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
一切准备就绪,《无名之辈》剧组集结完毕,众人出发前往贵洲。
美术组、摄影组、灯光组、化妆服装组、加上录音组和后勤组,一行总共85人,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从北影招募的应届生,算是叶临的学弟学妹们。
同行的演员,除了任素夕、章宇、陈建彬、潘知琳和潘冰龙外,但凡戏份多的角色,都找好演员了,至于一些跑龙套的群演,到了贵洲去找本地人更有性价比。
叶临和潘知琳离开公司后,公司便交由高阳来打理,动画技术上的问题,就问夏利和姜凌云,“有啥事儿及时和我打电话沟通。”
高阳笑着表示放心吧,你们走了,大家的工作还是会按部就班推进下去,该咋样还是咋样,不会出啥岔子。
叶临点头,高阳的能力和行事风格他是极为信任的,不再多说什么。
与此同时,开心麻花这边,《驴得水》也准备开机拍摄了。
没能请来任素夕,便照侯红梅说的那样,叫马俪来饰演原本准备给任素夕的女一号张一曼,沈滕也在里面饰演了个配角。
侯红梅对这部《驴得水》颇为看重,开机大吉这一天,她还亲自到场剪彩,给剧组众人狠狠打鸡血。
看得出来,闫非和叶临凑到了一起,给了她很大的压力,《驴得水》几乎和《无名之辈》是同期的影片,她说什么都不想在票房方面输给叶临和闫非。
……
到达贵洲后,先去酒店放下行李,将大伙儿安顿下来。
章宇是贵洲人,他大学也是在贵洲读的,对当地很熟,自告奋勇,表示在找场地以及和当地人协调拍摄事宜方面或许可以帮得上忙。
叶临点头,叫化妆师先给几名主演改造一下形象。
首先给潘冰龙那本就稀疏的头发烫一下,让他的头显得大一些,符合剧中的“大头”形象。
潘冰龙欣然答应,笑着表示叶导说怎么改造我就怎么改造。
接着,叶临看向章宇,说道:“你的发型也需要重新搞一下,你去把它剪成鸡冠头吧!”
章宇:“??????”
“鸡……鸡冠头?”
这未免也太超前了吧,章宇问叶临,有必要搞得这么非主流吗?
他现在的形象不是挺好的嘛?
叶临瞥了一眼章宇,章宇现在形象是挺好,发型和眼镜显得太文艺了,跟剧中人物胡广生完全没有匹配度。
叶临告诉他,不光要剃个鸡冠头,还要把你这眼镜给摘了,他问章宇:“你是近视眼吗?”
章宇有些尴尬地表示,是有点近视,大概一两百度吧。
闻言,不光是叶临,就连潘冰龙和任素夕几人也明白了,章宇这眼镜呀更多的是装饰作用,戴上显得文质彬彬挺有文艺范儿,好骗女学生。
“不是,我的脸比较小,所以需要戴个眼镜修饰一下……”
章宇连忙解释,俺可没骗过女学生,你们别瞎说。
顿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其实都是在拿他打趣,他却当真了。
叶临告诉他,先剪个鸡冠头,然后眼镜摘掉,如果影响视力的话就去配个隐形眼镜。
见叶临是说真的,不似在开玩笑,章宇当即点了点头,表示叶导希望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就去装扮成什么样的形象,为了艺术,他连身子都可以牺牲,更别说牺牲个发型了。
接着,叶临叫上了闫非、孙教授和黄文斌,一块儿出去看一下场地。
“叶导,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吧,我对这一带比较熟。”
章宇跟了上来,剪鸡冠头的事他可以晚一点再去,先帮叶临找找场地。
“行,走吧。”
叶临点头,有本地人带路的确是要方便一些。
在《无名之辈》中,主要用到的场地有三个,一个是抢劫的手机店,一个是马嘉旗的屋里和天台,一个是剧情最高潮的大桥。
……
两天后,旭日初升。
一家手机店和银行门前,《无名之辈》剧组全都进入了工作状态,负责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忙碌了起来,即将开始第一场戏的拍摄。
“咱们今天先拍第一场戏,眼镜和大头骑摩托抢手机店……”
叶临说道,影片开头,也是整部电影比较重要的一场戏。
闫非在一旁调度着群演的站位,叶临走过去看了一眼摄影师的画面和参数,收音和灯光也很快就位。
第160章 下映,总票房15.2亿
此前,叶临已经让所有的演员都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西南官话,主要是学习剧本上的对话。
这对章宇来说没什么压力,因为他本就是贵洲的人,这就是他当地的方言。
至于其他演员,陈建彬和潘彬龙会稍有难度,但他们的学习能力都很强,也很快用西南官话背熟了剧本上的台词。
此时,随着场记在镜头前打板,拍摄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镜头,从“桥城农商银行”的招牌缓缓往下移,移到水平线,可以看到镜头前有两个戴着头盔的男人。
这时再来一个正面的中景,两个戴着头盔的男人坐在一辆摩托车上,显然刚停下。
坐在后面的眼镜抽着烟,看着银行前面的保安走来走去,眼镜将烟递给大头,让大头也抽一口,但大头戴着的头盔与外界隔绝,抽不到烟,有些着急。
这时,眼镜说道:“动手!”
