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得有那个本事啊!”
冯晓刚愤愤道:“是我们剧组的资金链要断了——这特么美国人都死要钱,咱这剧本还是编的太保守了!”
“那你找可就找错人了。”
张延吐槽道:“最近因为八一影视基地的事儿,你们京台上上下下可没少骂我,就差在门口挂块‘张延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你觉得我现在赞助你们剧组合适吗?”
“不赞助,你给找俩投资人也行啊!我跟你说,咱们这部剧那真是盖了帽了,拍完一播出肯定能大火!”
冯晓刚这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
主要《京城人在纽约》也确实乱套,剧组隔三差五就有人叛逃,各种罚单更是天天有,光是交通违章就交了好几万。
而且女二汪姬一进组就怀了孕……
这些无形中都增加了制作成本,导致电视剧拍到四分之三就无以为继了。
“那就登报卖惨吧。”
张延想了想,给出一个建议:“国内要登、国外也要登,多强调一下中国剧组在国外的不容易,再美化一下拍这电视剧的目的,兴许就有人愿意接济你们呢。”
冯晓刚迟疑道:“上面能批准吗?我们这可是京城电视台的重点项目,直接在报纸上哭穷……”
“那没办法,谁让你们剧组真的很穷呢——反正主意我给出了,愿不愿意用是你们自己的事儿。”
“这……我跟郑主任商量一下吧。”
冯晓刚突然发觉有领导带队也挺好的,至少关键时刻有人背锅。
然后他又跟张延俗了几句苦,什么因为只能用人家餐馆打烊的时间,每天昼夜颠倒,在美国过上了中国时区。
什么买不起材料,只能带着道具师和制片主任,一起去垃圾桶里翻找,什么破制片、烂木头,有时候还能捡到可以用的电器。
“这美国佬是真特么有钱,好多东西用一次就丢,尤其是富人街区——快三分钟了,挂……嘟嘟嘟~”
听筒里突兀传来的盲音,搞的张延有些懵逼,好一会儿才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国际长途太贵,正事儿聊了两分多一点,冯晓刚舍不得浪费,又凑时长到2分55秒之后才挂的。
果然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到了央视。
张延停车的时候,就看到周滔正在大门口跟人闲聊,而且看样子聊的还挺投契。
直到张延下了车,朝着大门口走过去的时候,周滔才对着那人微微弯腰,然后快步迎了上来。
周滔是1号入职的,3号就进了春晚筹备组,主要是跟在几个王牌身边,体会一下央视主持人的风采。
因为也没什么具体的差事,所以她就主动请缨来接张延了。
“谁啊那是?”
张延冲那人扬了扬下巴。
“白彦松,高我一届的学长,不过他跟我同岁,生日也比我小。”
“噢~原来又是学长啊。”
张延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周涛偷偷拧了他一把,然后解释道:“他原来被分到了央广,最近才和我同一批调到了央视——上面挺重视他的,刚来就让他跟着筹备一个新闻杂志节目。
刚才他建议我的过完年,也可以关注一下这个节目组。”
“那就是想拉你入伙呗。”
张延摸着下巴端详了周滔一番,摇头道:“我感觉你更适合综艺类的节目,去搞严肃向的新闻类节目,有点浪费你天生的亲和力。”
“那也总比无事可做要强——要不你给我策划个节目也行,最好是那种能凸显央视的格调,投入不是很大、而且普通人也能有参与感的综艺节目。”
“得,合着你在这儿等着我呢。”
张延想了想,倒是很快就想到了几个合适的,而其中与周滔优雅大方气质最搭的就是:“要不搞个诗词大会怎么样?”
周滔其实只是日常‘许愿’而已,没想到张延眼珠一转就有了主意,于是连忙追问道:“什么意思,你把话说清楚些!”
“边走边说吧,别让筹备组等急了。”
张延跟周滔边并肩往里走,边把‘诗词大会’的大体流程跟周滔描述了一遍,他看的都是广告集锦,描述的自然也都是高光时刻。
周滔是越听眼睛越亮,等听到飞花令对决的部分,她更是情难自禁,看看左右无人,飞快的在张延脸上啄了一下,激动道:“张延,你真是太有才了!”
而在激动的同时,后悔不甘的情绪也如同跗骨之蛆一般萦绕在心头。
如果自己能早一点遇到张延,如果自己没有贸贸然和姚科订婚,现在站在他身旁,享受他呵护支持的女人就是自己了,哪有陈虹什么事儿?!
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即便现在离了婚,恐怕也很难再取代陈虹。
真是太便宜那女人了!
明明一开始就是奔着好处去的,结果稀里糊涂就让她成了大妇。
“咳~”
这时张延忽然干咳了一声,周滔回过神来,才发现两人已经到了筹备组所在的区域,于是忙打起精神,带着张延去了总导演张子阳的办公室。
第177章 勾心斗角
“大船?”
