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模特出身,哪怕是穿着常服,这一搔首弄姿依旧显的与众不同。
曹颍见状忙道:“我也想签约圆梦,而且我还是专业的造型师!”
张延不置可否的一笑道:“你们要是想签约圆梦,可以去津门试一试——经纪公司归我女朋友管,我一般不会干涉。”
说着,就招呼张国利和管唬上了车,半点没有要顺路送一送两人的意思。
曹颖对此很是失望,但瞿颍却觉得这已经足够了。
就算张延平时不插手圆梦的经纪公司,自己面试时提一嘴是张总介绍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
另一边,皇冠车上。
管唬正愤愤不平的抱怨道:“现在的小姑娘真是不识货,我说我也是个导演,结果她给了我一卫生眼。”
“哈哈~”
张延笑骂道:“你丫就是自找的,这陪领导出来吃饭,你带哪门子耳钉啊?”
“这不是要张扬个性嘛,自从电影上映,我在摇滚圈里也算是号人物了……”
“这都几个月了,你也该收收心了。”张延道:“说正经的,《一地鸡毛》的本子也差不多快弄好了,你要是愿意,我就把这部剧交给你主导。”
“我好歹是一电影导演,而且还得了提名……”
“你就说干不干吧?”
“呃~容我再想想吧。”
管唬说着,主动岔开话题道:“《我为歌狂》第二季筹备的怎么样了?我听说好多北漂歌手都跑去报名了,甚至还有摇滚圈的老炮儿。”
“确实报名的挺多,估计还得一个月才能捋顺——这次我准备让张芳试试,她要是撑的起来,就省得别人了。”
“哎,你这一说,咱妹子今年都大三了吧?也是该出来锻炼锻炼了——对了,我前阵子……”
“嘘~”
这时张延忽然打断了他的话,伸手指了指副驾驶上的张国利,原来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张国利已经在副驾驶上睡着了。
…………
转过天上午。
张延载着张国利赶奔避暑山庄时,后排已经从管唬换成了张芳。
张芳也是刚开学,趁着还没有正式上课,准备去探望一下自家嫂子。
“哥,你跟嫂子赶紧生一个吧!”
张芳在车上就忍不住抱怨:“这一个暑假光听咱妈唠叨你的事儿了,我让她去津门住几天,她又不愿意出门,就在我耳朵边念紧箍咒。”
“我不信,平时我可没少给家里电话,咱妈肯定是问康辉的事情比较多——说正经的,《我为歌狂》第二季的主持人,你有没有把握,没把握我可就换别人了。”
“你着什么急啊,总得让我先试试……”
兄妹俩贫了几句嘴,张延感觉有点冷落张国利,就主动问起了剧组的拍摄情况。
“也亏得咱们找的都是老演员,就算是倒叙拍摄也能很好的适应——不过就有一点比较麻烦,拍夜戏的时候那老几位有点顶不住。
前阵子有一场大臣们围炉夜话的戏,我当道具做了假的炭火,结果拍出来总不对味儿,最后只好用了真炭火,结果演刘瑾的那位差点中暑。”
张国利说的这些事情,其实张延早听陈虹提起过,但还是装作听的津津有味儿。
张芳倒是真的挺感兴趣,还好奇的问:“为什么要倒着拍啊?我听说电视剧有打乱了拍的,有按照顺序拍的,还是头一次听说倒着拍的。”
张国利笑笑不语。
张延倒是没避讳,直接道:“还不是为了迁就你嫂子,她进入状态比较慢,那股子活泼劲儿得一点点激发出来,所以我就跟张导商量着,从后面往前拍,正好后面女主角也逐渐成熟起来,没那么跳脱了。”
张国利补充道:“其实这么拍效果还不错,尤其是最开始强颜欢笑的戏份……”
说来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剧情从后往前拍,陈虹进入状态慢的问题,反倒变成了女主角成长的一部分。
代价就是剧组需要把三段式拍摄,改成六段式拍摄,进程也比一般剧组要慢不少。
这一来挑费就增加了不少,换成别的演员,就算刘小庆也未必能有这待遇,但谁让陈虹是老板娘呢,那比带资进组的还牛气。
一路闲话不断。
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张国利一下车,就招呼等在路边的场务,从车上往下搬饮料——都是一水儿的健力宝,前阵子李老板去津门参观圆梦时送的。
李老板听说张延打从一开始,就搞了两个公司,唱片公司挂靠在电视台名下,最赚钱的经纪公司则是独立民营,就特懊悔自己年轻时没早做打算。
现在健力宝树大招风,再想搞这一招也不成了。
而跟着众人一起搬饮料的时候,张延就忍不住想起了当初送陈虹去三国的情景,算算时间,现在三国应该也拍的差不多了吧?
结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张延刚把饮料放下,还没等跟陈虹说上话呢,就接到了《三国演义》总导演王福林的电话。
听王老的意思,是要把刘关张结拜时的插曲,交给韩垒来演唱。
大约是怕韩垒现在腕儿大了,瞧不上一首插曲,王老还特意强调道:“你可别小看这首歌,这首歌总共在电视剧里出现三次,算是贯穿了桃园结义的始终。”
“那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就叫《这一拜》。”
第223章 七分之一个小目标
在承德待了两天,张延就重新返回了津门——歌手马上就要结束巡演了,陈虹不在,他这个大老板自然要亲力亲为。
说是亲力亲为,其实具体工作都是王忠旗在做,张延看似在公司坐镇,实则主要忙的还是《我为歌狂》那边的事情。
这天下午。
张延还没等到巡演的队伍,却先等到了苏跃。
苏跃一进门就给张延发糖,然后笑呵呵的道:“张总,这次《我为歌狂》比赛,还要请您多多关照。”
张延闻言随口询问道:“你们公司今年也有人参赛?”
