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八月底,正版专辑灌制数量就已经突破了70万张,具体销量暂时难以统计,但只看各地订单持续涌来,就知道绝无滞销的可能。
能在盗版的一片汪洋中取得如此成就,足见综艺节目的影响力之大。
而这个销售数量,也彻底打破了港台歌曲的垄断地位,让无数人看到了内地原创歌曲的可能性。
此前所谓内地歌手的大卖专辑,通常都是翻唱的港台歌曲——这说白了,就相当于是官方盗版。
王露瑶当年那张专辑就是如此,所以非但歌红人不红,自己也没分到多少钱。
而现在《我为歌狂》很可能会成为第一张销量破百万,甚至破两百万、三百万的内地原创专辑。
单只是这个记录,就够圆梦吃上十年了!
而这也给内地歌坛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无数挂靠的、港资的、台资的、甚至是欧美日注资的唱片公司,在1992年下半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让内地唱片业提前进入了黄金时代。
…………
9月中旬。
身心疲惫的张延和陈虹,终于再次回到了位于京城的公寓里。
此时韩垒、田振等人还在持续捞金当中,但陈虹是真顶不住了,毕竟她也不是专业歌手出身,更没经历过这种马拉松式的巡演。
而张延也忙的浑身上下都散了架。
于是在公寓里,两人是吃了睡、睡了吃,足足养了四五天才算缓过来。
这天上午。
张延放下新买的大哥大,对陈虹道:“窦维给介绍了个人,说是有点宁哥那味儿,不过现在还欠了点历练——怎么样,要不要一起过去瞧瞧?”
帮忙找编曲大拿这事儿,窦维是最上心的,毕竟先前张延在陈建添面前,也给足了窦维面子。
这才是处朋友的道理,你不能只在窦维帮忙的时候,觉得都是哥们理所应当,而一旦张延给窦维面子,就来句‘窦维是你爹啊’。
“也行,正好透透气。”
陈虹这几天也在家待够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出去走走。
两人开着夏利接上窦维,张延就有些纳闷的问:“你那桑塔纳呢?”
“不知道,反正是借出去了。”
窦维有些烦躁的搓了搓脸,反问:“你们说玩摇滚的,就非得组个乐队吗?”
张延一听就知道,肯定是做梦乐队出了问题,于是调侃道:“怎么着,不想做梦了?”
“我的梦没这么乱七八糟,也没这么多铜臭味儿!”窦维说完,又认真的看着张延问:“你平时是怎么管理歌手的?会不会也遇到分钱的问题?”
“那肯定的啊。”
张延道:“不过我是模仿的港台经纪公司,利益分配都是提前白纸黑字写在上面的,而且我一手搞出了《我为歌狂》,这个平台的知名度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大。
再加上捧红王露瑶的手段,所以他们大多对我还算服气——而且通俗歌手本来就比你们摇滚歌手好管,除了……”
听张延说摇滚歌手的不是,窦维不爱听了,打断他道:“你特么能不能说点有用的!”
“你特么找人出主意,态度能放端正点不?”张延通过后视镜白了窦维一眼,简单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靠谱的经纪人——这个你就别指望我了,我现在手头上也缺人。”
“那我怎么知道谁是靠谱的!”
窦维郁闷的往后一靠,现在做梦乐队的问题,有一半就是出在客串的经纪人身上。
他倒是想让郭四哥帮着管,但郭川林作为黑豹的创始人之一,虽然不至于因为窦维退队的事情,就跟窦维闹掰,但也绝不可能来当做梦乐队的经纪人。
“不说这个了。”
看看离目的地不远了,窦维抓紧时间介绍道:“我推荐这人叫张亚冬,山西人,以前在矿务局文工团工作,6月中旬的时候因为《我为歌狂》跑去了津门。
后来发现津门主要是曲艺相声占了大头,于是又跑来京城找活儿——他唱歌一般,键盘弹的还行,主要是在编曲上有点灵性,而且专门学过调音,有点张为宁那味儿。
本来我还想过把他拉进做梦乐队的,现在算是便宜你了。”
“你自己就是作曲的行家,这种人给了你也是浪费。”
两人一路斗嘴。
等来到了某个小区门口,窦维领着张延和陈虹来回转了两圈半,才指着某个半地下的储藏间道:“应该就是这儿了。”
“你连个地址都记不清,还能干点啥?”
张延一边吐槽一边准备上前敲门,却听里面传出了争吵声。
听那意思,似乎是张东亚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找上门来,想劝女婿回山西跟老婆孩子好好过日子。
但张亚冬死活不答应,坚决要留在京城完成自己的梦想,甚至说出了‘大不了离婚’的话。
听到这里,张延就有些后悔带陈虹一起来了——但来都来了,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打退堂鼓。
于是他直接推开房门道:“这有什么好吵的,梦想和现实又不是不能兼顾。”
狭窄的储藏间,三个人红头胀脸的人都愕然的看向张延,然后张亚冬的岳父岳母,又转头看向张亚冬,用眼神询问他这人是谁。
张亚冬也有些懵逼。
他没看过那期《经济半小时》,自然也不认识张延。
但看对方穿着打扮不是一般人,所以他也没计较对方擅闯民宅的事情,而是谨慎的问:“您是?”
“张延。”
“《我为歌狂》的那个张延?!”
