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歌狂》第二季,还等着他主持大局呢。
回到津门没多久,张延就得了陶荭的内线消息:《动物凶猛》改名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于8月23号正式开机了。
开机当天正赶上王硕的生日,姜纹还在现场拉了个横幅,上面写着:阳光永远灿烂,硕爷永远牛逼。
幸亏自己没投这电影,不然肯定被恶心坏了!
不得不说,姜纹这货还是有点叛逆劲儿的。
张延还以为出了王硕被批的事儿,姜纹会选择低调避嫌呢,没想到他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不过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董屏确实没能掌控大局。
“现在才开机。”
张延皱眉道:“那你暑假也没几天了吧,到时候怎么跟学校说?”
“姜导和刘小庆说服了校领导,我现在算是特批的例外,可以一直在剧组待到杀青为止。”
果然还是电影更有牌面。
张延心里微微有些发酸,又叮嘱了陶荭几句,叫她尽早把片酬拿到手,就没再理会这事儿了。
八月下旬的某一天。
张延正在跟节目组协商,初赛时现场的调度问题,魏立本就送了张烫金邀请帖过来。
“老魏。”
张延笑问:“什么事儿弄的这么正经,你儿子考上清北啦?”
“我家那兔崽子才今年初二。”
魏立本把请帖往他面前一递,带着几分艳羡道:“9月16号,咱们津门台的转播卫星就要上天了,到时候台领导都要去酒泉观看卫星发射,其中也打了你张总的数。”
一听到这个消息,节目组上下也都是与有荣焉,大家争相传看着张延那份请帖,虽然里面的文字简简单单,但大家就是看不腻。
“这下咱们津门台可是出息了,能上卫星转播的,除了央视就是咱们了吧?”
“内蒙古电视台好像前两年就上星了,不过他们主要是为了覆盖内蒙古全境,跟咱们这个覆盖全国的不一样。”
“那咱还是第二名!”
“什么第二名,央视跟咱们又不是一个级别的,咱们就是地方台第一个能通过卫星全国广播的!”
果然只要定语加的足够多,人人都是第一名。
当然,津门台这次确实也算是露了脸,值得大书特书的庆祝一番。
他拉着魏立本问:“上星后,咱们什么时候正式对外放送信号?”
“估摸着最快也得10月中旬吧,毕竟是第一次上星,怎么也要预演几次确保万无一失,才会正式进行放送。”
“那就好。”
张延松了口气,因为预赛的报名人数,远远超出了预计,前期的工作量也远超预期,估计怎么也得10月初才能捋顺。
到时还得再拍两个宣传片,如果台里上星的太早,《我为歌狂》第二季可就不赶趟了。
等送走了魏立本。
张延拍拍手道:“好了,大家都安静一下,咱们争取这两天把流程定下来,月底我得先去趟北影厂,商量一下借用场地的事儿。
然后等从京城回来,又要给圆梦的歌手们接风洗尘,这期间,节目组可就全交给你们了。”
圆梦八仙【加了汪锋】的暑期巡演,是从7月10号——也就是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的,预计到九月初结束。
到10月中旬还会有一波,再然后就是准备参加津门台的跨年晚会了。
今年是上星第一年,马原想弄点儿动静出来,所以就跟张延商量着,准备把跨年演唱会改成跨年晚会,放到电视台录播。
津门台搞晚会其实是有得天独厚条件的,最起码相声段子管够,而且也没央视那么多禁忌。
至于小品……
顶尖那一拨肯定是冲着春晚去的,津门台想要呛行还力有未逮。
却说众人在张延的督促下,又重新讨论起了初赛的章程,结果还没说几句呢,张延的大哥大就响了。
张延道了声‘抱歉’,跑去楼道里接通后,就听周滔慌急道:“张延,我遇到麻烦了,刚刚有丑国大使馆的人来台里核实,说是我提交了材料要出国,可我压根没干这事儿!
现在台里议论纷纷的,都说我想趁着出名去国外发展,连节目组导演都怪我不该瞒着他……”
《中国诗词大会》是8月15号正式播出的,到现在才刚刚播到第三期,就已经火遍了全国。
据统计,三十岁上下的人对这个节目尤为推崇,一是八十年代的诗歌盛世,承载了他们年轻时的青春回忆;二是这个节目太适合跟孩子一起看了,完全可以寓教于乐。
而周滔也凭借着端庄大气的台风,斩获了‘小倪苹’的称号——虽然她本人不怎么喜欢这个称号,但也足见《诗词大会》的成功。
谁知还没高兴几天呢,就突然乐极生悲了。
“这招挺狠啊,你这是得罪谁了?”
