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1990 第173节

  张延笑道:“婚期还没定下来,主要是看两边老人什么时候方便,但最迟也就是明年中秋之前。”

  “真好。”

  张蒂由衷的感慨道:“你是大老板,陈虹是大明星,你们两个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不像我们……”

  说到这里,她自嘲的一笑道:“以前听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还觉得这话说的太绝对了,只要夫妻两个齐心协力过日子,早晚能有出人头地的时候。

  结果现在才明白,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个‘哀’字里,其实就包括了穷人乍富这一关……”

  张延也不知该怎么安慰,便转而询问这次住院有什么为难的地方没有,又表示自己这几天都在京城,有什么事情尽管张嘴。

  张蒂摇头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晓刚只是心不在了,钱还在呢。”

  听她这么说,张延也没再多管闲事,逗弄着小姑娘说了会儿话,便告辞离开了医院。

  买了两荤两素四个菜,待会国贸四合院,张延先去卧室里扫了眼,发现姜珊还睡的昏天黑地呢。

  不过可能是中间发了汗,她换了一床新被子盖着。

  张延顺手弄了半锅姜枣豆腐汤,开成小火慢炖之后,又去院里把沙发搬了进来——昨儿泼了那么多水,擦也擦不干净,所以早上张延就搬到院里晒上了。

  也就是他身大力不亏,换一般人还真未必搬得动。

  姜珊被搬沙发的动静吵醒,不知从哪翻出张延的毛呢大衣,裹得跟个粽子似的走了出来。

  “你那大哥大没事吧?”

  “没事儿。”

  张延把煨汤的火关了,顺嘴道:“我早上试了,不影响通话。”

  “那我给剧院打个电话。”

  姜珊拿起大哥大,还不忘抱怨:“你这屋里怎么连个座机都没有,害的我旷了一天工。”

  得~

  张延还以为她良心发现了呢。

  姜珊托舍友帮忙请了病假,便又歪倒在沙发上,看着张延一通忙活。

  等张延把饭菜都摆好,她探头看看碗里的姜片、红枣和豆腐,皱眉道:“这是什么玩意儿啊?”

  “暖胃治风寒的,小时候我感冒了,我妈就给我熬这个——你不喝算了,我……”

  “谁说我不喝了。”

  两人对坐吃了点东西,姜珊明显精神见好,也起了聊天的兴致。

  也不知怎么聊聊着,话题就聊到了徐凡和冯晓刚的事情上——这事儿瞒不过张延,自然也瞒不过姜珊。

  张延就把自己在医院遇到冯晓刚妻女的事儿说了。

  姜珊当即眼珠一转,追问道:“你带相机了吗?”

  “带是带了,你想干吗?”

  “明儿中午咱们一起去医院瞧瞧,顺带拍几张照片——我到时候再拿给徐凡看,看她的良心会不会痛。”

  “你们不是早就和好了吗?”

  “那又怎么样?我这是做好事,你不是也觉得冯晓刚做的不地道吗?”

  张延纠结半晌,最终还是摇头道:“你别去了,我自己拍几张洗出来,让张蒂直接寄到剧组去吧。”

  …………

  转过天。

  照片张延确实拍了,但张蒂不愿意寄,说是感觉像是在把孩子当要挟的工具。

  而张延自己犹豫再三,也没有把这照片寄出去,更没有拿给姜珊。

  最终这张小姑娘病怏怏躺在床上的照片,变成了他摄影收藏的一部分,标签贴的是:等闲变去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第234章 野鸡奖

  两天后。

  张延和姜珊一起回到了津门,然后把姜珊丢给了张亚冬接待。

  他已经跟姜珊谈好了,姜珊的专辑由圆梦代为制作发售,分成就按照业界中位数来。

  等开车回到小洋楼。

  下了车他就听院里汪汪汪的叫唤,紧接着是里面传出王露瑶的声音:“谁啊?”

  “你怎么在这儿?”

  张延诧异的询问,虽然偶尔王露瑶也会趁陈虹不在家,过来偷穿一下陈虹的衣服,但问题是陈虹目前正在津门拍戏……

  “虹姐让我过来喂狗。”

  王露瑶拉开院门,理直气壮的把张延迎了进去。

  就见院里东南角围了一圈栅栏,里面两只黑白花的小狗,正趴在栅栏上冲这边汪汪的叫。

  张延凑近打量了一下,问:“这两只边牧怎么来的?”

  “虹姐从京城捎回来的,据说是有个客串的演员,听虹姐说想养两只看门狗,第二天就给抱剧组来了,虹姐付了钱的。”

  张延当初确实说要养狗来着,不过后来忙起来就给忘了。

  隔着栅栏逗弄了一会儿小狗,张延进屋一瞧,见沙发上乱糟糟的堆了不少衣服,便忍不住皱眉:“你怎么又乱翻衣柜?”

  “不是我!”

  王露瑶忙叫屈道:“那是芳芳早上翻乱的,虹姐没让我收拾,我就放着没动。”

  “她不是住在电视台招待所吗?”

