从节目播出之后,光明方便面的销量就迎来了一波暴增——即便是不看节目、不准备投票的观众,在需要吃方便面的时候,也不会拒绝一张免费的明信片。

  刚开始还有唱片公司想要投机取巧,囤积一些投票卡保送自己的歌手。

  但光明的市场占有率太高了,每天卖出去那么多包方便面,要想稳定保送的成本,实在不是这年头的公司能承受的。

  毕竟这年头的唱片公司,兜里能揣个两三百万就已经算是相当阔绰了,想让他们拿出几十上百万赌一把,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至于疯狂粉丝……

  这年头当然有疯狂粉丝,但大多数家庭也就是刚温饱,哪有余钱支持孩子追星?

  所以比赛大体还是比较公平的。

  而在第二季的复赛当中,同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原创歌曲,比如韩笑的《飞天》、韩小的《我想去桂林》、火丰的《大花轿》、孙号的《中华民谣》、陈铭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朱华的《我怎么了》。

  不过这些歌手,大多背后都有唱片公司支持,唱的歌也大多不是自己写的。

  最终圆梦只从战队准决赛中,挑选出了两位选手,一个是后来凭借《祝你平安》大火的孙玥,一个是已经登上过春晚的谢晓冬。

  孙玥是铁路文工团的人,从单位直接跳槽过来就好。

  谢晓冬本来已经准备签约港岛的音乐公司了,因为对方给的条件不怎么样,又正赶上《我为歌狂》第二季,所以就报名来碰碰运气。

  比起第一季的时候,这一季圆梦的在歌手方面的收获,要明显少了许多。

  但没办法,现在圆梦已经是树大招风了,如果还像上次那样力捧自家艺人,估计京沪广的业界资本就要合流起来,把《我为歌狂》和圆梦批倒批臭了。

  也只有让出舞台中心,让各家公司的选手乱战一场,才能保证多赢的局面。

  而且圆梦现在的形式比较稳定,也不适合大规模签约新人。

  所以算下来,这一季最大的发现,反倒是没能参加比赛的腾哥尔。

  不过这哥们的加入,也带偏了圆梦内部的风气,现在歌手们三不五时就要聚在一起喝酒。

  腾哥尔是次次不拉。

  他甚至还搞了个啤酒协会,会员都发展到《我为歌狂》的参赛选手身上去了,火凤、尹象杰、孙浩……

  以至于三人背后的唱片公司向节目组抗议,觉得这是有意识针对京城的同行,给魔都羊城那边拉偏架。

  因为上面这几个人都是在京圈混的。

首节 上一节 180/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