张延忍不住咋舌,如果用其它方式陷害,台里未必会轻易相信,但想去美国留学这事儿,此前已经有好几个例子了——就比如陈道铭的老婆。
所以台领导大概率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我也不知道啊!”
周滔急道:“自从节目大火之后,现在眼红我的人多了去了——不说别的,单单跟康诙一起进来的女主持人,就有好几个呢。”
顿了顿,她又补了句:“还有……你说有没有可能是杨阑?”
“杨阑?”
张延立刻想到了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但杨阑应该不知道自己和周滔的具体关系,难道就只因为自己和周滔是朋友,她就直接迁怒到了周滔头上?
那这报复心也太强了吧?
“张延?”
这时周滔已经从张延的沉默当中,挖掘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你跟她是不是已经……”
“呃~”
张延不想透露实情,只能含糊道:“就算我得罪了她,她应该也不至于迁怒到你头上吧?”
果然!
周滔深吸一口气,又追问道:“她有跟你说过什么吗?”
“这个……”
张延想了想,道:“她先前倒是有问过我,你有没有告诉我,她早就已经结婚了。”
那女人竟然打直球!
周滔对杨阑的怀疑又上升了不少,她本来以为杨阑会试图隐瞒这一点呢。
看来杨阑是不想受制于自己,所以选择了主动出击,然后……
“然后你也把陈虹的事情说了?”
“那当然,我怎么可能会在这上面骗人?”张延说着,反问道:“你跟她之间,是不是还有别的牵扯?而且是跟我有关的牵扯?”
“这不重要!”
周滔直接岔开话题:“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赌咒发誓呗,跟台领导说你这辈子都不会出国。”
“这……”
周滔顿时犹豫了。
“怎么,你不会真想出国吧?”
“这年头谁不想出国?”
第219章 冰雪抵京
杨阑这一招,算是精准的打在了周滔的七寸上,因为她确实存了想出国的心思,所以没有第一时间采用张延给的主意。
结果第二天上午,台领导就找她谈话,想把康辉调回节目组,跟她一起搭档主持《中国诗词大会》——康诙在七月底的时候,已经正式入职了新闻部。
“《综艺大观》、《正大综艺》都是男女搭配,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这也算是咱们台王牌综艺的标准之一了。”
虽然台领导一句话没提‘出国’,但这个做法很显然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而之所以选择康诙,一来是因为康诙对节目比较熟悉,能更快的上手;
二来也是因为这个节目是张延策划的,周滔也是张延的朋友——而众所周知,张总是台长的座上宾,所以调康诙来接手也是在照顾张总的面子。
这让周滔彻底恢复了理智,果断赌咒发誓不说,还当着台领导的面报了警,要求警方一查到底。
本以为这一来,谣言就该逐渐散去了。
结果很快又传闻,说周滔先前在公安系统工作过,在里面有不少的‘亲密老关系’,所谓报警不过是唱双簧罢了。
最后调查的结果肯定是不了了之。
凡事就怕七分真三分假,真真假假又貌似合乎情理。
周滔被逼无奈,只得又主动和台里签了补充协议,保证在合同期间不会离开央视,更不会出国。
凭借这份协议,增加男主持的事情终于不了了之,但这两个谣言还是让周滔在台里的崛起之势,遭到了迎头痛击。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老员工,都因此对她产生了偏见。
…………
两天后的中午,京城某家餐馆内。
“那个卑鄙无耻的阴险女人!”
周滔难得的喝多了酒,失态的在包间里对着张延破口大骂。
其实这事儿说来也是她自作自受,如果她不是存心想给陈虹捣乱,后来又想着捏杨阑的把柄,事情也不会闹到这个地步。
可她事先又怎么能想的到,杨阑和张延只是一啪而散,非但没有给陈虹造成影响,反而像是回旋镖一样砸在了自己头上。
“也未必就一定是她做的。”
张延老神在在的吃着菜,笑道:“就算是她做的,你现在有什么法子反击吗?”
“她现在肯定有所防备!”
周滔咬牙道:“我要是现在就出手,说不定正中她的下怀——而且我现在在央视根基尚浅,也很难斗的赢她。
不过往后日子还长着呢,早晚我要报这一箭之仇!”
看来以后央视不太平喽。
吃完午饭之后。
张延正大力的帮周滔缓解情绪,忽然又接到了陶荭的电话。
张延这次来京城,事先就曾联系过陶荭,不过陶荭没法离开剧组,而张延又不好去探班,所以最终也没能约好见面的时间。
这次陶荭打来电话,张延还以为事情有了变化呢。
结果听陶荭说完才知道,原来是李兵兵和李鳕来京城报道,特意捎了些家乡土特产过来。
因为陶荭分身乏术,那些土特产又不好带到学校,所以就打电话给张延,让他帮着把东西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