  张芳当时嫌小洋楼离得远,执意要住在招待所。

  “招待所连着开了两天庆功大会,闹腾的厉害,所以芳芳就搬过来了——早上虹姐送她,晚上我和韩荭负责接送。”

  张延再一细瞧,果然有几件是张芳常穿的,大多是陈虹买的,也有周滔给买的。

  既然是妹妹的东西,他也就没管,回楼上拿了套换洗的衣服,准备洗个澡就去八一影视基地探班。

  王露瑶跟了进来,‘不怀好意’的问:“延哥,要不要我帮你搓背?”

  一边说,一边用双肘凝聚山川。

  张延推着她的脑门,直接把她推了出去:“别给我耍幺蛾子,我晚上还要交公粮呢。”

  主要在京这几天,没少被周滔和姜珊压榨,这要是再满足了王露瑶,晚上小别胜新欢可就要露怯了。

  结果洗了没五分钟,王露瑶又开始敲门。

  “又怎么了?”

  “你大哥大响了。”

  张延用毛巾擦干净右手,让她把大哥大送进来,点了接通键之后,说了声‘喂’,结果对面是一片沉默。

  “谁啊?说话!”

  “是我,冯晓刚,听说你去医院看了思雨,她手术后恢复的怎么样了?”

  “不是,这些你不该问嫂子吗?”

  “…………”

  冯晓刚再次沉默以对,张延叹了口气,道:“恢复的挺好的,不过嫂子一个人照顾有点吃力,毕竟医院那个环境,而且还不是单间。”

  “唉~”

  冯晓刚叹了口气,道:“不说这个了,说点高兴的吧,《京城人在纽约》终于要上映了,选在了10月4号。”

  “恭喜啊。”

  “同喜,别忘了你可是这部戏的第一编剧。”

  “呵呵,就为了这编剧的名头,我还给曹贵林牵头弄了块地皮盖纺织厂呢。”

  聊完《京城人在纽约》,张延又问起了《永失我爱》剧组的情况。

  “王朔平时大手大脚惯了,我怀疑那主导方出资比例的要求,就是冲着他来的,现在我是一分钱都不敢多花,好在咱爷们过惯了苦日子,咬咬牙还挺得住。”

  冯晓刚别的不说,拍小成本商业片确实是一把好手。

  反面典型就是姜纹那厮,搞了个半个月大场面,砸了上百万进去,就为了一个三分钟的送别戏。

  问题是在一般人看来,这半个月也没太大变动,就一直抠细枝末节了。

  洗完澡。

  张延就独自开车去了八一影视基地——王露瑶本来想跟着,被他给轰走了。

  影视基地这边现在就是大工地,很多主题结构都还在建设当中,而依托主题街头的布景,则是连雏形都还没有。

  也就是《新游龙戏凤》的布景,作为重中之重赶工出来了。

  不过也只是半成品而已。

  张延赶到附近时,发现除了剧组的人,还有管委会的领导和几个大鼻子,听那叽里咕噜的应该是德语。

  被他们挡了去路,张延也绕不过去,就只能在后面悄悄跟着。

  “哎呦,张总!”

  队伍末尾有认出他来的,忙停下来打招呼。

  张延冲前面努努嘴问:“怎么个意思,八一影视基地要引进外资了?”

  “这不您给设计的吗,叫什么人文配套——领导还在这附近给规划了个国际幼儿园,里面用英日、德三国语言教学。

  您别说,老外还挺吃这一套的,这已经是本月第四波来影视基地考察的外商了,那个正在修建的幼儿园更是每次必去。”

  “那这幼儿园老师最好选男的、选丑的,不然自产自销起来,可容易被老百姓戳脊梁骨。”

  “呃~这……”

  那工作人员顿时不说话了。

  眼见前面的领导还在带队往里走,张延就大步流星赶了上去,拦在带队的领导面前,笑道:“沈主任,前面正拍戏呢,怕是不方便打搅。”

  这沈主任就是当初想贪张延功劳的那个,但时移世易,以现在张延在津门的影响力,沈主任当然不会再主动与他起冲突。

  见是张延,他面露难色道:“张总,我刚跟外商说了,这里有剧组在拍摄……”

  张延打断他道:“那不就结了,我不信国外的剧组会让人随便参观。”

  吸引外资他不反对,但现在很多人是无底线的迎合外商,与其让这群人进去之后,再闹出什么乱子来,他倒宁愿得罪这沈副主任,先把规矩立下来。

  那沈主任闻言叹了口气,道:“这也就是您张总了——行吧,我把外商领到别处去。”

  他转头对翻译交代几句,那女翻译不情愿的看了张延一眼,这才满面堆笑跟那几个德国人解释了一番。

  也不知她是怎么说的,反正那些老外离开前都认真看了张延一会儿,然后才随着大部队调头离开。

  张延目送他们走远了,这才进到了拍摄现场。

首节 上一节 173/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