听到这个名字,张亚冬顿时激动起来,外行人看到的是圆梦五虎,最多再加上陈虹这个当红演员。
可对他这样的歌手兼创作人,‘张延’的名头比那六个人加起来还要响亮、重要!
张延拿出两张名片来,分别递给张亚冬和他岳父,笑道:“窦维说你编曲的水平不错,正好我们圆梦唱片缺个人给宁哥打下手。
宁哥就是我们圆梦的音乐总监张为宁,《我为歌狂》里所有的歌,全都是他负责制作的。
从年初正式加入我们圆梦,这大半年他赚了……嗯,暂时有个三、四万吧,主要唱片和商演的分成还没下来,估计到年底至少十五万打底。
当然,你刚入行肯定拿不到这么多,但只要能通过我们公司的考核,把老婆孩子接到京城或者津门,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张总,您、您您这……”
面对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张亚冬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而张亚冬的岳父吞了口唾沫,忽然警惕的问:“你们不会是想唱双簧糊弄我吧?”
【PS:张亚东详见作话。】
第138章 呓语
也不怪张亚冬的老丈人怀疑,主要张延出现的太过凑巧,而且岁数还这么年轻。
张延也没多解释什么,直接丢给张亚冬两百块钱,让他自己带着两位老人去津门走一遭。
如果能通过张为宁的考核自然一切都好;如果不能……起码也能证明他是有人看中的,只是张亚冬没能抓住机会。
从储藏间出来时,陈虹正跟窦维聊王霏的事儿。
就在《我为歌狂》大红大紫的同时,王霏也凭借着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在港岛正式崛起。
陈虹觉得大家都是搞流行音乐的,以后有机会可以合作一把——虽然现在圆梦五虎在内地所向睥睨,可大家普遍还是会对港岛明星多一层滤镜。
“走了~”
张延冲两人扬手道:“今天就算是功德圆满,中午咱们去哪儿吃饭?”
“什么功德圆满?”
窦维看向跟出来送客的张亚冬,问:“你已经把他签下了?”
“那还要看宁哥的意思。”
张延说着,拉着陈虹的手笑道:“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我说的是这个功德圆满。”
“嘁~”
窦维面露嫌弃之色,见张亚冬过来感谢自己,便摆摆手道:“往后在圆梦好好干,别给我丢人就行。”
他还是比较相信自己的眼光的。
本来中午想跟窦维一起吃饭,结果莫岩文化那边临时喊他过去,张延就和陈虹去吃了顿情侣餐。
下午两人都不想回公寓,于是就去了西单逛街,陈虹淘了几件衣服,张延则淘到了一台MD游戏机。
期间张延又接到了史铁升的电话。
所以就买了些熟食,晚上去了史铁升家共进晚餐。
去了之后才发现余桦也在。
一打听,原来是余桦的小说《活着》已经过稿了,预计11月份会登载在收获杂志上。
当初张延说要互相做序,但现在张延摇身一变成了赫赫有名的唱片公司老板,余桦也不知道张延还记不记得这事儿。
直接询问吧,就觉得好像在攀附人家,余桦有些不好意思。
可不问吧,万一张延还记得这事儿,那就更不合适了——毕竟余桦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张延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所以今儿才托史铁升做中人,探问究竟。
“嗐,我还以为你要结婚了呢。”
张延一听是这事儿,笑道:“正好我最近闲下来了,把你那新书给我一份,我回去好好拜读一下,试试看能不能写出序言来。”
“那感情好。”
虽然自己不好意思提,但既然说开了,余桦也就玩笑道:“你可得把抬头写仔细了,‘《我为歌狂》总策划’这几个字,得用加粗字号。”
旋即他又说起了自己婚事。
当时他是打算写完《活着》,把这部书当做结婚纪念的,谁知拖拖拉拉到现在才把小说写完。
“等11月份小说发表出来,我们就结婚,到时候那婚车还是得指望你帮忙。”
“放心,我到时候整辆新车的给你们用!”
张延现在说话也是底气十足,不算未来的唱片分成,单只是这几个月走穴商演的收入,就已经接近四百万了。
再刨去开销和缴税,公司账上还躺着两百万。
晚上回去的路上。
张延突然接到了王晶花的电话,说是王露瑶在杭州商演时淋了雨,现在感冒发烧嗓子也哑了。
王晶花感觉她主要是劳累过度,毕竟王露瑶打从六月底就开始走穴了,而且她也不是专业歌手,这方面的耐受力明显不如其它四人。
“这样,露瑶的商演先停下来,你跟老刘和其他人谈一谈,如果觉得有必要,就全停下来好了——钱是赚不完的,歌手才是咱们圆梦最重要的财产。”
听到张延这么说,王晶花明显松了一口气,其实王露瑶生病之前,她就觉得商演应该停一停了,这么高强度的全国巡演太煎熬了,歌手们都是努着劲儿在坚持。
但刘卫东坚决不同意,韩垒、田振、王露瑶也觉得还能继续,王晶花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现在有了张延发话,这辆严重疲劳驾驶的列车,也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保养一下了。
而听说王露瑶即将回京养病,陈虹就明显有点纠结。
要是早知道圆梦五虎都这么能捞钱,连自己去走穴都能月入三四十万,陈虹肯定不会急着暗示王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