这次参赛的歌手,很多都是各大公司签的新人,比如杨玉滢的小师妹陈铭。
苏跃显然是误会了,还以为张延不知道这事儿。
于是夸张的道:“何止啊,各家唱片公司都有人参赛,而且还提前签了天价的违约合同——现在很多新成立的小公司,都是打着跟咱们圆梦有关系的名义,在网罗新人。”
这也是免不了的事,就算节目组再三声明,这次比赛绝不会有任何黑幕,但还是不断有人试图钻空子。
而那些小公司则是投其所好,属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节目组压根也拦不住。
其实苏跃自己也没少干这事,他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和张延握手的大照片,见了谁都要科普一下双方的‘交情’。
这也是张延不想让圆梦歌手下场的原因——涉及到各家公司的利益之争,如果圆梦的歌手下了场,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到时候就算比赛再公正,谣言也肯定会满天飞。
聊了几句比赛的事儿,张延捻起一颗糖果,装作不经意的问:“听王晶花说,你老婆生了个女儿,差不多有一个多月了吧?”
“快俩月了。”
一听张延提起女儿,苏跃就忍不住咧嘴笑道:“这丫头长的白白净净的,眉眼都随安文,以后长的肯定差不了!”
“长相随安文,那不错、不错。”
张延干巴巴的回了句,再想往下问又怕引起苏跃的疑心,只能转而聊起了业界动向。
最近音乐圈传的沸沸扬扬的,除了《我为歌狂》第二季之外,就是跨国资本开始正式插足华语乐坛。
其中两个标志事件,就是华纳正式入主飞碟,以及宝丽金收购上华唱片——呆弯三大唱片公司,现在也就滚石一根儿独苗了。
甚至就连苏跃的普安唱片也受了牵连,飞碟唱片想要增资扩股,把普安唱片当成是进入内地市场的桥头堡。
“这我当然不同意。”
苏跃说到这里,拿出一张名片双手送到张延面前,张延接过来一瞧,就见别的东西基本没变,就只是公司的抬头改成了天星唱片。
苏跃解释道:“所以我干脆趁势跟飞碟做了切割,以后这公司就是我和安文完全做主了。”
顿了顿,他又提醒道:“张总,要是那些国外的大公司来找你合作,你可千万留个心眼儿,这些洋鬼子阴着呢——飞碟唱片当初只是允许华纳入股,结果他们愣是花了两年时间蚕食成了飞碟的大股东,然后强行发动了并购案。”
“洋鬼子确实不安好心。”
张延笑笑道:“不过咱们国内的唱片公司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到时候谁坑谁还不一定呢——对了,飞碟唱片旗下的歌手,现在怎么安排的?”
“基本都是合约照旧。”
苏跃道:“不过郑志化好像遇到了一些麻烦,主要是他那首新歌《大国民》让DangJu很不喜欢,华纳虽然势大,可毕竟初来乍到,也不愿意因为一个歌手得罪当地政府。”
原本历史上,郑志化就曾因为这首歌受打压,一度还传出了被判了七年有期徒刑的谣言。
现在这首歌提前几个月放出来,又正赶上飞碟唱片易主,郑志化承受的压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而听了苏跃这话,张延就心中一动,郑志化的歌他是相当喜欢的,也相当佩服其坚定的一统态度。
如果能趁这个机会把郑志化纳入旗下……
于是在送走苏跃之后,张延就主动联系上了郑志化,表示如果他离开飞碟唱片的话,圆梦愿意提供一个条件优渥的新合同。
甚至不需要他来内地,只要在呆弯继续搞创作,偶尔来内地商演一下就好——毕竟郑志化的腿脚不好,总是两地奔波也不合适。
【这当然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是上只因为郑志化的歌总带着批判色彩,在呆弯搞创作更有利于在内地传播。
反之要是来了内地搞创作……】
郑志化听了之后大为感动,虽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毕竟飞碟唱片那边的合同,还不知最后要怎么处理。
但也做出承诺,如果机会合适的话,肯定会把自己在内地的业务交给圆梦打理。
…………
9月6号。
巡演队伍终于回到了津门,这次巡演的时间和上次差不多,但因为是暑期,所以收入要明显高于上次,预计分完成、再交完税之后,圆梦能拿到的纯利润应该在800万上下。
这相当于一人给公司挣了一百万回来。
而算上其它收入,这一年光是前九个月圆梦就帮张延赚了1500万,相当于七分之一个小目标。
对这些劳苦功高的歌手,张延自然也不会吝惜,提前就准备好了两男两女四个按摩师,帮歌手们缓解疲劳,还有一位老中医坐镇公寓楼,负责给歌手们排毒去火、清肺润嗓。
当然了,家政服务人员也得管够,二十四个人轮班倒,确保歌手们连脚指头都不用动。
庆功宴则定在了五天后。
等安顿好歌手们,像是脱了一层皮的王晶花,先把账目交给王忠旗核对,然后便正式向张延申请了婚假。
并且明言10月底的巡演,自己大概率是没办法继续带队了。
这带队巡演,身体上的劳累还是其次的,主要是成天提心吊胆,生怕出什么差池。
而且还要面对许多推不掉的酒场,要么是让歌手顶上去,要么就是领队自己顶上去——以王晶花的性格,自然是选择了后者。
“我和老董已经商量好了,趁家里老人还愿意长途跋涉,婚礼就在京城办,等结了婚我们就尽快生孩子,到时候再这么泡在酒坛子里可受不了。”
这个理由让人没法反对,毕竟张延也不是什么周扒皮。
而且王晶花暂时淡出巡演队伍,对圆梦的实力平衡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你觉得老徐和老六能顶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