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附近早被圆梦给包圆了——左边是韩垒买下的,右边是韩荭买下的——如今都在等着改造审批呢,倒也不用担心会扰民。
酒至半酣。
张延踩着两个大木箱子,正式宣布了援疆慰问团的领导班子构成。
他自任后勤团长,负责筹措承担这次演出的一切正常开支;带队团长是崔健,第一副团长给了郭川林,第二副团长是崔健的经纪人王小京,唐朝乐队的张矩担任纪律委员。
“本次演出的所有收入,都会捐献给当地的希望小学——另外,当地政府已经答应会在舞台附近立碑,记录下参与这次义演的成员名单。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次咱们一是为了回应边疆人民的热情,二是代表摇滚人露脸去的,谁要是藏不住把屁股露出来,那就是自绝于人民,以后也别在圈子混了!”
张延掷地有声的说完,忽然发现院子里有些骚动,好些人都看向了自己的头顶。
他莫名其妙抬头一瞧,原来是李亚朋和汪锋合力举着那万民伞,遮住了自己头顶的一片天。
这玩意儿仿的是黄罗伞盖,一条条明黄缎子从伞上垂下,将张延整个人拢在当中,看着就跟要登基称帝似的。
这俩小伙子还挺能整事儿。
张延心中暗爽,表面却一脸嫌弃的道:“我说怎么天突然阴了。”
说着,就连忙从木箱子上跳下来,把大喇叭递向崔建:“崔哥,你也给大伙讲两句呗。”
虽然现如今他在音乐圈里的地位已经足够高了,但要说能凭一己之力压服摇滚圈,那肯定是痴心妄想。
所以进京后张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崔建这个国内开山怪绑上了战车。
崔建看看两个卖力举着伞的年轻人,摇头道:“我就不说什么了,要说的都在歌里。”
说着,他喊王小京给自己插上电吉他,直接来了一嗓子《假行僧》,很快‘我要从南走到白、还要从白走到黑’的歌声就响成一片。
就在这时,红星音乐生产社的陈建添从外面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看起来就不怎么高兴的郑军。
“张总,真是佩服、佩服。”
陈建添上来就抱拳道:“给电视台免费送MV的办法真的很高明,这么经典宣传手段,就算是在港岛商界也很难见到!”
“陈总过奖了。”
张延也抱拳回礼,至于后面的郑军,完全就当成是没看到。
说实话,现在郑军早悔的肠子都青了,他当时就光想着置气了,又觉得陈建添是港岛来的著名经纪人,手段能力肯定不会比张延这个土鳖差。
可谁能想到,圆梦在张延的操盘下,竟然直接开启了狂飙模式,从《我为歌狂》到跨年演唱会、从行业公约到MV霸屏,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圆梦就异军突起,成了国内唱片业的霸主之一。
《我为歌狂》的专辑现在已经卖了将近300万张,连港台媒体都凑热闹,给其冠上了大陆第一神专的名头。
圆梦七子更是火遍全国,连十八线的山沟沟里都飘荡着他们的歌声。
如果自己当时没有赌气任性,这一切本来应该……
“郑军。”
正自怨自艾自暴自弃,陈建添回过头来吩咐道:“我和张总有些事情要商量,你先找个地方坐吧。”
等目送张延、陈建添进了东厢房,郑军看看左右,没能找到一个认识的人,于是便贴墙角找了个空位,孤零零的想着自己的心事。
与此同时。
东厢房里,陈建添也道明了自己的来意——他这次其实是作为中间人,希望张延能高调公开邀请黑豹加入援疆慰问演出团。
“黑豹要回内地发展了?”
“去年12月底就宣布将重心转向内地了,同名专辑也已经在南方开卖——这事儿窦维应该是知道,他没跟你提过吗?”