张延本来以为张子阳是看中了跨年演唱会上的歌曲,却没想到对方相中的是《众人划桨开大船》。
“我还以为你们相中了《大中国》呢。”
这次跨年晚会上的经典原创歌曲不少,其中最契合春晚舞台的就是高风的《大中国》。
而《众人划桨开大船》虽然也适合在晚会演唱,但比《大中国》明显就差了一个层次。
“那首歌本就是配合姜昆的相声写的,现在姜昆的《大船》被毙了,拿歌曲《大船》顶上来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张子阳先说了表面原因,然后又苦笑道:“其实是你们那跨年演唱会太火了——春晚说白了也是跨年晚会,彼此相隔这么短,我们也担心被观众抨击是拾人牙慧。”
感情太火了也是一种罪过。
“行吧,反正这歌本来就是从你们筹备组淘走的。”
既然张子阳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张延以公司的名义签了劳务合同,然后便当场给韩垒打了个电话,让他赶紧来京城参加彩排。
完事儿,张子阳又拉着张延讨论了舞美。
跨年演唱会的舞美就是张延给定的基调,他本就是美工出身,在加上见识了那么多未来的舞台设计,搞出来的效果绝对超前了一个时代。
时间只剩下最后半个来月,春晚想大改动是不可能了,但在舞美上稍微调整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也算是张延第一次真正尽到了顾问的责任。
一口气连说带画忙到了中午。
张子阳本来想略尽地主之谊,不过却被冯龚和张国利抢了先。
三人说说笑笑往外走的时候,又撞见几个主持人正在商量着要出去吃饭,周滔也在其中。
冯龚人头最熟,先跟赵忠祥、倪萍、杨阑挨个攀谈了几句,又向刚到来的梁雁翎【港岛】、李庆安【呆弯】、张永权【李家坡】,介绍了一下张延。
李、张二人只对张延编剧的《天津卫》有印象,倒是歌手出身的梁雁翎,对张延知道的还多一些,还主动恭维圆梦的那张《我为歌狂》专辑,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
这时周滔主动招呼道:“张总,我们这正发愁中午吃什么呢,要不给你这大款一个机会,近距离接触一下国内外最好的主持人?”
顿了顿,又道:“正好再给我仔细讲一讲,你那个新综艺的想法。”
张延有些诧异的扫了周滔一眼,他没想到周滔会主动在众人面前提起这事儿,就好像是在刻意炫耀一样。
这可不太符合她一贯的做派。
“新综艺?”
倪苹听了这话,就忍不住追问:“是什么综艺?”
“是和诗词有关的综艺。”
张延含糊的回了句,又笑道:“怎么说我都是筹备组的顾问,请大家吃顿便饭也是应该,就是不知道几位能不能赏脸。”
几个主持人交流了一下,都没有什么异议,于是选好地方就出发了。
赵忠祥、冯龚、张国利也都是开车来的,赵忠祥载着三个外宾,倪苹和杨阑上了冯龚的车,周滔也自然而然的坐上了张延的皇冠。
“怎么回事?”
一上车,张延就忍不住询问:“是不是有人找你麻烦?”
“也不能算吧。”
周滔歪着头无奈道:“就是不知谁传的谣,说我是更年轻版的倪苹,这次调来央视就是要顶她《综艺大观》的岗。”
“怪不得你急着把《诗词大会》抛出来——别说,你俩的台风倒是真有点像,不过倪苹也没到干不动的年纪吧?”
“说是要搞什么主持人年轻化,我估计这里面肯定有别的原因。”
…………
到了饭店,众人靠着刷脸顺利拿到了最好的包间,倒是落座的时候你推我让,颇费了一番功夫。
最终还是在张延的提议下,按照年龄排的顺序。
张延上首是梁雁翎,下首是周滔和杨阑——两人都是68年的。
梁雁翎对张延显然很感兴趣,趁着大家都在点菜的时候,就逮着他问东问西的,甚至还直白的询问道:“张总,你的唱片公司在内地这么火,一年应该能赚不少钱吧?有没有几百万?”
内地那时候还没这么赤裸裸问这个的。
张延正考虑该怎么含糊过去,就听冯龚抢着搭茬道:“梁小姐,你这也太夸张了。”
就在众人都以为,他是在说张延赚不了那么多时,冯龚忽然话锋一转道:“张延想赚几百万,哪用得着一年那么久?!”
“龚哥。”
张延忙抱拳求饶:“你就别拿我开涮了。”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
这一打岔,也就揭过了梁雁翎的问题。
不过大家心里也都暗暗盘算,冯龚固然是在开玩笑,可张延赚的也绝不会少。
其中唯有周滔最清楚,冯龚说的那话还真不是夸张,今年圆梦五虎小试牛刀,两个月不到就收割了几百万,等明年圆梦的MV铺遍全国,一年捞金上两三千万都有可能。
这一想,她心里更吃味儿了。
因为照这个速度,等陈虹和张延结婚之后,立刻就能化身亿万富婆。
反观自己这边……
姚柯成天就知道炒菜做饭忙活家务,压根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正心烦意乱间,她突然发觉隔壁的杨阑似乎正在悄悄打量张延,看那样子,估计也是在琢磨张延到底能赚多少钱。
同样是24岁,但杨阑已经主持《正大综艺》将近三年了,如果没有倪苹,那她就是妥妥的央视一姐。
图:
说实话,周滔在面对杨阑时,心里多少是有点不平衡的,毕竟对方甚至都不是科班出身,却早早的成为了央视王牌综艺主持人。
反观她自己,明明读了四年大学,却差点因为留京指标没能留在京城,如果不是幸运的遇到了张延,说不定一辈子就要在公安系统里蹉跎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