大头没听清,问道:“啥子?”
“动手!”
眼镜把烟往地上一扔,从摩托车上下来,接着两人一起冲进了银行……旁边的手机店里。
“咔!”
叶临叫停了拍摄,所有人看向他,尤其是章宇和潘冰龙,想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叶临上前讲解道:“这一段你们是戴着头盔的,所以镜头拍不到你们的表情,那么,这里展现人物性格和情绪的就只有一个扔烟头的动作,懂吗?”
刚刚的拍摄,章宇扔烟头的动作太随意了,表现张力不够。
“你刚刚扔烟头的动作只体现出了你的没素质,没有体现出你要去抢劫的决心。”
叶临要求他将烟头狠狠往地上扔,要看到戏中人物的一股子狠劲儿。
闫非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很快点了点头,叶导说得没错,刚刚两人的表现确实没体现出啥狠劲儿。
“叶导,我懂了!”
章宇重重点了点头,叶临表述很到位,讲一遍他就明白重点在哪里了。
立马再拍了一遍,这次章宇扔烟头的动作很到位,一遍过。
孙教授觉得不错,这一遍确实要比刚刚那一遍好很多,而且叶临挑的这几名演员都还挺有演技的,可真难得。
旁边,任素夕看了一眼叶临,心说叶导很专业呀,不愧是北影导演系的研究生,这《无名之辈》拍起来还真有模有样。
拍摄继续,两个劫匪冲进手机店,朝着天花板开了一枪,然后开始将手机装到包里。
两人装满了手机,坐上了摩托车,大头因为太过紧张了,猛踩油门却又紧紧捏着离合器,摩托车迟迟不能发动。
“走走走走走走!”眼镜不停催促。
“走噻!走噻!”大头也一直在喊走走走,可摩托车仍然在原地。
眼镜:“你捏着离合走个锤子!”
大头:“啥子?”
眼镜:“松离合!”
大头:“好!”
大头一松离合,摩托车直接弹射飞了出去,两人直接摔到了地上。
“你松你妈卖麻花啊你松!”
眼镜边从地上爬起来边骂道。
“你叫我松的离合器嘛!”大头坐在地上把锅甩给眼镜。
这一场戏,分镜头拍摄,足足从早上拍到了下午五点半,总算拍出了叶临想要的效果。
第二天继续拍这场戏。
两名劫匪摔倒的动静吸引了周围的人围观,眼镜举起枪恐吓他们:“看啥子看?再看老子一枪打过去!滚!回去!回去!”
吓得人们赶紧躲进屋子里面不敢出来。
眼镜开始催促:“快点快点,走了走了!”
随后,他和大头撞到了一起,仰头一看,摩托车竟然挂在了四五米高的电线上,根本不可能弄下来。
“OK,咔!”
“接下来道具老师准备!”
演员的表演没问题,接下来需要将这辆摩托车弄到四五米高的电线上面去。
道具组提前找来了一辆起重车,此时交代师傅操纵起重车将摩托车吊上去。
……
两天拍摄下来,叶临感觉还不错,很累,但也无比充实。
每天结束拍摄之后,他还会花一个小时和夏利开视频,对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工作进度。
一部一百二十分钟的电影,乍一看,是个巨大无比的工程,一开始可能会感觉无从下手。
但只要你将它分解成几场重头戏,每场戏分解成一个又一个镜头,就像拼图的一个又一个小部分,会发现,只要依照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去拍摄,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比如说,抢手机店这一场戏,中间不知道废弃了多少个镜头,有时候演员的一个动作一句对话,甚至需要拍十几二十遍才过。
但这,也仅仅用了两天时间便完成了抢手机店的戏份,这个进度绝对不算慢。
此后两周,拍摄愈发顺利,叶临也逐渐得心应手,习惯了在片场工作的这种状态。
一众演员,哪怕是咖位最大的陈建彬,都对叶临十分信服,很是认可他在导演方面的能力。
“叶导的戏讲得真好,每次和演员沟通,都能用最简短的话语精准指出演员的问题所在!”
半个月下来,闫非深深佩服叶临,这还真不是拍马屁。
在沟通高效这一点,叶临是他见过所有导演里面做得最好的一位,这使得工作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在片场,沟通是最难的一件事,因为你导演讲的东西,演员未必能够全部理解,最后就导致一遍一遍地去试错,某些难度较高的镜头甚至拍几十遍才过。
像家喻户晓的周星弛,他从演员转型当导演拍电影,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擅长和演员沟通。
他说话,要么是断断续续的,要么思维跳跃性很大。
很多时候演员都听不懂他到底想说什么,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效果。
而他自己也确实表达不够准确不够清楚。
这样的结果就是,演员一遍一遍换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演,几十遍上百遍之后,说不定会出现一条戳中周星弛下怀的素材。