“嗐,窦维最近跟我闹情绪呢,嫌我不支持他那些先锋音乐……”
窦维这货是真轴,那天陪着梅燕芳喝完酒,他又找张延掰扯了几次,非让张延认同他那些先锋探索。
其实张延也不是不认同窦维的音乐理念,主要是没那音乐细胞,欣赏不来太先锋的玩意儿,而且他也担心窦维这么搞下去,以后越混越小众。
两人因为这事儿说拧了,最后窦维连跨年演唱会都没参加。
“不说他,先说说黑豹的事吧。”
其实黑豹的事说白了也简单,少了窦维这个主唱之后,黑豹在港岛没那么吃得开,新专辑也迟迟没能推出。
所以劲石公司就想把《黑豹》专辑拿到内地发行,先尽量压榨一波剩余价值,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出第二张专辑。
本来一系列宣传手段都已经准备好了,谁知道却和圆梦跨年演唱会撞了车,效果明显不如预期。
所以在听说张延搞了个摇滚援疆慰问团之后,劲石那边就联系了陈建添,希望他能从中牵线搭桥,让张延能帮着配合一下宣传。
“张总,你和黑豹的诸位也都是老朋友啦,而且还可以趁机让黑豹跟窦维和解,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确实,张延跟栾竖等人的关系,虽然没有像窦维那么亲近,但也确实是认识了好几年的朋友。
不过……
“问题是我现在跟窦维在闹别扭。”
张延摊手道:“这时候我要是高调把黑豹请来……”
“窦维那边交给我吧。”
这时郭川林挑帘子进来,对张延道:“都是哥们儿,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回头我找窦维单独聊聊,他应该也能理解。”
“既然四哥你开了口,那我这里肯定是没问题。”
不管是在个人还是公司方面,郭川林都帮了张延不少忙,这个面子张延肯定得给他。
见这事儿已经敲定了,陈建添又趁热打铁道:“除了这事儿,还有就是郑军,他刚写了一首歌特别……”
“陈总。”
张延不客气的打断了他的话:“黑豹的人跟我是老朋友,我帮衬一把也是应该的,但郑军……呵呵,新时代现在可正跟张眯死磕呢,看那劲头非把人毁了不可,相较之下我觉得我已经很宽容了。”
“这不一样吧?”
陈建添忙道:“他们那是个斗殴,郑军……”
“陈总。”
张延再次打断了他,也不说话,就这么跟他四目相对。
约莫五六秒,陈建添就败退下来,无奈道:“那就当我没提这事好啦。”
张延这才重新恢复了笑模样,招呼两人出去吃肉喝酒。
第184章 捅了马蜂窝
几天后。
赵铭义卷着几份杂志,回到了黑豹临时落脚的小院。
见主唱栾竖和贝斯手王文节,又在客厅里借酒浇愁,赵铭义便把其中一份杂志摊开在茶几上,指着黄罗伞盖下的面孔道:“看看人家张延这意气风发的,再特么瞧瞧你们俩那揍性——再这么下去,我看这边疆也别去了,一个个都泡酒坛子里得了!”
栾竖探头看了看,只见杂志标题写的是《从太平间到登基加冕——业内颤抖:规则由他重写!》。
“屮!”
栾竖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把剩下的半两白酒一饮而尽,吐着浊气道:“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张延连五线谱都还认不全吧?这特么才两年,他就要登基加冕了?!”
栾竖倒是不对张延有什么意见,主要是没法接受现实落差。
比不上窦维也就罢了,那孙子确实有些才华,可张延两年前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现在却被吹捧成了乐坛皇帝……
这时王文节拿起其中一份杂志,指着上面道:“这不还有骂他的嘛,我瞅瞅,《斤斤计较背后的封建愚昧——起底新时代的御用文人》,津门作协新晋作家张延,原系河北某官方报纸职工,一朝……这好像跟咱们音乐圈没什么关系。”
赵铭义拿过来瞅了眼,挠头道:“我是看上面有张延的照片,所以就顺便买回来了——张延这是得罪什么人了吧?杂志上一般很少有这么指名道姓骂街的。”
说着,赵铭义又仔细翻了翻,发现文中把张延的成名之路,归结为一直在搞封建糟粕、拍官方马屁的结果。
像他这样的拍马屁上位的货色,不把那长袍下的小夹紧了,竟还敢跳出来指摘别人的瑕疵,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他作为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作家,身上没有半点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反而充满了腐朽的味道。
竟妄图用寻章摘句、舍本逐末的办法混淆视听,绑住国人争取自由的脚步、遮住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目光,通过粉饰太平、制造舆论,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这还真是骂人不带脏字。”
赵铭义看完之后,咋舌道:“张延这到底是怎么得罪人了,刨人家祖坟了?”
“正好相反。”
这时门口传来郭川林的声音:“张延是看不惯他们崇洋媚外数典忘宗,为了捧外国人的臭脚,就在文章里胡编乱造,什么都敢瞎写一气。
前几天张延写了篇时评,把他们编造的东西一股脑抖落出来,结果就捅了马蜂窝——这还是好的,有些报纸骂的更狠更脏!”
“乖乖,咱们张哥挺勇的啊!”
栾竖咋舌道:“他没事儿弄这一出干嘛?再说人家国外也确实发达,就连港岛那边儿也比内地……”
“行了行了!”
郭川林忙抬手打断他道:“这些话你可别当着张延说——都赶紧拾掇拾掇,下午晚报的记者要采访你们和张延,我就是为这事儿来的。”
众人闻言都是精神一震,他们窝在这里没有搞什么活动,就是为了蹭张延和援疆的热度,好好宣传一下回内地发展的事儿。
于是纷纷开始整理洗漱,也把杂志上的骂战抛在了脑后。
…………
另一边。
张延也在为下午的采访做准备。
“别的咱没有,老美的黑材料我有的是!”刚刚回国不久的冯晓刚,拍着自己越发消瘦的胸脯道:“我这窝了一肚子火,正想发泄发泄呢!”
虽然一开始找京城晚报,是为了配合黑豹的回归宣传,但自从张延捅了公知的马蜂窝,晚报那边就一直要求,增加这方面的采访内容。
所以张延就跑来找冯晓刚取经了。
见老冯跃跃欲试的样子,张延笑道:“冯哥,那要不咱们一起接受采访,正好顺便帮你宣传一下《京城人在纽约》。”
“这……”
冯晓刚犹豫了一下,摇头道:“还是算了吧,老美确实不是东西,但人家那边也是真特么有钱——我跟你说,我在垃圾堆还捡到过一台能用的苹果电脑呢,
这玩意儿在咱们国内,那都恨不能弄个桌子供起来,可人家老美……”
“打住、打住!”
张延忙拦住他的话头道:“我是让你给我爆点黑料,不是让你吹嘘美帝国主义的。”
“这铺张浪费不也算是黑料吗?”
冯晓刚说着,又忍不住半真半假的调侃道:“我本来以为自己能去美国拍电视剧,就已经算是相当牛逼了,没想到你直接就在国内加冕登基了。”
“那都是瞎扯淡,你见过谁是踩着木箱子登基的?那伞是万民伞,中戏一小伙子在老家乌鲁目齐,为了找人签字请愿举办摇滚演唱会,就别出心裁搞了这么个玩意儿。”
张延其实也正头疼这一点呢,本来公知们就在拿封建蒙昧、御用文人的那一套攻击他,偏偏那天讲话的照片,又不知怎么泄露给了媒体。
这下好了,估计下一波炮火会来的更加猛烈。
算了,反正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还是先抓紧时间收集一些老美的黑料吧。
要说冯晓刚确实没白在美国捡垃圾,了解到了不少美国底层的玩意儿。
不过老美的福利系统也让张延感到咋舌,这底层流浪汉在吃喝上,貌似比国内工薪家庭还要好,也不怪那么多人在仰望灯塔。
张延有些头疼,要不要用春秋笔法修改一下,不然这黑料拿出来都没那么黑了,可要是用了春秋笔法,他和那些公知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